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氮磷钾配比施肥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传统施肥模式下化肥利用率低、氮磷钾施用量不合理等问题,研究了土壤取样策略及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速效养分分布图生成方法,开发了基于作业处方图的变量配比施肥作业决策系统,结合GPS信息,分别控制氮、磷、钾3种肥料独立施肥机构的电动机转速,实现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的按需施用。选取黑龙江红星农场5-2号地块,进行了大豆和玉米传统作业与配比施肥作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作业模式相比,变量配比施肥在节省15%肥料的情况下,大豆增产2.33%,玉米增产9.32%。 相似文献
3.
4.
不同滴灌施肥装置施肥对棉花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该试验分为3个小区来研究3种不同滴灌施肥装置对棉花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新疆干旱地区棉花灌溉施肥提供硬件技术支持。试验共用3种滴灌施肥装置对棉花整个生育期进行施肥,依次为传统农业中广泛应用的压差式滴灌施肥装置(CK)、设施农业中应用的密封活塞式滴灌施肥装置D1和肥液浓度自控式滴灌施肥装置D2。试验结果表明:D1、D2滴灌施肥装置在棉花生产中的增产率分别为8.6%、11.7%。综合经济效益分析,D2因更高的产量而获得最佳收益。 相似文献
5.
6.
7.
与传统施肥方式相比较,滴灌肥具有提高肥料利用率、施肥肥效快等诸多优势,以5a生灵武长枣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405、540、675、810kg/hm~2滴灌肥施用量处理以及复合肥施用量900kg/hm~2的常规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滴灌肥处理对长枣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675kg/hm~2处理下,长枣新梢生长量、枣吊数、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均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产量比常规施肥提高了17.3%;在滴灌肥施用量为405kg/hm~2处理下,果实中总酸含量最低,果实硬度最高;在施肥量675kg/hm~2处理下,长枣生长状况良好,产量最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8.
滴灌对塔里木灌区骏枣根系分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期为确定塔里木灌区骏枣灌水量、施肥方式、越冬防寒、采样区域等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整树挖根和环状壕沟分层相结合方法观察滴灌条件下骏枣根系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垂直方向上根系全部分布在地表以下50cm土层中,90%以上根系主要分布在0~40cm土层中,其中10~40cm土层根系约占总量的80%以上;水平方向根系全部分布在距植株80cm土层中,80%的根系主要分布距植株60cm以内的土层中,其中距植株40cm以内土层中根系占全部根系数量60%以上。因此得出,滴灌条件下骏枣根系分布较集中,但不呈对称性,有明显的向水、向肥生长特性,根系分布较浅,应注意防冻减灾。 相似文献
9.
10.
滴灌施肥时序对不同质地土壤水氮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滴灌施肥时序下不同质地土壤水、氮的运移规律和分布特征。【方法】通过室内土槽试验,设置3种土壤质地:砂土、壤土、黏土,分别记为S1、S2、S3,4种施肥时序:仅灌水、1/2N-1/2W(前1/2时间施氮肥)、1/4W-1/2N-1/4W(前1/4时间灌水后在中间1/2时间施氮肥)、3/8W-1/2N-1/8W(前3/8时间灌水后在中间1/2时间施氮肥),分别记为T1、T2、T3、T4,分析了土壤湿润锋的运移以及水分、硝态氮在土体内的分布特征。【结果】在灌水量和滴头流量均相同的条件下,3种土壤的湿润锋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湿润锋的最大入渗深度:砂土(29.5 cm)>壤土(21 cm)>黏土(15 cm)。硝态氮在湿润体边缘累积,并且随着施肥次序向前推移,硝态氮向湿润体边缘运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同施肥时序下,硝态氮在3种土壤中的分布存在差异。S1T4处理的硝态氮在砂土下层的比例最低;S2T3处理下壤土的硝态氮分布最均匀;S3T2处理可以降低硝态氮在黏土表层堆积。【结论】对于砂土、壤土和黏土,分别采用3/8W-1/2N-1/8W、1/4W-1/2N-1/4W和1... 相似文献
11.
山地滴灌下矮化密植枣树氮磷钾施肥效应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氮、磷、钾三因素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了黄土高原山地滴灌下矮化密植枣树氮、磷、钾施肥肥效与优化施肥模式。结果表明,施肥明显促进了枣树地径的增加(单施钾肥除外),显著提高了红枣坐果率;施肥促进了新梢的生长,其中施氮和氮磷钾配施影响显著,而单施磷、单施钾影响不显著。施肥明显提高红枣产量,氮、磷、钾肥对红枣产量的影响为氮肥钾肥磷肥;氮肥与磷肥、氮肥与钾肥之间有正交互作用,磷肥与钾肥无明显交互作用。山地滴灌工程下矮化密植枣树(1 650株/hm2)目标产量为20 000~24 000kg/hm2的优化施肥方案为: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271.36~374.88、128.36~217.94、124.44~228.58kg/hm2。 相似文献
12.
不同灌溉定额对滴灌红枣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灌溉定额下红枣生育期土壤水盐分布研究表明:枣树花期和果实膨大初期需水量少,土壤含水率降低较慢,初果期和果实膨大中后期-成熟初期需水强度增加,土壤含水率降低较快;盐分积累主要在红枣果实膨大初期,发生在土壤表层0~30 cm范围内;合理的灌溉定额可以满足矮化密植红枣生育阶段对盐分的淋洗,3年龄期株行距为1m×2 m的矮化密植红枣考虑洗盐定额的节水控盐灌溉定额为2190~2230m3/hm2.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施肥滴灌系统滴头堵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不同灌水温度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滴头堵塞成因与过程,采用固定周期间歇滴灌的多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方法,分别在冬、夏两个季节研究了3种不同泥沙级配浑水与3个不同施肥质量浓度组合对滴头堵塞的影响和堵塞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灌水温度是影响滴头堵塞的重要因素,与水质交互耦合效应显著,夏季施肥和未施肥2种情况下灌溉滴头的抗堵塞性能均高于冬季,夏季有效灌水次数是冬季的1.26~1.43倍;施肥加速滴头堵塞的作用受泥沙级配和灌水温度的影响,冬季灌溉水中0.034~0.1 mm粒径粗颗粒含量越多,施肥质量浓度对堵塞的影响越敏感,夏季灌溉水中0~0.034 mm细颗粒越多,施肥质量浓度对堵塞的影响越敏感。建议灌水温度较低时,水肥一体化滴灌应控制在较低的施肥质量浓度下灌溉,适当增大次灌水时间,减少灌溉次数。 相似文献
14.
15.
不同灌溉定额对温室滴灌辣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灌溉排水学报》2015,(11)
以洋大帅为研究对象,试验设计5个灌溉水平,灌溉定额分别为300、330、360、390、420mm,研究了灌溉定额对日光温室春茬滴灌辣椒生长、叶绿素、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确定温室春茬滴灌辣椒生育期的最佳灌溉定额。结果表明,生育期灌溉定额为360mm时,植株长势良好,产量最高,为59 463.90kg/hm2。综合考虑,温室滴灌辣椒生育期灌溉定额360mm可以作为日光温室春茬滴灌辣椒理想的灌溉量。 相似文献
16.
滴灌条件下调亏灌溉对河套蜜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滴灌试验,以早黄蜜为试材,在不同生育期进行调亏灌溉,对蜜瓜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调亏灌溉技术对河套蜜瓜品质的影响,为河套蜜瓜的节水与优质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亏缺灌溉处理的蜜瓜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平均值均高于充分灌溉处理,结果期亏缺处理相比伸蔓期能够更大幅度地提高总糖与维生素C量。在2个生育期各自的亏缺处理中,蜜瓜可滴定酸、p H值随着亏缺程度的提高分别逐渐增大、减小。亏缺灌溉减小了蜜瓜的水分、平均果肉厚和平均种腔直径,结果期亏缺处理相比伸蔓期能够更大程度地降低蜜瓜水分,但两者间的水分活度差异不大。结果期20%亏缺处理(T6)与其他亏缺处理在产量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灌水量比充分灌溉处理(T1)低16.7%,总糖与可溶性固形物量最高,维生素C量较高,平均种腔直径最小,平均果肉厚在所有亏缺处理中最大。滴灌条件下蜜瓜覆膜起垄种植过程中,推荐在结果期进行20%的灌水量亏缺处理(T6)。 相似文献
17.
18.
为探讨不同灌水量对滴灌矮化密植大枣田间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和产量的影响,在新疆哈密地区的枣园内,滴灌灌溉定额设置820、900、980 mm 3个处理和1个漫灌处理,进行了滴灌矮化密植大枣灌溉试验。在开花坐果期对各处理矮化密植大枣的田间相对湿度、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进行逐日观测,分析了灌溉水量对矮化密植大枣田间湿度和土壤温度的影响;收获后测定大枣产量,分析了矮化密植大枣的产量与灌溉定额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滴灌方式进行灌溉时,灌水量越大田间相对湿度改善越明显,灌水后3 d内基本维持在50%以上;与漫灌相比较,采用滴灌灌水可以使田间湿度相对稳定,其中,滴灌灌水量为900 mm时,相对湿度最大值能达到80%。浅层土壤更容易受大气温度的影响,波动范围大,深层土受大气温度影响小。与漫灌相比,滴灌技术可以使土壤温度相对稳定,有利于作物生长。单果干质量在900 mm和980 mm二种处理条件下差值不大,分别为9.90、9.98 g。哈密地区滴灌矮化密植大枣在灌溉定额为900 mm时,产量达到最大值,为8 608 kg/hm2。研究结论可以为新疆哈密地区滴灌矮化密植大枣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枣树间接地下滴灌根区土壤盐分运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间接地下滴灌条件下密植枣树根区不同方向(水平及垂直方向)、不同土层盐分质量比的变化特征,及导水装置直径(50、75、90 mm)和灌水量(9、13、17 L/(棵·次))对枣树根区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一段时间后,垂直方向10~40 cm土层盐分质量比较低,0~10 cm土层盐分质量比最高;水平方向10~50 cm各土层盐分质量比随与出水口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在单次灌水后导水装置直径一定时各土层脱盐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灌水量一定时,10~40 cm土层脱盐率随导水装置直径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0~10 cm、40~50 cm脱盐率随导水装置直径增大呈低-高-低的趋势。在7—9月份,当导水装置直径为75 mm,灌水量为13、17 L/(棵·次)时,0~50 cm土层土壤平均盐分质量比均较低而且变化幅度较小。综合考虑节水、抑盐效果,确定导水装置直径为75 mm,灌水量为13 L/(棵·次)为适宜的间接地下滴灌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