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文章分析了机械化技术在山区水稻中低产田改造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论述了耕整、改土施肥、农田排灌和平整改造等四个方面的机械化技术和装备。文章认为加速山区中低产田改造,必须摆正农机化的位置,理清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思路,从完善配套、强化服务入手,找准突破口,推广运用机械化技术。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河套灌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已在有序进行,为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的目标,灌区群众积极参与,投工投劳。  相似文献   

7.
实践证明,通过运用以机械为主导,农业、生物、工程等技术措施,对水稻中低产田的土、肥、水、耕作制度等进行综合治理.使粮食生产达到可持续增长。这是解决我国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环境恶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低产田改造是针对土壤的不良性状和障碍因素,采取相应的工程改造、土壤培肥、合理耕作及化学改良等综合措施,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和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抗灾减灾能力、土壤肥力和土、肥、水资源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人类生存土壤环境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国家“十一五”期间的农业综合开发任务之一是加强改造中低产田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实践证明,通过运用以机械为主导,农业、生物、工程等技术相结合,对水稻中低产田的土、肥、水、耕作制度等进行综合治理,才能使粮食生产达到可持续增长。这是解决我国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环境条件逐渐恶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1.严峻形势 粮食安全是关系到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安定的头等大事,而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而不稳,使粮食安全受到很大威胁。从目前趋势看,如不采取重大措施,“十一五”期间全省粮食安全难以保证。究其原因,主要是全省中低产田面积占到全省总耕地的70%左右。因此,改造这类中低产田是山西加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保证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1 秸秆机械化还田是中低产田向高产田转变的最有效途径 处于黑龙港流域的河北省大部分地区,有相当数量的土地有机质含量在1.1%以下,有的甚至在0.5%~0.6%之间,其作物生长如果长期依赖化肥,忽视有机肥,土壤长期得不到有机质的补充,土地不但会板结,而且会破坏土壤的生态结构,薄地会更薄,肥力逐渐衰退,造成土壤生态结构的恶性循环,因此长期使用化肥不是提高作物产量、改造中低产田的根本出路,即使算总帐也是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不佳。由于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宁夏平罗县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该县机械化改造中低产田产生的效益,提出了进一步搞好该项工作的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河套灌区中低产田节水综合改造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实地调查,论述了河套灌区总体概况及运行管理现状,对河套灌区中低产田改造的投资和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估,对现有节水示范区的建设、运行实际效果与中低产田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中低产田节水改造的发展潜力,进而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措施以及解决对策。为河套灌区中低产田节水改造列入自治区“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耕地逐年减少的情况下,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是保障粮食安全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为此,必须对现有的中低产田进行改造,使其变成稳产田、高产田。介绍了大同县中低产田综合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15.
陵川县中低产田类型主要有坡地梯改型、瘠薄培肥型,且中低产田面积较大,占耕地总面积的72%。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改良利用措施,有效提高了中低产田的生产能力,实现了农业的高产高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  相似文献   

16.
从水资源条件、地貌特征、土壤肥力、区内气候及湿润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农业综合开发生产实践的典型市县的成功经验提出三江平原开发方向和治理方式。充分利用区内自然条件建抽水站依托江、河、湖泊水源进行自流灌溉水田;打机井抽取地下水进行水稻生产,变自然优势为经济优势,将旱田改为水田以作物治涝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是三江平原迈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18.
实践证明,通过运用以机械为主导,农业、生物、工程等技术措施,对水稻中低产田的土、肥、水、耕作制度等进行综合治理,使粮食生产达到可持续增长。这是解决我国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环境恶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
三江平原为国家商品粮基地,洪涝灾害严重地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红兴隆垦区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土地低湿、微地形复杂,由于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洪涝灾害繁频发生。以红兴隆垦区为典型,阐述该垦区治涝原则及标准,以及分区的治涝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