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了多种珍稀特有鱼类,具有重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随着金沙江梯级开发的实施,长江上游保护区鱼类栖息条件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基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的地形、地貌、水文、水动力等条件,提出了保护区鱼类生境特征表征指标体系,并根据该指标体系初步分析了保护区栖息地生境特征。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鱼类资源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鉴于金沙江下游水电工程可能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产生的生态影响,规划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投资3.82亿元用于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截至2013年底,各项工作均已按计划落实并取得显著成果。科学研究方面,已从“珍稀特有鱼类生活史和人工繁殖技术”、“保护区环境因子变动特征及其对鱼类的影响”、“鱼类保护生物学与保护效果评估研究”、“水利工程建设与鱼类保护协调发展对策研究”四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并在几种特有鱼类人工繁殖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增殖放流方面,完成3个鱼类增殖放流站的建设,仅向家坝放流站就已累计放流珍稀特有鱼类72万尾。水生态监测方面,自2006年起每年开展保护区水生态系统尤其是鱼类资源的监测工作,8年间共监测到达氏鲟和胭脂鱼2种珍稀鱼类及46种特有鱼类。金沙江下游二期水电工程阶段,三峡集团计划进一步加强投入,在开展长期监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和推行符合该保护区特点的适应性管理对策,促进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唐成  邓华堂  田辉伍  吴兴华  唐锡良  蒲艳  王导群  段辛斌  刘绍平  陈大庆 《水产学报》2023,44(2):029306-1-029306-20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向家坝坝下江段,随着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相继蓄水运行和“十年禁渔”政策的实施,保护区干流段鱼类群落可能会发生改变。为探究“十年禁渔”前保护区干流段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基于该江段2017—2019年渔获物监测数据,对鱼类种类组成、生态类型、群落相似度、物种优势度、生物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稳定性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134种,隶属于7目21科83属,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有27种,外来物种有12种,分别占总种类数20.15%和8.96%。鱼类群落以底层、产沉性卵、杂食性鱼类为主。等级聚类分析 (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 (NMDS)显示,在一定的相似性水平上,保护区干流段鱼类的群落类型基本可分为3组,宜宾、泸州与合江可以聚为一组,巴南、江津分别独立成组。保护区干流优势种共有14种,其中瓦氏黄颡鱼是整个研究区域的优势种,在合江站点的优势度最高,IRI值为27.00%。Shannon-Wiener 指数、Simpson 指数、Margalef 指数和Pielou 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2.725~3.306、0.883~0.942、5.833~8.811和0.699~0.773,表明保护区干流鱼类物种丰富,群落分布均匀度较高。AB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江津站鱼类群落结构稳定性相对较高,其余站点鱼类群落结构均受到中度干扰。本研究补充了保护区干流鱼类群落研究的基础数据,以期为该江段鱼类资源管理与“十年禁渔”生态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种群动态现状,本研究基于长序列调查与研究数据分析了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种群动态演变。结果显示:长江上游不同江段,根据鱼类特性、栖息地特征、水系、产卵类型等划分,鱼类区系组成不同。金沙江一期工程蓄水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种群开发率较蓄水前高,约77.5%的特有鱼类处于过度开发状态,22.5%未过度利用。金沙江一期工程蓄水后平均捕捞死亡系数大于蓄水前,细鳞裂腹鱼(Schizothorax chongi)、张氏■(Hemiculter tchangi)、前鳍高原鳅(Triplophysa anterodorsalis)等经济价值低的特有鱼类自然死亡系数高于捕捞死亡系数,而长薄鳅(Elongate loach)等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自然死亡系数低于捕捞死亡系数。2011-2018年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资源量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多种重要鱼类,环境因子是鱼类生存的重要外部条件。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的建设运行将改变保护区的生境特征,从而影响鱼类的繁殖生长。本文基于文献调研、历史数据收集整理、数值模拟和统计分析等资料和方法,对保护区内重要鱼类的水温、水质和水文水动力等生态需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重要鱼类繁殖的生态需求与文献调研中给出的生态需求吻合程度较高且更接近天然情况。  相似文献   

6.
2010年9-11月、2011年5-7月和9-11月、2012年5-7月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流宜宾、合江及江津江段进行了4次鱼类资源调查,共采集鱼类样本27 836尾,隶属于7目17科111种(亚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27种,产漂流性卵鱼类45种,外来鱼类6种。宜宾、合江及江津江段鱼类物种数分别为85、91及91种,宜宾与合江江段鱼类相似度指数为69.23%,合江与江津江段为71.70%,宜宾与江津江段为77.78%。铜鱼(Coreius heterodon)、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长鳍吻(Rhinogobio ventralis)及圆口铜鱼(C.guichenoti)为保护区干流主要经济鱼类,产漂流性卵鱼类占渔获物总重量的66.35%。鱼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4次调查中江津江段均最高,宜宾次之,合江最低,但三江段之间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历史资料相比,该江段鱼类资源明显减少,急需加强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向家坝坝下江段,随着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相继蓄水运行和“十年禁渔”政策的实施,保护区干流段鱼类群落可能会发生改变。为探究“十年禁渔”前保护区干流段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基于该江段2017—2019年渔获物监测数据,对鱼类种类组成、生态类型、群落相似度、物种优势度、生物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稳定性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134种,隶属于7目21科83属,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有27种,外来物种有12种,分别占总种类数20.15%和8.96%。鱼类群落以底层、产沉性卵、杂食性鱼类为主。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显示,在一定的相似性水平上,保护区干流段鱼类的群落类型基本可分为3组,宜宾、泸州与合江可以聚为一组,巴南、江津分别独立成组。保护区干流优势种共有14种,其中瓦氏黄颡鱼是整个研究区域的优势种,在合江站点的优势度最高,IRI值为27.00%。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Margalef指数和Pielou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2.725~3.306、0.883~0.942、5.83...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金沙江下游现有鱼类资源可能发挥的替代生境保护作用,在对金沙江下游鱼类进行多次实地采样调查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记载,梳理了金沙江下游的鱼类名录,并与“保护区”内的鱼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分布于金沙江下游的鱼类共有194种,其中土著鱼类162种,隶属于5目15科79属;分布于“保护区”内的鱼类197种,其中土著鱼类187种,隶属于6目21科94属。进一步分析显示,既见于金沙江下游又见于“保护区”的土著鱼类129种,反映出两者在鱼类种类组成上有较大的相似性;“保护区”内未能包括的仅见于金沙江下游的鱼类多为金沙江下游支流或附属高原湖泊中生活的种类,“保护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金沙江下游替代生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6月上旬,由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牵头,以西南大学姚维志、苏胜齐、郑永华等教授及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官方代表杨波博士组成的调研组,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江段(以下简称"保  相似文献   

10.
于2008-2009年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采集了10种鱼样,分别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鱼体肌肉内Cu、Zn、Pb、Cd的含量,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Hg、As的含量,用以评价保护区内鱼体肌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食品安全.6种重金属元素在不同鱼类肌肉中残留范围分别为0.39~1.17 mg/kg、29.83~38.68mg/kg、0.03~0.64 mg/kg、0.015~0.042 mg/kg、0.015~0.074 mg/kg和0.031~0.077 mg/kg(湿重).除了大眼鳜(Siniperca kneri)肌肉内Pb含量超出国家食品中重金属限量卫生标准外,其他鱼类肌肉中的重金属元素均低于限量标准.但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标准,有6种鱼体肌肉内的Pb含量超标.研究结果显示,肉食性鱼类肌肉中的重金属含量高于杂食性鱼类,各种鱼类肌肉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低于0.5,属于微污染和轻污染程度,保护区范围内的鱼类没有受到明显的重金属污染.本研究结果反映了保护区内鱼类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对于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管理与鱼类资源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目前成功进行了两次厚颌鲂人工繁殖试验,共获得子二代仔鱼约6万尾,标志着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厚颌鲂全人工繁殖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周向峰  李君轶  杜浩  盖帅帅  方冬冬  危起伟 《水产学报》2023,85(2):029307-1-029307-11
为了解长江上游江安段鱼类繁殖状况, 于2022年4—5月在该江段采用底层采卵网进行鱼类早期资源调查,鱼卵使用解剖镜观察分类,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至少有20种鱼类在江安段繁殖,其中产漂流性卵鱼类11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3种。监测期间,S1和S2位点出现4次产卵高峰,S3位点出现5次产卵高峰,估算通过江安段的鱼卵总径流量为3.94×108粒。冗余分析显示,水温、pH、溶解氧、透明度、流速和流量等环境因子对鱼类产卵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江安段是多种鱼类的产卵场,鱼类早期资源规模较大,但多样性较为贫乏,长江鲟、胭脂鱼以及岩原鲤并未监测到自然繁殖,同时,流量的增减对鱼类的自然繁殖活动有刺激作用。建议继续科学适宜地开展增殖放流,并开展长江上游梯级水电站生态调度研究,以满足长江上游鱼类繁殖需求。  相似文献   

13.
《水产养殖》2012,(3):17-17
为维护长江上游鱼类种群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及时拯救长江上游濒危鱼类。我国从2000年开始批准建设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规划中的增殖放流站之一和两个巨型水电站的生态保护配套工程,金沙江下游的洛溪渡向家  相似文献   

14.
4月8日,2012年春季长江珍稀鱼类放流在湖北宜昌举行,本次放流以“保护水中生灵,共建和谐生态”为主题,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和中共宜昌市委、宜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上游有名特鱼类约39多种,它们既是珍稀物种,也是发展渔业的宝贵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它们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产》2014,(3):36-36
<正>1月,由中国海洋大学、天津市水产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在天津市海发珍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黄渤海区鱼类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子课题"循环水养殖技术优化"进行了阶段性现场验收。课题实施期间,课题组结合研究内容"循环水养殖设施改造与生产运行试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天津市海发珍品实业  相似文献   

17.
《水产科技》1992,(3):9-9
由韶关市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北江鱼类资源的调查研究与保护开发”,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完成。该项调查共采得标本1万余号,整理出北江鱼类180多种(含新种、珠江水系和广东省新记录),是迄今北江鱼类最完备的记录,依据调查结果及绝大多数淡水鱼类活体照片编著了.《北江鱼类》一书,已交付出版,采用调查、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产》2013,(7):46-47
5月8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淡水鱼类工厂化养殖系统技术集成与示范”于重庆市万州区水产研究所顺利通过了现场验收。  相似文献   

19.
长江鱼类资源的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值中组部院士专家咨询服务团来赣传经送宝和会诊把脉之际,5月6日,江西省农业厅在南昌市举办了"江西省发展现代渔业专题研讨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曹文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唐启升,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导王丁等应邀莅临并作主题报告。江西省农业厅党委书记毛惠忠、副厅长张忠平出席,副巡视员邓建平主持。曹文宣院士在《长江鱼类资源的现状与保护对策》报告中分析了长江鱼类资源状况及其重要地位,剖析了影响鱼类资源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长江流域禁渔10年"等长江鱼类资源保护对策;唐启升院士在《碳汇渔业与又好又快发展现代渔业》报告中阐述了最新碳汇渔业概念,分析了海洋和淡水渔业发展对低碳经济的重要贡献,解读了现代渔业发展必须走环境友好型养殖业和资源养护型捕捞业的路子;王丁研究员在《长江豚类的现状及其保护》报告中介绍了长江、鄱阳湖江豚资源状况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影响长江江豚资源的四大人类活动,提出了未来10~15年长江江豚关键保护期的对策建议。现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玛可河为大渡河主要干流及正源,近年来,自然环境的变化、人类活动的逐渐增多,玛可河珍稀鱼类资源生存环境受到威胁。本文分析了玛可河鱼类资源现状及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对策,为修复玛可河珍稀鱼类资源、改善玛可河水域生态环境提供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