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源EBR(24-表油菜素内酯)对低温胁迫下葡萄幼苗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方法】以欧亚种(Vitis vinifera L.)鲜食葡萄品种‘紫脆无核’营养袋扦插苗为试材,分别在4℃和0℃低温条件下,研究外源EBR对葡萄幼苗4种抗氧化酶活性(CAT、SOD、POD及APX)、超氧阴离子( )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在两种低温胁迫条件下,外源EBR处理均使葡萄叶片抗氧化酶CAT、POD、SOD及APX活性升高,且总体与对照之间差异显著;同时也使葡萄叶片抗氧化物质GSH及AsA含量升高,在4℃和0℃条件下,GSH平均含量较对照分别升高5.4%及7.8%,AsA含量分别升高8.8%及13.0%;EBR处理使叶片 及MDA含量降低, 平均较对照分别降低28.5%及17.3%,MDA含量分别降低6.8%及7.5%;EBR处理明显提高了葡萄幼苗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平均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8.4%和59.1%、3.5%和5.2%及18.6%和25.0%。【结论】在低温胁迫下,外源EBR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减少了活性氧(ROS)的积累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产生,增强了葡萄幼苗耐低温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外源一氧化氮(NO)提高红树植物抗低温的生理机制,以秋茄(Kandelia obovata)为试验材料,对其施加不同浓度(0、0.1、0.5、1.0和1.5 mmol/L)的外源NO供体(SNP),并进行4℃低温处理,研究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秋茄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NP处理降低了秋茄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提高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从而降低了低温胁迫对秋茄幼苗的伤害,以0.5 mmol/L SNP处理效果最佳。低温胁迫下,适宜浓度的外源NO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促进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降低膜透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保护了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秋茄幼苗抗低温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CaCl2对北海道黄杨叶片抗冷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Ca2+对植物抗寒性的影响,了解植物抗寒机理,在低温胁迫前用不同浓度CaCl2溶液浇灌北海道黄杨扦插植株,然后对植株进行4℃低温胁迫。研究不同浓度CaCl2对4℃低温胁迫过程中叶片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mmol/L CaCl2处理北海道黄杨植株,能显著提高低温胁迫过程中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改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菜用甘薯低温伤害机理并评价菜用甘薯品种耐寒性,以5种菜用甘薯苗为材料,通过人工气候箱模拟低温实验,以25℃为对照,研究在15℃,5℃低温胁迫下其叶片中生理生化的变化,然后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品种间耐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5种菜用甘薯叶片中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细胞伤害指标升高;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Pro)、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而升高。不同品种间各指标大小及变化差异较大。由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5种菜用甘薯耐寒性强弱顺序为:15℃低温胁迫下,莆薯53海南本地品种徐菜薯1号徐紫菜薯8号广薯菜2号;5℃低温胁迫下,莆薯53海南本地品种徐紫菜薯8号徐菜薯1号广薯菜2号。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外源物质复配对低温冷害下番茄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影响。[方法]以‘中杂9号’番茄为试验材料,叶面喷施5–氨基乙酰丙酸(ALA)+海藻酸钠寡糖(AOS)、ALA+褪黑素(MT)、ALA+纳米二氧化硅(NPs),以喷施蒸馏水对照,研究不同外源物质复配对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物量、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含量、活性氧水平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ALA+AOS处理能更显著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高耐冷性;ALA+MT处理能更有效的提高SOD、POD、CAT活性,提高清除活性氧能力;ALA+NPs处理能更好提高植物生物量和根系活力,提高植物抗寒能力。[结论]综合来看,上述外源物质复配组合均能显著提高低温冷害下番茄幼苗渗透性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活性氧积累,缓解膜脂过氧化伤害,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进而增强番茄对低温胁迫的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望天树的抗寒机理,以2年生望天树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0℃低温胁迫(0、1、2d,以25℃常温培养为对照)下望天树的生理指标和外部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0℃)胁迫时间的延长,望天树幼苗叶片中保护酶系统(SOD、POD)、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叶绿素以及丙二醛(MDA)和相对电导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变化趋势,在0℃处理2d时达到最大值,且均>对照;待温度回升到25℃后,望天树幼苗叶片中的抗氧化酶(SOD、POD)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以及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则均有所下降。表明望天树苗期叶片在0℃低温胁迫中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0℃处理2d可作为早期筛选耐寒材料的时间节点;待温度回升到25℃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开始下降,表明望天树幼苗在遭受低温胁迫后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机制。  相似文献   

7.
以水稻品种‘湘早籼45号’为试验材料,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进行低温(4 ℃)处理,测定水稻幼苗形态特征、壮苗指数、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EBR能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水稻幼苗的损伤,并以1.0 μmol/L EBR处理效果最佳,其株高、茎粗、地上部分鲜质量、地上部分干质量、地下部分鲜质量、地下部分干质量以及壮苗指数相比低温对照显著提高9.22%~40.74%;而根系的长度、表面积、体积、连接数和根尖数相比低温对照显著增加14.42%~42.8%。同时,1.0 μmol/L EBR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幼苗根系的SOD、POD、CAT活性,相比低温对照增加14.88%~73.92%,并且能显著降低水稻幼苗叶片和根系MDA含量的积累,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因此,在生产上,喷施1.0 μmol/L EBR溶液能够增加水稻幼苗的低温耐受性,有利于培育水稻壮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外源甜菜碱对低温胁迫下烤烟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红花大金元和K326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以在室温环境不施加外源甜菜碱条件下生长的烟草幼苗为正向对照(CK),以4℃低温胁迫下未施用外源甜菜碱溶液处理的烟草幼苗为负向对照(CK_0),设置5个外源甜菜碱浓度(0.012 5、0.050 0、0.100 0、0.150 0和0.200 0 mol/L)对4℃低温胁迫3 d的烟草幼苗进行灌根处理,对渗透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多酚代谢相关酶及总酚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施用外源甜菜碱可对低温胁迫下烟草的一系列生理指标产生影响:可提高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提高多酚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增加;使丙二醛(MDA)和超氧阴离子(O_2~-)的含量以及电解质渗透率得到抑制。【结论】4℃低温胁迫下,红花大金元根施0.150 0 mol/L、K326施0.100 0 mol/L外源甜菜碱具有最大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9.
β-氨基丁酸(BABA)是一种高效的植物诱抗剂,能够增强植物对多种胁迫的抵御能力。通过施加外源BABA来减轻干旱胁迫对烟草幼苗的毒害,并从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系统来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5 mmol·L-1 BABA可以有效地改善烟草幼苗生长状况,提高其相对含水量及存活率。BABA预处理不仅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烟草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还增强烟草幼苗超氧化物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此外,BABA预处理提高干旱胁迫下烟草幼苗过氧化氢(H2O2)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综上,BABA诱导烟草幼苗抵御干旱胁迫是诱导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累积及抗氧化酶活性调节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以菜用大豆品种绿领95-1为试材,研究外源亚精胺(Spd)对NaCl胁迫下菜用大豆植株不同时期叶片多胺含量、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Spd显著提高NaCl胁迫下菜用大豆叶片中的游离态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NaCl胁迫下外施Spd的菜用大豆植株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植株,O-2·产生速率及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植株膜脂过氧化轻于对照;外施Spd植株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因此,亚精胺在提高菜用大豆耐盐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外源一氧化氮对干旱胁迫下烤烟脂膜过氧化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一氧化氮(NO)在干旱胁迫下对烤烟脂膜过氧化的抑制效应,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 SNP)对干旱胁迫下烤烟叶片和根系膜透性、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烤烟叶片和根系膜透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proline, Pro)、K+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明显提升,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显著降低;喷施0.25 mmol/L和0.50 mmol/L SNP分别使烤烟叶片、根系膜透性和MDA含量显著降低,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显著增加。说明外源SNP能有效提高烤烟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维持细胞膜系统稳定性,缓解干旱胁迫对烤烟细胞脂膜的氧化损伤,同时SNP在缓解干旱损伤时具有浓度效应,且烤烟不同器官对SNP浓度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苗期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为探索马铃薯耐寒机制及耐寒品种的早期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低温敏感型品种费乌瑞它、中薯3号和耐寒品种桂农薯1号、桂农薯4号苗期植株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5℃低温胁迫处理,于处理后0、1、2、3、5和7 d分别取样并测定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结果】5℃持续胁迫3 d对叶片造成的伤害在外观形态上开始出现,胁迫5 d后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受低温胁迫后,各品种叶片POD、CAT和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整体上均呈升高趋势,峰值出现时间存在差异;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各生理指标升降变化趋势不同。在低温胁迫5 d时,耐寒品种的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低温敏感型品种,费乌瑞它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下同)。低温胁迫提高了各品种的叶片MDA含量,在低温胁迫第5 d时,低温敏感型品种的MDA含量高于耐寒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OD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OD活性与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AT活性与脯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POD、CAT和SOD活性及MDA和脯氨酸含量可作为鉴定马铃薯品种耐寒性强弱的生理指标,低温胁迫第5 d可作为早期筛选耐寒材料的时间节点。4个马铃薯品种苗期耐寒性强弱依次为桂农薯4号>桂农薯1号>中薯3号>费乌瑞它。  相似文献   

13.
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芦苇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揭示外援褪黑素提高芦苇抗盐胁迫能力的生理机制,以芦苇幼苗为试验材料,探究叶片喷施外源褪黑素(0.01 mmol/L)对盐胁迫下(150 mmol/L NaCl)芦苇幼苗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渗透物质含量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了芦苇幼苗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对幼苗造成严重的生理伤害。喷施外源褪黑素通过增加芦苇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提高光合性能,提高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增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活性氧和MDA含量,缓解盐胁迫对芦苇幼苗的生长抑制。因此,叶面喷施褪黑素通过提高盐胁迫下芦苇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积累量,有效清除过量的活性氧,缓解氧化损伤,来增强幼苗的抗盐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土壤盐渍化地区的大豆种植提供合理化建议,提高大豆产量。[方法]采用盆栽法培养大豆,分析10、15和20 mmol/L外源CaCl_2对150 mmol/L Na Cl胁迫下大豆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三叶期大豆幼苗施加150 mmol/L NaCl胁迫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而脯氨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喷施10 mmol/L CaCl_2处理组与盐对照组相比,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喷施15 mmol/L CaCl_2处理组与盐对照组相比,3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升高,其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升高显著(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不显著(P0.05);喷施20 mmol/L CaCl_2处理组与盐对照组相比,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综合分析外源CaCl_2对盐胁迫下大豆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表明,15 mmol/L CaCl_2的缓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下喷施生长调节剂对甘薯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以及对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方法】采用人工旱棚和旱池模拟薯块膨大高峰期(100—120 d)干旱胁迫,结合 13C标记方法,研究喷施6-苄氨基嘌呤(6-BA)、α-萘乙酸(NAA)和脱落酸(ABA)3种外源激素对甘薯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测定甘薯叶片 13C积累量和分配率、内源激素含量、碳代谢酶活性、光合荧光特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RDA分析。【结果】与正常供水相比,干旱胁迫导致甘薯产量下降了18.76% (P<0.05),而喷施生长调节剂可以显著降低干旱胁迫条件下甘薯减产的幅度(P<0.05),喷施6-BA效果最佳,其次分别是喷施ABA和NAA。干旱胁迫下喷施生长调节剂可显著提高功能叶光合效率,从而促进薯块膨大期光合产物的合成。其中,喷施6-BA与喷清水处理相比,叶片净光合速率(Pn)提高了10.93%,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增加了20.00%。干旱喷施不同生长调节剂均能显著提高甘薯瞬时 13C积累量和向块根的分配率,6-BA处理分别提高了75.68%和27.68%,促进了光合产物( 13C)由叶片向块根中的转移和分配。此外,喷施生长调节剂可提高叶片碳代谢酶活性,喷施6-BA、NAA和ABA与喷清水处理相比,SS酶活性分别提高29.59%、19.25%和13.03%。喷施生长调节剂可以缓解因干旱引起的ZR和IAA含量下降,喷施6-BA与喷清水处理相比,ZR和IAA分别增加了18.72%和10.97%。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碳代谢酶活性和内源激素是调控薯块膨大高峰期光合产物( 13C)分配的关键指标(R=0.997);通径分析表明,对甘薯光合产物( 13C)由叶片向块根中转移与分配的影响直接作用系数较大的是Pn、SPS、ABA、ZR、SS和Fv/Fm。RDA分析表明,喷施6-BA与甘薯 13C总积累量、块根 13C分配率、ZR、Pn、Fv/Fm、SS和SPS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干旱胁迫下,喷施生长调节剂能提高内源激素含量和SPS、ADPGase为主的碳代谢酶活性,改善叶片光合特性,促进薯块膨大期光合产物( 13C)由叶片向块根转运,缓解干旱胁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菜用甘薯叶中的多糖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对菜用甘薯叶片还原糖和总糖的吸收光谱、测定和提取条件进行研究,以间接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菜用甘薯叶片中还原糖的最适检测波长为493 nm,DNS显色剂用量为2.0 mL,显色反应时间为10 min,显色反应后静置时间10 min。还原糖及总糖样品液提取水浴温度为100℃,水浴时间为30 min;总糖样液酸解时盐酸用量为2.0 mL,沸水浴时间为20 min。此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和回收率符合实验要求,可准确测定菜用甘薯叶片中的多糖含量,实现了对菜用甘薯叶片中还原糖、总糖和多糖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7.
对甜椒穴盘苗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复水处理,探讨了叶片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如下:叶片RWC、渗透势随基质水分减少而降低,渗调能力逐步增强。POD、SOD、CAT酶活性随水分减少而上升,SOD对水分胁迫最敏感,复水后主要由POD、CAT负责清除H2O2和过氧化物;游离氨基酸、脯氨酸随基质水分减少急剧上升,复水后大幅下降,可能为轻度胁迫下主要的渗调物质。RWC降至45%(停水后3d)时,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显著积累,明显晚于氨基酸,但它们基础含量高,主要在较为严重的水分胁迫时发挥作用。虽然水分胁迫使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能力均提高,但任何程度的胁迫均不可避免地伤害幼苗。穴盘苗生产中,建议“水分胁迫锻炼”时间以不超过3d(RWC≥45%)为宜。  相似文献   

18.
低温弱光条件下砧穗互作对茄子嫁接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艳  徐坤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0):3734-3740
 【目的】探讨茄子砧木及接穗对嫁接苗抗冷性的贡献大小,为茄子越冬嫁接栽培合理选用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抗冷性显著不同的台茄(T)和赤茄(C)互为砧穗,采用靠接法进行组合嫁接,测定低温(10 ℃/2 ℃)胁迫前后嫁接苗叶片电解质渗漏率、丙二醛(MDA)含量及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低温胁迫下,TC/TC、TC/C、TC/T等组合嫁接苗中台茄叶片的的电解质渗透率及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同株的赤茄叶片,但显著低于T/T,且组合嫁接苗中台茄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较T/T显著升高,表明抗冷性较强的赤茄根系及叶片,均对嫁接苗台茄接穗抗冷性具有正向效应。虽然TC/C的抗冷性较强,TC/TC次之,TC/T较差,但三者均显著低于C/C,表明抗冷性较弱的台茄无论根系还是叶片,均对嫁接苗赤茄接穗抗冷性具有负向效应。【结论】由于TC/C的抗冷性显著高于TC/T,表明嫁接苗抗冷性以根系的贡献大于接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