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焦虫病是奶牛多发的一种血液原虫病,在临床治疗中多以常规抗焦虫药治疗,但效果不够理想。采用抗焦虫药结合输血的方法,治疗奶牛危重焦虫病1 4例,治愈1 3例,效果较好,现将具体治疗方法和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症状及诊断 焦虫病患牛体温39~4 1℃,呈间歇热或稽留热,贫血,结膜苍白。严重时血液稀薄,如酱油加水样,呈紫黑色,不黏手,血液凝固不良。心率每分钟1 0 0~1 2 0次,呼吸每分钟6 0~80次。食欲、反刍减少或消失,产奶量明显下降,尿呈现棕褐色,乳房皮肤青白。经实验室检验和会诊,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环形泰勒氏焦虫病。2 治疗方法 每千…  相似文献   

2.
焦虫病是一种血液原虫病,病原寄生于病牛血红细胞及淋巴细胞内,病牛的病原经硬蝉叮咬传播给健康牛,所以该病呈较强的季节性和地方性流行。今年入夏以来,山东省济南、荷泽、泰安、莱芜、德州、潍坊等地市纷纷出现奶牛的无名高热现象,在5~8月间,前来就诊病例98头,死亡、淘汰12头,呈现较高的致死率(11.2%)和淘汰率(1.0%),经临床症状和血液检查,确诊为牛环形泰勒焦虫病,采取紧急防治措施后,使大部分病牛转危为安。发病情况从5月份开始,济南、荷泽、泰安、莱芜、德州、潍坊等地市的部分奶牛养殖专业户前来本院反映其奶牛体…  相似文献   

3.
一、临床症状   (一)一般性临床症状  体温突然升到41~42℃,经过1~5天,才降至正常。有的经过5~7天,发热才有可能减缓。病初精神抑制尤其双肘部肌抖动明显,体表及末梢发凉(发热恶寒),呼吸急速,每分钟多达90~100次,个别病例每分钟呼吸次数高达130次。病初心季亢进(深数脉)并与呼吸、体温同步增加(暂时)。病初便秘,粪干而黑,表面有黏液及血丝,少数病牛有膀胱麻痹症状,排尿困难。重病牛出现神经症状,兴奋不安;个别病牛出现酸中毒,双眼流泪,一般病牛,经过1~3天(常超过3天),临床症状消失,有的持续到15天后仍有症状; 个别病牛反复发热,高…  相似文献   

4.
马驽巴贝西虫(马焦虫)病是由驽巴贝西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寄生在红细胞内的驽巴贝西虫及其产生的毒素,导致组织脏器损伤、功能障碍,从而引起高热、贫血、黄疸、出血和呼吸困难等重剧症状。此病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地方流行性寄生虫病。在吉林省德惠市、乾安县发病较多。从1997年开始,永吉县也相继发生此病,给广大农户造成严重损失。现将本病介绍如下。 1.临床症状:初病期,马体温稍升高,一般为38.7℃~39.5℃;脉搏 42~56次/分;呼吸18~24次/分;眼结膜稍黄染,运步缓慢,呆立不食;1~3天后体温逐渐…  相似文献   

5.
焦虫病是由双芽焦虫、巴贝斯焦虫、泰勒焦虫所引起的牛血液原虫病 ,临床上呈急性经过 ,以高烧、贫血、出血及黄疸为特征。1 临床症状 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性 ,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病牛高烧达 4 0~ 4 1℃ ,呈稽留热 ,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常有便秘现象。发病 2~ 3天 ,病牛迅速消瘦 ,贫血 ,出血 ,黄疸 ,体表淋巴肿大 ,排恶臭的褐色粪便及特征性的血红蛋白尿。在不加治疗的情况下 ,病程一般为 4~ 8天 ,死亡率高达5 0 %~ 90 %。在牛体、放牧地、棚舍可找到传播本病的蜱。3 防治措施  牛体灭蜱。根据流行地区蜱的活动规律 ,实施有计…  相似文献   

6.
2006年7月初,唐山市丰润区某奶牛场饲养的3头奶牛突然发病。病牛体温升高达41℃.精神沉郁,腹式呼吸,口腔、眼、乳房部位皮肤黄染,尿少而带血色。经询问曾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为焦虫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经过合理用药,很快治愈。下面,将诊治经过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环形泰勒虫病,也称焦虫体病或血孢子虫病,是由环形泰勒虫寄生于奶牛的血液的红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引起的一种急性原虫病。该病通常呈急性发作,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主要特征表现为高热、体表淋巴结肿胀、出血以及贫血,奶牛和黄牛较易发生。本文作者就奶牛发生环形泰勒虫病的防治措施进行论述,供同行参考。1临床症状病初测量病牛体温明显升高达39.5~41.6℃。触摸体表淋巴结呈现索状肿胀,按压病奶  相似文献   

8.
牛泰勒焦虫病的病原体为泰勒科泰勒属的原虫,环形泰勒焦虫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内。由于我省对牛泰勒焦虫病报道很少,我院在十年中仅见一例(长春市新立城乡孔家屯)所以,有必要报导一下。 1、临床症状 病牛精神高度沉郁,四肢无力,颈静脉轻度怒张、波动,结膜黄染、苍白,体温39.8℃—41.5℃,脉搏100次/分,第二心音重复,心律紊乱。吸呼63次/分。第一胃内容物  相似文献   

9.
大理市暴发奶牛焦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奶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迅速消瘦和产奶量降低为其特征。其形状有环形、椭圆形、梨形和变形虫形等。梨形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两个虫体常将其尖端成锐角相连,潜伏期为8-15d,有时更长些。首先表现为体温升至40℃~41.5℃,可持续一周或更长。病牛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反刍停止。贫血明显,可有75%红细胞被破坏,通常有血红蛋白尿出现。在病初,红细胞染虫率一般为10%~15%,  相似文献   

10.
都匀市牛焦虫病的报道只见于奶牛,此次发现一例本地黄牛感染焦虫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2002年6月14日,都匀市小围寨镇排田村有一畜主报称自家的牛病,病牛为黑黄色公牛,年龄3岁。主诉:牛已发病一周,请土医治疗无效。临床检查:体温40℃,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促迫,可视粘膜苍白,黄染,皮肤表面有十余个粟子大小凸起的疹块,有血尿,粪便稍干、黑暗。2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初诊为焦虫病。为进一步确诊,进行采血检查,取耳尖血制成血片,送黔南州兽医诊断室,染色镜检,发现典型虫体(虫体长度大于细胞半…  相似文献   

11.
牛锥虫病主要是由吸血昆虫(虻、螫蝇)通过吸血传播引起的牛原虫病。盱眙是全国养牛基地之一,对牛锥虫病的诊治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流行情况 通过病历整理,1996年以来,盯胎县龙山、仇集、河桥三乡镇共发生病牛1275头,治愈1220例,治愈率96.5%,死亡主要是年老体弱,久拖不治等原因造成,及时治疗治愈率更高。2 临床症状 病牛体温突然升高40℃~41.5℃,持续2d~3d时间自行下降,后又反复发作。病初限结膜充血流泪,随着病情的发展,眼结膜苍白,有出血点或血斑;四肢下部水肿;精神萎顿,行动…  相似文献   

12.
2000年5月,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石河镇户远寨乡北部山区12个村庄山上放牧牛相继暴发牛泰勒氏焦虫病,当地乡兽医站按常规焦虫病治疗方法治疗无效后,我们采用贝尼尔与黄色素交叉用药,才有效控制了病情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措施和体会综述如下:一、临床症状病牛食欲不振、少食或不食,反刍减少,体温升高到40~41℃,眼结膜苍白,眼睑水肿,拉稀,贫血,黄疸不明显,粪便带血,肩前淋巴结肿大,心跳呼吸加快。二、实验室诊断采病牛耳尖血液,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泰勒氏焦虫虫体。三、治疗通过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化验室诊…  相似文献   

13.
甘南牦牛是高寒草原上长期驯养的特有畜种之一。是草原骑乘和驮载的重要役畜,能提供乳、肉、毛、皮,具有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等特点。甘南牦牛的常见病主要有肺炎、犊牛拉稀、吸虫病、焦虫病等。只要坚持预防注射和驱虫,加强饲养管理,一般可以减轻其危害,而牦牛泰勒焦虫病对牦牛危害严重,死亡率高。牦牛泰勒焦虫病发生于4~11月,以5~9月发病率最高。各种年龄的牦牛都易感染,但1~3岁牦牛发病率高。1临床症状病牛呈稽留热,体温40℃~41℃之间,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鼻镜干燥,双目流泪,结膜黄白,反刍减弱,呼吸迫促,80~106次/min,心跳加快,78~1…  相似文献   

14.
<正>牦牛焦虫病该病的主要流行因素包括易感动物、蜱以及焦虫,三者形成了疾病流行链环。在牦牛养殖中,焦虫病是危害牦牛健康和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疾病,如果防治不及时会导致牦牛死亡,需要引起行业的高度重视。1牦牛焦虫病症状1.1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病牛精神兴奋,当动物或人靠近时会出现攻击  相似文献   

15.
灭焦敏对羊泰勒焦虫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灭焦敏对羊泰勒焦虫病疗效观察柴阳春,马毓寿,汪源泉,符文英,王文勇(互助县畜牧兽医工作站810500)1993年5月和1994年5月我们在互助北山地区做过两次羊泰勒焦虫病调查,发病率为28.26%,死亡率为发病羊的33.8%。同时,试用灭焦敏(口服片...  相似文献   

16.
焦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红细胞内的原虫病。一般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型,体温升高40℃~41.8℃,稽留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至废绝,呆立,凝视,伸颈呼吸,并加快至每分钟80~110次,心跳每分钟达80~120次,粪便干、少或下痢,有时粪中带血,尿少,呈黄色,重症病例有时有血尿发生,黏膜贫血,黄疸及体表淋巴结肿大等。该病一旦确诊,立即用贝尼尔,每千克体重5~7m溶于生理盐水配成1%的溶液静脉注射(注意应缓慢注射,否则会造成呼吸困难加剧),每日一次,连续2~3次。在注射第一次贝尼尔15~18小时后,体温下降,症状随之缓解。如果确诊为泰勒…  相似文献   

17.
牛双芽焦虫病是由双芽焦虫寄生在牛红血球内引起的一种呈急性经过的季节性原虫病,由于临床上患牛具有明显的红色尿液特征,因此该病又称血尿或红尿症。在我国双芽焦虫病的传播媒介为突尾方头蜱和有距方头蜱,根据方头蜱的活动特点,本病常以散发的形式出现,始发于5月,8-9月为发病高峰期,以后逐渐下降,冬季很少发生。本病对养牛业危害很大,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大批牛得病死亡。 1.临床症状:患牛临床上常以高热、贫血、黄疸、迅速消瘦和尿血等为主要特征。潜伏期一般为15-25天,潜伏期过后,患牛体温升高至40℃~41.5…  相似文献   

18.
猪巴贝斯虫病,又称猪焦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寄生于猪的红细胞内引起的疾病,我国北方省份极少发生,1999年7月,我县某猪场发生猪焦虫病,发病门头,死亡2头,病猪高热稽留,贫血黄染,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笔者怀疑为猪焦虫病,后经南阳市兽医防治站血检确诊建议用“血虫净”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1临床症状病猪高热稽留(41℃~41.5℃)食欲减退或丧失,粪便干硬,个别猪腹泻,尿液呈浓茶色,限结膜苍白黄染,后期呼吸困难,四肢关节肿大,耳尖发绀。2病理剖检尸体消瘦,可视粘膜贫血、黄染,皮下组织充血,水肿,肝略肿大,脾肿大,…  相似文献   

19.
血虫净又名贝尼尔,由于疗效高、药来源容易,故是一线临床兽医治疗家畜血液寄生性原虫病的首选药物。但其副作用大,应用时常有中毒现象发生,现将本人近年来应用该药治疗奶牛双芽焦虫病时发生几例严重中毒的救治情况报道如下:1病例1本县西天尾镇奶牛专业户张某一黑白花奶牛,体重430kg,1999年7月1日发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高热不退、贫血、黄疸、拉血红蛋白尿,确诊为双芽焦虫病。当天用血虫净1.5g配成5%水溶液后,分点臀部肌注,第2天复诊,病牛体温降至38.9℃,但食欲仍差,仍有黄疸、拉血红蛋白尿,…  相似文献   

20.
牛泰勒焦虫病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地方流行性疾病,发病高率。如果防治措施不当,会导致病牛大量死亡。2008年8月17日武威市丰乐镇一养殖户饲养的6头牛发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牛泰勒焦虫病,2头死亡,4头治愈,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