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95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名叫《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电影,描写了一群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农村用自己的劳动和爱情谱写新生活.影片将当时农村沸腾的生活与青年人努力创业的精神面貌、乐观向上的生活志趣相结合,真切、充分地展示了农村欣欣向荣的时代风貌. 当年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结束之后,农村的年轻人纷纷踏上了先外出求学、再外出求职的道路.上世纪80年代之后兴起的"打工潮",更推动了数以亿万计的青年走出农村.斗转星移,近半个世纪之后,农村又再度迎来了年轻人的身影. 当前,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回到了农村.他们或是以"村官"的身份投身基层,想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做点什么";或是因为城市生活不顺利而再次返乡,藉此找回新的方向;或是因在农业院校就读,就此下定决心返乡创业……本期三农人物栏目将走近这些返乡的高校学子,近距离倾听他们的心声、体察他们的感受.我们想做的,就是记录下现今社会,村里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心理状态. 我们无法预测每一位年轻人的未来,无法评判他们的选择正确与否、理智与否、恰当与否.但村庄因他们此时的存在,总会发生些改变.我们也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能够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些年轻人,在他们成长的路上多一分耐心,多一分体谅,多一分帮助.毕竟,在他们身后,是沉寂了太久的乡村.  相似文献   

2.
郭蕾 《农家致富》2014,(6):57-57
当多数年轻人背上理想的行囊.远行他乡寻找青春支点的时候.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却选择回到家乡.开启梦想的大门。杨林.中国农业大学2013届毕业生,在北京打拼一段时期后,就选择了回到老家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再续自己的“香猪梦”。  相似文献   

3.
很多年轻人选择在“五一“期间走入婚姻的殿堂,难怪有人把“五一“黄金周戏称为“五一“结婚周了.理财无处不在,尤其像结婚这种需要调动多种资源的“巨大工程“就更需要动一下理财的脑筋.……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发展。他们有的毕业后就扎根乡村,有的离开大城市在乡村找到新的舞台,也有的还处在打拼的路上。在这片沃土上,这些年轻人个体选择不尽相同,但都在用才智和汗水给乡村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期待更有力的政策吸引、更健全的制度支撑,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5.
弹指一挥间,与共和国一起成长、一起走过风雨与辉煌历程的《农业知识》迎来了创刊60周年庆典。60年来,我厅主管的《农业知识》已深深植根于农村这片肥沃的土壤,深深植根于广大农民朋友的心田,深深植根于农业这片广阔的天地。一代代农业知识社人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6.
同样是开店,有的人日进斗金,有的店则门可罗雀。其实生意的好坏与店址的选择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重庆,就有个年轻人专门靠给人选择门店的位置而发财致富。  相似文献   

7.
两个刚出校门不久的年轻人,结伴去海南打工. 像所有怀揣梦想、两手空空的年轻人一样,他们只能住最便宜、条件最差的旅馆.十五、六个人挤在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闷热,狭小,混合着汗味、脚臭,还有墙角发霉的气味,加上蚊虫叮咬,简直无法入睡.但他们只能忍着.第二天一早,就跑出去找工作.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一些年轻人认为进口食品有档次,对国外食品盲目信赖;同时,内地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也导致涉事企业陷入了信任危机,人们更愿意选择看似“高大上”、打着“营养安全”旗号的进口食品。而庞大的电商平台和便捷的物流体系使进境食品逐渐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9.
<正>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关键是要给年轻人一个"向上的梦想空间"。城市发展的意义,是给所有人更多选择,而不是主导他们的选择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大城市无疑是全球经济增长和创新的主要推动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斯蒂格勒就对大城市青眼有加,他认为这里各色人才储备丰富,有一种多语言、多文化、兼容并包的氛围。大城市的迷人之处,在于它看起来总有"向上的成长空间",这对年轻人是致命的诱惑。美国著名程序员、科技作家保罗·格雷厄姆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伟大的城市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20,(4)
正"既然改行选择了农业,就不能给自己留下遗憾。我的初衷是把基地的农产品搬上市场、占有市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逐渐改变就业观念,选择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创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今年34岁的田航宇就是其中一员。近日,记者来到平水镇下灶村的田源梦蔬菜基地,基地的主人田航宇踏着泥泞的机耕路迎面而来。3年前,正当而立之年的他,带着年轻人的一腔热情和蓬勃朝气,创办了这家蔬菜基地,主要种植小番茄和蔬菜、草莓,出产的蔬菜、水果品质高,销量供不应求。2019年,基地被评为绍兴市菜篮子工程。  相似文献   

11.
靠点子致富     
《农家致富》2007,(21):18-18
点石成金 美国的一个年轻人在湖边散步,无意间捡起一块漂亮的鹅卵石,爱不释手。突然,年轻人头脑里冒出了一个大胆的发财计划。他做了一个精致的小木盒,铺垫好稻草,然后放入鹅卵石,美其名曰“宠石”,并在广告词里对其大加赞颂,说它无粪便,不喂食,不邋遢,挺随和,选择在圣诞节前推出,每件售价5美元。结果被争相抢购。这个年轻人用了4个月时间,赚了140多万美元。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实用技术》2009,(9):13-13
金融危机背景下,日本的年轻人不得不放下只能在大城市工作的身价,将注意力瞄准了农村地区.日本政府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也开始积极推出相关计划,比如本月开始实施的"农村工作队"计划,就打算招募2400名年轻人到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基层采访时,笔者接触到很多创业的大学生村官,倾听了他们的创业故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在与他们的交流中笔者发现,项目选择的合适与否,几乎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赵陈云,1983年出生的小伙子,山西省阳城县驾岭乡大学生村官,他有一颗年轻人的雄心,干劲十足,先后在3个村当村官,创业4次,但前3次屡战屡败.  相似文献   

14.
一、市场定位回收旧家具,并改制成目前市场流行的新样式,对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同时,不少需要租房、换房的年轻人,也经常到旧家具改制店添置一些新家具,因此开家具改制店市场潜力广阔。二、成本分析1.房租:200平方米2000元/月。家具改制店一般有"前店后厂"的设置,占地面积较大,在城市里租用场地成本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民离开了土地.而城乡存在的巨大差异是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动因.首先,从事农业劳动不仅收人低,劳作辛苦,还承担着巨大的自然和市场的风险.其次是城市生活方式的吸引.城市有繁荣、便捷的生活条件、完善的公共服务,成为农村年轻人梦想的天堂,他们或为城市生活方式所吸引,或为让后代享受良好的教育,或为自己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而走进城市.再次,教育环境营造了只有离开农村才光荣的社会心理氛围,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或社会舆论,都把离开农村作为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使得年轻人认为只有远离农村和农业才是“有出息”的,这种社会心理成为年轻人逃离乡村的重要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向失眠说不     
俗话说,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但时下越来越多年轻人成天嚷嚷着睡不着.而此时正值夏困意浓,失眠问题如何解决? 白天要光亮,夜晚要黑暗 可以利用照光帮助保持生理时钟的同步.建议每天吃完早餐后,应到室外活动半个小时,接受日光照射,给大脑(该清醒了)的讯号. 晚上睡觉时,尽量让卧室保持黑暗.若习惯开小夜灯的人,最好选择较柔和的橘色光.  相似文献   

17.
目前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进一步明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在城里打工定居,留在农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由此导致了留守老人群体的逐年增加。留守老年人由于缺乏足够的照顾和情感关怀,长期处于孤独的状态,身边没有人来约束其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往往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作,本文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总结出农村留守老年人患慢性疾病的概率已经达到了84%左右,其中困扰老年人的慢性疾病主要有高血压、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白内障、癌症等。  相似文献   

18.
赵昕 《当代农业》2014,(23):4-5
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大量农民因小规模分散经营效益低,选择告别农业进城务工;很多农家子弟读大学也是为了能留在城市。2013年1月,"家庭农场"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这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的模式,开始逐渐改变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想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相信,未来的农业,一定是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农二代"大显身手的产业;未来的农民,  相似文献   

19.
一个政党要想要长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除了有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必须深深植根于最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拥有最广泛的阶级基础,才能根深叶茂.这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党在新时期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20.
理想职业     
《农家科技》2011,(11):11
<正>一位父亲很想知道他儿子将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于是问道:"我想知道你喜欢干什么?现在是你选择的时候了。"我所喜欢干的?爸爸,这很简单,"年轻人说道,"我想整天坐着汽车兜风而且口袋里装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