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西藏高原特色农产品"的潜力很大。农牧业是西藏农牧区传统的经济支柱产业,亟需用数字信息技术提升农牧业生产效率,通过信息技术对地块的土壤、肥力、气候、光照、温度、湿度等进行大数据分析,并据此提供种植、养殖相关的解决方案,大大提升西藏畜牧业生产效率,深入解放和发展西藏生产力。"互联网+西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可以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减少西藏高原特色农产品买卖中间环节,增加西藏农牧民收益;可以促进"‘互联网+西藏高原特色农产品’+西藏旅游"的有机结合,可以将西藏高原特色农产品结合西藏旅游区域、景点网络特点,就近消费,就地消化,减少物流带来的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成本及损耗。  相似文献   

2.
西藏自治区农牧业标准化建设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政府应将标准化工作纳入预算,在标准的制修订、标准的研究、标准化示范、技术标准的培训等工作方面增加投入。西藏实现农牧业跨越式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思维,系统谋划,全面推进,在许多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概括起来有:要转变发展观念,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牧业;要根据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农牧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提高科技对农牧  相似文献   

3.
西藏山南地区地处西藏腹地,农牧业交错,宽阔、平缓的河谷农田灌溉便利、土质肥沃,是西藏的粮食主产区,也是西藏栽培草地建设的主要地区.西藏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栽培草地,2009年栽培草地面积3.3万hm2,其中山南地区种草8 400 hm2,占全区种草总面积的25.5%.为提高冬季饲草储量,近年来,通过调整种植结构、种...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种草养畜作为一项产业是对我国传统农牧业的一次深刻革命。本文通过阐述种草在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论述了种草养畜是保证西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分析了在西藏人工种草地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1背景和意义1.1发展草牧业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契合国家政策200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青海、西藏等生态脆弱区域坚持保护优先、限制开发,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以各地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为基础,有序开发优势特色资源,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四川省委第十一届三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要突出生态功能,要把生态功能放在第一位,支持甘孜、阿坝建设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推进脱贫攻坚,发展全域旅游、特色农牧业、清洁能源、生态经济等,努力把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成为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和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  相似文献   

6.
西藏农牧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农牧业防灾减灾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加强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一、西藏农牧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必要性1.建设农牧业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安全的政治任务。西藏地区地处边疆要地,全区的稳定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  相似文献   

7.
各地     
正《西藏农牧业科技发展史》出版发行农业部、西藏自治区共同组织编撰的《西藏农牧业科技发展史》,日前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重点对和平解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农牧业科技发展进程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总结。全书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农业耕作制度、耕地保护利用、种质资源研究、作物栽培技术、畜禽饲养管理、疫病监测防控、体系能力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  相似文献   

8.
吴国珍 《草地学报》2005,13(Z1):74-77
本文从畜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地理条件、资源特点、经济结构特征等方面,分析我国加入WTO对西藏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影响;利用WTO规则,提出西藏畜牧业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应以国内外市场需要为出发点,进一步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进入世界农产品的大循环,实现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9.
从西藏农牧业多年遭受的自然灾害来看,造成农牧业重大损失、影响区域大的自然灾害主要是雪灾和风灾。一、西藏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西藏自治区面积122.8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全区共辖7地(市)、73个县(市、区)、69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5904个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其中农业县35个,半农半牧县24个,牧业县14个;边境县21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区常住人口达  相似文献   

10.
我区农牧业实现主要农牧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折后,调整农牧业结构,提高农牧业效益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问题就突出的摆在农牧区经济工作的首位。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深入落实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西藏自治区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立足资源优势,进行“三个创新”,面向市场开发绿色产品.发展特色经济.是我区衣牧业的根本出路,是促进农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我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有力措施。本文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根据当前种种现实情况和发展目标的长远分析。提出适合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框架,即依托“四大资源”,面向“两大市场”,建设“三大基地”,培育“四个体系”,实施“五龙带动战略”,开发“九种系列产品”,打响“一个品牌”,实现“一个转变”的“42345911”的框架。  相似文献   

11.
正加快发展农牧业产业化,是实现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根本所在,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近年来,祁连县依托农畜产品优势资源,把推进农牧业产业化作为确保农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调整农牧业结构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不断加大项目扶持力度,支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加大"三品一标"的品牌建设和宣传力度,努力培育特色品牌产业,延伸产业链、打  相似文献   

12.
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援助西藏农业科学院“智农远程教育系统的验收及开机仪式”于7月29日下午在西藏隆重举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次仁卓嘎副主席、科技厅刘玉超厅长、政府办公厅王宗元副秘书长、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陶铁男院长一行7人,西藏农科院领导等27人出席了验收仪式。西藏农科院党委书记洛桑旦达主持了验收开机仪式。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现代农业远程教育系统为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手段。它无须专家亲临现场指导,可以安排现场直播授课,使学员能及时将所学技术用于生产; 它通过先进的通讯设备,使不同地点的学员与专家之间实现面对面的交流,进行讲授、提问、答疑和讨论; 它可以让学员根据自己生产需要,随时随地上网点播课程,自主学习。它是一种新型实用的教育设备,这套设备将在西藏农牧业科技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西藏农牧业的发展及农牧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科技对农牧业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广大农牧民对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大力发展西藏现代农业远程教育,符合西藏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牧民科技素质普遍较低等特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人才培养、科技推广和信息传递效益。因此,积极开发、引...  相似文献   

13.
林芝市农牧交错区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该区域农牧业生产在西藏民族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牧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草畜矛盾日渐突出。由于种植、养殖结构单一,复合层次低以及传统习惯的影响,致使当地畜牧业严重滞后。为此,本文系统分析了当地农牧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整种植业结构、开发与深加工饲草饲料和改善半舍饲养殖结构的建议,以期为更好发展农牧交错区民族经济和生态环境整治提供科技支持。  相似文献   

14.
结合西藏昌都市对边坝县农牧业发展区位定位,边坝县将大力发展以藏东黑山羊为主的特色畜牧业。鉴于藏东黑山羊种源质量参差不齐、现有特色资源无法发挥其资源优势和远远不能满足边坝县藏东黑山羊产业发展需求的情况,提出培育适应饲草料短缺的高海拔环境的节粮型无角、多胎、快长、繁殖率高和屠宰率高的藏东黑山羊新品种方案,以期为边坝县藏东黑山羊产业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西藏自治区农牧业经济现状,认为该区农牧业生产水平虽低,但涌现出了不少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典型,预示西藏农牧业的发展有极大的潜力;要发展现代化的农牧业经济,必须走生产专门化、服务社会化和产品商业化的道路,发展家庭农牧场,建立草地牧业服务经济实体,讲求经济效益,实行投资有偿回收周转,严格经济核算的经营管理制度。最后指出,发展西藏现代化农牧业经济,首先应改善农牧业战线的组织领导和宏观指导,加强农、牧、林、水、机等厅级职能机构,分管所属的技术推广、科研教育、经营服务等企、事业单位,形成从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到生产经营的体系和互相配合的专业队伍;同时要认真落实国务院牧区工作会议文件,认真贯彻草原法,试办以家庭农牧场为基础,草地牧业综合服务中心为龙头的经济联合体,并逐步改变农牧业建设无偿投资的观念和做法。  相似文献   

16.
西藏“一江两河”农区草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为适应未来西藏农牧业产品的优质、大量需求,必须大力发展农区草业。在一年两收农作制度中,采用饲草体系调控农业种植结构和“一江两河”的水热高效分配,既有利于该区农业结构调整,为畜牧业生产提供大量的优质牧草饲料;又有利于该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植被盖度和减小风速,控制水土流失。西藏“一江两河”农区草业的兴起,能减轻天然草地目前承受的巨大压力,减轻草地退化。发展饲草生产和畜产品深加工产业,使西藏成为高原特色畜产品生产基地,能加快当地农牧民的经济增长步伐。大力发展农区草业对促进西藏“一江两河”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西藏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时期是承前启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是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西藏既面临重大机遇,也存在着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薄弱、农牧民组织化程度较低、科技支撑能力较弱等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8.
正一、基本情况目前,西藏全区农牧业事业单位总编制为2892名,区、地、县、乡四级农牧业事业单位现有干部职工2579人。6个地(市)(那曲地区除外)、44个县设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7个地(市)、73个县(市区)设立了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动植物检疫站、草原工作站)。73个县(市区)、404个乡镇(全区共683个乡镇)配备了农牧业专业技术干部,区、地(市)级农牧业科研机构7个(阿里除外)。从2005年起,在全区  相似文献   

19.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调整、完善农牧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使全地区农牧业经济基础不断夯实,探索出具有海北特色的现代牦牛业发展路子,为促进全地区农牧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1海北牦牛育肥基地发展的基本状况海北是环湖牦牛产业带,牦牛业是当地畜牧业的  相似文献   

20.
巴彦淖尔市肉羊产业的发展紧紧围绕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总体目标,调整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转变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2015年肉羊产业的发展继续以肉羊规模化养殖为突破口,加快肉羊产业转型升级,开创肉羊产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