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掌握临夏州高寒阴湿区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春油菜产量的影响,利用春油菜3414田间试验来研究氮磷钾肥的最佳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试验处理中,产量最高的是处理T11,为3 799.8 kg/hm~2,其次是处理T7,为3 789.45 kg/hm~2。氮磷钾肥施肥量与春油菜产量之间呈现出三元二次方程关系,由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计算出氮磷钾肥的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 83.25 kg/hm~2、P_2O_5 50.1 kg/hm~2、K_2O 27.15 kg/hm~2。  相似文献   

2.
以城市污泥为试材,研究了污泥施用量对毛白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施入土壤后提高了土壤中的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促进了毛白杨的生长,在沙地上进行毛白杨造林,每株施入15kg污泥,毛白杨的生长量最大,成活率较高。污泥施入层镉、硝态氮含量增加,但未向下迁移。  相似文献   

3.
优质毛白杨是我市主要造林树种之一,通过近几年的摸索,总结出地膜覆盖、保水剂、生根粉抗旱造林综合技术,与普通造林技术相比,可提高地温3-5℃,提高土壤含水量25%-30%,确保造林成活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4.
毛白杨人工幼林施用N、P、K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沙地营造毛白杨人工幼林施肥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该土壤条件下,最佳施肥总量450kg/ha,材积生长量比对照提高32.1%;最佳配比N∶P_2O_5∶K_2O=4∶3∶0.5;最佳施肥量与最佳配比二者组合的林木生长更快,材积比对照提高一倍.施肥增加了毛白杨叶子中叶绿素和N、P、K的含量,同时叶重、叶面积等也有所增加,因而促进了毛白杨生长.  相似文献   

5.
王东  李红伟 《乡村科技》2021,(27):78-79
毛白杨是我国北方地区特有的一种乡土速生树种.其生长快,寿命长,树干高大通直,树姿雄伟壮丽,是营造速生用材林、防护林、四旁绿化和农田林网化的重要树种.同时,其抗烟和抗污染能力较强,也是绿化城市、工厂、矿山的良好树种.因此,近年来其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本文在全面总结毛白杨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对毛白杨...  相似文献   

6.
沙地林果开发综合治理造林模式就是在集中连片的沙荒、沙丘、沙岗上,发展以果树为主的林果产业,实现治理与开发并重,生态与经济效益结合,达到改善沙区生态面貌,促进沙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油菜氮磷钾不同配比试验,在修文县六屯乡境内,油菜氮磷钾以1:0.5:0.5为最佳配方,其长势最好、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8.
由于角瓜覆膜种植年限较短,在生产中没有准确的施肥量及氮磷钾配比,造成了在设计施肥上的不方便及一定程度的经济效益的降低.通过本试验,寻找出覆膜角瓜高产、经济的施肥量最佳氮磷钾配比.  相似文献   

9.
平衡施肥对冬小麦最佳施肥量及施肥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农业部"3414"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因素施肥组合对冬小麦产量及施肥效益的影响,提出氮、磷、钾的最佳用量和配肥比例。结果表明:在喀什地区灌淤土上施氮、磷、钾肥对冬小麦的增产效果依次为N>K>P,最佳施N量为14.9 kg/667 m2,P2O5为10.3kg/667 m2、K2O为3.5 kg/667 m2,最佳产量为413.1 kg/667 m2,N∶P2O5∶K2O比例为1∶0.69∶0.24,最佳利润179.69元/667 m2是喀什地区冬小麦理想的施肥配比和施肥效益。  相似文献   

10.
氮、磷、钾是作物必需的而且是很重要的营养元素,采取"3414+1"试验方案,探索克选10号马铃薯在黄沙泥田的不同氮、磷、钾配比,旨在提高马铃薯产量和种植效益,减少化肥的面源污染。通过试验数据建立了马铃薯克选10号施肥模型y=752.07+179.91N-13.61P-40.73K-1.78NP-0.66NK+6.63PK-5.01N2-2.25P2-0.41K2,得出克选10号马铃薯在黄沙泥田中的最佳施肥量为尿素32.39 kg/667 m2、普钙48.50 kg/667 m2、硫酸钾24.80 kg/667 m2,可获1 949.84 kg/667 m2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毛白杨形态和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既对毛白杨的宏观特征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和研究,同时也利用扫描电镜对一些微观特征:叶背面气孔、角度层和毛的密度进行了研究,从以上两方面特征中,选取了45个性状,利用系统聚类对18个样本(类型)归类,从而把毛白杨划分为非皱折毛白杨类和皱折毛白杨类,并统一使用了自然变型这一分类等级,这将消除毛白杨种下分类等级的混乱,为毛白杨的良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毛白杨气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毛白杨(Populu s tomentosa Carr·)叶背进行扫描。根据围绕保卫细胞周围的副卫细胞上面角质层皱折的有无,把毛白杨气孔划分为两大类,即:非皱折气孔和皱折气孔。而后者又根据皱折的形状、粗细而划分为:(1)双环皱折气孔(2)螺旋皱折气孔(3)辐射粗皱折气孔(4)辐射细皱折气孔。  相似文献   

13.
在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组织培养工作中,使用简化的土汁培养基培育毛白杨实生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它与MS或MS/2培养基培育的实生苗相比,在苗高、主根长度和叶片数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从而简化了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并可节省经费开支,也有利于基层单位开展组织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4.
毛白杨无性系同工酶基因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通过对86株毛白杨优树和古树的不同组织材料的16种同工酶酶谱分析研究,发现有10种酶系统遗传表达稳定.其中有8种酶系统(ACO,GOT,LAP,NDH,PER,PGM,6-PGDH和SKDH)共有12个基因位点,另外两种酶系统(IDH和MDH)难以确定位点,各具5种酶1谱表现型.用这些酶系统可将86株毛白杨归属于79个不同遗传组成的无性系.重叠率为8.14%,平均重叠率为1.63%.由此证明全国毛白杨档案库收集的资源,具有丰富的种群代表性和可靠性.本文对用同工酶基因标记鉴别无性系所选用酶系统数目及其最佳酶系统组合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毛白杨组培茎段扦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组培茎段(小芽及大芽的切段)扦插和嫁接的方法与规律。结果表明:茎段扦插成活率达85~90%,幼苗生长良好。应用此法能够免去生根培养基及有关环节,使组培苗成本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为得到毛白杨4CL-like基因并对其原核表达特性进行分析,利用毛白杨叶片的总RNA反转录得到的总c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克隆得到毛白杨4CL-like基因(登录号:XP_002315339.1).利用MEGA软件对4CL-like基因及其他9个来自不同物种的4CL基因进行进化树分析.最后通过构建pET30-4CL-like原核表达载体对该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克隆得到的4CL-like基因CDS区全长为1 758 bp,编码585个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与葡萄中的4CL-like5有很高的同源性.另外,SDS-PAGE分析表明,4CL-like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中成功表达,所表达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60 ku.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木质素在不同转基因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植株中的变化情况,对1年生转正义pt4CL1基因毛白杨、转反义pt4CL1基因毛白杨和非转基因毛白杨(741对照)植株的生长状况和组织化学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转反义pt4CL1基因毛白杨的叶片数、株高、茎粗等明显优于对照,而转正义pt4CL1基因植株没有明显变化;转正义pt4CL1基因毛白杨的木质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而转反义毛白杨的较对照低。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沙地蓄水保墒能力,改善幼树主要根系分布区土壤生态条件,对沙地毛白杨蓄水抗旱栽培技术及其对幼树生长的作用进行了6a守位研究。结果表明,在幼树根系分布区内分层掺壤,铺塑料膜双及进行聚水抗旱栽培,可明显增强沙地蓄水保墒能力。形成水,肥的富集区,对幼树成活和保存以及对根系,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5个毛白杨基因型(TC121、TC152、TC332、TC510和TC970)叶片为外植体,研究毛白杨不同基因型叶片再生能力的差异,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设计,建立并优化毛白杨叶片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毛白杨叶片离体再生能力受基因型的影响,基因型间的叶片再生率差异显著.其中基因型TC152再生率最高,在MS + 6-BA 1.0 mg/L + NAA 0.05 mg/L + 蔗糖 30 g/L + 琼脂 6 g/L 培养基上可达到97.0%;基因型TC970在MS + 6-BA 0.5 mg/L + NAA 0.05 mg/L + 蔗糖 30 g/L + 琼脂 6 g/L 培养基上再生率可达到94.7%;经培养基优化后,基因型TC332再生率提高至72.3%,而基因型TC510和TC121再生率仍低于5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