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了解桉树人工林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垂直分布等特征,以2年生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相邻的大叶栎人工林作对照,取其土壤,通过室内种子萌发的方法,研究桉树人工林土壤种子库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各土壤层种子萌发的规律基本一致,大约从第7天开始进入种子萌发高峰期,第19天萌发高峰期基本结束,随后进入缓慢萌发期,至最后停止萌发;(2)桉树人工林土壤种子库储量较大,种子密度为9804粒/m2(对照为3614粒/m2),共计物种15种,分属于9科,其中禾本科的弓果黍为优势种,种子密度为8849粒/m2,占土壤种子库总量90.26%;(3)种子库垂直分布格局显示,80%以上的种子储存在枯枝落叶层和0~5 cm的土壤中。2年生桉树人工林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大于大叶栎人工林,其组成以草本为主,灌木次之,种子多集中在枯枝落叶层和浅层土壤中。  相似文献   

2.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保持整个森林的健康生态系统至关重要.通过介绍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技术进展,了解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从而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与实现自然环境生态保护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速生人工林桉树木材高温热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广西速生人工林桉树资源丰富,但其木材极易端裂、尺寸稳定性和耐久性差,为了提高其使用范围和产品附加值,笔者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其进行高温热处理研究。主要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对速生桉木材尺寸稳定性和化学基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在165~210℃,热处理时间在1~4 h范围内。随着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延长,木材平衡含水率逐渐降低,从木材的FTIR图可知,羟基吸收峰的强度明显降低,羰基吸收峰的强度略呈降低趋势;经210℃处理的试件的平衡含水率比未处理的降低了43.12%,方差分析表明,热处理温度对平衡含水率影响更显著。高温热处理对速生人工林桉树木材的改性效果显著,能够大大提高其尺寸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柳州市短周期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材料分析,对广西柳州市短周期桉树(Eucalyptus sp.)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含量、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年、3年、4年桉树人工林的林下植被含碳率分别为41.9%、41.1%、40.85%,彼此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桉树人工林枯落物含碳率表现为:2年>4年>3年。0~60 cm土层含碳率变化幅度为0.32~0.65%。4年桉树人工林碳储量分别是2年、3年的2.16、1.18倍。桉树乔木层碳储量表现出随林龄的增加而加大的趋势。3年、4年桉树林乔木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比例分别为38.61%、57.42%,在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中贡献率较高。2年、3年、4年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碳储量分别占其总碳储量的0.86%、2.69%、1.49%,枯落物碳储量分别占其总碳储量的8.55%、3.98%、2.62%。林下植被和枯落物碳汇贡献率较低。2年、3年、4年桉树人工林壤碳储量分别为37.54、46.92、39.2 t/hm2,彼此间无显著差异,桉树人工林0~20 cm碳储量占了整个土壤碳储量的41.2%,20~40 cm碳储量占整个土壤碳储量的31.88%,可见0~40 cm土壤碳储量成为土壤的主体。乔木和土壤碳储量成为短周期桉树人工林重要的碳储存库,本研究为本地区提供了短周期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数据。  相似文献   

5.
速生人工林桉树木材高温热处理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速生人工林桉树资源丰富,对其进行高温热处理能够改善其极易端裂、尺寸稳定性和耐久性差等缺陷;同时,其力学性能受到一定影响。为此,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高温热处理桉树木材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主要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对速生桉树木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在180~230℃范围内,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木材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随之降低,经220℃处理的桉木试件的静曲强度(MOR)、弹性模量(MOE)分别比未处理的降低了43.18%和35.94%。高温热处理对速生人工林桉树木材的改性效果显著,同时其力学性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坡地封闭式水平带侧柏人工林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黄土高原陡坡封闭式水平带侧柏人工林的土壤肥力变化。结果表明:在整地、抚育及侧柏生长的综合作用下,陡坡水平带内侧柏根区80㎝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及阳离子代换量较无林地分别提高141.0%、18.8%、97.8%及48.0%,pH值降低4.7%,碳酸钙在0~40㎝土层降低6.3%~16.8%,在41~80㎝提高11.6%~24.0%。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属于高大乔木,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是人工造林中常用树种之一。但是落叶松人工林中的土壤肥力一旦下降,就会影响落叶松人工林的继续生长。就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给出了具体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气象及土壤因素对连云港地区水稻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连云港地区属于江苏省水稻区划的典型中熟中粳稻作区。此文主要从气象和土壤角度对该地区水稻生态环境,特别是降水、土壤盐分、土壤养份和质量、重金属污染等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1)水分对水稻生长影响不大。(2)部分地区耕作层盐分较高,不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发育。(3)与20年前土壤普查相比,土壤质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4)土壤砷、镉、铬、铅和汞的单项污染指数P<1,污染分担率排序为:砷(36.07%)>铅(27.89%)>铬(14.54%)>镉(10.39%)>汞(8.52%)>铜(2.59%),土壤主要以砷、铅污染为主。基于此,该地区水稻可进一步细分为四个亚区,这也为沿海稻区及相似地区水稻区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同桉树人工林锌元素的积累与循环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桉树的可持续经营,对刚果12桉、尾叶桉、窿缘桉三种桉树Zn元素的积累、循环进行比较研究。采用野外样地取样和室内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刚果12桉、尾叶桉、窿缘桉三种桉树Zn元素含量平均值为:28.42、13.64、18.03 mg/kg;林分Zn元素积累量为:2.7365、1.4110、0.6139 kg/hm2。年存留量为刚果12桉>尾叶桉>窿缘桉;年归还量为刚果12桉>窿缘桉>尾叶桉;刚果12桉、尾叶桉、窿缘桉循环系数分别为0.66、0.69、0.84。尾叶桉林下有植被的林分和林下无植被的林分Zn元素的含量分别为54.37、54.73 mg/kg;林分Zn元素积累量为:1.6806、1.1732 kg/hm2;Zn元素年存留量分别为0.3360、0.2346 kg/hm2?a;年归还量分别为0.6777、0.6072 kg/hm2?a;年吸收量分别为1.2483、0.8418 kg/hm2?a;循环系数分别为0.86和0.90。研究结果表明桉树凋落物的回归,促进林下植被的生长发育,对桉树人工林Zn元素的动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景 《种子科技》2021,(8):131-132
桉树人工林生产经营中的安全问题是世界性难题,迫切需要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的探究与实践。从系统视角出发,研究了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桉树人工林的生产经营情况,论述了桉树人工林生产经营中频繁出现的人员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希望为推动我国现代桉树人工林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氮磷钾对红花草固氮根瘤菌生长及种植后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发展有机水稻,以红花草-有机水稻轮作培肥水田土壤肥力,研究氮、磷、钾对红花草固氮根瘤菌生长及种植后土壤肥力的影响,为红花草的合理种植、培肥地力提供依据。2012—2013 2年稻后茬种植红花草,过冬前分别单独施用不同用量的氮肥、磷肥、钾肥,以不施肥为对照,探讨不同肥料不同用量对红花草产草量、固氮根瘤菌数量、固氮根瘤菌重量的影响及种植后的土壤肥力变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红花草前期补施氮、磷、钾,氮素对红花草的影响较大,在施氮75 kg/hm2(N 46%)时,产草量最高,固氮根瘤菌数量最多,固氮根瘤菌重量大;种植后土壤全氮变化表现为不同施氮量增幅随肥料用量增加而增加,施磷、施钾各处理增幅随肥料用量增加而先降后升;土壤速效磷变化为施氮、施磷各处理增幅随肥料用量增加而增加,施钾各处理增幅趋势表现不明显;土壤速效钾变化表现为施氮、施磷各处理增幅变化趋势是随肥料用量增加先升后降,在施氮150 kg/hm2(N 46%)、施磷300 kg/hm2(P2O5 12%)时,土壤速效钾增幅达最大;土壤有机质变化表现为增幅随肥料用量增加而增加。所以,种植红花草,前期适当补施氮、磷、钾,可以提高红花草产草量,有效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2.
陈青  王军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5):99-104
为改善胶园土壤肥力状况,通过胶园行间挖大通沟(宽×深为100×80cm)施用有机肥(处理Ⅰ)、施用有机肥 薄膜覆盖(处理Ⅱ),以胶园常规管理为对照(CK)。分析5年全量养分、速效养分以及有机质的变化,处理Ⅰ和处理Ⅱ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CK,每年的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基础含量;处理Ⅰ和处理Ⅱ中20-40cm土层的养分含量高于0-20cm土层的含量;经过薄膜覆盖的处理Ⅱ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处理Ⅰ。施用有机肥明显提高了土壤肥力,土壤养分含量趋势为施用有机肥 薄膜覆盖>施用有机肥>常规管理。  相似文献   

13.
南平烟区植烟土壤主要养分丰缺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采集、测定南平烟区代表性植烟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状况,借助GIS、GPS与地统计学模型(Geo-statistic)集成,研究植烟土壤主要养分空间分布状况,并对其作出分区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平均含量分别为25.97 g/kg、1.61 g/kg、146.05 mg/kg、0.57 g/kg、28.80 mg/kg,含量中等以上面积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56.34%、61.56%、48.99%、65.36%、82.12%;全钾、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6.34 g/kg、90.02 mg/kg,含量较低以上面积(没有丰富区)分别占72.26%、58.90%。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可划分为3个类区,其他养分则可划分为2个类区。  相似文献   

14.
1993-2018年广西桉树主产区土壤肥力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明长期连栽的经营方式对广西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及各土壤肥力指标的演变特征,为广西桉树人工林经营制定合理的营林、施肥管理方式.以广西桉树主产区域为研究对象,选取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化学指标,采用模糊数学法评价广西1993-2018年桉树人工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结果表明,长期连...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采集、测定南平烟区代表性植烟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状况,借助GIS、GPS与地统计学模型(Geo-statistic)集成,研究其空间分布状况,并作出分区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有效锌、水溶性氯平均含量分别为2.55 mg/kg、20.22 mg/kg,含量中等以上面积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94.71%、45.15%;交换性钙平均含量分别为531.69 mg/kg,含量较低和中等的面积占93.68%;交换性镁平均含量80.09 mg/kg,丰富面积占70.61%;有效硫平均含量35.30 mg/kg,含量中等以上面积占89.45%;有效硼平均含量0.26 mg/kg,含量低值面积占64.60%。交换性钙和有效锌可划分为2个类区,水溶性氯可划分为4个类区,交换性镁和有效硫、有效硼则可划分为3个类区。同时,根据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水溶性氯等主要养分的分布分区状况和丰缺程度,提出了8个施肥分区和5个烤烟专用肥分区,并根据每个分区的特点给出了相应的专用肥配方建议,实现烤烟统一、简化施肥。  相似文献   

16.
橡胶园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海南省儋州市24个有代表性的橡胶园样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胶园土壤酶活性存在很大不同,过氧化氢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氮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有的甚至达到极显著正相关;而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的有效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为粮食主产区,潮土分布区域广、面积大,潮土区土壤肥力高低直接影响着粮食生产。基于2018年耕地质量调查,选择柘城县、滑县、睢县3个典型行政县域为研究区域,对潮土区土壤肥力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平均分别为8.2、17.4 g/kg、1.11 g/kg、21.1 mg/kg、141 mg/kg。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将土壤养分含量由高到低划分为四级;土壤有机质含量分级为>23.6、18.1~23.6、12.2~18.1、<12.2 g/kg,每一分级样本量所占比例分别为8.0%、37.1%、41.3%、13.6%;土壤全氮含量分级为>1.35、1.09~1.35、0.85~1.09、<0.85 g/kg,每一分级样本量所占样本量分别为18.4%、30.7%、35.7%、15.2%。土壤有效磷含量分级为>61.9、36.1~61.9、18.3~36.1、<18.3 mg/kg,每一分级样本量所占比例分别为2.7%、8.8%、32.0%、56.5%。土壤速效钾含量分级为>256、171~256、110~171、<110 mg/kg,每一分级样本量所占比例分别为6.4%、18.9%、38.4%、36.3%。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全氮、有机质、有效磷是影响潮土区土壤肥力变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8.
海南岛万泉河流域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应用灾害风险形成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统计万泉河流域基本气象站1961—2011年的降水资料,实现了对自动站降水数据的估测及历史数据的延长,应用趋势面残差法获取了致灾因子危险性的空间分布,并选取了适合评价小流域暴雨洪涝灾害敏感性、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的空间指标,对流域的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万泉河流域暴雨洪涝灾害的危险性分布为西部高于东部,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等以上风险区,西部则多处于次低以下风险区。东部地区以嘉积县为中心的部分区域的风险为最高,北部岭口镇、翰林镇和大路镇也处于风险高值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