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临沂市莲藕种植发展迅速,在一些低涝洼地,低产田及一些村内老化鱼塘,都开发种植莲藕,效益较好。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藕池内的水资源、生物饵料资源,临沂市兰山区水务局积极探索了藕鱼混养技术,该技术采用担形硬化藕池混养鱼类,实现了藕鱼共生、层藕叠状、消除害虫、疏松土壤,达到每667 m~2产藕4000 kg、产鱼100 kg,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利庆  王建红 《齐鲁渔业》2007,24(12):23-24
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我们于2006年进行了藕田养殖乌鳢生态试验。试验面积1.67hm~2(25亩),平均每667m~2产藕2146.8kg,产鱼319.7kg,纯收入8708元。1材料与方法1.1藕池建设藕池选择在靠近水源,进排水方便,保水力强的一片涝洼地,面积1.67hm~2(25亩),东西长131m,南北宽127  相似文献   

3.
于清泉 《内陆水产》2001,26(1):33-34
菏泽地区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处于新旧黄河的三角地带,有大量的荒洼地,为充分利用这部分资源,近年来我们把开发荒洼地发展莲藕生产作为振兴农村经济新的突破口,取得了显著成效。1999年全区植藕面积达到1.3万多公顷,实现产值4亿多元。在种植方式上不仅有一般的坑藕、池藕,也有地膜铺底植藕、硬化池格式植藕等。其中,硬化池格式植藕是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一种,它一般每667米2产量3000~4500千克,是坑藕产量的几倍。1997年单县村民赵保林,0.33公顷亩硬化池首次突破单产5000千克/667米2,1999年定陶县宝宁乡农民李学民,0.53公顷硬…  相似文献   

4.
宋锦  颜丙光 《内陆水产》2004,29(2):27-28
格式池鱼藕混养技术,就是将硬化藕池用房瓦、硬板等隔成一个个2~4m^2的小格,格内植藕,平均每667m^2水面可产藕0.5万kg,产鱼400~450kg,纯效益1万元以上。该技术可利用荒坑、荒滩、河滩地、零星边角地筹建格式池鱼藕混养,具有投资小、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适合农村千家万户大力发展,既能增加  相似文献   

5.
莲藕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水生植物;藕池养鱼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藕鱼相互利用,生态共存的最佳组合。池塘硬化植藕养鱼,可充分利用荒废盐碱地、沙化漏水地或低值农田,且具有投资小、用工少、节水节肥、技术易掌握、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是当前调整水产养殖结构,发展健康养殖和生态  相似文献   

6.
格式池鱼藕混养技术,就是将硬化藕池用房瓦、硬板等隔成一个个2~4m^2的小格,格内植藕,平均每亩水面产藕0.5万kg,产鱼400~450kg,每亩纯效益1万元以上。该技术可利用荒坑、荒滩、河滩地、零星边角地筹建格式池鱼藕混养,具有投资小、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适合农村千家万户大力发展,既能增加经济收入,又能改善市场  相似文献   

7.
塌陷地硬化藕池植藕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城市从2001年春季开始,借鉴外地经验,结合塌陷地特有的水域条件,进行塌陷地硬化藕池植藕高产试验。通过肥城市科委组织专家测产验收,亩产达6260kg,亩收入逾万元,为渔民探索出了一条增收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8.
于清泉 《齐鲁渔业》2001,18(3):15-16
菏泽地区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处于新旧黄河的三角地带,有大量的荒洼地,为充分利用这部分资源,近年来我们把开发荒洼、发展莲藕生产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新的突破口,取得了显著成效。1999年全区植藕面积达到20多万亩,实现产值4亿多元。在种植方式上不仅有一般的坑藕、池藕,也有地膜铺底植藕、硬化池格式植藕等。其中,硬化池格式植藕是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 1种,一般亩产量3 000~5 000 kg,是坑藕产量的几倍。1997年单县村民赵保林,5亩硬化池首次突破亩产 5 000 kg,1999年定陶县宝宁乡农民李学民…  相似文献   

9.
梁瑞青 《水产养殖》2005,26(3):26-27
莲藕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水生植物,近年来藕价一直居高不下,养殖效益十分可观。硬池植藕,使藕在硬化的格内生长,减少了肥料营养消耗,提高了藕的产量,而且大大降低了采藕的劳动强度,同时可以开发利用荒废涝洼盐碱地资源。藕鱼混养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藕鱼生态共存,互惠互利的健康养殖模式。该技术投资少,用工少,技术容易掌握,适合农村单家独户经营,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0.
<正> 节水植藕养鱼,即改变传统的植藕方法,推广节水植藕套养鱼种新技术,以提高荒废地综合利用率,改善了生态环境,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1 高产原理 莲藕属地下茎水生高等植物,具有喜大肥、高积温生长特性。据此,砌池捶底造格,人为地给植物创造了低水位、高积温、舒适优良的生长环境。造格阻止了茎叶徒长营养的有机消耗,导致了莲鞭遇硬物回发,加速了侧鞭的多发或层发,最终实现了层藕叠状,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开发利用当地的藕田资源,实施藕田种养结合,发挥藕田生态系统的最大负荷量,汶上县水利局水产站于2008年在汶上镇岗子村、郭仓乡刘庄村进行了藕田生态养殖克氏螯虾试验。试验面积1.67hm^2(25亩),平均每667m^2产藕2146.8kg,产克氏螯虾88.6kg,纯收入8288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6年4月山东省汶上县银都工贸科技生态园建成投产。利用涝洼盐碱贫瘠土地,通过科学的方法,实行多元复合结构立体开发,建成一处集蔬菜、牧草种植-畜牧禽类养殖-秸秆养藕-藕池养鱼-垂钓休闲-餐饮娱乐等多位一体的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生态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特别是该生态园推广的玉米秸秆养藕新技术亩产藕可达6000kg,是传统植藕产量的3倍~4倍。  相似文献   

13.
藕池养鱼技术藕池养鱼,一方面可发挥水体的生产潜力,增加商品鱼,另一方面鱼的活动也有利于藕的生长,达到鱼藕双利,提高经济效益。一、藕池建造1.选择土质肥沃、阳光充足、水源有保证的莲田养鱼。2.加高加固地埂,防止大水时淹塘或塌埂逃鱼。3.进排水口安装拦鱼...  相似文献   

14.
格式池鱼藕混养,就是将硬化藕池用房瓦、硬板等隔成一个个2~4米^2的小格,格内植藕,平均每亩水面产藕0.5万千克,产鱼400~450千克,每亩纯效益1万元以上。现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利庆  曹建久 《齐鲁渔业》2008,25(11):21-23
为了开发利用当地的藕田资源,实施藕田种养结合,发挥藕田生态系统的最大潜力,山东省汶上县水利局水产站于2007年在汶上镇岗子村、郭仓乡刘庄村进行了藕田生态养殖克氏螫虾试验。试验面积1.67 hm^2(25亩),平均每667m^2产藕2146.8kg,产克氏螯虾88.6kg,纯收入8912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0年利用水泥精植藕池搞好藕鱼混作试验。三个水泥池中分别放养革胡子鲶、罗非鱼、美国大口胭脂鱼。每个水泥池面积666m^2,经过126天的饲养、获得亩产革胡子鲶730kg,罗非鱼235kg,美国大口胭脂鱼75kg的好成绩,亩产藕4650kg。  相似文献   

17.
鳜鱼种专池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 《齐鲁渔业》2010,(12):38-38
<正>江苏省海门市水产养殖场从2007年5月初引进3 cm以下鳜夏花专池培育,经1个月左右培育成5 cm以上的鳜鱼种销售,平均成活率63%,每667 m~2产鱼种1.2万尾,产值1.8万元,效益8 500元。6月中旬以后在原池主养鳜,每667 m~2平均产量480 kg,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专池培育鳜鱼种技术介绍如下:1鱼池条件与放养池塘面积2000~3333m~2(3~5亩),水深1.5m以  相似文献   

18.
王德胜 《齐鲁渔业》2003,20(4):32-32
一、材料与方法 1.藕池选择与植藕方法选择远离管理区,环境安静,面积2.5亩的3号池作为试验池。该池是硬化高产藕池,保水性能强,进排水方便,池深1 m,池埂宽1.5 m,东西走向。植藕前每亩施有机肥1000kg、尿素10kg、磷肥30 kg作基肥。然后用大瓦将池塘分割为面积4 m2的小格,将藕种植于格内。在池塘整个北边空出一格不种,以便建食台供甲鱼摄食和活动,同时避免藕叶遮荫池埂,影响甲鱼晒背。植藕时间为4月10日,每亩用藕种250 kg。  相似文献   

19.
1997年我站在北流市郊的中灵村选择两张大面积的池塘养鱼种藕试验,以探索出池塘养鱼种藕获得鱼藕高产高效技术,为今后推广鱼藕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叶荣河 《齐鲁渔业》2006,23(10):21-21
为改变以往黄河三角洲地区团头鲂只作搭配品种的养殖方式,我们于2005年在永安镇东三村进行了“池塘主养团头鲂高产技术试验”研究,试验水面1.87 hm~2 (28亩),总净产成鱼18377.96 kg,平均每667 m~2净产658.94 kg,其中团头鲂平均每667 m~2净产461.02 kg,平均规格347.9 g,每667 m~2纯收入2 184.28元,投入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