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通过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品牌的属性及定位分析,以专属旅游产品及特色文化符号为基点来探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视觉符号的提炼以及整合视觉推广策略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刘冰清  彭林绪  李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629-14632
研究对神农架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利用现状提出了景区建设生态化,大力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旅游精品,不断提升旅游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等建议。神农架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将助推神农架旅游业的发展,使之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增长极和核心板块。  相似文献   

3.
森林旅游应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发挥支点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湖北省委在九届四次全会上提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森林旅游可在这个重大历史进程中发挥支点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全面了解重庆市碳排放状况,通过碳足迹相关研究方法测算了重庆市1997-2013年的碳足迹和1999-2013年植被碳承载力,通过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2014-2018年重庆市的碳足迹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97-2013年重庆市碳足迹总量从6 320.41万t增加到21 199.82万t,化石能源碳足迹是整个碳足迹的主要构成部分;1999-2013年,碳承载力从3 304.63万t增加到3 827.59万t,森林碳承载力是碳承载力主要构成部分;1999-2013年,人均碳足迹从2.49 t/人增加到6.31 t/人,单位面积碳足迹也由9.28 t/hm~2上升到25.73 t/hm2;万元GDP碳足迹下降到1.67 t。通过GM(1,1)模型预测到2014-2018年重庆市碳足迹将进一步增加,预计在2018年碳足迹将达到36 646.181 7万t。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2001-2012年山西省能源使用情况,文章采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推荐的方法以及碳承载力、净碳足迹的概念和测算模型计算了山西省碳足迹、碳承载力、净碳足迹、碳足迹强度,得出以下结论:碳足迹持续上升,构成碳足迹的三大能源中,煤炭占比例最大,天然气居中,石油占比例最小;碳承载力总体呈增长趋势,农作物是碳承载力的主力;净碳足迹持续增大,山西省碳盈余,促进气候变暖;碳足迹强度减少,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说明山西省碳减排政策有很大成效,但是人均净碳足迹及净碳足迹密度都不符合全球碳足迹目标,山西省还要为实现全球气候变化的目标作出努力。此外文章还分析了影响山西省碳足迹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林畅  周恒  徐志高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2):2412-2415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下简称鄂西生态圈)农村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给鄂西生态圈的科学发展带来极大挑战.阐述了鄂西生态圈农村水资源面临的相关问题,从农村水资源统筹规划、管理监督机制的完善、加强水资源科学利用等方面提出了鄂西生态圈水资源科学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7.
石芬芳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8):1705-1708
茶资源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最重要、最宝贵的生态、经济和文化资源,在加快旅游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将发挥着巨大作用。采用SWOT分析方法,凭借大量数据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茶资源开发与利用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鄂西茶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即依托生态旅游,带动茶资源开发;整合资源,培植优势茶品牌;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林畅  徐志高  周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700-16702
介绍了农村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对于鄂西生态圈建设的意义,根据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农村水资源整体情况、农村饮水、农田水利等方面的现状来探索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李辉  阚兴龙  刘云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919-21921
斗门北区300余km2区域被确定为珠海市的生态农业区,基于此背景,在介绍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分析该区区情的基础上,得出该区应采取农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跨越式的发展模式,并总结出2条实现路径,即发展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以发展生态旅游路径为重点,阐述了斗门北区旅游资源概况,以及发展生态旅游的瓶颈,即缺乏统一规划,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意识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招商吸引力不足;对外宣传力度不够,旅游知名度小;产品开发落后,对已有景点整合不够。从发展生态旅游的瓶颈入手,提出了发展生态文化休闲旅游的思路,即构建"一轴两翼四中心"的旅游空间布局;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功能圈,包括以黄杨山为核心的文化休闲生态圈,以东滘和西滘为主要结点的沙田水系生态圈,现代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圈,白蕉水乡非物质文化旅游圈。  相似文献   

10.
吴巍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2):4732-4736
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下简称鄂西圈)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鄂西圈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的意义及优势,指出了鄂西圈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是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科学测度与评价乡村旅游目的地碳足迹与生态效率,对于推动乡村旅游兴旺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乡村振兴视角,运用过程生命周期评价法和生态效率评价模型,对2016年江西婺源篁岭景区碳足迹与生态效率进行核算与评价。结果表明,2016年篁岭景区旅游碳足迹为9 732 t,人均碳足迹为13.770 kg/人,地均碳足迹为0.649 kg/m~2;在旅游各环节中,旅游住宿碳足迹占58.69%,旅游交通碳足迹占17.62%,旅游餐饮碳足迹占16.83%,旅游娱购碳足迹占6.86%。2016年篁岭景区旅游生态效率为7.85元/kg,旅游各环节生态效率差异明显,效率值大小依次为:交通娱购餐饮住宿。从效率类型来看,2016年篁岭景区旅游娱购属于低碳高效型,旅游交通属于高碳高效型,旅游餐饮和旅游住宿则属于高碳低效型。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降低运营能耗,加强运营低碳管理,积极宣传低碳旅游理念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策略。  相似文献   

12.
旅游目的地系统碳源、碳汇的计算与分析,不仅是旅游业节能减排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也是旅游与环境相互关系研究的一个新的科学命题。以庐山风景区为例,计算并分析了2010年的碳源及碳汇。结果表明:(1)2010年庐山风景区包括本地居民和旅游者的总碳排放为108 697 t。其中,本地居民占碳排放总量的19.52%,旅游者占碳排放总量的80.48%。在旅游者碳排放中,旅游交通碳排放占50.24%,旅游住宿碳排放占38.04%,旅游食物消费碳排放占10.65%,旅游活动碳排放仅占1.07%;(2)2010年庐山风景区内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为9 447 t;(3)从碳源、碳汇均衡角度看,庐山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量吸收了区内碳排放的23.47%。但由于旅游者的区际流动和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性强,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仅占区内和区外碳排放总量的8.69%,旅游业使庐山成为一个显著的碳源。  相似文献   

13.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者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度量人类各种活动的生态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程度之中.用该方法计算并分析鼎湖山自然保护区2001年旅游者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鼎湖山2001年全体旅游者的总生态足迹为11 313.47 hm2,人均生态足迹为0.017 hm2;远程旅游者的生态足迹中以交通生态足迹所占比例最大;远、中、近程旅游者的生态足迹随旅行距离而增加,即旅行距离越远,生态足迹越大,对生态的影响也越大.表4参13  相似文献   

14.
三亚市观光旅游者和度假旅游者生态足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小慧  罗艳菊  袁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384-18387
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旅游者的消费结构,将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分为饮食、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6个子模型,对三亚市观光和度假旅游者的生态足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亚市度假旅游者人均生态足迹大于观光旅游者的人均生态足迹。两类旅游者影响因子稍有差异,其区别在于游览和娱乐因子的比例。今后,应该倡导观光旅游者合理使用生态资源,度假旅游者进行健康、生态的度假,以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应用生态足迹理论对秦皇岛市旅游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和定量计算.从旅游者消费结构特征出发,将旅游区生态足迹模型分为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游览、娱乐6个子模型,计算得出2005-2009年的旅游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秦皇岛市近5 a出现不同程度的旅游生态赤字和生态压力,平均存在0.1193hm2·人-1...  相似文献   

16.
蜀南竹海旅游生态足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旅游餐饮、住宿、交通、观光、购物、娱乐6个方面对2011年蜀南竹海景区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蜀南竹海景区旅游生态足迹为24 909.870 0 hm2,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019 9 hm2。其中,旅游交通生态足迹为18 172.450 0 hm2,生态占用比重最大,达72.95%。6种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化石能源地、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水域地)中,化石能源地类型占用最多,为19 279.160 0hm2,所占比例为77.40%。蜀南竹海景区的生态承载力为12 844.320 0 hm2,扣除12.00%用于生态多样性保护的面积后,景区的生态承载力为11 303.000 0 hm2,生态赤字达13 605.190 0 hm2,这表明人类应合理使用生态资源以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西北大学南校区为研究区域,采用自上而下碳足迹计算方法,结合西北大学南校区实际情况估算出西北大学南校区平均个人碳足迹,从而进一步估算出该校区总碳足迹。结果表明,西北大学南校区人均碳足迹低于我国人均碳足迹,大学生相对于社会其他群体来说属于低碳群体;校园相对于社会其他单位来说也是低碳场所。从碳足迹构成比例可以看出,用电以及生活垃圾处理是最主要的耗碳项目。最后针对高校碳足迹特征提出相应的减排对策。  相似文献   

18.
车珠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278-12280,12319
旅游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部门,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已经引起关注,其中旅游交通作为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最主要的部门,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科学全面地分析旅游交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有助于推动旅游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旅游业更健康地发展.分析了当前旅游交通能耗和碳排放的研究方法,然后从旅游交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测度、影响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和响应对策等4个方面,综述了其主要的研究内容,最后对中国旅游交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盛晓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607-1609,1636
为进一步提升苏州乡村旅游品牌、提高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力,通过对苏州乡村旅游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从人口统计学特征、旅游行为特征方面分析了苏州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并就苏州乡村旅游地的景区管理、交通条件、住宿条件、卫生条件、物价、基础设施、导游服务、饮食特色、休闲活动9个方面进行了服务项目重要性及游客满意度调查,并在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营销对策。强调应准确定位乡村旅游市场,以苏州本地客源市场为主体,以城市中产和上层市场为重点;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构建主体文化村,创新传统节庆活动;以整合营销理念进行市场推广,整合广告、公关等营销渠道,加强乡村旅游网络营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近15年来长江三角洲能源消费碳足迹的时空变化。[方法]计算了1998~201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化石能源消费碳足迹和碳足迹产值,并利用GIS技术研究了该地区16城市碳足迹的时空变化。[结果]长江三角洲能源碳足迹呈持续增长趋势,从1998年的0.19 hm2/人上升至2013年的0.54 hm2/人,年均增长速度为7.09%;长江三角洲碳足迹的空间格局分布呈中部高、南北部低的特征,高值主要分布在沪宁沿线城市;各市碳足迹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各市之间的差异较大。[结论]该研究为实现我国低碳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