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堆制玉米秸秆肥(一)选择好堆肥的地点。为了提高环境温度,加快秸秆的发酵速度,堆制场地要选择在背风向阳的地方。(二)搞好玉米秸秆的处理。首先要把玉米秸秆用铡草机或铡刀切成3 ̄4厘米长的小段,也可用粉碎机进行粉碎,但不要粉得过碎。然后用人粪或稀释的畜禽粪汤进行浸泡,以浸透为宜。  相似文献   

2.
酵素茵是一种能分泌多种分解酶的有益微生物菌种群体,具有很强的好气性发酵能力,能够迅速催化分解人畜粪尿、作物秸秆、杂草等,使之在短时间内转化成为有机肥料。我们于1998~1999两年利用酵素茵进行玉米秸秆快速堆肥,结果酵素茵堆肥比常规堆肥发酵快,效果好。现将堆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鹅业生产大国,随着养殖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将鹅粪作为有机肥还田,是实现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为确定鹅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好氧堆肥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多物料协同混合好氧堆肥技术,以鹅粪及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不同C/N对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评价肥料利用的养分含量及安全还田指标。结果表明,鹅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好氧堆肥原料C/N为25∶1,含水率60%时,为最佳工艺条件,堆体升温期相比其他处理组提前2 d,高温期堆肥温度最高达42℃,pH最高达7.88,EC值达到1 641μS·cm-1。好氧堆肥结束后,有机质含量、腐殖酸、水溶性盐、速效钾、总氮和总钾含量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2.3%、38.5%、12.5%、28.5%、8.7%和37.4%,蛔虫卵死亡率达到100%,未检出大肠杆菌,以及四环素和恩诺沙星等抗生素,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土壤自然背景值。因此,鹅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好氧堆肥原料C/N为25∶1含水率为60%可作为优质肥料进行还田。  相似文献   

4.
不同有机物料配比对玉米秸秆高温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纯玉米秸秆高温堆肥的可行性,通过添加中药渣和固体氨基酸研究了不同有机物料配比对玉米秸秆高温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中药渣和固体氨基酸都能促进玉米秸秆高温堆肥过程,各堆肥腐熟评价指标如温度、pH、EC和C/N都有显著变化;通过种子发芽指数试验发现,T3处理(玉米秸秆1 000 kg+中药渣150 kg+固体氨基酸15 kg)效果最佳。主成分分析结果说明单一指标并不能完全评价堆肥的腐熟度,综合考虑堆肥添加物料的成本和堆肥环境因素,在实际玉米秸秆堆肥中,推荐采用T3处理即添加15%中药渣和1.5%固体氨基酸的配方。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秸秆还田的方式及技术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丽娟 《现代农业》2011,(5):165-165
秸秆还田一般分为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秸秆直接还田等方式。堆沤还田是将作物秸秆制成堆肥、沤肥等,作物秸秆发酵后施入土壤。过腹还田是用秸秆饲喂牛、马、猪、羊等牲畜后,以畜粪尿施入土壤;采取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简单,方便、快捷、省工。还田数量较多,一般采用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普遍。直接还田又分翻压还田和覆盖还田两种。翻压还田是在作物收获后,将作物秸秆在下茬作物播种或移栽前翻入土中。覆盖还田是将作物秸秆或残茬,直接铺盖于土壤表面。  相似文献   

6.
<正> 农作物秸秆及土杂粪等都可以利用酵素菌发酵生产优质堆肥,因生产堆肥的原料不同,配方及方法也略有不同。现把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酵素菌秸秆堆肥生产及使用技术简介如下: 1 酵素菌秸秆堆肥生产技术 1.1 配方 农作物秸秆1000公斤,干鸡粪30公斤,米糠或麦麸30公斤,红糖1公斤或玉米面2公斤,酵素菌接种剂(又称酵素菌扩大菌)5公斤,尿素2公斤。水占原材料总重量的55%~60%。  相似文献   

7.
通过堆肥培养试验研究了芋头秸秆和牛粪堆肥过程中温度、pH值和营养元素的变化,并与玉米秸秆和牛粪堆肥进行比较,确定芋头秸秆和牛粪堆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堆肥的进行,芋头秸秆堆肥与玉米秸秆堆肥处理的堆体温度维持在50~60℃以上高温期均超过5~7 d,达到了《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1987)的要求;pH值分别达到8.21、8.27,符合腐熟堆肥pH值在8.0~9.0的标准;速效氮含量降低,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芋头秸秆处理的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玉米秸秆的处理;种子发芽指数随着堆制时间延长而增加,堆制28 d后超过70%。采用芋头秸秆的堆肥处理与采用玉米秸秆的堆肥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芋头秸是一种较好的填充料,可以应用于高温堆肥。  相似文献   

8.
鸡粪堆腐过程中有机氮形态的变化及含量关系到堆肥的农业价值,研究其变化规律,是为生产高质量的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利用鸡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了堆腐试验,研究在堆腐过程中不同形态有机氮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堆腐过程中全氮,鸡粪先降低后增加,至堆腐结束下降了30.4%,玉米秸秆和玉米秸秆 鸡粪呈现增加的趋势,分别增加了4和2.4倍;THN/TN鸡粪先降低后增加,上升了7.9%,玉米秸秆和玉米秸秆 鸡粪呈下降的趋势,分别下降了40.56%和23.15%;AN/THN,鸡粪先增加后降低,下降了13.49%,玉米秸秆和玉米秸秆 鸡粪呈现缓慢上升,比开始增加了9.7和2.1倍;AAN/THN三处理在21d均达最低值,分别增加了1.5、5.1和4倍;ASN/THN,鸡粪下降了32.5%,玉米秸秆和玉米秸秆 鸡粪分别上升了5.4%和2.9%;HUN/THN,三处理均在21d达最高值,鸡粪上升了30.9%,玉米秸秆和玉米秸秆 鸡粪分别下降了46.2%和239%。由此得出鸡粪堆腐中添加秸秆能够提高全氮的含量减少氮的损失,增加AN/THN、AAN/THN、ASN/THN的值,降低HUN/THN的值,有机态氮的有效性增加。  相似文献   

9.
桑磊  邓欢  赵晓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691-11693,11714
[目的]为了研究玉米秸秆、玉米芯、稻壳3种填充料对鹿粪好氧堆肥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仓式堆肥反应器,以鹿粪为底料,测定不同填充料堆体中温度、含水率、好氧速率、C/N比等指标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结果]3种物料均可作为鹿粪堆肥的填充料,达到无害化的要求.[结论]当采用大粒径,具有疏松的多孔性结构的玉米芯同鹿粪堆肥,便于通风供氧,堆体升温和降温速度较快,高温持续时间较长,含水率下降迅速,堆体物料腐熟速度快,有利于推动堆肥进程加速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玉米秸秆添加量对羊粪堆肥的影响,寻求羊粪堆肥时与玉米秸秆的最佳配比,将玉米秸秆和羊粪按质量比5∶5、6∶4、7∶3、8∶2堆肥,测定其pH值、容重、养分含量及CO2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各处理中的pH值、容重、有效磷含量基本持平,但8∶2配比堆肥中水解性氮含量和CO2含量高于其他3种配比,实际生产中建议将玉米秸秆和羊粪按质量比8∶2进行堆肥。  相似文献   

11.
碳氮比对鹅粪渣-玉米秸秆混合堆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明鹅粪渣与玉米秸秆堆肥的最佳碳氮比,为鹅粪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固液分离后的鹅粪渣和收获玉米后玉米秸秆为试验材料,按不同碳氮比(C/N)进行桶装混合堆肥。试验共设6组,试验组C/N分别为15∶1、20∶1、25∶1、30∶1、35∶1,对照组以鹅粪渣堆肥发酵。堆肥期为7周,试验后第0、7、14、21、28、35、42、49天分别测定各组含水率、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及发芽势,同时记录堆体温度及气温变化,堆肥结束时,观察各堆体的颜色、气味和蓬松度。【结果】各组堆体高温期均达到8 d,其中C/N30组温度最高,达到60℃;堆肥结束时,各组含水率均显著下降(P0.05),以C/N30组含水率最低,为59.90%;堆肥过程中各试验组pH值均先上升后下降;各组C/N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各组有机质含量先下降后稳定,以C/N25和C/N30组降幅最大,下降率为35.15%和34.48%;各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各组全氮含量增加显著(P0.05),以C/N30组增幅最大,为81.11%;C/N25、30和35组的全磷含量增幅显著高于其余组(P0.05),分别为67.48%、67.50%、69.68%;堆肥结束时,除对照组外,各处理组发芽势均达到100%,且颜色及气味均表明已到达腐熟。【结论】综合判断,鹅粪渣与玉米秸秆在C/N为30时进行堆肥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秸秆有机肥堆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烤烟生产情况,以水分比例、添加物、浇水方法为试验因素,探讨了玉米秸秆有机肥的堆制方法。结果表明:水分比例为秸秆∶水分=3∶1,添加物为清粪水+油枯(秸秆∶油枯=25∶1),浇水方法为铺1层秸秆浇1遍清粪水、撒1遍油枯的堆制方法时,腐熟速度快,腐熟程度高,质地细且疏松,颜色纯黑色,堆制农户最为满意。结合生产成本和易操作性,建议在烤烟生产上推广应用此堆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设置3个单项试验,研究不同畜禽粪与作物秸秆物料对蚯蚓生长繁殖、粪肥腐熟及其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粪、羊粪与作物秸秆混合物料适宜养殖蚯蚓。其中:牛粪1.26 m3+玉米秸秆1.26 m3(1∶1)、牛粪1.76m3+玉米秸秆0.76 m3(7∶3)、牛粪1.56 m3+玉米秸秆1.01 m3(6∶4)、羊粪1.26 m3+玉米秸秆1.26 m3(1∶1)、羊粪1.26 m3+稻草秸秆1.26 m3(1∶1)混合物料养殖蚯蚓,蚯蚓生长、繁殖较快,粪肥腐熟时间短、有害菌较少,蚯蚓粪理化性质较好、产量较高。猪粪和鸡粪不适宜养殖蚯蚓:猪粪1.26 m3+玉米秸秆1.26 m3(1∶1)、鸡粪1.26 m3+玉米秸秆1.26 m3(1∶1)养殖蚯蚓,粪肥腐熟时间长,堆肥过程中释放有毒气体较多,蚯蚓粪理化性质较差,蚯蚓生长繁殖较慢。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秸秆与鸡粪袋装堆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玉米秸秆与鸡粪袋装堆肥发酵的最佳技术参数,选用玉米秸秆与鸡粪为材料,以C/N、发酵菌剂和含水量3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优组合是C/N为(25~35)∶1,添加VT-1000发酵菌剂,含水量为40%~55%;在该组合下,玉米秸秆与鸡粪袋装进行堆肥发酵的效果最佳.虽然堆肥发酵结束后的有机质含量略有下降,但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有所增加,堆肥毒性降低,且达到了堆肥腐熟度的要求.采用袋装堆肥技术能有效地对玉米秸秆与鸡粪等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可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5.
青玉米秸秆堆制发酵及用作栽培基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青玉米秸秆切碎后,采用好氧堆肥方式进行适合农户家用的2种小型堆体体积的发酵堆制效果试验,测定发酵过程中堆料的温度、pH值、EC值、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等指标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在堆制发酵过程中,青玉米秸秆氮、磷、钾的含量都呈不断上升趋势,发酵完成后物料的pH值、EC值在作物适宜生长范围内。将发酵好的物料作为栽培基质在生菜上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青玉米秸秆堆肥后适合作为蔬菜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6.
堆体覆盖物对城市污泥堆肥保氮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污泥和面包虫屎为堆肥物料,选取膨润土和蚯蚓粪作为堆体覆盖物,采用室内模拟堆肥方法,研究了堆体覆盖物在堆肥过程中的保氮效果.结果表明:联合使用膨润土和蚯蚓粪可以起到较好的保氮作用,并且堆肥物料表面先覆盖蚯蚓粪再覆盖膨润土的效果优于先覆盖膨润土再覆盖蚯蚓粪,其7 d的NH3累积释放量较对照降低79.58%.  相似文献   

17.
以油菜、小麦、玉米和水稻秸秆为调理剂,与城市污泥混合进行好氧堆肥,研究了不同作物秸秆作调理剂对城市污泥好氧堆肥产品重金属质量分数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好氧堆肥使堆体中Cd,Pb和Cr 3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升高,使Pb,Cr可交换态质量分数及生物有效性降低,但不能降低Cd的生物有效性.其中,添加玉米秸秆有利于Cd的碳酸盐结合态向残渣态转化;添加油菜和水稻秸秆促进Cr分别向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转化;添加玉米秸秆能有效降低Pb碳酸盐结合态质量分数,而水稻秸秆更有利于Pb向残渣态转化.表明4种秸秆作为调理剂对重金属形态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对不同的重金属钝化效果不同,应根据污泥中的重金属选择合适的调理剂.  相似文献   

18.
麦秸和奶牛场废弃物联合堆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小麦秸秆和奶牛场废弃物联合堆肥试验,以评估其消纳养殖废水与制作商品有机肥的可行性。试验用麦秸分别与沼渣、沼液、牛粪、粪水混合堆肥,以小麦秸秆并用尿素调节碳氮比为35∶1的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各处理堆体温度50℃以上持续时间分别为30 d、17 d、41 d、12 d和24 d,均已符合堆肥卫生标准要求的高温天数;堆肥过程中麦秸分别与沼渣、沼液、牛粪、粪水混合堆肥及对照的有机碳含量分别下降了14.00%、5.50%、15.80%、4.45%和10.70%;堆肥过程各处理氮、磷、钾含量逐渐增加。堆肥结束时,各处理有机质含量介于590.28 g/kg与701.86 g/kg之间;氮磷钾总养分含量介于46.54 g/kg与89.45 g/kg之间,其中麦秸与牛粪混合堆肥处理总养分含量最高(89.45 g/kg),麦秸与沼渣混合堆肥处理次之(69.61 g/kg)。秸秆与牛粪或沼渣混合堆肥时高温时间较长,且堆肥产物养分含量高;用麦秸和养殖废水(沼液或牛粪水)混合堆肥,每处理1.0 t麦秸可消纳废水1.8 t,有利于奶牛场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9.
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有机质含量的变化,为提高污泥堆肥质量及正确评价污泥堆肥的肥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城市污泥和小麦秸秆、玉米秸秆为堆肥原料,设置4个处理(处理1调理剂为小麦秸秆糠(d<5 mm),处理2调理剂为小麦秸秆段(3 cm相似文献   

20.
为科学地评价秸秆发酵进程,准确衡量秸秆低温下的发酵效果,本文采用投影寻踪方法对玉米秸秆与粪水在低温发酵不同阶段的堆肥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堆肥温度和氧化钾及总有机质含量先升后降,五氧化二磷先增后降而后又上升,其整体呈上升趋势,堆肥全氮含量和失重率逐渐增加,C/N和含水量逐渐降低。其中C/N经过30 d发酵后降低到19.83,堆肥达到还田要求。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对堆肥不同时期发酵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说明,堆肥发酵综合质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第30天堆肥发酵质量最高,其函数投影值达到了2.432 3。本研究为解决高寒地区秸秆、粪污的消纳处理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