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不同加工方法对陕西地区引种五味子木脂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加工方式对陕西地区引种五味子药材品质影响,选择引种地五味子最佳干燥方式。以晒干、不同温度烘干、稍蒸晒干、晒干后稍蒸的加工方法处理五味子果实,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样品中六种木脂素类成分。结果表明,烘干整体药材性状优于晒干,且50℃烘干木脂素类成分含量较高。建议陕西引种地采用50℃烘干代替晒干。  相似文献   

2.
以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同一采收期的猪苓为研究对象,应用不同干燥方法制备样品,采用苯酚-硫酸法显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干燥方法猪苓样品的猪苓多糖含量;RP-HPLC法测定不同干燥方法制备的猪苓中麦角甾醇的含量差异;并优化猪苓药材的干燥加工方法.结果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70℃2h,50℃烘干法的多糖含量最高(0.668 9%),阴干法多糖含量较低;HPLC法测得自然条件晒干及50℃烘干所得麦角甾醇含量较高,而高温干燥得到的麦角甾醇含量较低.说明不同干燥方法对猪苓多糖及麦角甾醇含量有显著影响,根据不同的药用途径应当选择不同的干燥加工方法.为了提高猪苓多糖的含量,应采用先高温干燥再低温烘干加工方法,为了提高麦角甾醇含量,应采用低温烘干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分别采用晒干、烘干法加工处理不同片型、规格的何首乌药材,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以考察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影响,为优选何首乌的产地加工方法及优化工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片型、规格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的平均含量依次为100℃烘干≈晒干﹥80℃烘干﹥60℃烘干,随着切片厚度的增加,其含量逐渐减少。可见不同产地加工对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有影响,其中片型、规格对其影响不显著,干燥方法对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黔产瓜蒌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阴干、晒干、烘干等不同加工方法对新鲜瓜蒌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以多糖、皂苷、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优选瓜蒌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结果]瓜蒌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综合评分值差异较大,从大到小依次为60℃烘干(0.88)、晒干(0.23)、阴干(0)。[结论]60℃烘干为瓜蒌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最佳工艺为:取瓜蒌鲜药材,除去杂质泥土,于60℃干燥箱中烘干。该方法能较好地控制瓜蒌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太子参药材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阴干、晒干、烘干、蒸后烘干(蒸法)、烫后烘干(烫法)等不同加工方法对新鲜太子参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以太子参皂苷、多糖、氨基酸、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优选太子参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结果]太子参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综合评分值差异较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蒸法(0.746 4)>烘干(0.662 9)>晒干(0.657 1)>烫法(0.601 6)>阴干(0.401 5).[结论]蒸法为太子参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最佳工艺为取太子参鲜药材,蒸20 min,于60℃烘干.该方法能较好地控制太子参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直接晒制和煮制、蒸制后不同干燥方法,以及不同蒸制时间进行昭通天麻加工,比较加工后天麻药材折干率和内在成分含量。结果表明,新鲜天麻直接晒干或直接烘干,干燥时间长,易发生酶促褐变,导致天麻表皮变黑和天麻素含量降低。煮制处理天麻的折干率为20%~24%,天麻素含量为0.36%~0.45%,显著低于蒸制处理的折干率(24%~31%)和天麻素含量(0.66%~1.09%)。天麻煮制后采用传统燃煤烘干或熏硫处理,会增加药材总灰分、浸出物和二氧化硫含量。将天麻蒸制后采用鼓风干燥箱进行高温(55℃)-低温(35℃)变温干燥,药材外观形态较好,天麻素含量可达0.82%。昭通天麻最佳蒸制时间特级为35 min,一级为30 min,二级为20 min,三级为15 min。昭通天麻适宜的干燥方法为蒸制断生后采用鼓风进行高温(55℃)-低温(35℃)变温干燥,蒸制时间以刚透心为宜。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干燥方法以及不同花梗长度下款冬花中款冬酮和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采用传统阴干法,款冬花中款冬酮与绿原酸的含量均达到最高,不同干燥方法下款冬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60℃烘干70℃烘干40℃烘干晾晒50℃烘干30℃烘干;总体来看,绿原酸含量随着烘干温度升高而降低,款冬酮、绿原酸的含量随着花梗长度的增加而降低。综上所述,款冬花最佳干燥方法为传统阴干法。若需采用烘干法,应综合考虑温度对款冬酮、绿原酸含量的影响,最佳烘干温度为40℃;建议用款冬酮、绿原酸2个指标综合评价款冬花药材质量,一级款冬花花梗长度≤1 cm,二级款冬花花梗长度≤2 cm,统货花梗长度≤3 cm。  相似文献   

8.
为规范北细辛饮片的炮制工艺,考察饮片的减毒工艺,本研究以药材润洗时间、浸泡时间、干燥方式(阴干和烘干)、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马兜铃酸I、细辛脂素、浸出物、含水量和挥发油为指标,确定北细辛饮片的炮制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北细辛药材经过5 min润洗、24.6℃阴干24 h或5 min润洗、25.0~35.0℃8 h烘干,即可得到符合要求的北细辛饮片;将北细辛药材的润洗时间增加至48 h,24.6℃阴干48 h,可作为北细辛饮片的减毒工艺。本试验研究的炮制工艺在实际生产中更具实用性,同时,通过调整炮制参数也可降低饮片中马兜铃酸I的含量,实现减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浙江省主栽茶品种"春雨2号"鲜叶为原料,依照传统白茶加工工艺,设计不同萎凋方式(日光萎凋、室内萎凋、萎凋槽萎凋、28℃和35℃控温萎凋)及不同干燥方式(50℃、80℃和100℃烘干)进行工艺对比试验,通过对成品白茶感官评价及滋味品质成分定量检测,探索适合浙江茶树品种"春雨2号"原料加工白茶的适宜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不同萎凋方式及烘干方式因环境温湿度不同导致加工时长差异;与日光萎凋和室内自然萎凋等萎凋方式相比,控温萎凋受环境影响较小,其产品质量较为稳定;35℃控温萎凋因高温短时而导致成茶儿茶素及氨基酸含量较低,成茶青气(味)减弱,但甘甜度提高;而高温短时的烘干方式有利于提高香气丰富度。综上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合浙江本地品种"春雨2号"原料加工白茶的2个工艺流程分别为:鲜叶→35℃控温萎凋25 h→50℃烘干2 h;鲜叶→日光萎凋40 h→100℃烘干30 min。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出最适宜川产道地药材丹参的干燥加工方法。方法 针对丹参摊晾时间、烘烤温度、烘烤时间以及每次烘烤后摊晾时间四个因素设置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设计(处理T1-T9),加上鲜品按照不同温度直接烘干(处理T10-T12)、鲜品经过摊晾12小时再进行烘干和直接阴干(处理T13-T16)共设置16个处理,研究不同的干燥加工方式对丹参主要化学成分丹酚酸B和丹参酮类含量的影响。结果 不同的加工方法对于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含量有显著的影响,以丹参鲜品通过40℃烘干的初加工工艺最佳;直接阴干处理对于丹参酮类含量的保存更有利。结论 从药效成分的保留、节约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四川丹参的现代产地初加工方法采用低温(40-50℃)烘干方法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以平贝母6年生地下鳞茎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加工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烘箱烘干品中的生物碱含量均比先用水冲洗然后日晒(以下称水洗日晒)和不用水洗直接日晒(以下称不洗日晒)两个处理高,其中50℃干燥品生物碱含量最高,为0.2954%,比不洗日晒0.2454%高0.05个百分点;比水洗日晒0.2367%高0.0587个百分点。折干率以水洗日晒处理最高,为38.4%;烘箱55℃的烘干品折干率最低,为34.87%。烘箱3个温度烘干品表皮颜色为淡黄白色;不洗日晒干品表皮颜色为黄白色;水洗日晒干品表皮颜色为黄色;3种加工方法断面(除水洗日晒为淡黄色外)均为乳白色。从生物碱含量、折干率及外观颜色3项指标综合评价,3种加工方法以烘干加工为最好,不洗日晒次之,水洗日晒最差。  相似文献   

12.
采集临沧云县产新鲜滇龙胆,采用9种不同初加工方法,以滇龙胆的根及根茎为研究对象,测定干燥后滇龙胆样品中龙胆苦苷、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和当药苷含量,以及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等指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对药材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法滇龙胆有效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其中水洗烘干(SXHG)处理样品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时,所需干燥时间最短,仅为12 h,远低于其他处理;水洗烘干(SXHG)处理样品的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主成分分析可知,水洗烘干(SXHG)滇龙胆样品综合质量最好,免洗阴干(MXYG)综合质量次之,但该方法加工的样品总灰分和浸出物未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水洗阴干(SXYG)在传统生产中农户广泛使用,可根据天气、场地等实际情况在产地加工中作为辅助干燥方法。综合考虑,滇龙胆药材产地加工方法以水洗烘干为宜;若药材加工量较大,可根据天气、场地等实际情况采用水洗阴干方法进行加工。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丹参片最佳炮制方法,分别从5个药源基地随机采挖丹参鲜药材约500 kg,以丹参酮ⅡA及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主要研究丹参片炮制过程中干燥及切制两个关键环节,每个基地、每个处理3个重复;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 含量:50 ℃烘干>30 ℃烘干>阴干≌晒干、原药>水洗后切片>浸润后切片>干切片;丹酚酸B含量:阴干≌晒干>30 ℃烘干>50 ℃烘干、水洗后切片>干切片>原药材>浸润后切片;丹参片炮制过程中干燥时最好采取晒干法,切制过程中最好采取水洗后切片法.  相似文献   

14.
一、工艺流程 原料→挑选→清洗→脱腥→干燥→粉碎→过筛→杀菌→称量→包装→成品 二、加工技术 1、原料处理从市场上购买的优质海带,应为深褐色或深绿色。经挑选去除杂质,并将海带的黄白边梢除去。洗净后用有效氯浓度为 2毫升 1立方米的洁净水浸泡 2- 3小时,以除去盐分并使其软化。 2、脱腥将海带浸入 2%的柠檬酸水溶液中 5- 10小时,除去海带的腥味。然后用清水漂洗二次,去除残留溶液,然后将其沥干。 3、干燥将沥干后的海带置于烘干机内,烘烤约 4小时。采用分段干燥工艺,各段烘干温度和时间分别为:第一段为 45℃- 55℃, 1小时;第二段 55℃- 65℃, 45分钟;第三段 65℃- 75℃, 45分钟;第四段 75℃- 85℃, 1.5小时。保持烘干机内空气流动机及时将湿蒸气排出去,以提高烘干效率,使海带最终水分控制在 14%以内。  相似文献   

15.
药材初加工在中药生产环节中起着关键作用.为筛选牛大力块根的最佳初加工方法,该文采用RP-HPLC法测定了不同初加工方法处理的牛大力块根中高丽槐素的质量分数,并观察记录了牛大力外观性状和干燥时间.研究结果显示,60℃烘干牛大力横断面呈灰黄色,质地也较密实且硬,高丽槐素质量分数最高,为0.100 4mg/g,其次为30℃烘干和晒干处理的,烘干温度高于60℃时随温度升高高丽槐素质量分数降低;蒸煮处理中以蒸45min处理的牛大力中高丽槐素质量分数最高,但其质量分数仅为0.007 1mg/g,煮处理的质量分数显著低于蒸处理.牛大力最适宜的初加工方法为趁鲜切片60℃烘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徐长卿中丹皮酚含量以评价不同产地徐长卿药材质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AgilentEclipseXDB—C18色谱柱(25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一水(45:55);流速1.0ml/min;检测器为DAD检测器,检测波长274nm;柱温:30℃。[结果]10个不同地区的徐长卿全草中丹皮酚含量平均值在4.531—18.312mg/g。河北产徐长卿全草的丹皮酚含量最高,达到18.312mg/g;河南生产的偏低,为4.531mg/g;贵州不同产地徐长卿全草的丹皮酚含量普遍较高,含量平均值在8.020~15.957mg/g。[结论]不同产地徐长卿全草的丹皮酚舍量有很大差异。徐长卿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保证其质量,有必要建立徐长卿药材质量分析标准。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百蕊草及百蕊草不同部位中槲皮素醇苷和山柰素醇苷含量的影响和百蕊草不同部位中两种黄酮醇苷的含量分布。采用阴干、晒干、105℃杀青后80℃烘干、霉变后80℃烘干4种干燥方式及80℃,60℃,40℃直接烘干3种不同烘干温度处理百蕊草样,并用80℃烘干百蕊草叶、茎、叶、果实、根不同部位样,测定其酸水解液中槲皮素及山柰素含量,计算其两种黄酮醇苷含量。4种不同干燥方式对百蕊草中两种黄酮醇苷含量影响为烘干=晒干阴干酶变,3种不同烘干温度对百蕊草中两种黄酮醇苷含量影响为:40℃烘干样80℃烘干样=60℃烘干样。百蕊草不同部位样中山奈素醇苷分布为叶茎种子根;而其槲皮素醇苷分布由高至低则为:茎叶种子根。明确了百蕊草根、茎、叶及种子中槲皮素及山柰素醇苷的分布,其中叶中含量最高,同时确定百蕊草最佳干燥方式为烘干,且80℃及60℃烘干温度均能有效地保持百蕊草中两种黄酮醇苷成分。  相似文献   

18.
血粉的加工     
目前国内外把动物废血加工成血粉的方法大致有8种。 1.喷雾血粉这是目前国内生产血粉的主要方法。其工艺很简单:废血154—243℃喷雾干燥。此法生产的血粉粗蛋白质含量高达90%,但适口性差,氨基酸的利用效率低。 2.环式干燥血粉其工艺大致为:废血沸点以下循环式干燥机干燥。 3.凝固血粉其工艺为:废血→120℃蒸煮90分钟→脱水→晾干→烘干。 4.固化血泥其工艺大致为:废血90℃蒸煮10分钟除去上清液→加0.3%海澡粉末→固化血泥。 5.加工血其工艺大致为:废血→加0.1%福尔马林→蒸汽消毒。 6.吸附血粉其工艺大致为:废血→麸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产地直接干燥方法和药典加工方法对资丘木瓜药材质量的影响,确定适合资丘木瓜的产地加工方法。[方法]采用直接干燥的加工方法与药典加工方法对资丘木瓜的新鲜果实进行干燥加工,对加工后的药材进行折干率、水分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总灰分、酸度、齐墩果酸含量、熊果酸含量的测定比较。[结果]2种加工方法的药材,在外观性状上无明显差异;其折干率、总灰分、酸度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含水量与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传统方法加工的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之和高于药典加工方法,但2种加工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综合能源消耗和干燥效果考虑,资丘木瓜药材产地采用直接干燥的加工方法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直接阴干、自然晒干、发汗干燥、80℃鼓风干燥等4种不同干燥方法对秦艽进行加工处理,采用HPLC法对秦艽中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对秦艽质量的影响;采用L~*、a~*、b~*颜色特征参数描述"发汗"前后秦艽颜色,并对秦艽色度变化与成分含量变化进行考察。研究表明,不同加工方法的秦艽药材中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发汗"与"未发汗"秦艽色度与成分含量存在相关性。通过探讨不同加工方法对秦艽药材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并对"发汗"前后秦艽的颜色变化进行数值描述,探讨秦艽色度变化与成分含量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