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安红椒大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安红椒是以大棚栽培为主,每年6—7月播种,11月至翌年3月采收。淮安红椒栽培应选择适宜品种,根据计划采收时间、茬口安排,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定植后,前期管理应以促进营养生长为主,中期应以促进果实生长为主,后期应加强保温、防病工作。该文从品种选择、播种时间、育苗、施肥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向详细介绍淮安红椒大棚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淮安红椒是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淮安市清江浦区为核心的红椒种植区,设施红椒栽培面积达2万hm2以上,是淮安及周边地区现代高效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裂果会影响红椒的品质与价值,是红椒生产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为规范淮安红椒大棚栽培方法、获得优质高产的淮安红椒产品,特编制本技术规程。技术规程以优质、稳产、安全为目标,根据淮安红椒的农艺性状和栽培条件,规定其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季节、产量及产量结构、育苗、移栽定植、大棚防裂技术、病虫害防治、记录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淮安红椒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安红椒是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江苏省淮安市具有较长的栽培历史。为规范淮安红椒的种植方法、获得优质高产的淮安红椒产品,特编制本技术规程。本技术规程以优质、稳产、安全为目标,根据淮安红椒的农艺性状和栽培条件,规定产地环境、栽培季节、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记录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淮安红椒产业发展对地方特色蔬菜资源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110-112
淮安红椒是江苏省第一个设施蔬菜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市场上受到消费者的高度青睐。本文阐述淮安红椒的特征及发展现状,分析淮安红椒产业发展的成功经历及其存在的问题,并讨论该产业对当地蔬菜资源开发的启发,以推进区域特色蔬菜资源发展。  相似文献   

5.
1月12、13日,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连续两天隆重推介"淮安红椒","淮安红椒"能取得如此成绩,得益于各方努力。"淮安红椒"产自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色泽喜庆、肉中带润、大小适中、辣味适度、富含维生素C,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2009年6月,"淮安红椒"成功注册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也是江苏省首个设施蔬菜中国地理标志商标。  相似文献   

6.
7~8月份蔬菜生产主要包括夏播蔬菜管理:秋菜的播种及管理;大棚秋延后番茄、黄瓜的播种及管理;大白菜播种;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番茄及甜(辣)椒的播种育苗等,主要农事灾害为伏旱、洪涝和冰雹。  相似文献   

7.
基于物联网的淮安红椒产业向精准农业转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安红椒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收集等方法研究基于物联网的淮安红椒产业向精准农业转变过程中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智慧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变、靠天吃饭向靠数生活转变、混沌文化向精确文化转变、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基础产业向综合产业转变等5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响  谢岗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0):220-224
淮安红椒是淮安区域特色农产品,集"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江苏省名牌农产品"三大品牌于一身,在全国具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清浦为核心产区的淮安市红椒常年累计种植面积可达2万hm~2,成为了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其产业发展关系到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研究旨在分析淮安红椒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期从宏观层面为其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赵文戈 《现代农业》2012,(10):12-13
介绍北票市无公害红干椒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育苗、播种、苗床管理、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红干椒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种植藤椒历史悠久,为充分挖掘粮食生产潜能,当地科技人员创新性试验探索藤椒林下套种大豆,设计春播和秋播各一亩,并详细介绍了本次藤椒林下套种大豆的试验材料、方法、要点等,结果显示:春季播种大豆试验成功,秋季播种的大豆因气候原因,仅有极少的几株作为考种参考。现将试验成果整理成文,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秋西瓜栽培即是秋季播种西瓜的栽培方式。栽培秋季西瓜的目的在于延迟供应期,因此又叫延后栽培。西瓜在9、10月份收获,供应国庆和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了青冈县大棚香菜秋季延后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选茬整地、种子处理、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害防治及分批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生产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姜秀萍  周光会  王丽娟  黄金福  廖世  张钰  刘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1946-1947,2008
[目的]探讨霜冻灾害对开鲁县红干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开鲁县基准气候站1961~2010年地面最低温度资料及2005~2011年红干椒田间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年霜冻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对红干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开鲁县无霜冻期的延长基本来自于终霜冻日提前的因素,春季终霜冻对红干椒种植造成的灾害概率较小,而秋季初霜冻给红干椒产业造成的损失巨大;秋季初霜冻的致灾频率要大于春季终霜冻。针对早晚霜冻对红干椒生长的危害提出了相应的补救措施。[结论]为开鲁县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红干椒损失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芽孢杆菌菌剂对淮安红椒连作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淮安红椒连作10年大棚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基础上,研究了早春和秋延迟红椒施用芽孢杆菌菌剂后连作土壤中有机质、有效养分和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了芽孢杆菌菌剂在修复淮安红椒连作障碍方面的可行性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红椒连作土壤中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升高,脲酶、蔗糖酶、蛋白酶、过氧化物酶及脱氢酶活性显著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升高;每亩施用200~400 g芽孢杆菌菌剂能够显著促进红椒对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的吸收和利用,降低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能够显著改善根际土壤微生态,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过氧化物酶和脱氢酶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芽孢杆菌菌剂能够显著缓解淮安红椒的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5.
红干椒是传统的蔬菜,又是调料,还是提取红色素等物质的工业原料,更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中国的红干椒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近几年,露地大面积栽植红干椒,出口韩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1基地选择基地需要空气清洁,3km内无污染源,大气、灌溉水、土壤要分别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大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生产田用水质量标准(GB5084—1992)、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2选用优良品种中国红干椒品种较多,但在北方栽培的主要有:益都红椒、辣妹小红干椒(F1)、天鹰椒(朝天椒)。3育苗每667m2用种子200g,4月初在温室内播种育苗,5月…  相似文献   

16.
丛枝菌根真菌对淮安红椒连作土壤养分和酶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淮安红椒(Capsicum annuum L.)连作10年大棚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基础上,研究了根际施用不同量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有机质、有效养分和酶活的影响,探讨了丛枝菌根真菌修复淮安红椒连作障碍的可能性及其机理。结果表明,连作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升高,脲酶、蔗糖酶、蛋白酶、过氧化物酶、脱氢酶活性显著降低,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升高;每株施用3、5g丛枝菌根真菌能够促进红椒对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的吸收,使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能够改善根际土壤微生态,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过氧化物酶和脱氢酶活性,从而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显著缓解淮安红椒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7.
《农技服务》2017,(19):45-46
淮安"红椒"种植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不断政策扶持和业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总结,逐渐形成了产业,并于2010年,取得了国家工商总局核准的"淮安红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知名度显著提高,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大棚秋延后栽培菜椒,可确保元旦、春节前后上市,以增加市场蔬菜的花色品种,提高菜农经济收入.应用大棚菜椒秋延后高效栽培技术,一般亩产值达4000~4500元.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采用科学的优选方式,对引进的25个红干椒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试验及脱水试验,选出了三个适合本地区种植的红干椒品种。为红干椒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供红干椒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各种栽培因子对辣椒红素影响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氮、磷、钾肥、微量元素肥料、光照、灌水、间作、植物生长调节剂及采收期等栽培因子对红干椒生长发育、辣椒素及辣椒红素含量的影响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为红干椒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供红干椒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