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状况与生长趋势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古台位于北纬42°43′,东经122°22′。行政区域属于辽宁省彰武县,南距彰武县城80华里,北距内蒙古哲盟的甘旗卡60华里。年均气温5.3℃,年降水量450~500mm,年蒸发量1881~1897mm,年均风速3.7~ 相似文献
3.
4.
5.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水量平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olica Litv)自1955年开始在章古台沙地引种栽培以后,一般表现稳定,生长较快。但近年来林分的土壤含水率趋于下降,特别是降水量偏低的干旱年份水量亏缺,对樟子松林生长影响较大。本文试通过分析樟子松林土壤水量因子的分布变化规律及数量 相似文献
6.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更新改造,宜在以围封为主的植被自然恢复体系基础上,再人工更新改造成稳定的针阔、乔灌、异龄、复层混交林等多种模式或集成.多年实践认为:在樟子松衰退病块状间伐林地上,构建以樟子松为主的疏林灌草混交林;在生长健康的樟子松人工林内,要增加阔叶、经济树种,构建以樟子松为主的生态经济型混交林,提高林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在樟子松大面积皆伐迹地上,恢复与构建沙地第二代樟子松混交林. 相似文献
7.
干旱对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古台地处科尔沁沙地东南部,年平均气温5.7—7.1℃,降水量486mm,蒸发量1881—1887mm。土壤为生草风沙土和流动风沙土。这里从1955年开始,在沙地上引种栽培樟子松,二十多年来,植株一般表现稳定生长。但由于土壤根栖层的含水率趋于下降,特别是干旱年,水份不足对樟子松林的生长有显著作用。因此,研究干旱对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探索水分因子与生长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对改善经营措施和提高林分生产力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物量与营养元素分布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古台位于辽宁省的西北部,年降水量450~550mm,气温5.7~7.1℃,风速3.7~4.7m/S,土壤主要为流动风沙土和生草风沙上。1955的引种栽培的樟子松,生长较快,有较强的适应性。但因沙地贫瘠干燥,20年生后生长量开始下降。因此,研究其生物产量,分析林木和土壤营养元素分布状况,时探讨林分养分动态,改善经营措施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水量平衡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樟子松人工林水量平衡规律,在辽宁省章古台地区,选择林龄为32 a、密度为404株/hm2的樟子松人工林,利用2 a(2010、2011)的观测结果,采用水量平衡方法对樟子松人工林的降水分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人工林内降水量、树干茎流量、林冠截留量分别为422.7、0.8、28.1 mm,占同期降水量的93.6%、0.2%、6.2%。樟子松蒸腾耗水量、枯落物+林下植被+土壤蒸散量、土壤贮水量变化量分别为116.1、287.3、20.1 mm,占同期降水量的25.7%、63.6%、4.5%;樟子松蒸腾耗水量占林地内蒸散量的28.8%,枯落物+林下植被+土壤蒸散量占林地内蒸散量的71.2%。 相似文献
10.
11.
12.
论章古台樟子松沙地造林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樟子松沙地造林模式是在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风沙土条件下建成的。樟子松固沙林降低了温差变幅,提高了空气湿度,增加了表土层的有机质含量,20~30年生林分乔木层生物产量达2.7~3.4t/(hm2·a),发挥了显著的小气候效益和改良土壤作用。针对章古台樟子松沙地造林模式存在的密度偏大、树种单一、林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出现的水分亏缺,感染枯梢病等不稳定因素,通过更新造林和对中龄林经营改造,改进和完善了樟子松沙地造林技术,延长了樟子松固沙林的生育周期。 相似文献
13.
14.
该文以林龄为32 a的樟子松林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林内K、P、Mg、Zn、Cu、Fe、Mn等矿质元素2010-2011年通过降雨输入、地表径流输出以及积累、留存、淋溶、归还、吸收等循环过程。结果表明:沙地樟子松林林分矿质元素的收入大于支出,呈盈余状态。但林分的生产力却比较低,生物生产量仅为2.604 t·hm-2·a-1,原因可能是樟子松林对矿质元素的利用率较低。同时林分的归还量少,林分矿质元素循环效率低。建议采取人工措施调控樟子松林,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差异性,以章古台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TDR水分仪对0~20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进行5年定位测定,同时监测降水量。结果表明:在年际尺度上,樟子松各林龄土壤含水量随年降水量的变化呈现上下波动,同时,各林龄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P<0.05),55 a最高。4-10月,樟子松各林龄土壤含水量从表层到深层均表现出与降水季节变化相似的变化规律。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受降水量的影响最明显,波动幅度最大,由低到高依次为62 a、25 a、55 a、37 a和15 a。在垂直空间上,樟子松各林龄土壤含水量都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0~60 cm土层,15 a和37 a土壤含水量较高,与其他林龄均差异显著(P<0.05),62 a土壤含水量最低,与其他林龄差异显著(P<0.05)。80~120 cm土层,55 a和62 a土壤含水量较高,与其他林龄均差异显著(P<0.05)。150~200 cm土层,25 a和55 a土壤含水量较高,与其他林龄均差异显著(P<0.05),其他林龄之间两两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辽西地区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7个月的研究周期内,分析可燃物含水率与实时温度、湿度、风速及连旱天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死可燃物含水率与空气湿度呈正相关,与温度、风速、连旱天数呈负相关,其中风速与连旱天数为重要影响因子。11月至2月林内空气湿度低、风速大、降水量小,是林火发生的危险期,应尤其加强林火监测与预防。 相似文献
17.
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立地、不同林龄、不同林型和不同林分密度研究了樟子松人工林改良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状况和林地土壤含水率。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林地土壤含水率有明显区别:0~20年生林分土壤含水率较高,至27年生林分林地土壤含水率为最低,27年生以后林分土壤含水率有所回升。甸子地樟子松固沙林改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优于坨子地樟子松固沙林。不同林龄间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区别不明显,但较裸沙地要好。从改良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效果来看:樟杨混交是较好造林类型,600~800株/hm2是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适宜的林分密度。 相似文献
18.
19.
20.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经营密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樟子松人工林在生产实践中一般按用材林经营。为使其在防护和经济方面取得最佳效益 ,采用定位观测和定量分析方法 ,对其有主导影响的密度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密度对主要测树因子和树冠发育均有显著影响。密度对林分产量影响遵循密度效应规律 ,有自然稀疏过程 ,随株数减少而蓄积增加。抚育间伐是人为调节林分密度的重要手段 ,既提高林分的稳定性 ,又有可观的间伐经济收入。研究为樟子松人工林经营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在稳定防护效果前提下 ,间伐调节林分密度 ,是对沙地资源持续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