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抗旱造林技术是包头市重点推广的林业适用技术 ,可有效解决干旱地区造林与缺水之间的矛盾 ,经过多年的实践 ,已在造林中广泛应用 ,并不断有了新的发展。文章主要介绍了抗旱造林技术措施及其在包头市造林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抗旱耐寒国外松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三北’009项目区最显著的气候特点是干旱,寒冷,也是构成林木引种工作的主要限制因素,小干松,美国黄松,美国蓝叶松,美国果松,欧洲黑松(包括班克松与欧洲赤松)同时具备较强的抗旱耐寒能力,是最有希望获得引种成功的树种,然而,选择适宜的变种(亚种,类型)及种源(产地)在林木引种中,特别是在寒冷的干旱,半干旱(半温润)地区是至关重要的。美国蓝叶松与美国果松尚无明显的变种。Pinus contorta 相似文献
4.
5.
试验共用9种方法测定辽宁荒漠化地区主要树种的抗旱性。它们为叶片的保水力、水分亏缺、蒸腾强度、自由水与束缚水、水分代谢系数、水分活性、比叶面积、根水势和根的分布及状况。从根、叶等不同角度测定树木的抗旱特点,寻找出既能生长快而好,又能改善地力条件的理想树种来栽植和推广,改变辽宁荒漠化地区树种单一、病虫害严重现象。 相似文献
6.
7.
通过桉树林景观改造工程建设中引入树种筛选,采伐强度2个因子,开展了红锥、木荷、樟树、乐昌含笑、灰木莲等5个树种成长测定,结果表明:树木高度的大小为红锥>樟树>灰木莲>木荷>乐昌含笑;地径的大小为红锥>木荷>樟树>灰木莲>乐昌含笑;冠幅的大小为红锥>木荷>樟树>乐昌含笑>灰木莲。总体来,红锥生长效果最好,其他树种的生长情况与和其他文献较为接近。研究了林下多样性变化情况,发现桉树林全部采伐后物种的数量达到最大。更新层、灌木层、草本层、藤本新的物种的进入也更为频繁,证明林相改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辽西半干旱地区矸石废弃地以排矸年龄为界限,划分为4个类型,在不同类型上进行人工造林试验,通过对比试验筛选适生造林树种。结果表明:Ⅰ类矸石废弃地适宜的造林树种排序为紫穗槐>锦鸡儿>白榆>沙棘>沙枣;在Ⅱ类矸石废弃地上适宜造林树种排序为紫穗槐>锦鸡儿>火炬树>臭椿>白榆>刺槐;Ⅲ类矸石废弃地适宜的造林树种排序为火炬树>臭椿>刺槐>白榆>杨树>侧柏>樟子松;Ⅳ类地区矸石废弃地适宜的造林树种排序为火炬树>臭椿>刺槐>杨树>旱柳>白榆>侧柏>樟子松。 相似文献
9.
10.
干旱沙区由于立地条件和涵水能力差,导致造林成活率低,使用"清华绿宝"抗旱保水剂对同一地区不同树种进行蘸根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显著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尤以阔叶树种更为明显,比对照提高了13.3个百分点;促进造林苗木的生长;地径增粗明显。该项技术适宜在同类地区的林业工程造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3个树种苗期耐盐性综合评价及指标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盆栽方法,以卫矛、沙枣和美国白蜡实生苗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进行处理,对盐胁迫下各树种的形态表现、生理指标响应和矿质元素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植物的相对株高生长量和生物量都受到抑制;叶绿素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膜透性、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盐浓度增加而增加;盐胁迫后,Na+含量在根茎叶中逐渐升高,而K+在不同部位变化规律有所不同,在根中逐渐减少,在茎中无明显的变化;在叶片中,3个树种的变化规律不完全相同.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3个树种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卫矛>沙枣>美国白蜡,这与根据盐害症状表现的排序结果相一致.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对14个耐盐评价指标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株高相对生长量、膜透性、脯氨酸、根茎叶中的Na+和K+含量是与耐盐性评价有重要相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树木抗旱性及抗旱造林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文中阐述了国内外在树木抗旱性、树木抗旱性机理、抗旱树种选育以及节水抗旱造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同时对我国抗旱造林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白龙江干旱河谷是长江水系北部的生态脆弱和敏感区,为该区域生态重建和恢复科学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本研究选择2年生以上酸枣、柠条、狼牙刺、文冠果、荆条和4年生的侧柏为试验材料,通过荒地栽植1年后,统计不同树种成活率,测定抗氧化酶(SOD、POD、 CAT)和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和、溶性蛋白)。结果表明:狼牙刺、酸枣和荆条不仅成活率较高,而且植株叶片SOD、POD、 CAT、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较高,说明狼牙刺、酸枣和荆条抗旱性较强,更能适应较为干旱的区域。 相似文献
18.
19.
以引自江苏扬州大禹观赏竹园的2年生鹅毛竹(Shibataea chinensis)、黄条金刚竹(Sasaella masamuneana f. aureostriata)、菲白竹(Pleioblastus fortunei)、菲黄竹(Pleioblastus viridistriatus)、铺地竹(Pleioblastus argenteostriatus)等5种地被竹为研究材料,研究了干旱和低温胁迫处理对地被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蛋白质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对地被竹的耐旱、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引种地被竹的耐旱性从大到小的排序为鹅毛竹>黄条金刚竹>铺地竹>菲白竹>菲黄竹,耐寒性从大到小的排序为鹅毛竹﹥黄条金刚竹﹥菲黄竹﹥菲白竹﹥铺地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