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甜樱桃砧木的抗逆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吉塞拉5号、吉塞拉6号、莱阳矮樱桃、烟台大青叶为试材,进行了耐盐碱性、耐涝性、耐旱性试验,以选择在不同土壤环境中相对适宜的樱桃砧木。结果表明,莱阳矮樱桃的耐盐碱性优于其它3个砧木,吉塞拉5号、6号的耐涝性优于莱阳矮樱桃和烟台大青叶,4种供试砧木的耐旱性由强至弱依次为吉塞拉5号、吉塞拉6号、莱阳矮樱桃、烟台大青叶。  相似文献   

2.
不同砧木对甜樱桃抗涝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筛选耐涝的甜樱桃嫁接砧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甜樱桃早大果为接穗,研究5种砧木(考特、本溪山樱、大青叶、尖嘴红樱和莱阳矮樱)嫁接苗的涝胁迫光合生理特性及抗性生理,利用隶属函数法对5种砧木甜樱桃抗涝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淹水胁迫时间延长,5种砧穗组合的甜樱桃幼苗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Fv/Fm逐渐下降,而胞间CO2浓度、初始荧光参数、H2O2、O2-和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将13个指标经隶属函数分析发现5种甜樱桃砧木嫁接苗的抗涝性为考特〉本溪山樱〉大青叶〉尖嘴红樱〉莱阳矮樱。[结论]以考特为砧木的甜樱桃抗涝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目前新疆引进国内外的12个优良大果甜樱桃品种和4个甜樱桃专用砧木类型,其中早熟品种5个,中晚熟品种7个,乔化砧木1个,矮化、半矮化砧木3个。  相似文献   

4.
龚鹏  杨波  郝庆 《新疆农业科学》2007,44(Z1):126-127
介绍了目前新疆引进国内外的12个优良大果甜樱桃品种和4个甜樱桃专用砧木类型,其中早熟品种5个,中晚熟品种7个,乔化砧木1个,矮化、半矮化砧木3个.  相似文献   

5.
在吉系砧木取得组培快繁的基础上,加快砧木快繁尤为重要,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甜樱桃砧木无纺布袋、基质配置和生产管理之间的相关性,为实现甜樱桃砧木高质量繁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选育优良梨矮化砧木,丰富梨矮化砧木资源,采用杂交育种的方式,从杂交后代中筛选出34个矮生单株,通过调查矮生单株及其作中间砧嫁接的‘早酥’的生长情况,对34个单株的矮生性状和作中间砧的矮化效果及二者间的相关性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供试34个株系多表现为植株矮化、基茎粗度小和节间长度短等特点,7个株系的矮壮参数小于119,被鉴定为紧凑型株型;供试34个株系作中间砧对‘早酥’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4个株系的矮化效果小于60%,被评价为矮化砧木,11个株系的矮化效果在60%~80%之间,被评价为半矮化砧木;筛选出的15个具有明显矮化效果的砧木中,5个显著增加2 a生‘早酥’梨的短枝比例;砧木1 a生植株的株高、基茎粗度、节间长度和矮壮参数等指标与接穗的株高、干截面积和节间长度等生长指标都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梨矮化砧木的前期预选指标。  相似文献   

7.
王宏伟  张连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126-14127
[目的]通过研究矮化砧木对甜樱桃生长特性的影响,探讨甜樱桃矮化砧木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1、5、7号3种接穗分别嫁接了G18、G25和S 3种砧木(共9种组合),于第2年冬季测量了干周、总枝量和平均枝长,调查了短枝率和成花率。[结果]9种穗砧组合中,1/G18的干周较大,亲和性较好,并且短枝率和成花率均最高。以G18为砧木的其他组合亲和性也较好。[结论]砧木在甜樱桃矮化、提高短枝率和成花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4个苹果杂交组合后代为试材,对各杂种单株果实的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加工指标以及浓缩汁的贮藏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杂种编号为97-060的1个苹果优系适于鲜食和制汁兼用。优系97-060的果实于9月底成熟,果实扁圆形,果面盖色红、全面着色,平均单果重156.8g;果肉松脆,出汁率为78.7%,风味甜酸;原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5°Brix,原汁酸度为0.546%,浓汁酸度为2.981%。  相似文献   

9.
赵彦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3):435-435,437
通过 10个甜樱桃砧木品系对根癌病抗性的试验比较 ,发现不同砧木品系抗性程度有明显差异 ,其中莱阳矮樱桃抗病性最高。接种试验证实 ,所有砧木均可感病 ,但各甜樱桃砧木发病时间早晚不同。  相似文献   

10.
以植株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甜樱桃矮化砧木品种‘吉塞拉6号'离体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显示:外植体培养于改良MS+1 mg/L ZT+0.5 mg/LBA+0.2 mg/L NAA+0.5 g/L CH,30 d后腋芽萌发率达81.3%;丛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是:改良MS+0.5 mg/L BA+0.5 mg/L KT+0.1 mg/L NAA+0.01 mg/L TDZ,增殖系数达5.8;1/2MS+1.0 mg/L IBA+0.2 mg/L NAA是诱导甜樱桃试管苗生根的适宜培养基,生根率达98.3%;适宜试管苗移栽的基质配比为泥炭:椰糠:珍珠岩=1:1:1(v:v:v),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培两优500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两优500是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育性稳定、米质好、株型好、再生能力强的培矮64S为母本,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穗大粒多、米质较好的优良品系500为父本进行杂交,于1995年育成的适合作中稻蓄留再生种植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经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头季比汕优63生育期短4d,产量相当;再生季生育期比汕优63长7d,增产1倍左右;两季均表现出高产稳产、米质好、田间抗性较强。2002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已向农业部申请植物新品种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12.
为选育出两系超级杂交稻新组合,1985年至1996年用低温敏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培矮64S为母本,以新恢复系559为父本,配组育成了两系超级杂交稻新组合--培两优559。该组合参加2000至2001年湖南省中稻超级杂交稻区试,平均产量9.6t/hm^2,比三系对照组汕优63增产5.3%;全生育期135.4d,比对照短3.2d;抗稻瘟病;外观品质、食味品质、米品质及再生能力均强于对照,并易于制种。2002年3月已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甜樱桃设施促成栽培的品种及砧木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甜樱桃的优良品种、砧木选择和授粉树的配置原则,为设施促成栽培的建园选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陆两优267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两优267是娄底市农科所用起点温度较低的两用不育系陆18S与优质晚籼品系LW267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丰产性好、秧龄弹性好、千粒重大、米质优、产量高、稻谷出米率高等特性.200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程蓉  陈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75-12876,12894
三系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锋优69,是用蜀恢527与多系1号杂交选育成的迟熟恢复系丰恢69,再与三系迟熟不育系锋68A组配成的迟熟杂交组合。在2009年贵州省杂交稻预试,2010、2011年贵州省杂交稻区试和2012年贵州省杂交稻生产试验中表现良好,产量分别为8.16、9.06和8.03 t/hm2,比对照II优838分别增产6.08%、4.76%和6.27%。2013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该品种制种技术简便,产量较高,在花期相遇较好,精心管理下,制种产量可达3.75 t/hm2。该品种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杂交稻新组合Y两优318是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不育系是以Y58S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R318为父本选育成的感温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于2013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13020)。该组合具有高产、中抗稻瘟病、耐寒性中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湖南西部及西南三省的水稻生态条件,我们用广亲和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陆18S与遗传距离较远的广亲和材料广泛测交,力图从中筛选出产量高、米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制种安全的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经过多年努力,选出优质、高产和抗性强的两系杂交中晚稻陆两优106,2002年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1年的示范推广,效果较好,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8.
围绕杂优利用、简要介绍了黄瓜性系概况,着重阐述了5种的选育方法,配组方式、杂优利用成果和特点,指出了性系杂优利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利用自育的优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2136S与恢复系多系1号配组,育成了优质两系杂稻新组合两优211。经两年贵州省杂稻区试鉴定,两优211平均每667m^2产量511.5kg,比对照平均增产3.2%。一年生产试验鉴定,平均每667m^2产量491.1kg,比对照平均增产14.9%。稻瘟病接种和自然鉴定结果表明,两优211对稻病有较好的抗性。稻主理化指标测试和食味鉴评结果米质优良,两优211于2000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目前中高海拔地区调整种植业产业结构,发展优质米及晚3系列的替代组合之一,具有较好的示范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