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社会和谐意味着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友好相处与和平共处,其中,“公平正义”构成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规范和前提保障,对社会的和谐起着重要的协调和维系作用。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速度的不断加快,现实社会生活的不和谐性也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真正做到“公平正义”成为我国能够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步骤,坚持并实现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保证之一,同时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所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了“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样一个必须认真应对的重大战略任务。文章认为 ,应通过四条路径 ,即 :在正确把握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中 ,在不断激发创造活力和为每一个中国公民公正、自由地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中 ,在建立健全社会预警及保障体系和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中 ,在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统一战线政策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 ,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所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4.
纪兵 《甘肃农业》2008,(4):16-17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我们人类不懈奋斗的目标。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河南农业》2005,(4):1
新春 伊 始 ,中 共 中 央 举 办 省 部 级 主要 领 导 干 部专 题 研 讨 班 ,集 中 研 讨 加 强党 的 执 政 能 力 建 设 特 别 是 提 高 构 建 社会 主 义和 谐社 会的 能 力的 问题 。这 是深入 学 习 贯 彻 党 的 十 六 届 四 中 全 会 精 神的 一 个 重 要举 措 。 这 一 重 要 举 措 ,表 明我 们 党 高 度 重 视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建设 ,也体 现 了 中 央十 分 重 视 提 高 党 的 高级 领 导 干 部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的能 力 。 参 加这 次 研 讨 班 的 领 导 干 部 ,坚持 理 论 联 系实 际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学 …  相似文献   

6.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现在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上。从广义上说,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共同进步;从狭义上说,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7.
男女平等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男女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平等、公正、和谐的性别环境,从法律、制度层面保障男女平等,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树立科学的妇女发展观是妇女解放、社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是近期点击率很高的关键词,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这是我们国家在今年“两会”上提出的一项治国新内容。在现代社会各项事业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倡导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经成为我们当今社会的一种决定性力量。和谐社会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温家宝总理已在今年三月五日十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了明确回答:“着力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诫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先进的文化来决定人类进化、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的命运。所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准则,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六个方面囊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适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成为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辩证地对待发展,既要坚持全面发展,又要有重点突破,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路径研究对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基础,明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层内涵,在此基础上,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破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困境;推进环保法治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坚守自然生态边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3个方面论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旨在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论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亮点就是提出了要建设“发展生产、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们党在现阶段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虽然是一个历史上曾多次提到过的老话题,但又是一个与时俱进、内涵不断变化的新课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布局。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如何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战略构想,是我们党对共产主义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实践的升华,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成兵 《现代农业》2006,(12):124-125
构建和谐农村是实现整个社会和谐进步的重中之重。在新的时期,我国要立足于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大力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积极构建和谐农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6.
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里,治理国家有两大任务:一是调整生产关系;二是调整阶级关系。这两项任务同等重要,但在每个时期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我党在近60年的执政生涯中,紧紧围绕这两项任务,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规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论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等各个方面,只有综合发挥经济、法律、行政、文化和道德等的作用,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才能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城乡经济、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新农村社区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社区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应该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把握好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和谐"内涵,改革不适应社区发展的阻碍因素,完善社区的管理与服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索一套独立、完整的社区建设体制。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党的十七大继续指出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冯合国 《甘肃农业》2006,20(4):10-11
本文对当今世界提出和谐社会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全球化是我们建构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困境需要和谐以应人与自然之间也需要和谐相处。最后,本文从意识层面以及社会实践层面对和谐社会的建构做出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