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内液态茶饮料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天然、方便、健康、快捷等特点的茶饮料产品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青睐,已成为国际软饮料市场上的生力军。虽然我国茶饮料工业起步较晚,但近10年来产销量快速增长,花色品种众多,目前年产销量已超过800万吨,产值超过400亿元。为及时了解我国茶饮料产品开发现状及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2.
饮料用茶叶原料的筛选和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军峰 《中国茶叶》2005,27(5):12-14
茶饮料是目前国际饮料市场上增长速度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饮料产品之一.在日本、东南亚、欧美、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茶饮料已成为最主要的饮料产品.2003年,日本茶饮料消费量为500万吨,占整个饮料市场的31%,年消费金额70亿美元,占饮料市场的第一位.目前,我国台湾地区95%以上的饮料企业都生产茶饮料,茶饮料市场份额达到21%,人均消费茶饮料超过20.0L.近年来,中国大陆液态茶饮料的年产销量已达到350万~400万吨.与此同时,茶饮料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韩国和我国香港等地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综观我国罐装茶饮料工业之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龙新 《茶叶》1996,22(3):9-12
我国罐装茶类饮料生产企业现有30多家,上市产品已有40-50种,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敢达到较高水准。茶饮料在市场已处地引入期。国内我大型企业和合资企业参与开发茶饮料,必将促进茶饮料的加速发展。茶饮料生产企业地成为饮料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传统的制茶工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茶饮料加工用水的基本要求及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军峰 《中国茶叶》2005,27(6):10-11
水是茶饮料加工中最重要的原料之一,通常纯茶饮料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0.20%~0.50%,果汁或果味茶饮料固形物含量在20%以下,因而水在茶饮料中的比重一般超过80%。水质的好坏对茶饮料品质有明显的影响,水中的离子组成及含量、溶氧量、有机物含量,以及水的pH和种类等都会影响茶饮料的色泽、滋味、香气和澄清度等品质。因此,了解茶饮料用水的要求及其选用的处理技术,对保证茶饮料的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卢振辉  罗龙新 《茶叶》1994,20(3):2-4
当前饮料正在向方便化、液态化、保健化方向发展。1992年,美国茶饮料销售值超10亿美元;中国台湾茶饮料销售值超过咖啡1倍以上。1993年,日本茶饮料产量总计达230万吨。茶饮料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茶的保健,适用与加强宣传。中国饮料市场起步晚。当前其持点:碳酸饮料急剧下降,原汁饮料逐渐上升,保健饮料异军突起,茶叶饮料尚待开发,但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尹军峰 《中国茶叶》2006,28(4):14-15
口感风味特征是饮料类产品最重要的属性,也是产品能否适销对路的关键。作为一种天然、健康饮品,茶饮料具有独特的风味品质,已成为国际上发展速度最快的软饮料品类。从荼饮料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茶饮料口味的多元化和产品定位的进一步细化是必然趋势,而企业追求的是自身产品的稳定性及其与其他企业产品的差异性,这些都离不开良好的茶饮料调配技术。因此了解茶饮料的调配原理和调配技术对开发和生产品质优良、风味独特的茶饮料产品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日本对乌龙茶及其饮料的品质评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序言在日本,乌龙茶饮料自1981年作为罐装饮料问世以来,已经历十五个年头。在乌龙茶饮料出现之前,清凉业界主要是由果汁饮料和以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所占据。1980年前后,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在整个清凉饮料中的市场占有率高达70%。到1995年,降至20%左右,而茶饮料与咖啡饮料却在不断增长。尤其是茶饮料,增长极为显著,近五年来竟增加一倍之多。茶饮料在清凉饮料中,十五年前几乎是空白。正是乌龙茶饮料的出现,茶饮料的增长率才一跃而独占鳌头。近年来,除乌龙茶外,还有绿茶以及杜仲茶、谷物混合条等诸多的茶类饮料也相继出现。一…  相似文献   

8.
从饮料市场看茶饮料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根洪  吴赐宝 《茶叶》1995,21(1):2-4
世界饮料市场发展迅速,总体方向是发展无醇低醇饮料。茶叶已成为世界性饮料,和其它饮料相比,茶饮料具有历史久远,低热量,高营养,卫生保健,价廉物美等特点,因而具有取代碳酸饮料成为世界饮料之王的可能,积极开拓多功能,多品种茶饮料,应成为茶饮料市场的发展主题。加强饮茶有益健康的宣传,扩大生产大国的茶叶内销,有利于开掘茶饮料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9.
茶饮料加工中的灭菌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尹军峰 《中国茶叶》2006,28(3):17-18
茶饮料的贮藏保质期一般为6~12个月,而茶饮料富含蛋白质、糖、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容易滋生微生物而使茶汤变质,因此必须对茶饮料进行灭菌处理。茶饮料的灭菌要求达到“商业无菌”的标准,即在所规定的贮藏期内微生物总量达到茶饮料标准(QB2499-2000)要求,不允许有致病菌、产毒菌和腐败菌等病原微生物的存在。由于传统的热灭菌工艺对茶饮料的品质影响较大,因此了解茶饮料微生物灭菌工艺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灭菌技术参数,对选择适合各类茶饮料的灭菌方法及茶饮料的品质保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尹军峰 《中国茶叶》2006,28(2):12-13
目前茶饮料基本以清汁为主,在贮藏和销售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澄清透明状态,因此过滤和澄清净化是茶饮料加工中的关键工序之一。  相似文献   

11.
大豆经磁化处理后,可使大豆出苗势增强,出苗期提前,降低株高,早熟1-2d。还有提高结荚率、提高产量的效果。其中磁化时间20min,增产可达15.2%。  相似文献   

12.
孟英 《北方水稻》2004,(2):16-18
在30℃、20℃、15℃条件下,进行穞生稻、上育427、松97-98、牡丹江19、东农416的发芽试验,结果在15℃穞生稻的芽率仍高达91%,表现出很强的发芽能力;另外模仿秋翻整地,将穞生稻、上育427和松97-98分别放入地下10、20、30cm越冬,第二年春季正常播种、插秧,结果安全越冬后的穞生稻芽率和长势明显好于上育427和松97-98,两个试验均证明穞生稻具有较强的耐寒性,为黑龙江省培育高抗寒品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碧护”在香蕉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碧护0.136%赤·吲乙·芸可湿性粉剂在福建省漳州市香蕉主栽品种天宝高蕉的喷施试验,表明“碧护”能显著提高香蕉的抗叶斑病力和抗寒力,消除或减轻田间肥害或药害,促进香蕉平衡生长发育,还可明显提高香蕉果实的外观质量和商品性能,而对蕉株及其生长发育均无任何不良影响。“碧护”在香蕉生产上的使用是安全的,可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新宝佳高科技有机液肥,可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增强水稻的光合效率,抑制病虫害,增加有效穗数,提高结实率、千粒重,进而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5.
张玉军 《北方水稻》2010,40(4):44-46
通过几年来生产实践,阐述建三江分局水稻旱育秧田的工程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规范化建设、智能化监控、标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和模式化栽培体系,总结和探索黑龙江寒地水稻旱育秧田生产的成功经验,以便在寒地水稻育秧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阿里亚娜、阿高斯、汉姆斯、范妮4个品种丰产性、抗逆性、高产稳产性试验,选出阿里亚娜为大面积推广品种,阿高斯为搭配品种,汉姆斯和范妮为继续试验品种。  相似文献   

17.
WU Xue-ting(School of Aircraft Engineering,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 330000)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戊唑醇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制,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戊唑醇的室内毒力、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菌丝干重、菌丝蛋白质含量、菌核萌发、菌核致病力和菌丝体细胞膜电导率。结果表明:戊唑醇对油菜菌核病菌具有极强的抑菌作用,EC50和EC90值分别为1.3μg/mL和11.2μg/mL;用戊唑醇处理后,菌丝体干重差异显著,蛋白质含量、菌核萌发率和致病力均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降低;戊唑醇对菌丝体电导率无影响,但对菌丝体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表明戊唑醇通过抑制菌丝干重、菌核萌发率、蛋白质含量和致病力而控制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阿里亚娜、阿高斯、汉姆斯、范妮4个品种丰产性、抗逆性、高产稳产性试验,选出阿里亚娜为大面积推广品种,阿高斯为搭配品种,汉姆斯和范妮为继续试验品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品牌的创立和新产品的开发得到了广泛重视,许多茶叶生产、营销等企业都在积极制定和完善本单位产品的企业标准.然而,目前部分制定发布的茶叶产品企业标准并不"标准".为了使茶叶产品企业标准更加规范、科学、实用,现就制定的原则、程序、方法、结构和内容等提出看法,供茶叶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