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鳍鲷(Sparus latus),广东俗称黄脚[鱼立]、黄丝[鱼立]、[鱼立]鱼、福建俗称黄翅,台湾俗称乌鯮、赤鳍仔。 黄鳍鲷为广东省优质鲷科鱼类,肉质鲜美,营养价值较高,口感极佳,向来被港、澳、穗、深等地市场视为高值的海鲜品种。幼苗经过驯化后可放养于淡水,是海淡水养殖的优质鱼种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在广东番禺海鸥岛,提起养黄鳍鲷,大家首推的就是石楼海鸥水产养殖基地。大家推荐的理由有三:产量高,病害少,出品的黄鳍鲷肉质细嫩。到底该基地有什么养殖秘诀,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实地探访了海鸥岛石楼海鸥水产养殖基地。"我们养黄鳍鲷成功的关键是‘黄鳍鲷+金鼓鱼+鲳鱼+鲈鱼+鳙鱼'这五种鱼的混养模式。"养殖场负责人郑先生一语道破黄鳍鲷高产的奥秘。郑先生表示,他们从事黄鳍鲷养殖已经有三十年历史,既纯养过,也混  相似文献   

3.
黄鳍鲷的胚胎和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鳍鯛Sparus latus Houttuyn在分类学上属鲷科Sparidae,分布于红海、阿拉伯海、印度、朝鲜、日本、菲律宾、印尼和我国。为广温,广盐的杂食性鱼类,是我国东南沿海和港澳地区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关于黄鳍鲷的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发育的研究,国内至今尚未见正式报道。日本学者水户(1963)曾对自然海区黄鳍鲷卵子的特征和早期发育有过简述,原田(1970)及赤畸等(1982)观察了人工繁殖鱼卵和仔、稚、幼鱼的形态变化,但与我们的观察结果有一些差异。本文通过对黄鳍鲷的人工繁殖试验工作,详细观察了该鱼胚胎发育和仔、稚、幼鱼的形态特征,作为进一步研究其早期生态的  相似文献   

4.
《水产养殖》2021,42(6)
正黄鳍鲷(Sparus latus Houttuyn)属于鲈形目,鲷科,鲷属,俗称赤翅、黄脚立,通常生活在热带或温带浅海底层,喜栖息于海里的岩礁地区~([1])。黄鳍鲷具有较强的适应不同环境能力,同时还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和蛋白含量高等特点,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2])。  相似文献   

5.
黄鳍鲷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养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黄鳍鲷的分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人工繁育和养殖等技术,为合理利用黄鳍鲷的自然资源,提高其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黄鳍鲷在广东俗称黄脚立、立鱼,珠海、阳江、湛江及广州番禺等地区均有养殖,且规模逐渐扩大。 目前正值秋冬换季,是黄鳍鲷指环虫病暴发的高峰期。笔者根据近年来诊治鱼病的经验,将黄鳍鲷指环虫病的防治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鮨、鲷鱼类种类繁多,国内外记载适宜于咸淡水池塘养殖的品种有鮨科中的尖吻鲈(Lares calcarifer)和花鲈(Lateolabrax japonions),鲷科中的黄鳍鲷(Sparus latus)、灰鳍鲷(S.berda)和平鲷(Rbabdosargusus surba)。尖吻鲈是亚洲和太平洋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8.
淡水池塘黄鳍鲷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进春 《河北渔业》2010,(5):17-17,26
黄鳍鲷又名黄脚立、黄加拉、赤翅,属鲈形目、鲈亚目、鲷科、鳍鲷属,肉质佳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黄鳍鲷适应力强,在河口区半咸水域均有分布,为杂食性鱼类,生长快。近年来,我县淡水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通过不断探索鱼虾混养新技术来摆脱困境,2009年4月至9月,黄鳍鲷与南美白对虾混养试验取得成功,效益显著,现将技术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国家水产总局南海水产研究所于1981年5月开始对黄鳍鲷亲鱼进行了生物学调查,同年11月下旬在广东盐田该所海水养殖试验站进行了人工孵化育苗试验,共孵出仔鱼20万尾左右,至今年2月21日,育成体长14~31毫米的黄鳍鲷稚鱼164尾,初步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两广渔民俗称“(鱼立)”的二长棘鲷,肉质细嫩腴美,经济价值较高,是北部湾海域盛产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据资料统计,北海市1951年至1955年的五年中,(鱼立)鱼捕捞总量共达125.57万担,年均产量25.1万担,占年总产量的20%。但是,  相似文献   

11.
正斑节对虾是目前我国南方养殖对虾的主要品种。黄鳍鲷是海南、广东、福建等沿海常见的一种经济鱼类,黄鳍鲷不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且食性杂、生长快、适应力强、经济价值高,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一个海水鱼类养殖品种。近年来由于养殖水环境不良,病害发生较为严重以及死亡率高而困扰着一些养殖户。为寻找养殖新途径,一些养殖户开始尝试斑节对虾与黄鳍鲷混养。这里介绍该混养方法,旨在给养殖户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鳍鲷俗称“黄翅”,是一种浅海近岸底层鲷科鱼类。常结群随潮流缓慢洄游于礁石之间,觅食小虾、沙蚕和藻类等。因性贪食,常为钓翁之香饵所诱。黄鳍鲷个体虽小,一般常见的500克以下,但体色艳丽,肉味鲜美炙口,被视为仪次于石斑鱼的名贵经济鱼类,是许多钓鱼爱好者强烈追求的垂钓对象。但如何垂钓黄鳍鲷,使其钓之有获,并不是一般钓者所能轻易办到的。笔者根据多年钓鱼实践,谈谈几点巧钓黄鳍鲷的经验,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鳍鲷,俗名黄脚立,是一种浅海近岸、广温广盐、暖水性底层经济鱼类.人工养殖时,在半咸水的环境中生长最佳.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凭借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优势和积极稳定的地方扶持政策,成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黄鳍鲷养殖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4.
黄鳍鲷为浅海暖水性底层鱼类,舟山海域有部分分布,该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市场畅销,是网箱养殖推广和海洋增殖放流的本地优良品种。为了解决黄鳍鲷苗种的供应问题,浙江省舟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联  相似文献   

15.
平鲷(Rhabdorsargus sarba)属于鲈形目、鲷科、平鲷属鱼类。广东俗称圆头[鱼立]、丝[鱼立],金丝[鱼立]等。  相似文献   

16.
采用Sephacryl S-400凝胶过滤柱层析和电洗脱等纯化方法,首次从黄鳍鲷骨骼肌中分离纯化到伴肌动蛋白,并制备了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经Protein A-Sepharose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高纯度免疫球蛋白G(IgG).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免疫斑点印迹(Dot-Blot)和免疫印迹(Western-Blot)等方法对纯化的伴肌动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进行分析鉴定,并研究了不同贮藏条件下伴肌动蛋白的变化情况.SDS-PAGE结果显示本研究从黄鳍鲷骨骼肌中分离纯化了高纯度伴肌动蛋白;Dot-Blot检测结果显示兔抗黄鳍鲷伴肌动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为5×104;Western-blot检测表明兔抗黄鳍鲷伴肌动蛋白多克隆抗体能与肌原纤维蛋白中的伴肌动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其它蛋白不发生免疫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铺设海马齿生态浮床的鱼、贝混养池塘(实验塘)和鱼、贝单一养殖池塘(对照塘)的养殖质量,实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黄鳍鲷、尼罗罗非鱼、鲻3种鱼的鳃、内脏和肌肉及近江牡蛎、泥蚶两种贝类软体部分的Ni、Cu、Zn、Cd和Pb 5种重金属含量,并进行食用安全性评价;同时,测定了两种模式下养殖的黄鳍鲷与尼罗罗非鱼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及一般营养成分,以进行肌肉品质评价。结果显示,实验塘中各种水产品食用部分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水产品相关限量标准;对照塘中近江牡蛎软体部分中Cu和Cd的含量分别为57.113 mg/kg wet wt.和1.163 mg/kg wet wt.,泥蚶软体部分中Cd含量达到1.231 mg/kg wet wt.,均超过了限量标准。黄鳍鲷、尼罗罗非鱼、鲻3种鱼类肌肉的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两组鱼肉的摄入均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实验塘黄鳍鲷肌肉中的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塘,而实验塘尼罗罗非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EAA、鲜味氨基酸含量DAA均显著高于对照塘(P0.05);实验塘两种鱼肌肉中粗蛋白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饱和脂肪酸含量低(P0.05)。研究表明,实验塘鱼体肌肉的营养价值高于对照塘,且肉质更加鲜美。  相似文献   

18.
采用常规石蜡组织切片及AB-PAS的染色方法对野生和养殖黄鳍鲷(Sparus latus)消化道中粘液细胞的类型及分布情况进行了比较观察研究。黄鳍鲷粘液细胞在消化道各部位均有分布,不同部位粘液细胞的类型和分布均有差异。食道中以Ⅰ、Ⅱ型粘液细胞为主;贲门部和胃体部只有Ⅰ、Ⅱ型粘液细胞分布,幽门部只有Ⅰ型粘液细胞;幽门盲囊、肠道及直肠都是Ⅱ型粘液细胞最多。野生与养殖黄鳍鲷粘液细胞的区别在于消化道的相同部位养殖鱼比野生鱼粘液细胞数量更多。根据研究结果推测粘液细胞的类型和分布与鱼的生活环境及食物相关,也可能与消化道中各种菌群的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9.
四月雨水不断,广东珠海黄鳍鲷养殖大面积暴发了小瓜虫病。  相似文献   

20.
鲷科于类属间远缘杂交的发育和生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鲷科鱼类的肉味鲜美 ,营养价值高 ,生长快 ,其主要养殖品种真鲷 (Pagrosomusmajor)、黑鲷 (Sparusmacro cephalus)、黄鳍鲷 (Sparuslatus)和平鲷 (Rhabdosargussar ba)的人工繁殖及种苗生产已获得成功[1,2 ] ,但未见其杂交育种成功的研究报道。这 4种鲷分属同科不同属。笔者从1 989年开始进行这 4种鲷的杂交育种生产试验 ,均成功孵化出杂种仔鱼 ,并获得全长 6 6~ 86mm的平鲷与黑鲷杂交后代幼鱼 6 .0万尾。为海水鱼的属间远缘杂交研究及杂交育种生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