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以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采用小区试验研究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在剂量为150.0~225.0 g a.i./hm2时,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为83.37%~91.63%,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20.0g a.i./hm~2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62.5 g a.i./hm~2的防治效果。[结论]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可广泛用于番茄叶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SiO2水溶胶制剂和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番茄叶霉病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SiO2水溶胶和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番茄叶霉病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0.5,1.0,2.0,3.0 g/L的SiO2水溶胶和500倍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离体叶片叶霉病的防治效果在处理7 d后分别为43.34%、55.03%、60.46%、55.75%、58.18%;对室内盆栽番茄苗叶霉病的防治效果在处理15 d后分别为12.47%、17.79%、43.61%、24.61%、41.85%,以2 g/L的SiO2水溶胶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宁南霉素、艾德拉和碧护3种药剂混合使用防治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病的效果。[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8%宁南霉素、艾德拉绿(花、果)与碧护组成的药剂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8%宁南霉素、艾德拉绿(花、果)与碧护组成的试验药剂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具有很好的田间防治效果,第3次施药后10、20、30 d防效均在82%以上,与对照药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灵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且其产量比清水对照增加25 747.5 kg/hm~2,保产率为103.90%。[结论]宁南霉素、艾德拉和碧护混合使用对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醚菊酯和氟硅菊酯对秧田灰飞虱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江苏省句容市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醚菊酯、氟硅菊酯防治秧田灰飞虱均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优点.药后1~3 d,10%醚菊酯水乳剂1 500~2 250 ml/hm~2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6.34%~96.30%,10%氟硅菊酯乳油750~2 250 ml/hm~2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8.78~97.10%%,均明显好于对照药剂吡蚜酮和毒死蜱的效果;药后7 d,10%醚菊酯水乳剂1 500~2 250 ml/hm~2、10%氟硅菊酯乳油1 500~2 250 ml/hm~2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2.53%~93.58%,与对照药剂吡蚜酮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相仿,明显好于对照药剂毒死蜱,在相同用量下氟硅菊酯防效好于醚菊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施锌量、施锌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抗病性、初烤烟叶外观质量、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施锌量7.50 kg/hm~2的叶面喷施处理的株高达107.8 cm,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施锌量7.50 kg/hm~2的灌根处理。施锌量7.50 kg/hm~2的叶面喷施处理的发病率比对照降低了6.85%,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施锌量7.50 kg/hm~2的灌根处理次之,其发病率降低了6.13%。施锌量7.50 kg/hm~2喷施和土施处理的产量、产值及中上等烟比例都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从施锌量来看,施锌量7.50 kg/hm~2对烤烟的改善效果较好好;从施锌方式来看,喷施优于土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技术。[方法]采用小株喷雾法、叶盘沾药漂浮法、叶盘漂浮法、叶盘沾药法和海绵垫叶盘漂浮法研究了瓜类白粉病菌对阿米西达的敏感性。[结果]测得小株喷雾法、叶盘沾药漂浮法、叶盘漂浮法、叶盘沾药法和海绵垫叶盘漂浮法的EC50分别为0.020 00、0.004 67、0.007 56、0.070 90和0.167 50μg/ml,表明叶盘沾药漂浮法最灵敏,叶盘漂浮法次之。叶盘漂浮法3次重复的EC50分别为0.007 75、0.007 56和0.007 80μg/ml,说明叶盘漂浮法的重复性好。叶盘漂浮法测定结果表明,阿米西达对瓜类白粉病的毒力比腈菌唑更强。25%阿米西达90和120μg/ml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7%腈菌唑30μg/ml。[结论]阿米西达作为防治瓜类白粉病的高效药剂,可与腈菌唑等其他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对番茄叶霉病、晚疫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复配型杀菌剂,评价该药剂对番茄生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探讨几种复配型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43%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和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2次药后14 d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效最好,分别为83.81%、84.62%;其次是12%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胺SC和50%克菌丹WP,防效相当,分别为77.23%、77.62%。2次药后14 d对番茄晚疫病防效最好的是12%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胺SC,防效为92.8%,其次是43%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和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防效较低的是50%克菌丹WP。[结论]43%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和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复配型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2%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胺SC复配型杀菌剂对番茄晚疫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建议在叶霉病和晚疫病发病初期轮换交替使用,对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番茄叶霉病是危害温室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其致病菌对常用杀菌剂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亟待开发高效替代药剂。研究旨在探索番茄叶霉病菌(Fulvia fulva)对咯菌腈的敏感性,建立敏感性基线,明确咯菌腈在田间的防治效果。【方法】在山东济南、泰安、聊城、潍坊、莱芜、淄博6个蔬菜产区采集感叶霉病的番茄叶片,经分离纯化后,培养得到126株番茄叶霉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咯菌腈对3株代表菌株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3个生长发育阶段的抑制活性;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地区的126株菌株对咯菌腈的敏感性,并建立敏感性基线。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评价咯菌腈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结果】咯菌腈对番茄叶霉病菌芽管伸长和菌丝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平均EC50值分别为0.30和0.80 μg·mL-1,而对孢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弱,平均EC50值均>100 μg·mL-1。不同地区番茄叶霉病菌群体间对咯菌腈的敏感性均无显著差异。其中,潍坊地区叶霉菌株对咯菌腈敏感性最高,平均EC50值为0.43 μg·mL-1;淄博地区叶霉菌株敏感性相对较低,平均EC50值为0.79 μg·mL-1。泰安、济南、聊城、莱芜地区的叶霉菌株敏感性无显著差异,平均EC50值分别为0.65、0.75、0.71、0.58 μg·mL-1。咯菌腈对供试菌株菌丝生长的EC50值在0.16-1.69 μg·mL-1,平均值为0.64 μg·mL-1,敏感性频率呈单峰曲线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可作为番茄叶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基线。2016-2017年田间试验表明,咯菌腈对番茄叶霉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咯菌腈在60.75 g a.i./hm2剂量下对番茄叶霉病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防治效果分别为72.21%-75.02%和61.94%-70.65%,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苯醚甲环唑100 g a.i./hm2、代森锰锌700 g a.i./hm2和甲基硫菌灵540 g a.i./hm2,与氟吡菌酰胺150 g a.i./hm2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咯菌腈有效成分为40.50 g a.i./hm2时对番茄叶霉病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防治效果分别高于对照药剂甲基硫菌灵540 g a.i./hm2的保护和治疗防治效果。2017年咯菌腈有效成分为20.25 g a.i./hm2时对番茄叶霉病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防治效果分别显著高于对照药剂代森锰锌700 g a.i./hm2和甲基硫菌灵540 g a.i./hm2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防治效果。咯菌腈对番茄叶霉病的保护作用均高于治疗作用。【结论】咯菌腈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和芽管伸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孢子萌发基本无抑制作用,山东省6个蔬菜产区番茄叶霉病菌对咯菌腈相对比较敏感。该药剂在番茄叶霉病的田间防治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暹罗芽孢杆菌Y-54对番茄叶霉病的生防作用,给番茄叶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对峙及显微观察方法测定菌株Y-54对导致番茄叶霉病的黄褐孢霉菌的抑制作用,以灌根法研究拮抗菌株Y-54在番茄中的定殖变化,采用浸种法和灌根法研究菌株Y-54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生作用,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Y-54及其发酵液和无菌滤液均对番茄叶霉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到78.42%、86.42%和91.26%;无菌滤液可使番茄叶霉病菌菌丝变形弯曲、萎缩、膨胀、断裂等;菌株Y-54在接种30 d内均可在番茄根茎叶部位定殖,15~18 d时达到定殖高峰,其中在根部的定殖量始终高于其他部位。菌株Y-54可以有效地促进种子的萌发,其发酵原液(0×)可使种子发芽率达到最高,为93.33%;并且能有效促进幼苗根长、株高、鲜质量、叶绿素含量等各项指标的增长,发酵原液(0×)和10×、20×发酵液的促生作用显著高于无菌水(CK)。菌株Y-54发酵原液(0×)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效在7 d和14 d时分别达68.04%和71.07%,接近于苯醚甲环唑处理,显著高于喷施多菌灵处理...  相似文献   

10.
15.0%卫根微乳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明确15.0%卫根微乳剂的防治效果。[方法]设置15.0%卫根微乳剂7.5、15.0、22.5 L/hm2 3个处理,以1.8%阿维菌素乳油15 L/hm2为对照,研究各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卫根微乳剂7.5、15.0、22.5 L/hm2 3个处理,药后90 d土壤中2龄幼虫数量减退率分别为-14.10%、38.27%和54.98%,而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15.0 L/hm2处理的线虫减退率为16.12%。药后90 d 15.0%卫根微乳剂各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19%、70.97%和76.00%,而对照药剂为67.10%。[结论]15.0%卫根微乳剂可有效地控制根结线虫对番茄的危害,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 是一种影响全世界番茄生产的病害,培育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经济和持久的防控手段。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抗病品种繁多,但存在对TYLVC不同抗性基因的抗性水平研究甚少、了解不够全面的问题。为了解带有不同抗性基因的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性,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培育的番茄品种抗病性进行检测,并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抗病基因和抗病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携带有Ty3a/Ty3a的番茄材料秋光285(Ty3a 纯合)、棚137×246(Ty3a 杂合),携带Ty1+Ty3a纯合的秋光120、携带Ty1+Ty3a杂合的秋光81和感病对照M82为试验材料,观察番茄植株自然条件下发病情况。通过调查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考查这些番茄品种的抗病性,并利用RT-PCR方法分析抗病基因Ty1Ty3a以及病程相关蛋白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携带抗性基因的杂合体、纯合体抗病性差异不明显,含有两个抗性基因和含有单一抗病基因品种的抗病性稍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不同番茄品种在感染TYLCV后,体内抗性基因表达量随着发病时间的增加,Ty-3aTy-1的表达量逐渐增强。Ty-3a在4个番茄品种中表达水平由弱到强依次为秋光285(Ty-3a纯合)、棚137×246(Ty-3a杂合)、秋光120(Ty-1+Ty-3a纯合)和秋光81(Ty-1+Ty-3a杂合),Ty-1在秋光81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秋光120中的表达。同时,植株体内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基因表达量均比对照显著增加,并随着发病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强。在发病20 d和30 d后,携带Ty-1+Ty-3a杂合的秋光81的葡聚糖酶基因表达显著强于其他几个品种。【结论】几个番茄材料对TYLCV的抗性由弱到强依次为秋光285(Ty3a 纯合)、棚137×246(Ty3a杂合)、秋光120(Ty1+Ty3a纯合)和秋光81(Ty1+Ty3a杂合)。不同番茄抗病品种感染TYLCV后,体内抗性基因表达量随发病时间增加而增强,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基因表达量均比感病对照显著增加,表明番茄抗病品种在感染TYLCV后的抗病性除了与抗性基因的表达有关外,同时也与抗病相关蛋白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2.
《Science (New York, N.Y.)》1994,264(5158):512-513
  相似文献   

13.
不同番茄品种对TY病毒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不同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性水平和商品价值,采用田间大棚自然传毒接种鉴定法,比较不同番茄品种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并结合糖度、硬度、维生素C质量分数及产量等指标,综合分析34个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性和商品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性差异显著,其中,大番茄有3个免疫品种,分别为布鲁尼1288、DRW 7728、西农2011;高抗品种有1个,为惠裕;中抗品种有3个,其他均为感病品种;免疫及高抗品种占参试品种的18.18%。圣女果免疫品种有4个,分别为抗TY千禧、美红、圣桃3号、黄仙女;高抗品种有1个,为粉秀;免疫及高抗品种占参试品种的41.67%。对番茄品质的综合比较显示,抗病性强、品质优、丰产性好的番茄品种少,难以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4.
吴昊  董华芳  许延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06-9008
[目的]为探明番茄白粉病的致病机理,研究番茄白粉病对番茄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人工接种番茄白粉菌于4种番茄上,番茄感病后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参数。[结果]4个番茄品种感病后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下降,但不同品种感病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下降幅度不同,其中感病较重的金洋大飓星(4号)和鑫盛一号(5号)下降幅度较大,感病较轻的改良96-8和露佳(13号)下降幅度较小。[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番茄白粉病的致病机理、防治新途径以及抗病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番茄价格形成及利润分配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年来,农产品价格增长幅度较大,按照农业部领导的部署和要求,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对番茄进行典型调查,对每个环节的价格传导过程、发生费用和上涨幅度等进行了价格形成与利润分配的跟踪调查。通过调研对目前番茄在各个环节中的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且发现:番茄价格上升是目前产业方式客观决定的;番茄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是成本增加;成本增加主要来自农业外部;只有一级批发商和超市零售商从涨价中受益。  相似文献   

16.
董华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120-8122
[目的]探讨番茄与玉米间作对番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方法]以6629、金矮红、豫星3个番茄品种和2个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番茄与玉米间作对番茄白粉病的控制效果。[结果]番茄与玉米间作对番茄白粉病有明显的控制效果,6629的相对防治效果最高,达61.1%;其次是金矮红,相对防治效果为49.5%;豫星最低,为30.4%。[结论]该研究为番茄的无公害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粉碎腐解的加工番茄根、茎、叶为材料研究其对加工番茄自身的化感作用。按照植株干重:田园土重为3:100、5:100和7:100不同比例进行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加工番茄根、茎、叶腐解物中的化感物质对加工番茄幼苗的生长、根系活力、根系SOD及CAT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处理含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对幼苗根系的MDA含量、叶片相对电导率有促进作用,且随着处理含量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总体看来,加工番茄植株残体腐解物对加工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强弱为:根残体〉茎残体〉叶残体。  相似文献   

18.
新疆加工番茄上番茄花叶病毒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表现花叶、畸形的加工番茄病株上获得分离物xj124,用1 对ToMV CP 基因引物进行 RT-PCR ,扩增得到了689 bp 的特异性核苷酸片段.将PCR产物插入到克隆载体pMD1 8-T中再转化到大肠杆菌TOP10.经限制酶酶切鉴定,重组克隆中含有与PCR 产物大小相同的689 bp 的插入片段.cDNA全序列分析表明,所扩增出的689 bp ToMV CP基因,含1个480 bp开放阅读框架( ORF),编码160氨基酸组成的蛋白,所克隆的基因包含完整的ToMV CP基因.所测得的xj124分离物与国内外已报道的部分ToMV CP基因序列比较,核苷酸同源性高达84.4;~99.8;,氨基酸同源性高达98.7;~100;.因此将该分离物鉴定为番茄病毒病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19.
以莴苣为受体材料,研究了番茄不同品种间化感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番茄不同品种间化感作用的差异较为明显,并通过综合隶属函数值评价了品种间的化感作用大小,得出00-10-1B品种的化感作用最大,98-3C-32品种的化感作用最小,最后对不同番茄品种进行Q型聚类分析,其分析的结果与综合隶属函数值得出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转入番茄,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经GUS组织化学染色、PCR扩增以及PCR-Southern检测,证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已转入番茄基因组中。这为番茄乙肝口服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