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马尾藻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水提醇沉、梯度醇提和101果汁澄清剂提取马尾藻多糖,经纯化后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提取液中有效成分多糖含量。[结果]101果汁澄清剂法提取的马尾藻多糖含量和纯度均优于其他2种方法,精制马尾藻多糖的含量为6.55%,红外光谱确认为较纯的多糖结构。[结论]101果汁澄清剂法提取马尾藻多糖的方法为最优,稳定且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不同提取方法测定桑叶中黄酮和多糖的含量,探讨最佳提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超声波提取法、碱水提取法和煎煮法3种方法提取桑叶中多糖和黄酮,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桑叶中多糖和黄酮的含量。[结果]超声波法测得黄酮含量最高,为1.702%;煎煮法测得多糖含量最高,为2.437%;碱水法测得黄酮和多糖均为3种方法最低的。[结论]利用不同提取方法,桑叶中黄酮和多糖测定结果差异较大,黄酮测定用超声波法效果最佳,多糖测定用煎煮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葡萄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葡萄多糖的生物活性,对葡萄多糖进行了提取和含量分析测定,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含量,表明采用比色法是简便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八角叶多糖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溶醇析法和硫酸-苯酚法进行八角叶多糖提取及含量测定,粗多糖得率为6.13%,多糖含量为9.83%;加标回收率检测试验显示,平均回收率为101.66%,RSD为4.45%(n=5)。表明利用该方法进行八角叶多糖提取及含量测定是可行的。研究结果为多糖生物活性研究及天然药物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甘薯茎蔓多糖提取技术及不同时期多糖含量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选出了甘薯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加30倍水,在100℃下浸提25m in。并通过棕色环试验、蒽酮-硫酸法、Fehling试剂法、双缩脲法证实提取物为多糖。利用这一方法分别对甘薯生长期茎蔓、成熟茎蔓、收获期茎蔓和甘薯根颈多糖进行了提取,发现甘薯茎蔓不同时期和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茳芒水溶性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从茳芒中分离出粗多糖,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沸水提取茳芒、醇析、Sevag法脱蛋白,分离出粗多糖,采用蒽酮-硫酸法制得有色糖醛衍生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该法平均回收率为98.5%,相对标准偏差为1.68% (n=9)。茳芒中多糖含量为3.14%。结论方法简便易行、稳定、快捷,可作为茳芒多糖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杨宏梅  李世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278-10278,10332
[目的]对红芪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红芪多糖,并采用苯酚-硫酸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7X-0.013,R=0.999 6,表明在0~30 mg/L范围内,葡萄糖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红芪药材和红芪精制多糖HPS中的多糖含量分别为4.94%(RSD=1.06%)和45.30%(RSD=1.40%),平均回收率为99.12%(RSD=0.6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好,可用于红芪多糖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裂盖马鞍菌为珍稀野生食用菌,其中多糖具有较高研究价值。选择出裂盖马鞍菌的最佳干制方式,可为裂盖马鞍菌多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热水浸提法提取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80℃烘干、自然晒干和自然阴干的新疆野生裂盖马鞍菌多糖;用三氯乙酸法除蛋白;利用乙醚进行索氏提取,去除脂肪;苯酚-硫酸法测多糖含量。结果显示:不同干制方式之间裂盖马鞍菌多糖含量差异极显著(P< 0.01),不同干制方式对裂盖马鞍菌多糖含量的影响表现为烘干>晒干>阴干。新疆野生裂盖马鞍菌的最佳干制方式为烘干,这样可使裂盖马鞍菌多糖得到最大的保留。  相似文献   

9.
地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大理州和丽江市等地,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近年来的研究报道表明,地参多糖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凝血、免疫调节及调节肠道菌群等生物学活性,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地参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工艺及地参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以期为地参多糖在医疗卫生、化工制药、饮食保健等领域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开发利用川牛膝多糖提供依据。[方法]以川牛膝为材料,采用传统水提醇沉法提取其中的多糖,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对多糖得率和提取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川牛膝多糖得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多糖提取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川牛膝多糖的优化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100 ℃,提取时间8 h,料液比1∶20,乙醇浓度95%。[结论]在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下,提取液中川牛膝多糖的含量高达68.8 μg/μ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并比较龙葵不同部位中龙葵碱的含量。[方法]采用乙醇一乙酸提取法对龙葵不同器官中的龙葵碱进行对比提取试验,采用吸光度法进行生物碱含量测定,并对不同器官的生物碱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茎中龙葵碱的含量为0.06%,叶中含量为0.19%,未成熟的果实中含量为0.33%,成熟的果实中的含量为0.06%。龙葵碱含量在植株各部位的大小顺序为:茎〈成熟果实〈叶〈未成熟果实。[结论]该方法优化了龙葵碱的提取条件,为龙葵碱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黄爱民  马林  杨华  廖丹葵  黄祖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113-5114,5124
[目的]改进洋葱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洋葱水溶性多糖,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固液比对洋葱多糖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超声波外场强化对洋葱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热水浸提法提取洋葱水溶性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为4h,提3次共计12h,提取温度60℃,料液比为1:30,此时洋葱多糖得率为4.034%。在上述最佳提取条件下,超声波外场强化处理频率为59kHz,功率为112W,超声时间为30min,多糖得率可达6.05%,提取时间减少4h。超声波外场强化处理有助于洋葱多糖提取效率的提高。[结论]该研究为洋葱多糖提取工艺的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普洱茶茶多糖的提取及其含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普洱茶为研究材料,以水为溶剂,选取固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它们对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多糖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1∶5,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为1 h,浸提次数1次。  相似文献   

14.
白世俊  包锦渊  李军乔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361-4363,4373
采用苯酚-硫酸法对青海不同地区蕨麻1号与野生蕨麻中多糖含量进行了对比测定.结果显示,青海蕨麻1号中多糖含量高于野生蕨麻,在南山栽培的蕨麻多糖含量最高,五峰的蕨麻多糖含量最低.通过对不同地区蕨麻中多糖含量的测定,不仅可以对蕨麻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而且还可以找到优质的蕨麻品种.  相似文献   

15.
刘占文  赵小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960-8961
[目的]筛选苦苣菜多糖提取方法。[方法]设计超声波、微波、超声微波提取法与常规水溶提取法进行比较;以粗多糖提取率为指标,评价测定方法。[结果]4种提取方法对苦苣菜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提取率最高,为23.16%,其次是微波、水浴和超声波,提取率分别为22.33%、20.98%和19.54%。[结论]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效果最好,即准确称取苦苣菜干粉5.0 g,加入100 ml蒸馏水混匀后,置于超声-微波仪中提取。超声功率50 W,频率50 kHz,微波频率2 450 MHz;80℃条件下提取30 min,过滤收集滤液,残渣重复提取1次,合并滤液,200 ml定容,测定多糖含量。以葡萄糖为标准品,选用蒽酮-硫酸比色法,葡萄糖浓度线性范围为10~100μg/ml,比色波滤为620 nm,平均回收率为100.29%,RSD值为0.22%(n=5)。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液体发酵条件对猪苓多糖提取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种量、培养温度、振荡器转速、培养天数、培养基碳源、氮源及金属盐类等因素对猪苓多糖的提取量均有影响;当接种量为3片菌丝、培养温度为25℃、转速为150 r/min、培养15 d、培养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金属盐类为KH2PO4时,猪苓菌丝生长最好,猪苓多糖的提取量最高,达0.093~0.121 g。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关白附粗多糖.方法经反复冻融、酶法与Sevag法联合脱蛋白后测定关白附中多糖质量分数.结果多糖经苯酚-硫酸显色后在490 nm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测定,测定结果:关白附中多糖质量分数达4.6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2%,RSD=1.96%.结论该方法实验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