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植物景观营造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乡村植物景观营造受“城市公园景观”建设思想影响已出现诸多问题。同时,随着浙江省全面实施“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为乡村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乡村植物景观营造提出了新思路和新要求。对此,本文基于大花园建设视角提出全域花园建设与特色景观营造、生态产品供给与生态美学导向、内容主题创新与乡土文化传承、乡村场所营造与多元功能维系4个层面的再认识,并基于此认识提出建立基于全域视野下的植物景观保护、开发、利用体系,探索乡村植物景观营造与产业融合发展新动能,引导形成共建共享的乡村植物景观营造新态势3条建议。  相似文献   

2.
贵州美丽乡村绿化建设中大量运用的绿化植物种类和植物造景模式与城市趋同,使得乡村植物景观逐步失去了田园野趣风貌。乡村特色植物景观的构建关键是对其现状风貌的认知与解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乡村特色景观营造的主要着手点和方法,提炼乡村仿自然植物景观营造模式。运用此研究思路,以贵州省10个精品型和12个普及型美丽乡村示范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5个主要空间节点植物景观风貌现状进行分析,提炼各个空间节点的植物景观特色和植物群落配置模式。根据美丽乡村不同空间节点的植物景观特色选择不同的绿化植物和植物配置模式,营造出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田园野趣景观。  相似文献   

3.
持续推进乡村美化绿化、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大任务。乡土植物种类丰富,在当地应用不仅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还可凸显乡村景观特色,是美丽乡村植物景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类型。兰州市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植物资源丰富,但得到开发利用的却很少。本研究通过对兰州市乡土植物资源的种类和分布进行实地调查,以此加强美丽乡村景观营造中乡土植物的合理有效利用,提升乡土植物的景观品质及促进乡土植物保护。  相似文献   

4.
李丽  褚军  赵迎春 《现代农业科技》2023,(16):117-121+125
新自然主义景观设计是目前植物景观设计的一种趋势,在当前我国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背景下,生态问题是乡村景观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合理开发和利用乡土植物,在乡村景观营造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不同乡村植物景观类型,列举了适合扬州地区应用的乡土植物种类,并分析了其基本特性和观赏特点,旨在为乡土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美丽乡村背景下的荻港村植物景观进行调研,将绿地景观类型分为村口绿地景观、水岸绿地景观、公共游憩绿地景观、庭院绿地景观、生产性绿地景观,通过调查植物的种类、数量、群落模式,总结分析出荻港村植物景观的优势及不足,并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为其他水网乡村植物景观的保护和发展、调整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一定的借鉴,使其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6.
乡村聚落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雷凌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24-6527
目前,乡村聚落景观生态学研究在中国尚处于初创阶段,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进一步研究乡村聚落景观生态学。先对国外乡村聚落景观生态的研究动态做了简要回顾,然后从乡村聚落景观的营建选址、规划布局、植物景观、水口园林景观、建筑及其装饰文化景观、生态评价及预警6个方面对乡村聚落景观生态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乡村聚落景观生态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浙江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指导下,丽水市积极谋划花园乡村建设。为加快推进"花园乡村"建设,通过加强植物景观的营造,切实提高人居环境,助力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丽水版"。本文以云和县小顺村为研究对象,实地调研植物景观运用情况;总结出该村植物景观主要存在营造手法"城市化"、缺少文化内涵、视觉效果不佳3个问题,并提出严控植物选材来源、保护本土乡村景观风貌,注重植物文化塑造、提升核心景观人文内涵,重视植物景观设计、营造美丽乡村人居环境3个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乡村植物景观设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乡村植物的内涵、景观特征及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列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乡村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乡村性的涵义,提出了乡村聚落景观应遵循乡村性的原则,对旅游标识、聚落建筑、乡村空间、植物种植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更新与设计,从而确保乡村旅游和乡村聚落景观和谐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丈河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规范化和特色化,通过对晋城市首批最美乡村丈河村现有植物种类进行调查,从植物的季相景观与垂直景观两方面分析了丈河村植物景观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并根据丈河村实地的气候条件增加了景观植物种类,丰富了季相和垂直变化,为丈河村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与南太行乡村景观规划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作为贵州省甲级乡村旅游村寨,都匀总阳寨在建筑立面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上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植物配置却存在较多问题,影响其总体景观质量。通过实地调研,总结总阳寨植物景观配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植物学、景观美学、景观文化学等对其植物景观质量的提升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总阳寨乡村景观质量,也为茶园地区旅游村寨植物配置提供可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高瑜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6):14-20
以重庆市合川区8个典型美丽乡村示范点为评价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地形地貌、水体、植物、乡村聚落、道路、农业6个方面构建景观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性采用景观照片评分,定量根据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合川区美丽乡村景观评价准则层中,乡村聚落景观权重最高(0.375),地形地貌景观权重最低(0.044)。合川区美丽乡村景观评价综合等级不理想,Ⅲ级乡村景观仅有二佛村,其他村景观等级均较低。  相似文献   

13.
在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下,我国的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现场调研考察和文献研究,归纳总结乡村聚落景观的构成要素,即建筑景观、公共节点、户外小品、道路铺装、植物景观和滨水景观,以及主要特征,主要是地域性、乡村性、乡土性、生态性、文化性、传承性和协调性;并从提高乡村旅游吸引力的角度,提出了打造田园景观风貌,建设特色乡旅项目,打造特色农业景观,创意嫁接时尚景观等营造具有吸引力的乡村聚落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方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81-12382
述评了玉溪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的地理环境、植物资源、民居建筑、人文环境、新建的景观设施,总结出其中的乡村旅游景观特色以及乡村民俗旅游活动,为新平的乡村旅游开发和对少数民族村寨现代化的推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建设者与欣赏者对乡村景观的审美诉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乡村景观建设更加人性化,满足普通人的生活和行为需要,对未来乡村景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采用查找文献资料、访谈及问卷调查3种方式,以浙江省临安市4条乡村景观线路为对象,对乡村景观建设者与欣赏者关于乡村道路两侧行道树景观、乡村建筑形式、乡村绿化风格、乡村绿化植物选择、乡村聚落景观等方面的审美诉求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审美群体因其不同的教育背景、成长环境、思考问题的角度以及所涉利益,对乡村景观审美认识存在差异.因此,未来的乡村景观建设要协调各方,寻找新的审美平衡点,建设一种最大限度的满足各种审美要求的生机盎然的宜居之地.  相似文献   

16.
山西小城镇水资源严重短缺、大气与土壤污染严重,据此提出了建设小城镇园林植物景观的建设方法:根据小城镇特色来制定园林目标,制定植物景观建设工作体系,将城镇与周围乡村景观建设相结合,创造自然化节约型的植物景观,使植物景观多样化与艺术化,并保持一定的绿量水平。  相似文献   

17.
乡村绿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地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植被覆盖度下降,乡土景观受损,绿化模式和功能单一,公共活动绿地缺乏等问题,提升乡村居住环境。乡村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景观,自然和生态是乡村环境的主要特征。植物是唯一有生命的景观要素,是乡村景观中占主导地位的景观元素。本文从新农村绿化植物配置的概念、基本原则、配置形式等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以期给新农村绿化建设工作以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李佳佳  王志鹏  郭超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1):2672-2676
以生态旅游为切入点,通过前期全面而又有效的调研,分析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生态、人文、技术耦合式发展的思路,研究如何通过重塑植物生境、水景提升、地域文化内生式发展、技术助力等完成乡村景观的更新,实现旅游功能在乡村景观中的表达,以此改善乡村景观,提升乡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产业效益,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以忻府区城镇园林植物景观建设为例,提出城镇园林植物景观的建设方法:根据城镇特色来制定园林目标,制定植物景观建设工作体系,将城镇与周围乡村景观建设相结合,创造自然化节约型的植物景观,使植物景观多样化与艺术化,并保持一定的绿量水平。  相似文献   

20.
金敏华  戴海英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0):2077-2080
浙江省在乡村规划建设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以往乡村规划建设行为的趋同惯性,导致不少乡村资源未被充分挖掘,从而造成同质化现象。作者走访杭州市临安区指南村,就其“红叶指南”植物景观主题营造展开论述,围绕当地特色红叶景观强化、“乡宿”旅游战略推进和乡村机制创新实践,探究美丽乡村旅游发展下的特色植物景观主题营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