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旱坡地枣树密植园施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丘陵区旱坡地枣树密植园施肥试验表明,施肥3次效果最好。施硝酸磷和硝铵效果极显著地高于碳铵,而硝酸磷与硝铵之间差异不显著。试验认为:旱坡地枣园实行密植栽培制度以后,对肥水条件要求更加严格,必须加大集约经营强度。连续2年压青培肥试验,枣树植株在地径、树高、冠幅、吊果比和单株产量等方面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基本规律是:压青25kg 者优于15kg和10kg。试验表明:在水肥缺乏、肥料补充又较为困难的黄土丘陵旱坡地枣树密植园,压青培肥是促进树体生长发育、提高产量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黄土丘陵旱坡地,采用坡面汇流、水平沟集流和旱井蓄流的系统集水工程积蓄径流营建隔坡水平均枣树密植园,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形成了集径流、有机旱作、密植丰产于一体的新的枣树栽培模式。8年生枣树密植园净收入达到80599.5元/hm^2,投资回收期仅为3.1a,投入产出比为1:4.35,初盛果期每年的投入产出比为1:7.0,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桃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93年7-8月间在浙江省临安县泉口实验场桃茶间作园内的试验结果表明:与纯茶园比较,密植园光强减少60%,稀植园减少40%.0cm地温日较差,纯茶园比稀植园大7.1℃,比密植园大11.1℃,空气水气压和相对湿度,晴天密植园比稀植园大2.0hPa和8%阴天大1.1hPa和6%,密植园与纯茶园离地120cm高处的空气湿度差,白昼为4.0hPa-6.2hPa和7%-9%夜间为0.4hPa-2.8hPa  相似文献   

4.
桃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7-8月间在浙江省临安县泉口实验场桃茶间作园内的试验结果表明:与纯茶园比较,密植园光强减少60%,稀植园减少40%。0cm地温日较差,纯茶园比稀植园大7.1℃,比密植园大11.1℃;空气水气压和相对湿度,晴天密植园比稀棺园大2.0hPa和8%,阴天大1.1hPa和6%,密植园与纯茶园离地120cm高处的空气湿度差,白昼为4.0hPa-6.2hPa和7%-9%,夜间为0.4hPa-2.8hPa和2%-5%;离地120cm高处的日平均风速,纯茶园为0.49m·3 ̄(-1),稀茶园为0.9m·s ̄(-1),密植园为0.4m·s ̄(-1)。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3年生矮化密植枣园的结果习性和产量的空间分布的研究表明,以自由纺锤形树形为主体的骏枣园,合理的产量空间分布结构能够提高骏枣总体产量,合理的规划和配套使用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能够使骏枣园建园前期尽早实现丰产。1年生果枝上抽生的枣吊数较多,挂枣数较少;2年生果枝上枣股抽生枣吊较少,但结枣却较多,而结果部位主要集中在枣吊的基部和中部位置。测试枣树平均树高136.175 cm,干高30.705 cm,干粗2.404 cm,果枝台数12.15台,平均每株枣拐68.35个、枣吊111.54个、挂枣317.76个,平均单株鲜果产量5.552 kg,亩产量617.197 kg。  相似文献   

6.
连续4a研究表明,黄土区旱坡地枣园,以3年生枝为单位拉枝修剪是控制树体生长发育,调节养分、水分的合理分配,平衡生长与结果的主要修剪方法。生长期枣树幼树以3年生枝为单位拉枝整形,可迅速培养骨干枝和各类结果枝组。同时因枝条粗壮充实,二次枝有效结果部位高,在成形过程中提高了产量;利用新生枣头流营养,抑制枣股萌发,培养的结果枝组质量高,丰产稳产。生长结果期拉枝,主要是对骨干枝和大型结果枝组的更新替代,利用枣树拉枝后2-3a不促发分枝的习性,促进枝组快速更替,使果实负荷均匀分布。盛果期枣树拉枝,主要用于骨干枝和大型结果枝组的及时更新复壮,维持生长与结果的最佳平衡。更新骨干枝,既能增强树势, 平衡结果,又可提高成形中的产量;更新结果枝组,利用新生枣头分流营养,延长结果枝组寿命。以3年生枝为单位拉枝整形,平衡了树势,到8年生时,单株产量仍极显著地高于常规整形。  相似文献   

7.
以10年生灵武长枣纺锤形丰产示范技术改造试验园和常规丰产园为试材,调查分析了枣树单株产量、单果重、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丰产性指标和树相指标,对比分析了枣树早期丰产栽培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通过对五里坡灵武长枣进行纺锤形改造提升,红枣产量、质量及各项树相指标明显高于对照,值得在宁夏灵武长枣栽培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8.
旱坡地枣树蒸腾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旱坡地 2年生木枣为试材 ,测定其蒸腾速率和蒸腾系数 ,结果表明 :晋西黄土丘陵旱坡地枣树叶片在正常年份内的蒸腾速率为 0 .93μg·s-1·cm-2 ,枣树的蒸腾系数为 381.6 6 ,即枣树叶片每制造 1g干物质需要消耗水分 381.6 6 g。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黄土丘陵区旱坡地集水枣园的年降雨量达到331mm时,枣树生长期的水分供需在理论上达到平衡状态。降雨量低于331mm时,枣园水分出现亏损,水量平衡向负值倾斜。由于雨量分布不均,某一时期的早害会影响整个生育过程。实际观测表明,当集水枣园平均单株土壤水分净集水量达到树体蒸发量的2倍时,枣树才能正常地生长结果;而要达到这个集水量,枣园年降雨量需大于400mm。当降雨量为298mm时,枣树缺水随密度的加大而增加,4种密度缺水依次为-249.14kg、-354.56kg、-453.50kg和-640.95kg。  相似文献   

10.
枣树原产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尤其是河南新郑灰枣以个大、核小、结果早、效益高、果期短、含糖量高、抗风沙、耐旱涝、耐盐碱,以品质优畅销省内外,但长期以来,由于沿袭传统的稀植粗管,结果迟、产量低、效益差,如何使枣树集约经营,实现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目的,成为枣树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新郑市枣树研究所从1992年以来,同陕西省绥德县从业局、新疆泽普县林业局联合攻关,经过4年努力,到1996年底共建枣树密植园373.3hm^2,其中1992年在新郑市栽植33.3hm^2,亩植110株的产鲜枣561kg,栽植148株的产鲜枣754.8kg,栽植800-1200株的产鲜枣3000kg以上,实现了一年栽植,二年有产,三年丰产,深受群众喜爱,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美国李新品种生物学特性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5个美国李新品种为试材,连续多年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红美丽、黑琥珀、威克森、卡特利娜、大红玫瑰在泰安地区生物学特性表现优良,生长结果习性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早实丰产性强,栽后第2年开始结果,第4年进入丰产期;果实个大、品质好,耐贮藏,综合经济性状优良,具有较高的生产栽培价值。  相似文献   

12.
欧李是我区的一种野生果树,人工栽培尚属首例。本文以人工栽培的3年生欧李为试材,调查了株丛内不同类型枝条的生长量、粗度、成花数、座果率和单枝产量。结果表明:欧李不同类型枝条生长结果差异很大,以基生枝生长结果最佳,是欧李株丛的主要结果枝。提出了欧李的丰产形态指标为。欧李以带状栽植的方式为好,每带3行,带内密度1.0×1.5m,带间距离2.0m;每株丛结果枝数15个,其中基生枝11~12个,2年生枝3~4个;基生枝粗度0.40cm 以上,1级枝粗度0.25cm 以上;每年选留和培养新的基生枝12~15个作为更新枝。  相似文献   

13.
采用比较膨化相关法及逐步回归对福建龙眼主产地的鲤城区(原泉州市)32a(1961-1992年)的生产统计及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出16个与龙眼气象产率关系密切的气象因子,并结合10a滑动相关分析对各因子与龙眼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依据岭回归系数及按生育期将筛选出的因子组成为7个生育期气象综合因子,应用主成分分析因子负荷率计算方法得出这些因子对龙眼气象产率的负荷率依次为:(1)夏梢生长期(0.3459)>(2)花期(0.2095)>(3)秋梢生长期(0.0850)>(4)花穗形态迅速分化期(0.0832)>(5)花芽生理分化期(0.0711)>(6)前期生理落果期(0.0543)>(7)第二次生理落果期(0.0218).其中夏梢及秋梢结果母枝或结果母枝基枝生长期负荷率之和约占总负荷率的50%,对翌年的龙眼生产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14.
日本甜柿早期丰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并比较引进的6个日本甜柿品种,其中品种'次郎'的表现最佳,平均单果重220 g,糖度17度左右,质优、极丰产;并重点研究了日本甜柿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河北省太行山中南部及以南地区,甜柿幼树以秋栽并涂干的栽植模式为最好,成活率高,春季萌芽早,新梢生长快,抽干距离短;对比了日本甜柿幼树整形修剪技术,采用丛状树形,通过夏季摘心措施最好,可显著促进和增加分枝数量和结果母枝的比例,使日本甜柿在栽植后第三年便开始结果,第四年形成产量,第五年进入丰产期.  相似文献   

15.
山茱萸低产林施肥试验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4 a对山茱萸低产林施肥试验表明:施尿素结合喷施磷酸二氢钾、施尿素结合喷施三十烷醇和覆青草3种处理,4 a平均株产3.09kg,比施肥前增加3.63倍,比对照增加103.51%;大小年变化幅度减小;单果重、结果枝比例、单位结果枝结果数、有花枝座果率、新梢粗度和长度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6.
樱桃的特性及其早结果早丰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樱桃发枝多,树冠形成快。早期产量与干径有密切关系。幼树短果枝数量多,座果率高;长果枝是主要结果枝,其产量占全树总产量的50.69%.试验园采用选择园地、土壤,挖大穴施足底肥,选用优良品种,搭配授粉树,合理整枝修剪和加强土肥管理等综合措施。栽后第2年平均产量为25.0kg/667m~2,第3年单株平均产量7.7kg,最高为22.5kg,平均产量为275.7kg/667m~2,达到早果丰产目的。  相似文献   

17.
对阿克苏地区主栽品种之一的骏枣进行物候观察和落花规律研究,为不同时期制定栽培管理措施和科学布局提供理论依据。以8 a生骏枣为试材,采用田间观察的方法,定期、定株调查主要物候和落花情况。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骏枣4月中旬开始萌芽,5月底进入始花期,6月中旬进入盛花期并且开始结果。枣吊于萌芽期生长,末花期前停止生长,平均长度24.55 cm。花芽分化发生在枣吊萌发后,随着枣吊生长、分化及开花结果,以其中部3~10节位着生的花数最多。60个枣吊着生花数为4 357朵,落花数为3 586朵,落花率达82.3%。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行7个果桑品种的引种栽培试验。[方法]2014年引进7个果桑品种(大十、红果2号、四季2号、台湾超级长果、果选2号、珍珠白、桂花蜜),并连续4年对其进行引种观察,比较其树体特征、物候期特征、结果习性特征。[结果]7个果桑品种中,6个品种适应性表现较好,能正常生长结果,只有台湾超级长果越冬时新稍冻死,从而影响其长势、产量。其中,大十、四季2号在引种地表现优良;大十出芽时间早、长势优良、叶形大、分枝数多,产量高;四季2号长势、产量次之,但口味甜,果色紫黑色,果质优良。桂花蜜、珍珠白发芽迟,成熟晚,能延长果桑采摘期。[结论]大十、四季2号能作为优良品种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推广;桂花蜜、珍珠白可作为晚熟品种进行辅助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