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2.
3.
4.
根据岫岩县农业生产的具体要求,针对存在的农业气候问题,将玉米生育与气候因子(水分、热量)之间的关系用定量指标表达出来,再用这些指标的时空分布区说明当地的农业气候特点,评价其优劣。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玉米气候资源的技术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黑龙江省安达市3种农业气候区的分析,认为温和区和温凉区有利于玉米生长,同时对玉米各生育期热量要求、播种墒情、光能利用提出具体指标和建议.在安达市适宜播种区每年落实综合技术开发面积为0.67万hm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玉米生育期内经常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甚至会造成一定减产。通过近年来调查总结.现介绍几种异常现象的表现和成因。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内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东北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内不同生育阶段气候资源的变化规律,基于东北地区40个农业气象试验站点的物候期观测记录及相应的气象站点逐日气象数据,对比分析了1981-1999年、2000-2016年春玉米营养生长期、并进期、生殖生长期和全生育期平均温度、生长度日、降水量、高温度日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①1981-2016年,东北地区春玉米全生育期及不同生育阶段的平均温度、生长度日和高温度日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相同的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的趋势,降雨量呈现自西北向东南增加的趋势。②相比1981-1999年,2000-2016年春玉米全生育期及不同生育阶段的平均温度和生长度日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局部趋势不明显。降雨量在各生育期变化不明显,吉林省和辽宁省在并进期略有下降,黑龙江省在生殖生长期的降雨量减少。在营养生长期高温度日在空间上有增加趋势,特别是西部地区高温风险频率有较大增加。 相似文献
8.
9.
10.
玉米和大豆一直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农业作物,并且还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如何更好地对玉米和大豆进行种植培育一直是我国农业科研研究人员热点讨论问题。玉米和大豆在种植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农业气象条件对玉米大豆生育期产生的作用尤为明显。本文对各种气象条件对玉米大豆生育期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对玉米大豆的种植提供一定合理指导,希望为广大农业科研工作者和农民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较少不利气象条件对玉米大豆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溪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本溪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方法]对本溪地区1953-2005年平均温度、降水和日照等的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本溪气候呈变暖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升温明显,冬季对气候变暖季贡献最大;降水为减少趋势,从1975年开始降水减少明显;日照也呈减少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气候变暖导致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增加;降水虽然呈减少趋势,但暴雨次数增加,说明降水强度发生了变化,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增大。初霜延后,终霜提前,无霜期延长,积温增加明显。[结论]本溪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必将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根据朝阳县霜期设施农业的特点,结合地方气候条件,分析霜期农业气候资源变化趋势,为霜期农业顺利发展提供气象技术。结果表明.霜期总辐射平均为54.56KJ/m^2,气候倾向率为-0.835KJ/(m^2·10a),历年霜期总辐射趋势减少4.68KJ/m^2;霜期日照时数平均为1528h,气候倾向率为-41.021h/10a,趋势减少230h;霜期平均气温为0.1℃,气候倾向率为0.527℃/10a,趋势升高2.9℃。霜期阴天日数趋势减少2.9d,冻土深度趋势变浅27cm。气温升高热量资源增加,阴天日数和冻土深度趋势减少和变浅,可节省设施农业能源消耗。光能资源趋势下降警示人们要注意光资源的变化。低温、积雪和大风灾害天气是霜期设施农业的防御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温度对黑龙江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吉单261号、吉单505号和龙丰2号为试材,研究了温度对玉米播种-出苗、出苗-抽雄、抽雄-成熟的影响。[结果]不同玉米品种的吸水量各异。低温时种子吸水速度明显降低,种子萌发时,低温主要影响种子的吸水量和吸水速度。玉米生育后期,低温主要影响籽粒灌浆速度。吉单261号有较强的耐寒性,其次为龙丰2号,吉单505号耐寒性最差。[结论]低温品种间吸水速度差异明显,可将低温下种子吸水速度作为不同品种玉米的耐寒性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研究气侯变暖对农业生产及根际微生物的影响。[方法]利用7月中旬至9月中旬玻璃温室的高温环境模拟变暖的气候条件,测定温度升高时玉米生长速率、生物量、菌根侵染率及主要根际微生物的变化情况。[结果]温度升高极显著地促进了玉米的生长,使玉米的株高和地径均增加了1.1倍,但其根长和叶绿素含量与温室外对照玉米无显著变化;地上、地下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3和1.5倍;抽雄期提前6d,生长发育期缩短;玉米菌根侵染率降低了1.1倍;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分别降低了1.8、1.6和1.7倍。玉米各生长指标与菌根侵染率、土壤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之间无相关性。[结论]该研究为针对气候变暖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而尽早制定应变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玉米红蜘蛛发生预警与气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玉米红蜘蛛的发生为害日趋严重,成为影响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害虫种群数量消长与气候因子密切相关,而害虫发生的高峰期、数量等生物参数的获取是害虫测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害虫测报精确性的首要因素。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时代,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农业害虫的系统分析与检测预警及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便捷的先进手段,使得对农业复杂系统中的大量信息进行多功能综合分析处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湘潭市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及其对双季稻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1961~2010年湘潭市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观测资料,计算分析双季稻生长季的热量资源(主要包括农业生长界限温度和生长季积温等)、水资源、光资源的变化趋势及其变化对双季稻生长的影响。[结果]稳定通过11℃初日提前,稳定通过20℃终日推迟,稳定通过8℃初日、22℃终日变化不大,10℃初日至20℃和22℃终日持续日期延长,活动积温增加,降水量增加,日照时数减少,但除稳定通过11℃初日、日照时数减少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余均未通过。[结论]湘潭双季稻的安全生长期将有所延长,可将种植品种中早熟品种换成生育期相对较长、产量相对较高的中熟或迟熟品种.将有利于提高双季稻的单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