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2010年,在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黑啄木鸟的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采用常规路线统计法,统计其种群密度,并对其繁殖生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鸟在本地为留鸟,主要栖息于山区针阔混交林中,种群密度最大为0.417只/km,平均种群密度为0.261只/km。繁殖后比繁殖前种群密度增长了32%。繁殖期为4~6月,营巢期9~10 d,窝卵数为4~5枚,平均卵重12.1 g,大小为36.1 mm×24.3 mm。卵为椭圆形,白色光滑无斑。孵化期为13~15 d,雏鸟晚成性,24~25 d离巢,孵化率为86.36%,繁殖成功率为84.21%。主要以昆虫为食,且多为农林害虫,为森林益鸟,应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2.
灰胸薮鹛(Liocichla omeiensis)是我国特有鸟类,因种群数量稀少和分布区狭窄与片段化,被IUCN列为全球性易危物种。目前该鸟仅见于四川省中南部和云南省东北部的少数山区森林中。我们从栖息地、繁殖、越冬习性与行为、鸣声、种群状况、研究与保护等方面总结了灰胸薮鹛的基础生态生物学信息。  相似文献   

3.
王建萍 《野生动物》2012,33(4):184-186
2009~2011年5~8月,在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四声杜鹃的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四声杜鹃在本区为夏候鸟,最早5月上旬迁来,最晚8月下旬迁走,居留期为99~111 d。迁来后,该鸟在本区主要在低山疏林地带和村庄附近活动,活动较为敏锐和隐蔽,常能听到叫声,但很少暴露在人前。四声杜鹃在本区的种群密度6、7月最大,每公里遇见数分别为1.17只和1.25只;在8月种群密度最小,每公里遇见数0.47只,种群密度平均为0.89只/km。该鸟为卵寄生性繁殖,自己不营巢,本区发现雌鸟把卵产在山噪鹛的繁殖窝里,让山噪鹛代其孵化和育雏,本窝寄生卵2枚,卵重3.3 g和3.5 g,卵大小为22×17 mm~23×18 mm。卵经山噪鹛义鸟孵化18 d后出壳,雏鸟仍由山噪鹛喂育14 d后离巢。四声杜鹃主要以昆虫为食,昆虫食物量占总食物量的95.5%,其中松毛虫所占比例最大,占昆虫食物重量的24.1%。该鸟为重要的农林益鸟,应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4.
王建萍 《野生动物》2014,(3):316-319
2011-2013年3-9月,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对斑翅山鹁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本区斑翅山鹑为留鸟,在海拔1 400-1 480 m的低山丘陵灌草带种群数量居多,在海拔1 600-1700 m的低山疏林灌丛带较少,海拔1 700 m以上的地区没有该鸟活动。繁殖前3月的种群平均密度为0.15只/hm^2,繁殖后的9月种群平均密度为0.25只/hm^2。3月末至6月进入繁殖期,年繁殖1次,1雄1雌制;雌雄共同营巢,营巢期6-7 d;窝卵数13-15枚,雌鸡孵卵,孵化期23-24 d,孵化率93.8%,成活率88.6%,繁殖力6.5只;雏在巢时间5-7 h,雏鸟早成性,雌雄鸡共同完成巢外育雏。近年来,斑翅山鹑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应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5.
1992-1994年间于河北省塞罕坝地区对寒鸦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包括其繁殖期的求偶、交尾、筑巢、产卵、育雏以及雏鸟的生长变化、日平均增长量和食性等,并对繁殖期的天敌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6.
为了全面掌握贵州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鸳鸯种群分布情况和揭示其种群动态变化规律,笔者结合2011—2016年的调查数据,于2017—2019年运用固定样线法与直接计数法对鸳鸯种群数量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鸳鸯种群动态变化极具时空规律;冬候鸟迁离和部分留鸟分散时段集中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3月下旬至10月份为鸳鸯的繁殖季;11月份到12月上旬为冬候鸟迁来和部分留鸟集群的时段;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为鸳鸯越冬期,特别是在寒冷的低温天气,种群数量出现较稳定的高峰。冬候鸟迁离和部分留鸟分散时段集中在02月下旬至03月中旬;无论在繁殖期还是在越冬期,水库为鸳鸯分布及活动的核心区域;同时,不同水域和水库各小区域环境的鸳鸯种群密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特别是繁殖期水库上游河流水域的种群密度明显增加,甚至高于水库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上海动物园首次繁殖灰翅喇叭鸟的人工孵化和育雏条件。结果表明:灰翅喇叭鸟受精率80.0%,在孵化温度37.8℃、相对湿度55.0%、翻蛋频次0.5次/h的条件下,灰翅喇叭鸟出雏率达到87.5%;人工育雏期间选择种类多样的饲料进行人工诱食,雏鸟存活率达到85.7%。诱食时间的长短和饲料种类的多样是影响雏鸟存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高原鼠兔繁殖及种群年龄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指导草地鼠害防治 ,我们对甘孜州草地主要害鼠———高原鼠兔的繁殖及种群更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鼠兔为季节繁殖的动物 ,其繁殖期为 4月下旬至 7月中旬 ,约 90天 ;雄雌比为 1 :1 31 ,S R为 44 3± 7 2 ,繁殖期中平均繁殖指数为 1 35 ;雌鼠年平均繁殖 2 4胎 ,胎仔数为 1— 6只 /胎 ,平均为2 93只 /胎。鼠兔种群数量呈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9.
短翅鸲(Hodgsonins phenicureides uhangensis)在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是留鸟,常见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中。有关短翅鸲的繁殖生态在国内未见报道,为此,笔者于1980年5—8月,1987年4—7月分别在英雄沟、五一棚对短翅鸲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整理报道于后。栖息环境卧龙保护区的五一棚,海拔2520米,属针阔混交林带,此带具有多样的环境、食物丰富,隐蔽条件较好,不仅是短翅鸲喜居的地方,也是其它动物喜居的地方。鸟类主要有:橙翅噪鹛、斑背噪鹛、褐头雀鹛、柳莺、红腹角雉、血雉等。兽类主要有:大熊猫、小熊猫、隐纹花鼠、岩松鼠、竹鼠等。两栖类有:中华大蟾蜍、树蛙等。五一棚的林木主要是原始次生林,林内主要有  相似文献   

10.
2008-2010年,河南董寨保护区对来源于两地的朱鹮配对、产卵、孵化及雏鸟状况进行了研究。3年卧巢24窝,产卵69枚,受精卵46枚,受精率为66.7%;出壳45只,成活幼鸟43只,成活率达95.6%,繁殖成功率为87.5%,窝均成活数2.05只,繁殖生产力为1.79,种群增长率为71.7%,3年繁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次研究还对近亲繁殖出现的部分弱鸟、偏瘫及畸形雏鸟进行了纠正和治疗,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星鸦的繁殖生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建萍 《野生动物》2010,31(5):259-261,297
2007~2009年,在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星鸦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区星鸦主要分布在海拔1 500~2 500 m的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带;繁殖前3月的种群密度为0.25只/km,繁殖后的8月种群密度为0.43只/km;繁殖期为4~7月,最早产卵期为4月19日,窝卵数为3~5枚,孵化期为17~18 d,孵化率为83.2%,巢内育雏期18~19 d,幼乌离巢率为96%;星鸦的食物主要以昆虫为主,占总食物量的76.7%。  相似文献   

12.
笔者于1986—1987年6月,在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乡,尔站林场、镜泊湖水产养殖场,牡丹江市郊对云雀东北亚种(Alauda aruensis intermedia)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1988年3—7月又作较为详细观察,了解到云雀(东北亚种)3月末迁来本地进行繁殖.10月末迁去。刚迁来时雌雄单种群活动。进入繁殖期后,成对活动。在开阔的农田和草丛下营巢,每年的5月初至6月中旬产卵,每窝产3—5枚卵,雌雄共同孵卵,孵卵期11一12天,孵出的幼雏留巢期10天。雌雄共同育雏。刚迁来时云雀以植物种子为食,进入繁殖期后以动物性食物为主。  相似文献   

13.
麝鼠的繁殖     
麝鼠是野生草食性动物,属季节性繁殖。南方气候温暖、水草丰茂,因此麝鼠繁殖期较长,可从2月初到10月末;北方气候寒冷,水草生长缓慢,其繁殖期较短,可从3月底到8月底。麝鼠4—6月龄达到性成熟。母鼠在整个繁殖季节里呈周期性发情,一般  相似文献   

14.
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三道眉草鹀的繁殖生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建萍 《野生动物》2010,31(4):188-191
2008~2009年,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对9窝三道眉草鹀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该鸟在本区3月种群遇见率为2.9只/km,9月后为5.07只/km,繁殖后比繁殖前增长42.8%;繁殖期为4~7月,营巢期6 d,窝卵数3~5枚,孵卵期12~13 d,孵化率为86%,成活率89.5%,巢内育雏12~13 d,巢外育雏7~8 d。  相似文献   

15.
灰鹦鹉的饲养及繁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成都动物园饲养的1对灰鹦鹉及其于2003~2009年间产下的19枚卵和孵化出的17只幼年鹦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成年灰鹦鹉在圈养条件下的饲养和繁殖过程,包括巢箱的设计制作、人工孵育流程、人工育雏饲料配方等,并以收集自然育雏条件下雏鸟增重的数据为依据,对人工育雏幼年鹦鹉的饲喂量和饲喂方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给配对的灰鹦鹉提供种类丰富、营养均衡的食物是繁殖的关键;繁殖巢箱是自然孵育的关键;人工孵育是提高灰鹦鹉繁殖率的重要手段;灰鹦鹉的孵化期为28~30 d。  相似文献   

16.
田鹨(AnthusNortaeselandiae)是一种分布较广的鸟,有关其繁殖生态的研究,以往专题报道较少,现将我们1974年在黑龙江额尔古纳左旗对田鹨的观察报道如下,以供进一步研究的参考。一、繁殖期田鹨分布于山坡、低湿草地、耕地的附近。5月下旬,我们观察到田鹨成对活动,并衔取巢材开始营巢,6月下旬见到巢中有卵,7月上旬见到雏鸟出巢,根据其孵卵及育雏时间的长短,可推知其繁殖期为5—7月。田鹨在该地区每年繁殖一窝。二、营巢田鹨雌雄共同担任营巢。巢营于苗圃小路水沟缘凹陷内,被草本植物遮盖,巢构造较粗糙。营巢  相似文献   

17.
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鹪鹩繁殖生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2003年,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对14窝鹪鹩(Troglodytes troglodytes)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该鸟在本区3月份种群遇见率为2.27只/km,9月后为3.27只/km,繁殖后比繁殖前增长44.1%;繁殖期为4-8月,最早营巢期为4月22日,营巢期7d,窝卵数3-5枚,孵卵期13-14d,年繁殖力1.8只,孵化率为85.1%,成活率86.96%,巢内育雏14- 15d,巢外育雏7-8d。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动物园冠鹤圈养种群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军英 《野生动物》2013,34(2):115-119
中国动物园灰冠鹤与黑冠鹤圈养种群分别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60年代。杂交冠鹤出现于1991年。根据2012年冠鹤谱系记录,截止到2012年10月31日,灰冠鹤圈养种群共有158只存活个体;黑冠鹤圈养种群共有25只存活个体;杂交冠鹤圈养种群共有34只存活个体。灰冠鹤是中国动物园圈养冠鹤种群中的优势物种,2005~2012年该种群的平均增长率λ=0.941,呈下降趋势。灰冠鹤圈养种群中育龄个体充足,但幼龄个体数量不足。灰冠鹤与黑冠鹤种群都是以圈养出生个体为主。灰冠鹤种群有6只建立者,5只潜在建立者。黑冠鹤种群有1只建立者,9只潜在建立者。灰冠鹤种群保留了野生个体75.13%的基因多样性,平均近亲系数是0.150 6。黑冠鹤种群保留了野生个体47.5%的基因多样性,平均近亲系数为0.5,是个高度近交的种群。目前2种冠鹤的圈养种群都存在着未知性别个体过多、近亲繁殖、建立者贡献值不均衡的问题。根据种群现状分析结果,建议尽快对未知性别个体开展性别鉴定工作;为灰冠鹤种群引进新的建立者;为黑冠鹤种群中的潜在建立者提供繁殖条件,从而有效改善这2种冠鹤圈养种群的遗传现状。今后应该加强冠鹤种群的管理,避免再次出现冠鹤杂交现象,禁止杂交冠鹤参与繁殖。  相似文献   

19.
灰眉岩鸥亚种分化颇多,国内达七个亚种,而甘肃见有两个亚种(王香亭1981),即甘青亚种(Emberiza cia godlewslcii)和青藏亚种(E.cia khamensis)而以甘青亚种分布广。灰眉岩鸥数量多,且各地方性种群的变异甚大;前人有关灰眉岩鸥的生态研究尚缺,仅见有零星报导(李德浩,1985)。笔者于1983年11月至1985年7月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对灰眉岩鸥甘青亚种的繁殖等作以观察,现予报导。  相似文献   

20.
大鸨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静  慕德俊  刘畅  卢小琴  姚启远 《野生动物》2011,32(6):329-331,335
大鸨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并且容易受惊,外来干扰、环境不适等都会对大鸨的成功交配、受精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影响其繁殖效果。大鸨的应激反应相当强烈,有时候是致命的。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给大鸨创造安静的饲养环境,配合科学的饲料是繁殖成功的关键因素。另外,大鸨雏鸟出雏后很难饲喂成功,常常是在雏鸟1~15日龄时死亡率较高。笔者通过17 a(1992~2009年)的饲养繁殖,从大鸨育雏期、育成期和繁殖期的饲料配制、孵化、育雏期温湿度控制以及孵化期凉卵时间等方面探讨提高大鸨成活率的方法。通过不断试验得出孵化温度早、中期为37.5~37.8℃,相对湿度45%~50%;末期为37.2~37.5℃,相对湿度为50%~55%;出雏温度为36.8~37.2℃,相对湿度55%~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