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2年,按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基本要求和北京都市型现代渔业发展重点需求,北京市成立了鲟鱼、鲑鳟鱼创新团队,北京市鲟鱼、鲑鳟鱼创新团队是整合首都渔业科技资源,凝聚各方渔业科技力量,促进都市渔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几年来,北京市鲟鱼、鲑鳟鱼创新团队充分发挥"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冷水鱼产业技术体  相似文献   

2.
正2010-2013年,新疆各州的鲟鱼总产量从27吨增加到197吨。由于新疆地区鲟鱼养殖起步较晚,还尚未形成本土地区的鲟鱼繁育群体,因此新疆境内鲟鱼苗种缺乏。此外,新疆地区水文特征独特、鲟鱼养殖技术环节连接不畅,因此其鲟鱼苗种的驯养难度大。笔者于2013-2015年,在新疆地区进行了鲟鱼受精卵自然水体孵化及苗种人工饲料开口驯养的培育试验,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获得成功,并对鲟鱼的受  相似文献   

3.
<正>(上接2017年第8期)技术简介鲟鱼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最古老的一种鱼类,迄今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素有"水中熊猫"和"水中活化石"之称。鲟鱼肉蛋白质含量高,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尤其是酸赖氨酸和含硫氨基酸,高于金枪鱼、野生大黄鱼和养殖大黄鱼。另外,鲟鱼脂肪含量适中,且含含有比其他鱼类高3倍~5倍的ω-3不饱和脂肪酸如"DHA"和"EPA"(亦称脑黄金),具有促进大脑发育,降低胆固醇,预防老年痴呆的  相似文献   

4.
鲟鱼营养价值及其精深加工产品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鲟鱼起源于二亿五千万年以前,素有"鲟龙、皇帝鱼、活化石"之称,不但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鲟肝主治恶疮疥,肉治血淋,脾肺补虚益气。籽如小豆,食之健美,杀腹内小虫","鲨鱼翅、鲟鱼骨食之明目壮阳,延年益寿"。鲟鱼全身是宝,营养丰富、肉味鲜美,由于其脂肪含量低、蛋白含量高、且富含造血维生素——叶酸和α-3不饱和脂肪酸等优良特性,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鲟鱼子酱,西方国家视为稀世之宝、皇室贡品、顶级美食产品,市场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鲟鱼卵与西伯利亚鲟鱼卵的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化方法分析了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和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鱼卵的营养成分,并对两者的营养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两种鱼卵的水分含量平均值为62.83%~64.88%,粗蛋白平均含量为20.38%~20.77%,粗脂平均含量为10.41%~13.58%。统计分析表明,俄罗斯鲟鱼卵的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西伯利亚鲟鱼卵,而粗蛋白、水分和灰分含量略高于西伯利亚鲟鱼卵。俄罗斯鲟鱼卵和西伯利亚鲟鱼卵的氨基酸组成一致,均含有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50.66和44.43。两种鲟鱼卵的脂肪酸中,均以C16∶0、C18∶2n6c和DHA为主要脂肪酸,三者总的质量分数达50%左右;而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总量俄罗斯鲟鱼卵高于西伯利亚鲟鱼卵,在两种鱼卵中含量分别为19.47%和16.83%。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鲟鱼卵均含有丰富的各种营养成分,但从粗蛋白、必需氨基酸(EAA)、DHA和n3PUFA含量来看,俄罗斯鲟鱼卵的营养价值优于西伯利亚鲟鱼卵。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鲟鱼养殖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鲟鱼系现存的古老鱼类,起源于亿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被称为"活化石",素有"水中熊猫"之称.鲟鱼具有肉厚骨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的特点,富含的"DHA"和"EPA"对软化血管,促进大脑发育具有良好的功效.鲟鱼皮是高等皮革,又因其本身独特的外形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因此,发展鲟鱼养殖潜力巨大,市场销售看好,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7.
鲟鱼(Acipenser)也称"鲟龙"、"活化石",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原始的软骨鱼类,起源于二亿五千万年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鲟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蛋白质含量高,易消化吸收。天峡公司运用传统的罐制工艺结合鲟鱼的营养特点研制出鲟鱼香辣、酱香、茄汁、豆豉、麻辣鲟珍等5种罐头产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为鲟鱼产品市场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鲟鱼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中大型淡水鱼.鲟鱼肉厚、骨软、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鲟鱼肉属于低脂肪、高蛋白质肉类,含有比其他鱼类高3~5倍的ω-3不饱和脂肪酸和造血维生素-叶酸(Folicace).鲟鱼籽经加工制成的鱼子酱为世界性高级营养滋补佳品,素有"黑珍珠"之称.鲑鳟鱼是国际公认的优质名贵鱼,鲑鳟鱼鱼体无污染、肉质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鲑鳟鱼营养价值比一般淡水鱼要高,含有一般淡水鱼类所没有或很少有的DHA和EPA,而胆固醇含量几乎为零,因而有助于健脑、预防心脏血管疾病,并能有效抵抗糖尿病等慢性病和某些类型的癌症.  相似文献   

9.
鲟鱼是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寿命最长的鱼类,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食用价值。鲟鱼肉厚、骨软、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鱼肉中蛋白质的含量为18.1%,鱼卵中的含量更是高达26.2%,从营养学角度来讲,鲟鱼的肉质要优于三文鱼和龙虾等名贵水产品。目前鲟鱼的加工产品比较少,只有冷冻切片等几种产品,  相似文献   

10.
<正>技术简介:该技术为一种即食烟熏鲟鱼片及其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以鲟鱼为原料,以含树脂少的优质硬木苹果木进行烟熏,将鲟鱼剖杀去头去尾、清洗后依次进行切片、腌制、清洗、沥干、干燥、烟熏、干燥和包装工序制成的即食烟熏鲟鱼片干熟制品。本发明工艺对鲟鱼营养成分破坏小、产品中苯并芘(a)含量为0.24ug/kg,远低  相似文献   

11.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鲟鱼养殖业蓬勃兴起。虽然商品鲟鱼的价格从最初的800元/kg下降到现在30~50元/kg,但其利润空间仍然相对较大。鲟鱼育苗技术复杂,一直是鲟鱼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相似文献   

12.
<正>金塔县鸳鸯库区海东鲟鱼繁育场是甘肃最大的鲟鱼孵化繁育基地。为了打造酒泉市鲟鱼区域品牌,今年又从山东青岛引进24万粒鲟鱼发眼卵,其  相似文献   

13.
我所从1999年开始一直在进行鲟鱼苗的流水培育技术研究,流水培育鲟鱼苗的特点是占地少、培育量大、成活率高。2012年我所鲟鱼人工繁殖成功,采用自繁水花培育,从鲟鱼水花开始到成功转食,培育到规格5厘米/尾的鲟鱼苗,成活率达到97.6%。提高鲟鱼苗培育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是育苗设施和转食技术,现将鲟鱼苗培育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贵州省惠水县高镇镇姚新村。水源为无污染河水,水溶氧6.5~9.3毫克/升,pH6.8~8.2,水质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鲟鱼业的产业化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鲟鱼是我国黑龙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传统经济鱼类,历史上鲟鱼渔业基本都是捕捞渔业.我国鲟鱼的商业养殖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起来的,虽然鲟鱼的商业养殖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发展速度很快,时至今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养殖鲟鱼产量最大的国家.近年来,水产业内对鲟鱼养殖业发展方向的讨论十分热烈,养殖企业对鲟鱼产业做大做强的要求也很迫切,这表明我国鲟鱼养殖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从初级阶段到更高一级阶段的交界期.因此,回顾我国鲟鱼商业养殖的发展历程,思考我国鲟鱼产业化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由鲟鱼养殖业到鲟鱼产业化的综合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行业要闻     
华中世界最大鲟鱼产业园落户蔡甸总投资13.18亿两年内,武汉人可在自家门口的超市购买到人工养殖的"水产贵族"——鲟鱼及其加工制品。昨日,总投资13.18亿元的世界最大的鲟鱼产业园正式落户蔡甸。据了解,野生鲟鱼是国家一级濒危保护动物,严禁捕杀。14年前,湖北天峡公司与相关科研部门成功将鲟  相似文献   

16.
正鲟鱼是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寿命最长的鱼类。据记载,隶属于鲟形目鳇属的欧洲鳇鱼(Huso huso)最大捕捞个体约重3200千克。最大年龄个体为1952年捕获的152岁湖鲟。鲟鱼类肉质营养丰富,鱼子酱更具有"卵黄金"的美誉,从欧洲的古罗马,到中国的皇室均将其视为美味珍馐。鲟鱼商业捕捞始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达到捕捞高峰。由于过度捕捞、拦河筑坝和环境污染等原因,致使目前鲟形目所有27个种和亚种均处于濒危状态。  相似文献   

17.
三种养殖鲟鱼卵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养殖施氏鲟( Acipenser schrenckii)、西伯利亚鲟( A.baerii)和小体鲟( A.ruthenus)卵中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AA)和脂肪酸(FA)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三种鲟鱼中,西伯利亚鲟卵内粗蛋白(22.6%)和粗脂肪(17.9%)含量最高,且与施氏鲟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都显著高于小体鲟( P<0.05);三种鲟鱼卵内均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总量( TEAA)占总氨基酸( TAA)均高于49%,且施氏鲟卵内TEAA占TAA的50.06%,显著高于西伯利亚鲟和小体鲟( P<0.05)。三种鲟鱼卵内含量最多的必需氨基酸( EAA )均为亮氨酸,种类间的色氨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他EA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各种非必需氨基酸(NAA)含量种类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谷氨酸含量最高。三种鲟鱼卵内,含量最高的饱和脂肪酸(SFA)均为C16∶0,种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中均以C18∶1n-9含量最高,且施氏鲟卵内含量显著高于西伯利亚鲟和小体鲟( 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中均以C22∶6 n-3含量最高,其中西伯利亚鲟卵内含量显著高于施氏鲟和小体鲟( P<0.05);西伯利亚鲟卵内n-3/n-6值最高,小体鲟卵内最低,且三种鲟鱼间n-3/n-6值均有显著差异( P<0.05)。西伯利亚鲟鱼卵内, DHA、 EPA、 PUFA、 n-3 PUFA总含量及n-3/n-6值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种鲟鱼卵( P<0.05)。因此,在配置鲟亲鱼配合饲料时,要重视各种脂肪酸之间的添加比例。  相似文献   

18.
鲟鱼营养价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鲟鱼(Acipenser),又称鲟龙,属鲟形目,是一类原始古老的软骨硬鳞鱼类,素有"水中熊猫"和"水中活化石"之称。鲟鱼是食用价值极好的大型经济鱼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国内相关研究人员对鲟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肌肉、鱼卵、软骨等几方面。因此,对其营养成分的研究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重视,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多位学者对几种不同品种的鲟鱼营养成分的最新研究结果,以期为科学养殖和开发利用鲟鱼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9.
<正>鲟鱼是古老的软骨硬鳞鱼类,起源于白垩纪时期,迄今已有2亿年的历史,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称。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尤其是鲟鱼子酱富含优质蛋白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被誉为"黑色黄金",与鹅肝、松露并称为世界三大美食。鲟鱼的人工繁育可追溯至19世纪70年代,距今已有140多年历史。前苏联在鲟鱼的人工繁殖和增养殖研究方面历史悠久,创了世界鲟鱼养殖的先河。  相似文献   

20.
正鲟鱼是现存最古老的鱼类之一,也是大型的经济鱼类,无论是其肉制品还是鱼子酱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研究发现,雄激素11-酮基睾酮(11-KT)在雌性鲟鱼性腺发育早期(卵黄生成前期)血清中含量较低,但到卵黄开始沉积时期浓度升高直至雌鱼血清中11-KT浓度不低于雄鱼,这与11-KT在绝大多数脊椎动物中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