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联合固氮菌对桉树青枯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纸碟法和液体比浊法研究了联合固氮菌对桉树青枯病菌茄拉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E.F.Smith) Yabuuchi)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两株联合固氮菌1和固氮菌2及其培养物上清液对青枯菌Ra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上清液抑制效果好于菌悬液抑制效果,混合菌株的抑制作用高于单一菌株的抑制作用.温室接种结果表明,接种固氮菌1和同时接种固氮菌1及青枯菌Ra的处理比不接种对照(CK)桉树苗高增加33.19%和31.09%;单接种固氮菌1的桉树苗地上干质量比对照(CK)增加123.23%,同时接种固氮菌1及青枯菌Ra的桉树苗比对照(CK)地上干质量增加93.22%;接种固氮菌1和同时接种固氮菌1及青枯菌Ra的处理比对照(CK)桉树苗地下干质量分别增加101.52%和71.81%.接种固氮菌可以降低桉树苗木死亡率38.24%.桉树幼苗温室接种试验证明接种固氮菌的桉树苗木生长旺盛,茎干较对照粗壮,长势整齐,固氮菌可以提高桉树苗木对青枯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桉树响应从枝菌根真菌和青枯菌的生长和生理特征,为应用菌根化育苗技术防控桉树青枯病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巨桉幼苗为对象,研究摩西管柄囊霉菌根化和青枯菌侵染进程对寄主生长和防御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摩西管柄囊霉能与巨桉根系良好共生,菌根化桉树株高、地径、干质量、根冠比分别为非菌根化处理的2.30、4.38、2.75和1.71倍。与非菌根化处理相比,菌根化巨桉幼苗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冠比、根系和叶片中氮、磷和钾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2)随青枯菌侵染时间的增加,菌根化桉树叶片中的防御相关酶活性显著高于对应的非菌根化处理,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β-1,3-葡聚糖酶活性在菌根化桉树组织中先升高后降低,分别在青枯菌侵染48、24、144 hpi时达到峰值;菌根化桉树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几丁质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青枯菌侵染96 hpi后达到峰值。3)接种摩西管柄囊霉对桉树青枯病的防控效果为81.67%。【结论】接种摩西管柄囊霉显著促进桉树幼苗健壮生长,受青枯菌侵染后,菌根化桉树幼苗快速和...  相似文献   

3.
桉树根部内生菌与青枯病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桉树根部内生菌分离、种属鉴定、青枯病菌分离鉴定以及内生菌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3种桉树均有内生菌,但其种类、特性各异;对青枯病菌作用也有明显差异,以来自大叶桉的内生菌抑菌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4.
四种桉树青枯菌DNA提取方法及PCR检测灵敏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带有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桉树组织为材料,采用4种不同的提取方法抽提青枯菌DNA,同时利用青枯菌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比较了4种DNA的提取方法及PCR检测的灵敏度。结果表明,煮沸法和热裂解法操作相对简单,但检测灵敏度较低,检测限分别为104CFU/mL和103CFU/mL;简化提取法和试剂盒法检测效果较好,均可检测到102CFU/mL的青枯菌;简化提取法比试剂盒法操作更简单,检测成本低,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探究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不同生理小种和生物型对桉树的潜在侵染风险,应用2种接种方法分别检测青枯菌生理小种1~5号和生物型Ⅱ、Ⅲ对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的侵染能力。结果发现,桉树分别接种生理小种2号菌株GIM 1.76和生理小种3号菌株Po 88后均有典型的青枯病症状,与对照桉树青枯病菌生理小种1号菌株Rrp~r引起的症状一致,且使用2种接种方法测得的桉树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对照菌株Rrp~r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理小种4号菌株Z 2013-1和5号菌株GIM 1.73均不能使尾叶桉发病;分别接种生物型Ⅱ菌株Po 88和生物型Ⅲ菌株Po 43后,桉树的发病症状与接种生物型Ⅲ菌株Rrp~r的症状一致,且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对照菌株Rrp~r相比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揭示了青枯病菌生理小种2号和3号对桉树也具有很强的侵染能力,因此,在有青枯菌生理小种2号和3号分布和危害的区域种植桉树具有潜在的风险,对生产上桉树栽培的合理布局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军  韦爱梅  孙思 《林业科学》2007,43(7):51-54
通过接种青枯菌与非病原的大肠杆菌,对2个桉树无性系和1种非寄主树木的根表吸附菌量及根内含菌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青枯菌对感病寄主根表的吸附量多于对抗病寄主和非寄主根表的吸附量,对感病寄主根部的侵入量多于对抗病寄主但少于对非寄主根部的侵入量;病原菌较非病原菌对感病寄主根表的吸附量大,但二者对感病寄主根部的侵入量则依据根部伤口的有无而互有高低.青枯菌接种24 h内,感病寄主根表吸附菌量和根内含菌量呈上升趋势,在抗病寄主及非寄主根表的吸附菌量和根内含菌量却呈下降趋势.从统计学上看,青枯菌对寄主根部的吸附和侵入都显示出了一定的选择性,但由于病原细菌能够大量地吸附和侵入抗病寄主和非寄主根部,非病原细菌也能够大量地吸附和侵入桉树根部,因此这种选择性的生物学意义不大,青枯菌对桉树根表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识别行为.  相似文献   

7.
桉树青枯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桉树青枯病病原菌鉴定为青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olancearum Smith)。试验用各菌株青枯小种1号、生物型Ⅲ号。  相似文献   

8.
青枯病病原菌提取物对桉树原生质体生长发育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美丽  贺红 《广西林业科学》1999,28(4):157-160,165
以尾叶桉、窿缘桉、雷林一号桉、赤桉胚性愈伤分离的原生质体为材料,进行了青枯病病原菌提取物对桉树原生质体生长发育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青枯病病原菌提取物对桉树原生质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不同生长时期的青枯菌菌液中,处于数生长期的提取液对植物的致毒力最强。植物对青枯菌抗性的高低与菌液的加入时间有关,加入时间不宜过早,以原生质处于再生壁后并发育为细胞时加入最为合适。不同桉树品种细胞悬浮液进行抗青枯病菌  相似文献   

9.
AM菌根化的两种桉树苗对青枯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AM菌对桉树幼苗接种可提高对青枯病的抗性。在有AM菌存在的情况下,桉树幼苗不发病或发病较轻。对两种桉树幼苗进行青枯病菌的人工接种结果表明:菌根苗比无菌根苗的发病率降低10%~40%,而幼树的高生长可增加12%~39%;AM菌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优于外生菌根(即ECM)的效果,其中以AM6008和AM9004菌株的效果最好,而AM3006的效果较差;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经AM菌根化的幼苗对青枯病的抗病作用较强,发病率可下降10.0%~17.5%。  相似文献   

10.
桉树青枯病害是危害桉树生产的主要病害,近年来桉树青枯病的流行和发生对我国南方桉树产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本文对当今主要桉树青枯病病害特点,青枯病的发生和流行因素,青枯假单胞杆菌对寄主桉树的致病机制及对抗病的差异和抗病机理等研究成果和现状作一概述,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六种化学杀菌剂对Ma83菌株孢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孢子的萌发率为指标,在涂有一层杀菌剂药膜的琼脂表面接种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的Ma83菌株孢子悬浮液,研究6种常用化学杀菌剂使用后不同时间对绿僵菌Ma83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除保护剂波尔多液外,其它几种杀菌剂对孢子均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其中瑞毒霉、百菌清和甲基托布津对孢子的杀伤率100%,24 h未见有孢子萌发。随着时间的延长,药剂对孢子萌发的抑制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缓慢。  相似文献   

12.
由散斑壳菌Lophoder mium sp.引起的落针病是银杉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导致针叶大量提早脱落,影响树木生长甚至濒于死亡。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对病原菌子囊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强,以营林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防治方法能控制该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13.
4种农药对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和炭疽病的苗圃防效试验结果:参试农药对棒孢霉落叶病和炭疽病都有不同程度的防效,其中以百菌清最好,防效分别达到80.05%和74.12%,显著高于其它农药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三种热雾剂对橡胶树炭疽病大田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比较10%百菌清、20%氟硅唑·咪鲜胺、16%百菌清·咪鲜胺·三唑酮三种热雾剂对大田橡胶树炭疽病的防治试验结果,其中前两种处理防效(相对防效68.14%和66.31%)显著优于16%百菌清·咪鲜胺·三唑酮和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15.
由丽赤壳属(Calonectria)真菌引起的桉树焦枯病是桉树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筛选能有效抑制丽赤壳属病原菌的杀菌剂,本研究采用6种杀菌剂(百菌清、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嘧菌酯、咪鲜胺)对5种桉树丽赤壳属病原菌(Ca. cerciana、Ca. crousiana、Ca. fujianensis、Ca. pauciramosa、Ca. pseudoreteaudii)通过菌丝生长法测定其室内毒力强弱。结果显示:6种杀菌剂对5种丽赤壳属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差异显著。不同杀菌剂对同一丽赤壳属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差异显著,不同丽赤壳属病原菌对同一杀菌剂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综合比较分析,咪鲜胺能有效发地抑制本研究中测定的丽赤壳属病原菌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马蹄金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等研究,按照柯赫氏法则确定此病由胶孢炭疽菌和交链孢引起的.室内药剂毒力测定实验表明,保鲜克和百菌清对炭疽菌和交链孢菌丝的扩展蔓延作用较好,代森锌和退菌特对炭疽菌和交链孢的孢子萌发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桉树溃疡病菌(Phoma eucalyptica)的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多菌灵、根腐宁和宝宁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大;代森锰锌、克露、宝宁和甲霜灵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强。甲霜灵.锰锌和根腐宁对植株的保护效果较好,治疗效果以根腐宁为最佳,克露和百菌清次之。  相似文献   

18.
苏北杨树新造林地溃疡病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菌灵、咪鲜胺、十三吗啉、戊唑酮、百菌清等5种药剂对杨树新造林地溃疡病的病原菌——杜仲生拟茎点霉菌进行室内药效测定,结果咪鲜胺锰盐和多菌灵对病菌菌丝都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同一种药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随供试药剂配比度增大而增强。在野外田间防治试验中,采用退菌特、咪鲜胺、福美双、多菌灵等4种药剂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福美双、多菌灵对杜仲生拟茎点霉菌均有较好的防效,其防治效果分别为94.1%,94.1%,88.2%,退菌特防治效果较差,为58.8%。  相似文献   

19.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常用杀菌剂对杨树壳梭孢溃疡病菌Fusicco-cum fesculi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80%代森锰锌WP和50%异菌脲WP对F.fesculi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分别是38.175,41.947 mg/L;70%甲基硫菌灵WP2,5%三唑酮WP和75%百菌清WP抑菌效果次之,EC50值分别是137.43,149.90,205.98 mg/L;60%多菌灵WP抑菌效果最差,EC50值是419.91 mg/L。  相似文献   

20.
The recent outbreak of Lophodermium needlecast in North America first appeared in 1966 in forest nurseries on red pine (Pinus resinosa) and Scotch pine (P. sylvestris). Dispersal of infected nursery stock throughout North America has created a serious needlecast problem in Scotch pine Christmas tree plantations. Two biotypes of L. pinastri are present. The pathogenic strain may be a recent introduction. The fungicides maneb and chlorothalonil are being used for contr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