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解清肺平喘口服液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本试验研究清肺平喘口服液连续灌服情况下对SD大鼠的长期毒性情况。将雌雄各半的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清肺平喘口服液2.52g/kg、5.04 g/kg和10.08 g/kg剂量组,每组30只,连续给药90 d,以SD大鼠的体重、摄食量、血液生化指数及脏器系数检查作为检查指标,全面评价连续灌服对大鼠的毒性作用。试验结果显示,各组大鼠灌胃给药直至90 d均无死亡,各给药组大鼠毛发光润,摄食、粪便均正常。给药观察期间,3个试验组大鼠的体重、摄食量、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清肺平喘口服液在2.52 g/kg、5.04 g/kg和10.08 g/kg剂量下连续灌服对SD大鼠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复方苦玄参颗粒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和对Wistar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评价其用药安全性,为复方苦玄参颗粒的兽医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急性毒性试验以SPF级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分3次灌胃,测定复方苦玄参颗粒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亚慢性毒性试验选取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设高、中、低3个剂量组[13.40、6.70和3.35 g/kg(以复方颗粒计)],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35 d,分别于第1、7、14、21、28和35 d称重,给药结束后对各剂量组Wistar大鼠(雌、雄各半)进行眼球采血,用于血常规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同时采集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肠道、睾丸(♂)或子宫(♀)等器官称重,计算各器官的脏器系数,以及固定后制作石蜡切片,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昆明小鼠在最大给药量(80.40 g/kg)下未表现出任何毒性反应,解剖也未发现明显可见的病理变化.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Wistar大鼠的体重、血常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Wistar大鼠相比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经剖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高剂量组和对照组Wistar大鼠的脾脏、肺脏、肝脏、肾脏、胃、肠道、睾丸(♂)或子宫(♀)等器官组织均未出现异常病理变化.[结论]复方苦玄参颗粒无急性毒性作用,长期用药也不会产生亚慢性毒性作用,具有很高的用药安全性,可在兽医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连葛口服液”的大规模生产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连葛口服液”来治疗人工诱发的鸡大肠杆菌病,并探索“连葛口服液”对鸡湿热泻痢证的临床防治效果.[结果]攻毒试验选用细菌培养液10-4倍稀释液,最佳剂量为0.5 ml/只.经剖检和生化试验鉴定为大肠杆菌,通过血清学鉴定确定为O1抗原型.[结论]“连葛口服液”高、中剂量组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均有良好防治效果,其疗效与氟苯尼考相当,推荐剂量为1.0 ml/kg体重.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对"慢呼宁"口服液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依据,选取120羽14日龄的三黄肉鸡,适应性饲喂1周后,随机分为治疗剂量的1倍剂量组、3倍剂量组、5倍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30羽。试验时分别按照每组试验鸡的平均体质量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连续给药1周。在试验前和试验结束时,各组随机选取10只进行称质量和采血,测定体质量变化、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指标,测定脏器指数,并对鸡的心、肝、脾、肺和肾脏进行病理检查。结果表明,用药后各组鸡的体质量增加量及脏器指数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常规指标则在试验前后组间差异亦不显著(P0.05);血清ALT活性、白蛋白、肌酐和尿素含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用药后,各组鸡的心、肝、脾、肺和肾脏组织变化均无显著差异和异常。结果表明,"慢呼宁"口服液对鸡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小,病理剖检未见对心、肝、脾、肺和肾脏产生毒性作用,是一种低毒安全的中兽药制剂。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对"慢呼宁"口服液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依据,选取120羽14日龄的三黄肉鸡,适应性饲喂1周后,随机分为治疗剂量的1倍剂量组、3倍剂量组、5倍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30羽。试验时分别按照每组试验鸡的平均体质量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连续给药1周。在试验前和试验结束时,各组随机选取10只进行称质量和采血,测定体质量变化、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指标,测定脏器指数,并对鸡的心、肝、脾、肺和肾脏进行病理检查。结果表明,用药后各组鸡的体质量增加量及脏器指数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常规指标则在试验前后组间差异亦不显著(P0.05);血清A LT活性、白蛋白、肌酐和尿素含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用药后,各组鸡的心、肝、脾、肺和肾脏组织变化均无显著差异和异常。结果表明,"慢呼宁"口服液对鸡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小,病理剖检未见对心、肝、脾、肺和肾脏产生毒性作用,是一种低毒安全的中兽药制剂。  相似文献   

6.
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设1.0、2.5、5.0g/kg3个剂量组和对照组,进行抗寒添加剂30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饲喂添加剂后,各组动物生长发育良好,高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长较快。第15d检查,各剂量组血液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高剂量组有多项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肝脏器系数小于对照组;其它检查指标均正常。第30d检查,各剂量组大鼠血液中淋巴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但其绝对含量无统计学差异,其它血液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中剂量组有多项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由此可推之:在试验计量范围内应用抗寒食品添加剂,可使机体代谢功能增强,对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部分检测指标改变,与抗寒机制形成有关,而且随用药时间延长有自主恢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猪作为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混合器”,在“禽-猪-人”的种间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H1N1可通过高突变率与基因重排不断产生新型病毒,使得目前疫苗免疫和以流感病毒蛋白作为靶标的药物研发相对滞后。中药因其多靶点、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被广泛关注。本试验研究了清营口服液对分离到的H1N1猪流感病毒(SIV)在体内外的综合抗病毒效果。通过检测小鼠灌服清营口服液后的精神状况、体重、肺脏病变及病毒载量等发现,清营口服液具有明显抑制H1N1 SIV的效果;利用MDCK细胞同样发现其对H1N1 SIV具有抑制作用,且吸附后期效果最好,抑制率高达96.8%;免疫荧光试验发现清营口服液能够抑制病毒NP蛋白的核输出。通过以上试验,初步明确了清营口服液对H1N1 SIV的抑制效果,可在临床使用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两种新型制剂对人工诱发鸡白痢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评价头孢噻呋不同剂型、不同用法对革兰氏阴性菌所致鸡病的临床疗效。采用3日龄雏鸡人工诱发鸡白痢,接种后5小时分别对6组试验鸡给以不同剂量头孢噻呋混悬液(注射)和头孢噻呋钠冻干粉(灌服),每天一次,连用三天,同时对另3组试验鸡用硫酸粘杆菌素、氟苯尼考、氨苄西林混悬注射液作药物治疗对照。用药后15天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噻呋治疗组的平均死亡率为8 3%,对照药物治疗组的死亡率分别为26 6%(氨苄西林混悬注射液)、10 0%(硫酸粘杆菌素)、23 3%(氟苯尼考)。头孢噻呋组的平均治愈率为87 75%,对照药物治疗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0%(氨苄西林混悬注射液)、76 6%(硫酸粘杆菌素)、63 3%(氟苯尼考)。头孢噻呋的治疗效果在死亡率、有效率和治愈率的指标比较上,均显著高于对照药物;头孢噻呋混悬液和冻干粉在同剂量水平比较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两剂型高、中剂量组的疗效均高于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氟苯尼考水溶性油剂对实验性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氟苯尼考与氯霉素对质控菌ATCC25 922、试验菌O78和临床分离的72株耐氯霉素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180只22日龄海兰褐蛋雏鸡人工诱发大肠杆菌病后,随机分为3个不同剂量氟苯尼考组(150 mg/L、100mg/L和50 mg/L)、氯霉素组(200 mg/Kg)、健康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每组30只,按设定剂量连续口服给药3d,统计各组的治愈率和增重.结果:表明质控菌和O78对氟苯尼考、氯霉素均敏感,72株耐氯霉素临床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的敏感率为68.1%;氟苯尼考高、中、低剂量组及氯霉素组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96.7%、93.3%、90%及83.3%,而感染对照组鸡的死亡率为63.3%;各用药组的增重效果极显著高于感染对照(P<0.01).结论:说明氟苯尼考对耐氯霉素的大肠杆菌仍然有较高的敏感率以及水溶性油剂对临床大肠杆菌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Wistar大鼠为动物模型开展了不同浓度(0.5、1.0、2.0和5.0 g/mL)金连菊复方制剂的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90 d试验期间,所有供试Wistar大鼠未见死亡和明显的中毒症状,生长活动基本正常;各给药剂量组Wistar大鼠除个别检测指标较对照组(CK,灌服蒸馏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或降低变化外,整体上其体重增长速率、脏器系数、血常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主要脏器组织结构与CK相比无明显变化。说明长期服用金连菊复方制剂对Wistar大鼠无亚慢性毒性作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噻呋诱导鸡源大肠杆菌耐药产ESBLs与主动外排机制的关系。方法:用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噻呋诱导3株临床分离菌和标准菌O78至产ESBLs;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观察外排泵抑制剂利血平和CCCP对诱导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加入利血平后,头孢曲松诱导后的菌株,阿米卡星、氟苯尼考、磷霉素组的MIC值变化有统计学差异,耐药率下降范围为25%~75%;头孢噻肟诱导后的菌株,头孢曲松、头孢噻呋、多西环素、氟苯尼考、磷霉素组MIC值变化有统计学差异,耐药率下降为25%~100%;头孢噻呋诱导后的菌株,其中头孢曲松、头孢噻呋、阿米卡星、氟苯尼考、磷霉素有统计学差异,耐药率下降为25%~100%。加入CCCP以后,仅头孢噻肟诱导后的菌株,头孢曲松MIC值变化差异显著;头孢噻呋诱导的菌株,头孢曲松、氟苯尼考差异显著;且耐药率下降范围均为25%~75%;利血平与抗菌药物合用后对诱导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高于CCCP。结论:3种头孢类药物诱导后的菌株对10种抗菌药物的外排表型存在差异;鸡大肠杆菌特异性耐药机制ESBLs可激活非特异性耐药机制外排表型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用对禽源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2种临床常用西药(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和4味中药(黄连、黄芩、金银花和板蓝根)对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菌株的MIC值,探讨2种西药和4味中药联用对禽源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6种药物对大肠杆菌标准菌株和多重耐药菌株均具有抑菌活性.在8种中西药联用药物组合中,氟苯尼考/黄芩、恩诺沙星/黄连、恩诺沙星/黄芩3组药物组合联用具有相加作用,其他5组中西药物组合均呈现无关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筛选有效药物组合防治禽大肠杆菌病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3.
采用棋盘法,测定了氟苯尼考与黏菌素联用对猪大肠杆菌、链球菌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猪大肠杆菌、链球菌分离株均对氟苯尼考呈现出耐药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64~5.12 mg/L,大部分大肠杆菌分离株对黏菌素耐药,仅对其中一株有明显效果。棋盘法测得氟苯尼考与黏菌素联合对猪大肠杆菌、猪链球菌分离株的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为0.031 26~0.140 63,均为协同作用。当浓度大于或等于0.16 mg/L时即呈现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4种复方抗菌药物对常见细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药物溶液,通过药敏纸片法测量药物对细菌的抑菌圈直径来确定该药物的抑菌效果,评价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浓度为128μg/mL氟苯尼考高敏,大肠杆菌对浓度为64μg/mL氧氟沙星高敏,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浓度为256μg/mL盐酸多西环素高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敏感性不高。结论:氟苯尼考、氧氟沙星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效果,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部分地区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临床大肠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从安徽省部分地区病料中分离得到75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经分离、纯化、增殖,制成5×107CFU.mL-1的菌液,采用K-B法开展了对13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多粘菌素B耐药菌高达70%以上,对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耐药菌株在30%以上,而对阿米卡星、头孢唑肟高度敏感。本试验为临床大肠杆菌病防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临床大肠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从安徽省部分地区病料中分离得到75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经分离、纯化、增殖,制成5×107CFU.mL-1的菌液,采用K-B法开展了对13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多粘菌素B耐药菌高达70%以上,对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耐药菌株在30%以上,而对阿米卡星、头孢唑肟高度敏感。本试验为临床大肠杆菌病防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地锦草颗粒的安全性,分别选取昆明种小白鼠、Wistar大鼠进行了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地锦草颗粒对小鼠经口服给药LD505 000 mg/kg b.w.,其毒副作用很小或无毒副作用。亚急性试验结果,连续给药4周,停药后继续观察2周,试验组大鼠生理、生化及病理等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停药后各组也未见药物延迟性毒性反应,表明地锦草颗粒长期用药对大鼠无明显毒性,是比较安全的制剂。  相似文献   

18.
苦木生物碱体外抑制大肠杆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苦木生物碱对大肠杆菌C249、WM和YL株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制备菌液,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用杯碟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脂溶性苦木生物碱在体外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C249、WM、YL株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9.07±0.232、0.77±0.59、23.00±0.21 mm,属高度敏感,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2、1.6和1.6 mg/ml。水溶性苦木生物碱对上述菌株几乎无抑菌作用,其抑菌圈直径均小于13 mm,属低度敏感。[结论]脂溶性苦木生物碱对大肠杆菌标准强毒株的体外抑菌效果优于硫酸黄连素,与痢菌净和氧氟沙星相当,比氟苯尼考略差,但对在广西分离到的强毒株WM和YL株的体外抑菌效果也明显优于硫酸黄连素、痢菌净和氧氟沙星,与氟苯尼考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淫羊藿水提取物联合抗菌药对耐药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兽医临床中西联合用药提供参考依据,也为中药在抑制耐药菌株上的开发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二倍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淫羊藿水提取物及各抗菌药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然后以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测定淫羊藿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用后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淫羊藿水提取物与粘杆菌素、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呋、阿莫西林、磷霉素、阿米卡星、氟苯尼考、乙酰甲喹、林可霉素联用后能有效降低药物的MIC,对应的MIC均降低4倍以上,联合用药的FICI分别为0.13、0.26、0.26、0.25、0.51、0.51、0.50、0.75、0.75和0.75,对产ESBLs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表现出协同或相加作用;以其联合诱导产ESBLs大肠杆菌传代,从第1代即能明显降低这些抗菌药的MIC,且稳定至第3代。【结论】淫羊藿水提取物与粘杆菌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呋、阿莫西林、磷霉素、阿米卡星、氟苯尼考、乙酰甲喹、林可霉素联用是通过协同或相加作用而提高抗菌药对产ESBLs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但不宜与磺胺类、喹诺酮类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探明氟苯尼考双混悬型乳剂的体外药效学特征。[方法]以氟苯尼考注射液为对照组对氟苯尼考双混悬型乳剂进行5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和耐药突变选择窗(MSW)的测定,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抗生素后效应(PAE)和抗生素后亚抑菌浓度效应(PASME)的测定。[结果]相对于普通注射液氟苯尼考双混悬型乳剂对5种细菌的MIC和MBC无明显变化,但其明显缩小了对5种细菌的MSW(P<0.01),并且明显的延长了对鼠伤寒沙门氏菌PAE和PASME(P<0.01)。[结论]氟苯尼考双混悬型乳剂在体外能够减小细菌耐药几率,明显延长抗生素对细菌的后效应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