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桃疮痂病又名桃黑星病,近年来在招远市发生逐年加重。2007年全市病园率达70%~80%,病果率20%~25%,重者果园达80%以上。作者对桃疮痂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1危害症状桃疮痂病的寄主植物除桃外,还有杏、李、扁桃等核果类果树。病菌主要危害果实,其次危害新梢、果梗  相似文献   

2.
桃疮痂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疮痂病又名桃黑星病,近年在山东招远市发生逐年加重,已成为桃的主要病害。2007年桃疮痂病严重发生。全市病园率高达70%-80%,平均病果率20%-25%,重者达80%以上,严重影响果实口感和商品价值.造成很大损失。笔者对桃疮痂病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疮痂病,发病桃园平均病果率20%~25%,重者达80%以上,严重影响了果品质量,给果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对桃疮痂病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12年生朝辉和10年生红珊瑚桃为试材,进行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防治桃疮痂病、穿孔病试验.结果表明,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桃疮痂病的防治达76.84%,600和800倍液对穿孔病的防治达78.04%和72.34%,均优于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和代森锰锌等常用杀菌剂来防治桃疮痂病和桃穿孔病的防效.  相似文献   

5.
桃疮痂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翟建中章红升(林业部宁波林业学校奉化315502)桃疮痂病又名黑星病,主要为害果实,亦能为害枝梢和叶片。它的发生和流行严重影响桃的品质和产量,甚至导致桃树营养生长衰弱,树势下降,成为结果期短的长年病树。1991年对桃疮痂病...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由于降雨频繁,桃疮痂病发生严重,特别是果实受到侵害,极大地影响了桃的质量,降低了商品价值。我们在1991年6月作了防治桃疮痂病试验,看出代森锰锌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桃蚜、球坚介壳虫、疮痂病、流胶病和细菌性穿孔病在金太阳杏上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1桃疮痂病的发生情况桃疮痂病是桃树常见病害,主要危害果实,使果实出现疏密不等的近黑色斑点,甚至出现裂纹,影响果实外观,降低销售等级,该病也发生于枝梢和叶。2005年7月11日,在14号桃上见典型病果。当年金海湖周边桃园,病果率达40%~50%。晚熟油桃、黄桃发病较多。2症状2.1果实桃果长到半大时开始发病,显现症  相似文献   

9.
着重介绍了周口桃产区中常见的桃果腐病、桃软腐病、桃疮痂病、桃溃疡病4种桃树果实病害的发生规律、发病症状及防治要点,以供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0.
桃疮痂病又名桃黑星病,,主要为害果实,也能为害枝梢和叶片.  相似文献   

11.
南丰蜜桔疮痂病是造成南丰蜜桔外观和内质负面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解放前南丰蜜桔疮痂病发病率高达 1 0 0 % ,几乎成为南丰蜜桔的一个特征。此病不仅影响到果实品质和产量 ,同时还使桔树生长受到抑制 ,以致树势逐年衰弱。解放后党和政府为发展南丰蜜桔生产 ,把防治疮痂病作为科技兴桔重点项目来抓 ,大力推广了药剂防治疮痂病技术。通过 50~ 80年代近 30年的防治实践 ,证明南丰蜜桔疮痂病害己得到有效遏制。表现为蜜桔果皮病斑全无或者很少见 ,品质有了明显改善。据调查 80年代前 ,南丰桔农防治疮痂病一般喷 2~ 3次药 ,而且药剂品种单一 ,…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设施油桃种植面积迅速发展,但是,温室油桃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了油桃的产量和品质,笔者就温室油桃栽培常见的几种病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供参考。1、桃疮痂病1.1危害症状桃疮痂病危害果实、枝梢和叶片的表皮。果实发病初期出现褐色小圆斑,后扩大为2~3mm黑斑,甚至出现连片黑斑。其能导致果皮生长停止而木栓化,甚至引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平谷区桃果实病害调查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2008年,在北京市平谷区进行了桃果实病害调查和防治试验以及防治技术示范推广。本文报道了平谷桃区桃果实主要病害种类及发生情况,提出了桃细菌性黑斑病、桃疮痂病、桃炭疽病、桃褐腐病、桃根霉软腐病的有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1 柑橘1 1 病虫防治1 1 1 疮痂病、黑斑病、黑点病 疮痂病一般在春梢芽长 0 1~ 0 2cm时 ,花谢 2 / 3时 ,选用 0 5 %~ 0 8%等量式波尔多液或77%可杀得粉剂 40 0~ 6 0 0倍液喷洒保护。在幼果期可选用 80 %大生M - 45可湿性粉剂 6 0 0~ 80 0倍液防治黑斑病、黑点病、疮痂病。1 1 2 花蕾蛀 根据各地虫情发生预测预报 ,一般于 4月上旬进行地面施药 ,每6 6 7m2 选用 3%呋喃丹颗粒剂 1 0~1 5kg ,拌细土 15 0kg ,均匀撒于全园地面 ;其次在柑橘花蕾露白时 ,进行树冠喷药 ,可选用 40 %水胺硫磷乳油 10 0 0倍液、或 2 0 %灭多…  相似文献   

15.
疮痂病严重影响南丰蜜桔外观和内在品质。建国前南丰县该病发病率曾高达 10 0 %。通过 2 0世纪5 0~ 80年代近 30年的防治 ,南丰蜜桔疮痂病已得到有效遏制。据调查 80年代前 ,南丰桔农防治疮痂病一般一年只喷 2~ 3次药 ,而且药剂品种单一 ,几乎只用波尔多液。即在春芽 1粒米长时喷一次 ,谢花1/ 2~ 2 / 3时喷一次 ,或在幼果豌豆大时再喷一次 ,有了这 2~ 3次药 ,疮痂病情就基本控制。此后我县桔园面积不断扩大 ,至 90年代中期 ,全县南丰蜜桔已达 94 6 6 7hm2 ,是建国初期173 3hm2 的 5 4倍。随着桔区范围扩大 ,疮痂病的发生出现加重趋…  相似文献   

16.
桃疮痂病又名桃黑点病、黑星病、黑痣病,主要危害果实,树冠下部果子、果实肩部受害最早最重。病斑早期为绿色、褐色小圆点,后期变成黑色、紫黑色病斑,病斑直径2~3m m。严重时,病斑聚合连片成疮痂状,果皮龟裂(裂口浅而小,不会引起果实腐烂)。枝梢受害,表面出现紫褐色至黑褐色稍隆起的圆形病斑。油桃果面缺乏茸毛保护,比普通毛桃更易感染疮痂病。油桃疮痂病有四个特点:一是病菌潜伏期长,一般在果实上的潜伏期为40~70天,在新梢和叶片上为25~45天。在花后即开始初侵染果实,大量发病在成熟前15~20天。二是发病快,夏季一场2~3天的连阴雨过后,…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防治桃疮痂病,试验比较了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氟硅唑微乳剂、25%戊唑醇微乳剂、45%咪鲜胺微乳剂7种杀菌剂对桃疮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防效优异,经济使用浓度为1 000倍液;其次为25%戊唑醇微乳剂2 500倍液。施用三唑类药剂氟硅唑、戊唑醇、烯唑醇对桃果实大小有一定影响,但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大,建议施用此类药剂时应避开幼果期,或避免连续使用。  相似文献   

18.
柑桔疮痂病是柑桔主要病害之一.据八二年调查市区柑桔疮痂病叶发病率44.21%~73.77%,幼果发病率57.77%~74.79%,常导致落叶、落果、影响树势,降低产量和果品质量.柑桔疮痂病的防治,现常用农药为波尔多液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果园单独连续喷布波尔多液会导致螨类、蚧类、粉虱类的猖獗,而喷布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疮痂病效果不及波尔多液好.为此,我们使用40%多菌灵胶悬剂和现行常用农药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柑桔疮痂病药剂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桃树栽培面积的扩大,桃疮痂病的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也逐渐上升。由于多数桃园只重视防虫而轻视防病,致使该病在流行年份给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为此,1989~1990年,在崔家峪镇对此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桃疮痂病又名桃黑星病,在我地是为害晚熟桃的一种最为主要的果实病害。该病一般发病率为20%~30%,严重时可达40%~60%。果实发病多在果实梗洼附近,最初呈淡褐色斑点,逐渐发展成暗褐色,后呈略突起的黑色痣状斑点,斑点大小2~3mm,严重发生时病斑聚合成片。由于病菌扩展仅限于表皮组织,发病后果肉仍可继续生长,而表皮因死亡而生长停止,因此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