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竹炭吸湿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静态法测定竹炭在温度为15℃和25℃、相对湿度为65%、75%、85%、95%时的平衡吸湿量,研究炭化温度、粒度、比表面积、吸附温度等因子对其平衡吸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吸湿解吸过程中存在"滞后"现象.700℃、1000℃条件下烧制的竹炭的吸湿效果优于其他炭化温度下烧制的竹炭;粒度大小对竹炭吸湿量的影响很小;比表面积对竹炭的吸湿量有影响;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竹炭吸湿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描述了汽蒸时间对木材吸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汽蒸时间的延长,木材最大吸湿性差异逐渐增大,但绝对值不超过0.8%。汽蒸时间过长,木材收缩增大,甚至皱缩,因此汽蒸处理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相似文献   

3.
竹炭吸湿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箱式电阻炉和土窑烧制的竹炭,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竹炭吸湿性变化的试验.结果表明:(1)500℃、600℃、800℃和土窑(二)的竹炭其吸湿性与温湿度有较显著关系;而700℃竹炭和土窑(一)竹炭的吸湿性与温湿度之间没有显著关系.在一定温湿度范围内,湿度对竹炭吸湿性的影响比温度显著.(2)不同炭化温度之间的竹炭其吸湿性不同.800℃的竹炭其吸湿性最大,其值为11.5%,500℃的竹炭最小,其值为8.6%;600℃的竹炭8.8%;700℃的竹炭为11.3%.(3)不同土窑的竹炭其吸湿性有显著差异.土窑(一)和土窑(二)的竹炭吸湿值分别为9.8%和6.4%.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高温湿热处理和二次干燥湿热工艺对钢琴用云杉干板材进行再处理。通过对两种宽、窄年轮的云杉板材吸湿性的研究发现:经过高温湿热处理和二次干燥湿热处理均能有效降低试材的吸湿性能,且随着处理温度升高,吸湿性降低的幅度增大,尺寸稳定性更好。其中,经过140℃、8h高温热处理的云杉弦向尺寸变化率为1.74%,径向尺寸变化率为1.02%,吸湿性能最接近AI材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测试方法对菠萝叶纤维、亚麻纤维、苎麻纤维和棉花纤维的微观形态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菠萝叶纤维的形态结构有区别于其它三种植物纤维,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菠萝叶纤维的结晶度与亚麻纤维和苎麻纤维接近,高于棉花纤维。在热带标准状态下,采用烘箱干燥法和回归模型分析法,对测试的四种进行了吸湿、放湿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吸湿性能方面,菠萝叶纤维表现最佳,棉花纤维最差;在纤维吸湿平衡回潮率和吸湿速率方面,菠萝叶纤维与亚麻纤维和苎麻纤维相近,且高于棉花纤维;在纤维放湿平衡回潮率和放湿速率方面,菠萝叶纤维高于亚麻纤维、苎麻纤维和棉花纤维。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水煮处理对竹材吸湿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为竹材改性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将竹片置于100℃沸水中(竹片和水的质量比为1∶100)水煮处理4 h,利用动态水分吸附仪(DVS)测试水煮处理前后竹材动态水分吸附曲线,采用Hailwood-Horrobin(H-H)模型对测试数据进行拟合,通过扫描电镜(SEM)、化学成分测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手段分析水煮处理前后竹材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和结晶区参数。【结果】竹材经水煮处理后,在相对湿度大于50%的环境中,其平衡含水率相对于原竹对照样降低。H-H模型拟合显示,当相对湿度大于35%时,水煮处理竹材的单分子层水含量增加,多分子层水含量显著降低。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水煮处理后竹材薄壁细胞细胞壁发生皱缩现象,细胞壁上微孔减少,多分子层水含量降低。化学组分分析显示,水煮处理使竹材中部分半纤维素发生降解。FTIR分析显示,水煮处理竹材的羟基和羰基含量增多,是其单分子层水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XPS分析显示,水煮处理使竹材中半纤维素发生降解,同时脂肪酸、脂肪、酚类等物质随水分...  相似文献   

7.
活性炭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吸着剂,目前,我国活性炭分粉状和颗粒两大类型.由于粉状活性炭原料来源广、工艺简单、产量较大.但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以及大气污染、水质污浊等方面原因,对颗粒活性炭的需要量增长.通常,颗粒炭的生产是原料粉碎、成型、炭化、活化而制得,工艺繁杂.为此,本试验就粉状活性炭与一定量的粘结剂直接制成颗粒活性炭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对粘结剂种类和配比的选择,制备的颗粒炭吸附性能和球磨强度等均能达到历来颗粒炭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棉秆制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湘洲 《林产工业》2004,31(4):35-37
研究了利用农林废弃物棉秆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取活性炭的工艺.以及制备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出了适宜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棉秆可制得较高质量的活性炭,所得活性炭性能指标优于林业部颁一级品标准.对Cr6 的吸附容量测定表明所制备的棉秆活性炭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9.
活性炭表面基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主要针对钢琴用云杉木材进行了吸湿性及尺寸稳定性研究,通过高温热处理及二次干燥两种工艺分别对木材进行了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处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木材的吸湿性,提高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同时,在温度140℃、时间8 h的条件下进行的高温热处理,云杉木材吸湿性最低、尺寸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活性炭的形貌和微观结构。用扫描电镜可以鉴别不定形颗粒炭的原材料;用透射电镜观察到了活性炭微观结构中的属无定形结构和层状微品结构的照片。  相似文献   

12.
以雷竹材为原料,氢氧化钾为活化剂制备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 cv.prevernalis)活性炭,并用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测定仪、红外吸收(IR)等测试分析仪器表征其显微结构、表面官能团、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结果表明:炭碱比为1:4,活化温度为800℃的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雷竹活性炭比表面积为510.9 m2/g,总孔容0.238 cm3/g,平均孔径1.87 nm。  相似文献   

13.
活性炭对甲醛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活性炭生产工艺对甲醛吸附的影响实验、活性炭吸附甲醛对比实验及活性炭在室内净化空气应用试验可以看出,研制出的新品种活性炭对甲醛吸附是竹活性炭的4倍、椰壳活性炭的1.5倍,动态吸附甲醛率为90.6%,用于室内净化甲醛达到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0.10 g/m3)。活性炭对甲醛的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试验表明,在用活性炭净化室内空气时,让室内空气流动,对去除甲醛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4.
从玉米芯、棉子壳、甘蔗渣等为原料,经水解制得糠醛后的残渣,其主要成份是纤维素和木素.每吨糠醛需用玉米芯(含水率15%以下)11—12吨,年产1000吨的慷醛厂每年有绝干废渣8000吨左右.用糠醛渣生产活性炭不仅促进糠醛生产的发展,而且开辟了新的活性炭原料.  相似文献   

15.
油茶壳制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油茶壳为原料,用物理法(水蒸汽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研究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水蒸汽用量等对活性炭的得率、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确定了用油茶壳制备活性炭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为850℃、活化时间为2.5h,水蒸汽用量为210g。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制取的油茶壳活性炭的得率为33.7%。活性炭的碘吸附值968mg/g,亚甲基蓝吸附值180mg/g,比表面积935m^2/g。  相似文献   

16.
活性炭吸附痕量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静态、动态吸附条件下,分别选用果壳类净水用活性炭和煤质净水用活性炭对胶片工业废水中的痕量银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废水中的银浓度可降至<50ppb,活性炭对银的吸附量达到3~5mg/g.微孔发达的活性炭更适于吸附废水中的痕量银.随着银液浓度的升高,银液量增大,活性炭吸附能力增加.银液的最佳吸附pH值是5.  相似文献   

17.
核桃壳制活性炭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以核桃壳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取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探讨了制备过程中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竹质活性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竹质活性炭各种制备工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类活化工艺的特点,并对未来竹质活性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张力平  徐博函  陈曦 《木材工业》2007,21(5):11-12,15
以三倍体毛白杨木屑为原料,经磷酸浸渍、马沸炉高温烧制后制备活性炭,并且通过模拟染料废水探讨其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适宜的制备条件为:木屑粒径40~60目,磷酸质量分数55%,固液体积比1∶2,活化温度400 ℃,活化时间4 h;该活性炭对碱性品红的最佳吸附条件为:30 ℃,pH值7,吸附时间4 h;其再生性能良好,与商品活性炭相比,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20.
水基型木材阻燃剂吸湿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湿性对于木材阻燃剂至关重要,笔者参考中国公安行业标准GA159—1997关于水基阻燃剂吸潮率的测定方法,在环境温度为(26.7±0.3)℃、相对湿度为(92.7±3)%的条件下,测定了常见的磷系、硼系及复合阻燃剂的吸潮率,对不同阻燃体系的吸湿性进行了研究评价。结果表明,以下物质的吸湿性从小到大的顺序为硼酸、磷酸脒基脲、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聚磷酸铵、磷酸脲、尿素;复合阻燃体系的吸湿性取决于各组分的吸湿性能,其中新型磷氮硼复合木材阻燃剂FRW的吸湿性最低。对阻燃剂的吸湿性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