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澜沧江流域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彪 《四川林勘设计》1999,(2):13-15,33
本文分析了澜沧江流域水土流失的现状、主要危害及其原因,提出了采取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与农业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和局部地区进行重点治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澜沧江流域云南段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澜沧江云南段的干流长1170km,有大小支流96条,流经8个地(州)32个县(市)268个乡(镇),流域总面积90010.03km2,1000万人口,现有土壤侵蚀面积25746.59 km2,占28.6%。其中65%为轻度面蚀,中度面蚀占32.5%,强度侵蚀占2.5%,水土流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造成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淤积江河,缩短库塘寿命,影响工农业生产,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因害设防,重点治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澜沧江流域云南段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澜沧江云南段的干流长1170km,有大小支流96条,流经8个地(州)32个县(市)268个乡(镇),流域总面积90010.03km^2,1000万人口,现有土壤侵蚀面积25746.59km^2,占28.6%。其中65%为轻度面蚀,中度面蚀占32.5%,强度侵蚀占2.5%,水土流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造成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淤积江河、缩短库塘寿命,影响工农业生产,提高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因害设防,重点治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祥云县长防流域水土流失面积610平方公里,占该县长防流域总面积的40%。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破坏森林,开荒种地,修路建厂等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应在提高人们认识的基础上,综合规划,以生物措施为主,开展工程造林,并辅以工程措施和农业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5.
北京北运河流域湿地治理规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北京北运河流域湿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北运河流域湿地治理规划方案,将北运河流域湿地规划为湿地保护小区、不同级别的湿地公园及开放式郊野湿地休闲区等3种类型。针对北运河流域不同湿地退化的原因,提出采取包括湿地地形重塑、湿地水分联通、湿地植被恢复、湿地岸带护坡、围栏设施建设、污水及垃圾治理等相应的北运河流域湿地治理实施技术。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四十多年来,我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环境保护工作尚做得不够,特别是水土流失在一些地方还很突出。1956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25000平方公里,1980年水土流失面积是26842平方公里,而1986年却猛增到38209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水土流失的面积很大,范围很广,不仅流走了大量泥沙,白白的损失土壤中大量营养元素,而且有时还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是农业生产一大破坏性因素。治山治水,控制水土流失是国土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地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做了许多科学试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介绍一些不同治理方法取得的效益,尤其是不同造林技术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可供各地在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8.
森林面积的减少,加剧了水土流失,给人类生活、社会生产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本文以系统的观点,研究了治理水土流失的上层决策,论证了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植树造林,恢复植被是保持水土的切实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原则同意《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这是我国首部国家级水土保持规划。首部国家级水土保持规划的出台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我国的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三成,每年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约100万亩,水土流失对于耕地、生态等造成巨大损害。可以说,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如何控制水土流失问题已成为我们不得不关注的严肃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钱塘江流域水土流失特点和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遥感技术和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钱塘江流域水土流失及其动态进行分析.钱塘江流域省内水土流失量占全省总流失量的47.66%.钱塘江中上游的金衢地区是水土流失较严重地区,面租达3955km2,占该地区山地面积的23.25%,衢州市近10年(1981~1990年)间统计,水土流失面积由原来的1586km2增加到2675km2,扩大68、66%;以经济林为主的常山县开发过程中强调水土保持措施,但流失面积仍扩大47、38%;.以用材林为主的开化县水土流失有急剧上升的趋势。文章讨论了钱塘江中上游近期水土流失的特点并提出综合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13.
《林业勘察设计》2021,50(6):前插3-前插4
区域概况 拜泉县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属松嫩平原黑土带,全县有132个小流域.其中,通双、老头票流域的地势丘陵起伏,漫川漫岗,由于坡长坡缓,黑土土壤疏松、抗蚀能力弱,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是全县最具有代表性的水土流失严重流域.当时流传的"山水似牤牛,下雨满山流,毁了低洼地,打出侵蚀沟"顺口溜,是水土流失程度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4.
吴仓堡乡是吴旗县沙棘资源丰富的山区乡之一.全乡总土地面积357.4km~2,9000多人口,地处吴旗县北部.乡内沟壑纵横,梁峁丛生,属白于山系南侧,为丘陵沟壑山区,最高山岭海拔1728m,年平均气温7.6℃,年平均降雨量不到400mm,无霜期南部130~140d左右.全乡有丰富的沙棘天然林和飞播林.人工林集中连片的沙棘主要分布在丈方台、张要(山先)、油房、党畔、王元沟、庙咀六个行政村.  相似文献   

15.
我国黄土高原位于京广线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及秦岭以北的狭长地域,全区面积达63.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6.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很大,共约432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的约28万平方公里。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不仅使高原肥力降低,而且使黄土高原支离破碎,耕地越种越薄,产量越来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生物治理 ,工程治理 ,生物———工程治理相结合的 3种方法治理水土流失 ,进行对比试验 ,寻找一条经济有效 ,能长期稳定地保持水土的路子。试验结果表明 :生物治理每公顷投入 2 6 2 5元。 1991年治理 ,水土流失量从 1997年 0 4 5cm3 /m2 ,降到 2 0 0 1年的 0 34cm3 /m2 ,预计需要 2 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达到治理目的 ;工程治理每公顷投入 30 0 0元 ,当年见效 ,阻挡流失量 90 % ,但使用寿命仅在 8~ 10年左右 ;生物———工程治理每公顷投入 195 0元 ,从观测数据上看 ,水土流失量从 1998年的 0 6 7cm3 /m2 ,降到 2 0 0 1年的 0 5 1cm3 /m2 ,减少了 0 16cm3 /m2 ,据此预测 ,10年以后 ,该措施完全能控制水土流失。可见生物———工程治理是投资少 ,见效快 ,又能长期稳定地治理水土流失的路子。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8%,土壤年侵蚀量达50多亿吨,并以每年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其中西部地区占80%。由于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等西部地区毁林毁草开荒、林草植被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每年因上游水土流失直接输入长江、黄河的泥沙达20多亿吨,形势十分严峻。所以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使水与土,生存与发展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水土流失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盛衰、民族的存亡。我国水土流失是全国性问题。我国丘陵、山区占总面积的2/3,水土流失现象很普遍,其中比较显著的水蚀面积150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30万平方公里,二者共占国土面积的29.17%。全国丘陵、山区流失的泥沙每年约50亿吨,占世界水土流失总量的20%,每年因土壤流失的氮、磷、钾等植物营养物质,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生产总量。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已被普遍认识;南方一  相似文献   

19.
防治三峡库区的水土流失,对改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证生态安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三峡库区的工程效益将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水保,绿了荒山富了民。令人欣慰的是,三峡库区水土保持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取得很大成效,治理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治理区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水土保持使当地得到实惠。据了解,1989年国家实施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以后,重庆市水土保持工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全市共有30个区县(自治县、市)先后被列入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目前已完成“长治”一、二、三、四期治理,…  相似文献   

20.
浑泥港流域是太湖水系西苕溪的一个小流域,位于浙江省安吉县西北部,东径119°28′~45′,北纬30°42′~53′由沙河和泥河两条支流,在该县南北湖乡的黄大桥汇合而成,因水浑浊而得名,流域面积293km~2,地处山地丘陵,由于森林植被长期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旱涝灾害频繁。解放后,经几次治理,但因重水利工程,轻荒山绿化,以致荒山甚多,薪材和用材紧缺,农业生产单一,经济收入低,成为安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