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果树腐烂病复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一是腐烂的病斑皮层刮除不彻底,残留的病菌继续扩展并危害。二是刮治病斑边缘的伤口愈合不良,重新受到病菌的浸染。三是病斑处的木质部带菌,刮治后仍在不断扩展,从而侵害原病斑及边缘的树皮。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一、夏秋季节,是果  相似文献   

2.
<正> 1 症状 主要在枝干上发生,果实上也有流胶现象。当桃树枝干上发生伤口时,伤部附近的树皮稍显肿胀,然后由伤口流出半透明的淡黄色树胶,变硬后呈红褐色。病部皮下组织和形成层腐朽状,褐色。病株长势衰退,严重时造成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3.
<正> 果树枝干往往因病虫、鸟兽、风,雹、日灼危害以及整形修剪时去大枝等而造成伤口。大部分果园往往忽视对果树伤口的保护工作,以致经过长时期雨水侵蚀和病菌寄生,在果树生长季节常出现伤口流黑水,感染病害(特别是腐烂病),造成树体衰弱,生长发育不良,果品产量低、质量差,甚至整株死亡。如1989年3月调查苹果树病株56株,其中有48株是因伤口而感病,占病株的92.3%。  相似文献   

4.
对新疆墨玉县核桃基腐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观测并对防治药剂开展了筛选试验.通过对和田墨玉县的核桃林地病害发生动态观测,发现核桃腐烂病在全年有两次发生高峰期,即春秋两季,其他时间腐烂病逐渐减弱.防治试验中选择8种常用药剂筛选对核桃基腐病防效较好的药剂和施药方式.在施药方式上刮除病斑涂药处理的防治效果优于划道和直接涂抹药剂,在使用药剂类型上单独使用杀菌剂效果好于杀菌剂与愈合剂混合使用,咪酰胺、阳离子水、拂蓝克是防治效果最优药剂,直接刮除病斑后涂抹防效分别可达100%,87.5%,85.7%.  相似文献   

5.
吴玉林 《新农业》2001,(5):24-24
“灭腐新”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特产蚕桑研究所研制出的防治苹果腐烂病、轮纹病的新型药剂。在修剪整枝刮治病斑时原液涂布,可以促进伤口愈合,预防病疤重犯。用于防治轮纹病,必须在刮除粗瘤皮后,将原液稀释3倍涂布于病患部位,可明显地促进伤口愈合,不烧木质部,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用薄层层析法(TLC)分析了椪柑、雪柑、温州蜜柑、早桔,福桔、夏橙和瓯柑7个柑桔种和品种的病健株在萤光物质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瓯柑、雪柑和温州蜜柑中,病株的萤光斑数均比健株多1个,而其它供试柑桔种类的病、健株间仅有萤光强度的差异,无萤光斑数差异,该方法的诊断适用范围有待进一步试验。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分析上述7个柑桔种和品种在蛋白质种类上的差异,初步结果表明,在黄龙病病株中存在1—2种健株所没有的特异性蛋白质,这种差异与供试柑桔种类和症状严重度无关。这种特异性蛋白质也不存在于类似黄龙病症状的生理性病株中,故今后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快速诊断柑桔黄龙病。  相似文献   

7.
桃树流胶病是非侵染性病害。病因很多,主要是由冰雪伤、天牛、吉丁虫、蝽象等害虫造成虫伤或机械伤,伤口不能及时愈合导致流胶。据果农实践,用紫药水防治桃(李)树流胶病,防治效果达92.5%,比喷50%抗病威高出12.5%。  相似文献   

8.
正生活中,摔伤、擦伤、划伤、扎伤或割破手指等造成的小伤口很是常见。殊不知,如果我们没有好好处理这些小伤口,可能导致感染甚至会酿成更多的伤害。误区一:不包扎,让伤口自然风干,才能更快愈合。研究认为,伤口愈合需要湿润的环境,如果手指破了,在严格消毒的前提下,最好用纱布覆盖伤口,这样有利于快速愈合。  相似文献   

9.
一、改接前的准备 1.三月上旬,全面检查改接园内苹果腐烂病发病情况。病枝要剪除:中干和一层主枝上的病斑要彻底刮除,并用50倍福美砷涂刷伤口,再涂干病灵保护。要把病枝和刮下的病斑碎屑收集起来烧毁。园中的病树和弱树不改接。  相似文献   

10.
<正>桃树流胶病是非侵染性病害。病因很多,主要是由冰雪伤或天牛、吉丁虫、蝽象等害虫造成的虫伤或机械伤,伤口不能及时愈合导致流胶。据果农实践,用紫药水防治桃(李)树流胶病,防治效果达92.5%,比喷50%抗病威高出12.5%。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1.
柠檬流胶病原菌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重庆北碚区与四川安岳县柠檬流胶病的研究表明,在21个菌株中,细菌占9.52%,真菌占90.48%,真菌类主要有镰孢霉、拟茎点霉、腐霉、疫霉和交链孢霉等5属,其中,镰孢霉属的分离频率最高,达36.84%,拟茎点霉属为21.05%,腐霉属占15.79%,疫霉属和交链孢霉属分别占15.79%和10.53%因此,镰孢霉、拟茎点霉和腐霉属可能是该地区柠檬流胶病的主要病原真菌。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品种李树流胶病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士林  李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95-5295,5305
通过对几种李树品种流胶病的发病比较,发现奥村樱桃、好来坞、大石中生3个品种抗病性较强。其中奥村樱桃抗病性最强,应该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杏树流胶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玉娴  蒋萍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0):1846-1850,1961
【目的】轮台杏树(Prunus)流胶病发生严重,2011年在轮台县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药剂进行防治试验,旨在选择最佳的杏树流胶病防治方法和药剂。【方法】采用刮治、涂治、主干涂白和喷施硼肥四种方案,以及四种药剂来防治杏树流胶病,对比不同方案及药剂的效果。【结果】四种方案中刮治防治流胶病效果甚微,涂治防治的效果较好,主干涂白和喷施硼肥可以减轻杏树流胶病的发生。在发病盛期四种药剂中农丰灵的防治效果最好,为57.4%石硫合剂次之,为34.4%。【结论】杏树流胶病的最佳防治方法为春季树体萌动之前和流胶病盛发期使用农丰灵进行涂治防治,并配合主干涂白和喷施硼肥。  相似文献   

14.
新疆南疆杏树病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7月至8月对新疆南疆杏树病害调查结果表明:南疆杏树现有10种病害,叶部病害有真菌性穿孔病、细菌性穿孔病、黄化综合症、褪绿卷叶病;枝干病害有流胶病、腐烂病及立木腐朽病;根部病害有苗木根腐病;果实病害主要有裂果病、果斑病(病原同穿孔病)及贮藏期果实霉烂。穿孔病、流胶病普遍发生;褪绿卷叶病仅分布于轮台,扩展蔓延速度快。南疆杏树主栽区流胶病平均发病株率为94.8%,平均病情指数为45.5,病情较严重,轮台杏园发病相对最轻,库车杏园的病情最严重,和田、喀什介于两者之间。最后分析了流胶原因并提出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5.
2009年7月,对吐鲁番地区杏树流胶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新园的发病率为26.7%,老园的发病率为100%。对吐鲁番和且末的病样进行了分离培养,通过分离物培养性状的观察,从吐鲁番的病样上得到7种真菌,且末的病样上得到4种真菌,同时两个地区都分离得到一些细菌分离物,但未作详细研究。选取11株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其中有一菌株引起杏树枝条流胶,通过培养性状和显微形态特征观察等,鉴定该菌为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 sp.)。  相似文献   

16.
桃树流胶病是危害桃树的一种常见的果树疾病。阐述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地区桃树流胶病的发生症状以及发病原因与环境因素、立地条件以及栽培管理、树龄树势的关系。提出了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加强果园管理等可有效减轻桃树流胶病发生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控制大樱桃流胶病的发生与危害,试验设计了7种不同药剂处理对大樱桃流胶病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单剂中防效最好的是6%春雷霉素AS,2次防效调查结果分别为28.42%和50.20%,3%中生菌素WP与石硫合剂的防效也均超过30%,80%代森锰锌WP2次防效调查结果分别为22.02%和17.01%,有下降趋势。在复配混剂中,3%中生菌素WP与6%春雷霉素AS组合对流胶病防治效果最好,2次防效调查结果分别是42.22%和63.25%;其他2种处理防效较差,其中3%中生菌素WP和80%代森锰锌WP混用的防效仅达到10.75%和25.69%。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土壤在喷施乙阿合剂条件下,不同浓度杀菌剂包衣处理对晋谷29号出苗率、生物学产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缓解乙阿合剂对谷子药害的作用。结果表明,1.7%敌克松、1%多菌灵和0.6%瑞毒霉+硅藻土种子包衣处理可以明显缓解乙阿合剂对谷子的药害作用;3种浓度的杀菌剂+硅藻土包衣处理与单用硅藻土包衣处理相比,种子出苗率显著提高,且植株株高、穗干质量和茎叶干质量显著增加,千粒质量和叶面积增大,叶片光合速率、蒸腾强度、气孔导度增大,POD,SOD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以1.7%敌克松+硅藻土包衣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桃树体内生化代谢与其对流胶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以对流胶病表现为高抗、中抗、感病 3种类型的桃品种 (系 )为材料 ,接种流胶病病原菌后 ,定期测定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过氧化物酶 (PO)、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和绿原酸、木质素的含量 ,并进行PO和PPO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 :桃对流胶病的抗性与苯丙氨酸代谢的PAL有密切关系 ,并通过代谢产物绿原酸、木质素的增加得到表现 ;同时与PO和PPO的活性也有密切关系 ;但PO、PPO同工酶与桃对流胶病的抗性并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氮钾水平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对柠檬流胶病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N,K水平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对柠檬抵流胶病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NK供应量与柠檬抵御流胶病病原菌侵染能力有密切关系,高N降低树体对流胶病的抵御能力,适当增加K浓度,能明显地提高其抗性。树体在中N和K偏高时,能较好地抵御流胶病的侵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