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育王与分蜂     
正蜂王是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蜂群强弱取决于蜂王。因此,培育优质蜂王是养蜂者必须掌握的技术。怎样才能培育出优质的蜂王呢?每个养蜂者都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下面就谈谈我培育蜂王的经验:一、选种1.根据生产需要选种:不同蜂种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在我国目前饲养的西方蜜蜂品种中,东北黑  相似文献   

2.
张国彬 《中国蜂业》2000,51(3):20-20
养强群夺高产是养蜂者的心愿与目的 ;在同等条件下 ,有了强群就能获得高产。蜜粉源和气候是饲养强群的外因 ,蜂王的优劣是饲养强群的内因。由此可见 ,培育优质蜂王是获得高产的基础。根据经验可以在形体上目测蜂王优劣 ,蜂王体大匀称 ,胸部宽阔 ,腹部圆长 ,行动稳健的为好蜂王 ;反之 ,体小瘦长 ,腹部尖细 ,爬行惊慌的为劣质蜂王。一、育王时期的选择蜂场进行人工育王更替老、劣王 ,应从春末开始 ,秋末结束。春季应选择在群内有雄蜂出房时育王 ,长江中下游地区约在 3月末 ,此时气温逐渐变暖 ,育王的成功率较高 ;夏季应选择在蜜粉源十分丰富 ,…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要想蜂产品优质高产,必须饲养和保持强群。现就笔者在养蜂实践中的体会,对饲养和保持强群的技术要点,谈以下看法供同行们参考。 1.培养优良的蜂王要培育出优良的蜂王。应注意以下三个要点。  相似文献   

4.
如何获得和使用优质高产蜂王邢世文一、优良品种与优质高产蜂王的关系优质高产蜂王(以下简称好王)来源于优良品种。良种是前提,辅以正确的育王技术手段,才能育出好王。劣种出会育出蜂王,但受劣种自身遗传因素的制约,不能表现出优质高产的性能,生产效益不会好。有了...  相似文献   

5.
我场自 1 995年向全国供应种王以来 ,除西藏以外 ,已推广到全国各省市。 2 0 0 1年继续供应“苏王 1号”蜜浆双高产蜂王。“苏王 2号”蜂蜜高产蜂王及“苏王 3号”东北地区生产蜂王。一、“苏王 1号” 蜜浆双高产蜂王 ,每只 2 0 0元。流蜜期采蜜积极 ,王浆产量 1 60~ 2 0 0克以上 ,最高 2 30克。辅助蜜源期节省饲料 ,王浆产量 1 2 0~ 1 50克以上(有强群饲养技术资料 )。二、“苏王 2号” 蜂蜜高产王 ,每只 1 2 0元 ,采蜜多 ,进蜜快 ,大流蜜期不分蜂 ,子脾整齐 ,强群越冬。三、“苏王 3号” 杂交生产蜂王 ,选择采蜜性能强的高加索母本与…  相似文献   

6.
“养蜂没有巧 ,只要蜜源好。”这句养蜂谚语强调了自然条件的重要性 ,却排除了科学养蜂的重要性。养蜂是个系统工程 ,是有巧的 ,巧就巧在科学上。培育优质蜂王这个系统工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子系统 ,更要讲科学。一个抗虫害 ,抗病害 ,群势壮 ,采集能力强的蜂群 ,关键在于有优质蜂王。这一技术的普及又影响一个地区的养蜂事业的发展。所以 ,选育优质蜂王 ,‘必须讲究科学 ,必须做好如下几项工作。1 .要在本地饲养一年以上的蜂群中确定父群、母群。群势一年四季都有五框以上足蜂 (中华蜜蜂 ) ,抗逆性强 ,采集能力强 ,从这样的蜂群中确定父群…  相似文献   

7.
据农业部制定的“九五”农业科技发展计划,“九五”期间我国将要推广的主要“菜蓝子”产品及高产、优质、高效示范技术是:1 畜禽良种及优化饲养技术重点推广商品猪综合配套技术,农作物秸杆处理及育肥牛饲养综合配套技术,奶牛良种及高产饲养技术,肉羊育肥配套技术,高产蛋鸡配套技术,良种肉鸡和良种水禽配套饲养技  相似文献   

8.
小叶桉又名细叶桉,是我国南方继油菜、苦刺和苕子之后的夏季主要蜜粉源,其流蜜量大而涌,每群正常年份可取蜜20—25公斤。但蜂群经过采上述蜜源后,群势下降,蜂王极需休整。如何在这个花期获得王浆、蜂蜜的优质和高产?笔者在蜂场蹲点和养蜂员一起采用幽闭蜂王断子饲养管理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南北气候差异较大 ,蜜粉源植物自南向北先后开花流蜜。大流蜜花期是选育优质蜂王的最佳时机。辅助蜜粉源花期 ,加强蜂群管理 ,同样能育出优质蜂王。下面向各位同仁介绍优质蜂王的培育方法。一、母本是关键培育蜂王选择母本很重要。大流蜜花期选择蜂蜜、王浆都高产的蜂群。再检查蜂群内封盖子脾是否整齐 ,子脾是否到边到角 ,花粉是否集中在巢脾上部、蜂王体色是否鲜艳、蜂王体型是否又大又长 ,蜜蜂体色是否一致 ,各龄子脾是否完全健康 ,群内是否有自然王台等等。上面各项指标都好的蜂群 ,可以将之选择做母本。二、雄蜂选育强群蜜粉充足 ,…  相似文献   

10.
培养适应本地区饲养的优质高产蜂王,需经过一系列的工作过程.种王所携带的遗传物质是后代优质高产的内在因素,只有通过良好的育王手段使其优良性状和生物学特性得以发挥,不断运用育种技术选优去劣,才能获得理想的生产用王,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养中蜂的人,都喜欢饲养强群,这是因为强群是丰产的基础,对产量有一定保证,强群不生巢虫,不起盗蜂,不咬脾,不逃亡,渡夏、越冬都很安全。在对中蜂饲养强群的问题上,个人认为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选择优良的蜂王:蜂群的盛衰,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因此,蜂王应该从高产群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央农业部提出的“转地饲养应该逐步地转向定地饲养”的方针,我所今年进行了“定地饲养”高产试验。试验群在1959年3月1日,定群为12框足蜂,4只蜂王,分为两个双王群,在太谷县  相似文献   

13.
根据农业部制定的“九五”农业科技发展计划,“九五”期间,我国将要推广的主要“菜篮子”产品高产、优质、高效示范技术是: 1.畜禽良种及优化饲养技术 重点推广商品猪综合配套技术、农作物秸秆处理及育肥牛饲养综合配套技术、奶牛良种及高产饲养技术、肉羊育肥配套技术、高产蛋鸡配套饲养技术、良种肉鸡和良种水禽配套饲养技术、冬季暖棚饲养畜禽配套技术、配合饲料加工及生产使用技术、畜禽疫病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以及畜禽饲养和废弃物处理综合利用配套机械化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简讯     
永胜县引进养蜂技术成绩显著 1983年以来,云南省永胜县养蜂管理站引进了意蜂原种和喀尼阿兰蜂等蜂种及其饲养新技术,通过应用不同品种间的杂交选育、“微群培育蜂王”和“虫卵输送法”等技术,加速了普及和推广,短期内全县就实现了良种化。同时还推广了“饲养强养,优质高产取蜜法”,使蜂蜜浓度提高了1~2度。现在,全县养西蜂的农户已有87户、蜂1937群,年产值29万多元。(张振先)  相似文献   

15.
《蜜蜂杂志》2001,(3):17
1 .良种“松丹一号”“国蜂 2 13”是 2个很好的蜜型优良杂交种。“松丹一号”蜂王与当地意蜂雄蜂交配产生的后代适合黄河以北地区不取浆的蜂场使用 ;“国蜂2 13”蜂王与黑色蜂种雄蜂交配产生的后代适合华北地区不产浆蜂场饲养。“金环”“金星”“喀尼阿兰”“金喀”等蜂种是很好的育种素材。“金环”为母本 ,“喀尼阿兰”为父本选育出的处女蜂王再同喀蜂雄蜂交配 (环×喀×喀 )有很好的杂种优势。蜂王体色呈褐色或黑色 ,繁殖力、采集力、越冬性能和维持大群的性能都非常良好 ;“金星”为母本 ,意大利蜂为父本 ,选育出的处女蜂王 ,再同喀蜂…  相似文献   

16.
现有养蜂著作在谈到育王组织交尾群时 ,都毫无例外地采取在处女蜂王出房的前 3天组织好交尾群 ,处女蜂王出房的前 1天选择个大、端正的成熟王台介绍到交尾群内的方法。笔者认为 ,由于交尾群蜂量有限 ,特别是那些只有数百只或 10 0 0多只蜂的小核群 ,调节巢温和防盗蜂侵扰的能力都较弱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王台内蛹后期的正常发育 ,致使处女蜂王提前或推迟出房 ,因此质量可能变差 ;尤其是饲养“浆蜂”育王 ,如果仍沿用介绍成熟王台组织交尾群的方法 ,就显得很不适应大量培育优质产卵蜂王的要求 ,亟待对此进行改进以提高育出优质蜂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饲养强群才能优质高产,也只有强群才能抗逆境、获收益。所以,我年年都要为培养强群付出辛勤的劳动。可是到了生产季节,往往就只因为闹自然分蜂,发挥不了强群蜜蜂的积极性,影响了计划生产。从实践中大家都体会到:蜂王年龄越老,分蜂性就越强;年青的蜂王分蜂性就弱;蜂王在壮群里分蜂性就强;把蜂王限制在固定产卵区里就能预防分蜂。分蜂的因素是随群势同步发展的,但在有足够的幼虫供蜜蜂喂饲的蜂群,就不闹分蜂;大流蜜期蜜蜂忙于工作也能抵消蜂群的分蜂情绪,而辅助蜜源又能刺激蜂群分蜂。针对上述因素,82年春我试用了蜂群“分区管理”,经三年的摸索和改进,使我体会到:蜂群  相似文献   

18.
养蜂生产中经常应用的两道算术培育优质蜂王,饲养强群,是养蜂生产上夺得高产的保证。因此,在蜂群的饲养管理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了下面两道算术。这两道算术都是以蜜蜂生物学理论为根据的。第一道算术:人工育王期的推算。举例:假设蜂群内在3月10日出现了雄蜂房封...  相似文献   

19.
王志 《中国蜂业》2004,55(3):17
一、蜂王在蜜蜂饲养中的重要作用 蜂王是蜂群中几万只个体中唯一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性蜂,控制着整个蜂群的工作情绪,其生活力、健康情况直接影响着蜂群的发展.一只品质优良的蜂王产卵旺盛、维持强群,其后代生活力强,抗病力强,从而能够保证蜂产品的优质高产;而一只劣王或带病蜂王,生存能力差,蜂群难以发展.养蜂实践中,常采用换王加药物和物理防治等综合手段进行蜜蜂病敌害防治.  相似文献   

20.
蜂王的质量制约着蜂群的经济效益,提早有计划地进行育王,是获得蜂产品优质高产的决定性因素。然而,高寒山区蜂群越冬期长,3月末4月初蜂群出窖后,经过35~40d才逐渐进入增殖期,怎样提早育王、提高蜂王质量已成为高寒山区蜜蜂饲养的难题,作者就此作以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