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次研究通过投加Fe~(3+)从而改善了水产养殖废水中沼泽红假单胞菌产量。结果表明,投加Fe~(3+)的最佳剂量为12mg/L,菌体产量达到3700mg/L。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中温批式厌氧发酵工艺,研究清洗及未清洗海带在不同接种率下,盐度对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底物浓度发酵时,未清洗海带的产气性能要优于清洗海带,无机盐对产气率提高约13%~25%。未清洗海带组在盐度为12.96 g·L~(-1)时的产气性能最佳,产气率和产甲烷率分别为464.4±0.39和288.28±0.24 m L CH_4·g~(-1) VS_(added),比相同条件下清洗海带的产甲烷率提高29.56%,此时发酵液中主要金属离子浓度K~+4780 mg·L~(-1),Mg~(2+)250 mg·L~(-1),Ca~(2+)130 mg·L~(-1)和Na~+1600 mg·L~(-1),表明适宜浓度的无机盐有利于厌氧发酵的产气性能。  相似文献   

3.
拟定采用自制WFC-A型物相分析磁选仪对铁矿石中的磁性铁进行分离,再用容量法测定磁性铁含量的分析方法,确定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15×10-2,相对标准偏差为0.42%~4.34%。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为大批量铁矿石中磁性铁的测定分析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一种基于纳米三氧化二铁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研究痕量Hg~(2+)在该传感器上的电化学响应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0.1 mol/L的KCl中,纳米三氧化二铁修饰电极在+0.144 V出现一个强而尖锐的溶出峰,说明修饰电极能有效增强Hg~(2+)的溶出伏安信号。在富集电位-1.2 V,富集时间300 s的最优测试条件下,Hg~(2+)溶出峰电流与其浓度在3~13μg/L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0.993 6,检测限为0.18μg/L。将该电极用于青提汁中的检测,回收率为95.2%~100.7%,表明该制备简单的修饰电极灵敏度高、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利用菊粉酶对菊粉进行加工可以高效实现菊粉在食品加工各领域的低成本、多应用、高附加值。采用酶解法水解菊粉,通过底物浓度、适宜温度、pH、酶用量单因素的检测,采取响应面优化生产工艺条件。单因素结果为酶粉浓度35%、50℃条件下调浆30min、pH值5.5~6、加入2mL氯化钙溶液(0.1moL/L),60℃恒温水浴中加入2mg菊粉酶(6 000U)水解40min为单因素最优条件。正交优化后工艺参数为底物浓度34.7%、pH值6.0、水解温度55.5℃、酶用量2.6mg。对水解效果影响的大小顺序是底物浓度酶用量水解温度pH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改变试验条件,建立UPLC对饮料中7种人工合成着色剂的分离分析方法,为快速识别和检测合成着色剂提供技术依据。试验结果表明:7种合成着色剂在2.0~50 mg/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5 mg/kg(柠檬黄、新红、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和0.2 mg/kg(亮蓝、赤藓红),回收率为91.7%~104.1%,相对标准偏差为0.1%~3.0%。  相似文献   

7.
酸水解对DNS法测定甜高粱中总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酸水解对DNS法(3,5-dinitrosalicylicacid method)测定甜高粱中总糖产生影响的原因。通过对甜高粱浸提液水解后的糖组分检测发现:6 mol/L盐酸与糖液按体积比2∶1混合,沸水浴30 min会造成果糖完全分解。在这种条件下,利用DNS法测定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时,测量值分别为理论值的100%、2.5%和52.2%。同时,果糖水解后的溶液会在高压液相图谱上出现葡萄糖伪峰,造成葡萄糖测定值偏高。酸浓度、水解时间以及水解温度均会对果糖与蔗糖的测定产生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果糖在酸水解过程中发生分解是造成DNS法测定甜高粱中总糖产生误差的原因。采用DNS法测定含有果糖与蔗糖的原料总糖时,需要在保证蔗糖完全水解的情况下果糖不被破坏,否则会造成测定的不准确。  相似文献   

8.
以重金属离子Hg~(2+)为研究对象,使用经过L-半胱氨酸修饰的Cd Te量子点溶液对Hg~(2+)进行检测,Hg~(2+)与表面采用修饰剂的量子点结合使得量子点发生荧光猝灭现象,Hg~(2+)浓度与荧光猝灭的变化强度呈一定的线性关系,利用这种线性关系实现量子点对溶液中Hg~(2+)含量的定量检测,检测波段为400~800 nm。在优化条件下测得方法检出限为6.11×10~(-9)mol/L(S/N=3,n=11),线性范围为9×10~(-9)~5×10~(-6)mol/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6%。在实验环境下,对特征波段进行变量标准化(SNV)预处理,再进行偏最小二乘(PLS)建模分析,得到较好的自预测能力和实际预测能力,其中校正集的决定系数为0.878 4,RMSEC为11.631 3μmol/L,验证集的决定系数为0.728 7,RMSEP为18.717 4μmol/L。结果表明,实验建模效果良好,操作简单、方便,实验快速、可靠、无污染,表明利用量子点荧光探针检测Hg~(2+)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测定水中溴酸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色谱柱柱前衍生化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UV)测定水中溴酸盐含量。衍生优化结果表明:方法的回收范围是98%~105%,相对标准偏差符合检测要求;检出限为0.001 mg/L,线性关系好,能够满足现行标准检测要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程波 《南方农机》2017,(18):111-112
文章通过对烟用接装纸前处理及检测条件的方法研究,有效分离Cr~(3+)和Cr~(6+),确定原子吸收法测定烟用接装纸中六价铬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的重复性较好,RSD=2.14%10%;再现性较好,RSD=2.90%10%;回收率在89.33%~99.84%。通过比较原子吸收法与连续流动法,所得两种方法的RSD_(max)=8.83%10%,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可满足我厂烟用接装纸中六价铬含量的日常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1.
酵母甘露糖蛋白对葡萄酒稳定性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葡萄酒后期稳定性处理中化学物理处理的频率和程度,使产品尽量保持自然的风格特色,试验研究了在葡萄酒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酵母甘露糖蛋白后,对葡萄酒后期处理稳定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甘露糖蛋白对霞多丽干白葡萄酒的酒石稳定性具有很好作用,可以增加葡萄酒的电导率。并通过试验筛选加入甘露糖蛋白(200mg/L)对干白葡萄酒冷稳定处理作用中,初始电导率值变化、电导率下降值、K^+和Ca^2+含量变化的分析研究,对冷稳定性处理后添加甘露糖蛋白,对葡萄酒酒石稳定性作用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对葡萄酒发酵和陈酿过程中质量进行有效监控,是葡萄酒品质的重要保证。通过监测葡萄酒发酵和陈酿过程中酚类物质和颜色的演变规律,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建立基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酚类物质和颜色参数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R)模型。结果显示总酚、总单宁和总黄烷醇质量浓度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增加,在陈酿过程中逐渐减小。而总黄酮醇在发酵过程中先增加而后减小,在陈酿过程中逐渐减小。浸渍过程和发酵初期是颜色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陈酿过程中颜色逐渐老化。基于紫外-可见光谱的酚类物质和颜色参数预测模型的校正集决定系数Rcal2及验证集决定系数Rval2均不小于0.84,残余预测偏差(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 RPD)均不小于2.54,模型可以达到预测的目的。因此,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是快速监测红葡萄酒发酵和陈酿过程中酚类化合物及色泽演变的一种简单经济且高效可行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Cu2+在猪场废水中含量较高,其毒性作用往往会严重影响猪场废水的处理效果。为了加强重金属离子对猪场废水好氧生物处理作用机理的研究,通过试验探讨Cu2+对猪场废水SBR处理系统的影响。在确定去除COD最优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曲线拟合确定Cu2+对SBR的临界胁迫浓度分别为2.994mg/L(按COD排放标准)和4.956mg/L(按Cu2+排放标准),且镜检发现胁迫浓度下SBR微生有较为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化学离子(Fe2+、Ca2+)对滴灌灌水器堵塞发生过程的影响及堵塞机制,以二级处理再生水和地下水为水源,选取标称流量为1.1~1.8L/h的4种灌水器进行灌水器堵塞试验。试验中每天灌水12h,定期测定灌水器流量,试验结束后测定灌水器生物膜干重及胞外多聚物EPS重量。结果表明:化学离子改变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和结构稳定性,增加了堵塞物质的形成和生长速度;向地下水加入Fe2+增大灌水器发生生物化学堵塞的风险,地下水同时加入Fe2+、Ca2+,灌水器以化学堵塞为主;再生水加入Ca2+提高了灌水器化学堵塞风险,加入Fe2+或同时加入Fe2+、Ca2+增加了发生生物化学堵塞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声-Fenton氧化联用处理印染废水,并将超声-Fenton氧化联用与两种方法单独作用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考察了初始pH、Fe2+、H2O2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对于CODCr浓度为1 000mg/L的印染废水,超声-Fenton氧化联合处理在pH为4,Fe2+投加量为0.02mol/L,H2O2投加量为0.18mol/L,反应时间6min,CODCr的去除率达到最高61.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查清呼伦贝尔煤电基地的水资源质量。【方法】现场采集和收集了81件地下水(其中潜水42件,承压水39件)化学样品进行水质检测。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溶解性总固体(TDS)的分布以及水化学类型的分析,进行研究区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研究;通过离子交换和岩石溶滤以及蒸发浓缩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最后根据熵权-密切值法评价了地下水的水质情况。【结果】研究区潜水和承压水均属于碱性水,平均硬度值分别为254.81 mg/L和208.22 mg/L,阳离子均以Na~+、Ca~(2+)为主,阴离子以HCO_3~-、Cl-为主;TDS均为高平原向平原及河谷区逐渐变低,且超过1 000 mg/L的区域基本位于高平原上;潜水含水层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Na-HCO_3以及Ca?Na?Mg-HCO_3,承压含水层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Na-HCO_3·Cl以及Na·Ca·Mg-HCO_3。【结论】地下水中Na~+是通过含水介质中的Na~+与地下水中的Ca~(2+)和Mg~(2+)交换而得到,水化学特征主要受含钠和钙硅酸盐的溶滤作用影响,采矿活动对其影响基本可忽略,农田灌溉对地下水中NH4+和NO2-有一定的影响。潜水和承压水的水质普遍较差,在河谷区和平原区下地下水水质较好。相关研究成果旨在为呼伦贝尔煤电基地水资源规划和优化配置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宁夏贺兰山东麓5个子产区(银川、青铜峡、红寺堡、石嘴山和农垦产区)自然发酵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基本理化指标和电学特性,分析不同产区葡萄酒间电学特性的差异,筛选出区分不同产区葡萄酒的特征频率和有效电学参数,初步探索基于电学特性识别宁夏贺兰山东麓不同子产区葡萄酒的能力,以期为简捷快速有效识别产区葡萄酒提供新方法。结果表明,宁夏贺兰山东麓5个子产区的葡萄酒理化指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农垦产区的葡萄酒可滴定酸含量最高,而还原糖含量最低;银川产区的葡萄酒挥发酸含量最低,石嘴山产区的葡萄酒酒精度最高。通过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筛选出电压2 V下,区分不同产区葡萄酒的电学特性特征频率为0.1 kHz,有效电学参数为Z、Lp、X、Cp和Q。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均显示,利用葡萄酒电学参数能够明显区分贺兰山东麓5个子产区,采用Fisher-判别分析建立的预测模型,其回代检测和交叉验证正确率均为100%。因此,利用葡萄酒电学特性识别产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霞多丽干白葡萄酒香气特征与成分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我国主要葡萄酒产区的霞多丽(Chardonnay)干白葡萄酒为研究对象,对不同产区和年份的葡萄酒样品进行香气质量分析,建立了霞多丽香气特征与香气成分之间的数学联系。葡萄酒香气感官量化分析由30名经过葡萄酒标准香气物质培训的品尝员进行,量化数据综合了香气特征使用频率和强度分值。葡萄酒香气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偶联GC-MS检测分析。对香气特征量化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主要产区霞多丽干白葡萄酒有6个典型香气特征:柑橘、菠萝、紫罗兰、石灰水、青苹果和柠檬。香气成分的气味活性值(OAV)分析表明,供试酒样中检测出的64种香气成分有25种具有气味活性,高含量化合物中酯类香气贡献率明显高于高级醇和有机酸,微量成分中萜烯醇和去甲类异戊二烯化合物香气贡献率高。通过用香气成分建立我国霞多丽干白6个典型香气特征的回归模型,预测香气特征的强度,判别葡萄酒的香气质量和产区。结果显示,6个模型中5个方差分析达到极显著水平,t检验显示它们的常数项和化合物系数极显著,实测值与预测值相关系数R2在0.979~0.999之间。  相似文献   

19.
对2种葡萄皮及其酿造的葡萄酒中粗酚进行提取,测定其体外DPPH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进一步利用转基因斑马鱼对提取物进行血管生成抑制活性检测。提取物处理斑马鱼胚胎22 h后,统计斑马鱼体节间血管的生长情况及提取物对斑马鱼体节间血管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显示,葡萄酒和葡萄皮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但葡萄酒的DPPH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均高于葡萄皮,其中葡萄酒1的DPPH清除率最高,为89.42%;比葡萄酒2高1.29个百分点,总抗氧化能力葡萄酒2最高,为223.24 U/m L;葡萄酒粗酚提取物能明显抑制斑马鱼血管生成,且节间血管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中葡萄酒1的背长轴和体节间血管抑制效果更好;而葡萄皮粗酚提取物对斑马鱼血管生成无任何作用。  相似文献   

20.
厌氧发酵中挥发酸含量与碳酸氢盐碱度的滴定法修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寻简单可行的厌氧发酵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VFA)质量浓度与碳酸氢盐(TIC)碱度的测试方法,选用Nordmann滴定法与精密仪器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中温全混式鸡粪发酵液进行比较测定,并对该滴定法进行一定的修正。实验结果表明,修正前滴定法与精密仪器法测得的VFA质量浓度及TIC碱度存在极显著差异,均值相对误差均在50%以上,修正后差异性不显著,均值相对误差显著降低,且在有机负荷高于4.0g/(L·d)时,均值相对误差低于10%,可实现更为简便准确的VFA及TIC质量浓度测定;修正后滴定法测得的总VFA质量浓度与气相色谱法测得的乙酸质量浓度间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可实现由滴定法估算实际厌氧发酵中的乙酸质量浓度;在对厌氧发酵系统的酸化预警作用中,相比于pH值,采用修正后滴定法测得的VFA与TIC质量浓度比更为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