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鱼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用鱼,但鱼种培育阶段成活率低,产量低,特别是二龄青鱼的培育,成活率仅20%左右,亩产约100公斤。为了提高二龄青鱼的成活率和产量,几年来,我们在一只面积为2.64亩、水深为  相似文献   

2.
青鱼,古名“蝼”,是我国传统的养殖对象,已有千余年的养殖历史。它的肉质肥美,深受人们喜爱,但由于饲养周期长,从苗种到成鱼通常要3—4年,成活率仅10%左右,故远不能满足市场消费的需要。在整个饲养周期中,二龄青鱼的培育是关键,这时它的吃食能力由弱到强,  相似文献   

3.
1968-1998年,笔者累计催产青鱼168组,产苗10827万尾,对怎样提高青鱼人工繁殖“四率”(催产季度精率、孵化率、亲鱼产后成活率)有切身体会,现将其简介如下,供同行参考。一、亲鱼的收集和培育:收集亲鱼一般都在冬季和捕捞成鱼同时进行。据调查生产鱼苗的单位大部分不生产青鱼苗,而生产四大家鱼苗的单位青鱼又是少数,青鱼仅占四大家鱼的5一吕叽。针对青鱼少的情况,为多产青鱼苗,在青鱼培育的安排上应恰到好处:既应培育好青鱼,又要节约鱼池。饵料和人工。例如:在湖北红安地区,1997年6月上旬催产青鱼后,产后青鱼经注射和徐抹保…  相似文献   

4.
青鱼是我国淡水养殖主要经济鱼类之一,虽有悠久的养殖历史,但由于它多病,特别是二龄青鱼最容易得病,江浙一带称之为“条丝”,意思是一条都不能存活,这说明二龄青鱼病多,特别难养。据统计,二龄青鱼的成活率一般在20%左右,有的更低。据生产单位反映,一旦青鱼染上病,使用药物也无法治愈,因此,不少养殖场甚至历来饲养青鱼的养殖场也缺乏信心。为了提高青鱼的成活率,1980年起我们就青鱼病进行了室内、外一些试验,结果以免疫方法能达到预防的效果,青鱼的成活率可达到60-80%。由于青鱼病的这种病症与草鱼出血病有些相似,因此,我们暂定名为青鱼“出血病”。  相似文献   

5.
徐保 《水产养殖》2011,32(8):17-18
闽北山区,溪河纵横,水源充足,旱、水草丰富,池塘主养草鱼有着一定的历史,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草、青鱼已经成为淡水鱼市场主打品种,价格好,产销不愁,推动了池塘集约化主养草、青鱼模式进一步发展,大规格草、青鱼种供不应求。鉴于上述情况,笔者于2010年利用闲置的养鳗鱼池培育大规格2龄草、青鱼种高产养殖试验,取得很好效果,现将草鱼种培育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青鱼出血病免疫的研究、试验和推广,论述免疫技术的应用,可使青鱼成活率、产量和经济效益大为提高,能促进青鱼养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二龄青鱼是由鱼种向商品鱼过渡的阶段。这时,它们的吃食能力由弱到强,食性由狭到宽,但对环境的抵抗力和对生物敌害的防御能力很弱。因此,二龄青鱼较难养,成活率低,渔民把二龄青鱼叫作“条四”,俗话说:“条四条四,养养死死”。我们认为,要提高二龄青鱼的成活率,首先要从鱼本身的内因找原因,然后,再根据二龄青鱼的特点人为地创造优良环境(外因),满足其需要。  相似文献   

8.
《淡水渔业》1975,(6):13-14
我所于1964年冬开始从1962年生产的青鱼鱼苗中选留培育青鱼亲鱼,自1969年青鱼(7龄)人工繁殖获得成功,至1974年已经连续六年比较顺利地孵化青鱼鱼苗共一千余万尾。十年来,对于青鱼亲鱼的培育、人工繁殖以及青鱼鱼苗、鱼种的饲养管理等方面,有一些初步的经验和教训,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青鱼苗种不足的问题,陡河水库鱼种场于2007年5月从上海引进青鱼水花30万尾,经过10个月自苗种培育,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术青鱼苗种培育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青鱼出血病是对二龄青鱼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因无特效防治药物,致使二龄青鱼的死亡率高达80%左右,阻碍了青鱼养殖生产的发展。为此,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和苏州市水产研究所合作从1980年开始,用疫苗注射法预防青鱼出血病,获得成功(1983年在南京通过技术鉴定)。经过免疫,二龄青鱼平均成活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60-80%,单产由原来的170斤提高到300斤,每亩提高2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于1979年首次发现,报道了青鱼出血病是引起二龄青鱼大量死亡的主要疾病,并开始进行了青鱼出血病在江苏省流行情况的调查和免疫技术的研究。该所承担了省水产局1980年下达的“青鱼出血、肠炎病的研究”课题。1980—1982年在苏州市吴县等单位的11个鱼池进行生产免疫试验,通过试验结果表明,青鱼成活率最高达95%,最低60%,一般为75%左右。  相似文献   

12.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四大家鱼”是当前我国的主要养殖鱼类,采用提高水温、强化、培育、流水刺激、人工催熟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可以使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提前15—30天催产孵苗,从而使鱼苗培育时间延长、生长速度加快,鱼苗成活率提高,并为改革传统的养殖方式。改冬春季放养为秋季放养、缩短养殖周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关键性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3.
青鱼配合饲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鱼是一种优质饲养鱼类,开展集约化规模养殖必须解决饲料的来源问题,本课题根据青鱼的营养需求特点,采用植物蛋白替代动物性蛋白,在规范化的饲料加工工艺条件下制成成本低,质量好的青鱼配合饲料。经试养验证,饲料系数为2;成活率及个体生长速度均较对照组为高。  相似文献   

14.
二龄青鱼Myloopharyngodon piceus Rich在饲养过程中易患出血病,主要症状是皮下肌肉块状或点状出血,以及肠管充血。该病于江苏、浙江及上海市郊等地广为流行,特别在江苏更为严重,通常青鱼的成活率只有20%左右,死亡率极高。所以不少水产养殖场因对出血病束手无策而不愿饲养,致使青鱼产量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5.
二龄青鱼是由鱼种向商品鱼过渡的阶段。这时,它们的吃食能力由弱到强,食性由狭到宽,但对环境的抵抗力和对生物敌害的防御能力很弱。因此,二龄青鱼较难养,成活率低,渔民把二龄青鱼叫作“条四”,俗话说:“条四条四,养养死死”。我们认为,要提高二龄青鱼的成活率,首先要从鱼本身的内因找原因,然后,再根据二龄青鱼的特点人为地创造优良环境(外因),满足其需要。近几年来,我们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培养二龄青鱼,均  相似文献   

16.
<正> 二龄青鱼疾病较多,尤其是出血病、肠炎病危害更大,使其成活率一般仅有20%左右,严重阻碍了青鱼养殖生产的发展。五十年代中期,浙江省卫生实验院流行病组和五十年代末期,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先后对青鱼传染性肠炎病致病菌进行过研究。我们自1978年以来,先后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原研究、疫苗制备及生产性免疫防病等试验研究,并结合生产利用青鱼出血病、肠炎病灭活疫苗对二龄青鱼进行免疫预防注射,成活率一般可达70%以上,效果显著。现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7.
草、青鱼常见的肠炎、赤皮、烂鳃三大病,有时单发,有时并发,严重影响草、青鱼的成活率。这里介绍一种治疗草、青鱼“三大病”的特效药——六合剂。配方:晶体敌百虫50克、敌敌  相似文献   

18.
在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中,青鱼的人工繁殖是最难把握的,技术要求比较高、难度大。我们在多年青鱼繁殖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出了一套经验,现总结如下。1亲鱼的产后培育青鱼是较大型的底栖鱼类。青亲鱼饲养池水面要大,一般在0.5h以上,水深最好达到2m...  相似文献   

19.
梁政 《河南水产》1997,(1):15-16
青鱼生长快、肉质好、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大水面的不断开发利用,对青鱼苗的需求日趋增加,针对这个问题,我所进行了多方位、多组合试验,取得了青鱼人工繁殖的成功,仅1994~1996年3年我所共向社会提供青鱼水花1000多万尾,寸片400多万尾,大规格鱼种3万多公斤。现就我们的试验经过总结一下,以便与广大水产工作者共同探讨。1 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相似文献   

20.
夏花青鱼饵料中的最适蛋白质含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酪蛋白、结晶氨基酸、鱼肝油、糊精、纤维素粉等加上适量的维生素、矿物混合剂所组成的精制饵料,以青鱼夏花为试验对象,经过八个星期的喂养试验,从生长、增重和饵料利用率等指标来评定,青鱼夏花的最适蛋白质含量应为41%。蛋白质含量太高,反而减慢生长,降低成活率,同时似乎还对鱼类有毒害影响。蛋白质含量较低,虽然能很好地利用蛋白质,但鱼生长缓慢。6%以下的蛋白质含量甚至出现减重现象。根据本次试验结果,可以认为二龄青鱼和老口青鱼应用饵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为33%和28%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