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了有效地保护野生木本油脂植物资源,制定科学的开发利用对策,于1983~2002年就甘肃省白龙江林区野生木本油脂植物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林区野生木本油脂植物共有30科、42属、62种;其中乔木种类最多,占野生木本油脂植物总种数的56.45%;分布于海拔1700~2500 m范围内针阔混交林带的野生木本油脂植物的种类最多,占野生木本油脂植物总种数的79.03%。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木本药用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分布在陇南山地的甘肃木本药用植物共74科162属481种,已具大宗产品的种类有杜仲、银杏、玫瑰、辛荑、山茱萸等。春开发利用应以保持资源为主,应用科学研究成果,深度加工为主要手段,发展木本药材资源和开发新药。振兴甘肃森本中药材产业,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繁荣甘肃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甘肃白龙江林区野生花卉资源及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甘肃白龙江林区野生花卉共有82科205属380种,其中木本植物301种,占总数的79.21%,草本植物79种,占总数的20.79%;珍稀野生花卉55科122属156种,占全国已公开记载珍稀野生花卉总数的23.39%,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花卉18科32属45种;野生花卉的优势科为蔷薇科、忍冬科和杜鹃花科,优势属为忍冬属和杜鹃花属;以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分布最多,其次为常绿阔叶混交林带;科的分布以泛热带分布、北温带分布为主;属的分布以北温带分布为主,其次为泛热带分布和东亚分布;其观赏特性以观花类、观果类和观叶类居多,分别占总种数的49.2%、28.16%、18.16%;园林用途以花灌木类、盆景类和园景类为主,分别占总种数的22.89%、19.74%、15.26%;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和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白龙江流域蕨类植物的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龙江流域位于甘肃南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形复杂,气候条件多样,蕨类植物种类繁多。据调查蕨类植物有263种,隶属于34科,76属,分别占甘肃省蕨类总科数的100%,总属数的97.4%,总种烤的87.69%。本区地还发现有16个特有种和36个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6.
木本药用植物的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5000多种药用植物中,木本药用植物就占500余种,如喜树中含有喜树碱,对胃癌、肠癌等消化道系统疾病有一定疗效:吴茱萸以未成熟的果实入药.散寒上痛、助阳止泻,主治小肠疝气、湿疹溃疡等症,是散寒暖胃的良药;毛冬青含有黄酮甙,具有改善心肌功能,治疗心绞痛作用;三尖杉中含有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对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有很好的治疗结果。在东北林区近900种药用植物中,木本药用植物占50余种,这此药用木本植物的研究及食疗、药疗开发利用极富前景。1 药用植物及疗效1.1 东北红豆杉 Taxus cucpidata Sieb.et Znce,别名:赤柏松,紫杉,系红豆杉科的一个珍贵的第三纪孑遗树种。常绿亚乔木,高10~17米,树皮红褐色或灰红褐色,片状剥裂,裂片剥裂,片状外面紫红色,内面黄白色,老时外皮深纵裂。花期5~6月,果期7~8月,种子9月成熟。分布于我国东北等地。其为耐阴性树种,常成片或散生于针阔混交林中,分布海拨600~1200米处。该树枝、叶均可入药,对糖尿病、肾炎均有疗效。尤其是茎皮部分可分离出针状结晶,即紫杉醇(Taxinol),也称紫松醇,经药理试验,发现其对P-388,L-1210小鼠白血病、路易士肺癌、180肉瘤、B-16黑素瘤,对移植的CX-l肠癌、LX-l肺癌和MX乳癌都有疗效,尤其对卵巢癌效用更好。正由于其抗癌机理 相似文献
7.
林区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开发龙作义,殷霈瑶,邹威(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管理局科学研究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物科学的迅速发展,开发利用自然植物资源,用于人类生命保护、控制疾病、促进人类健康,正在成为当代科学上的主要动态之一。黑龙江省林区的二次开发正是利用... 相似文献
8.
浅谈搞好白龙江林区多种经营问题骆洪元,唐孝悌随着森林资源锐减,采伐量不断下降,国有林区正面临着森林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目前看来,林业企业的出路,除加速森林资源培育,增加后备资源缓解林业的资源危机的路子外,搞好林业企业多种经营,是克服经济危困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9.
白龙江中上游林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龙江中上游林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利用朱舟平(甘南州林科站)白龙江中上游林区西起郎水寺,东至两水镇,处于迭山和岷山夹峙的白龙江河谷及两侧山地之间。是我省木材生产主要基地之一,森林覆被率达49.25%。境内自然条件复杂,植物种类繁多,可供观赏的野生植... 相似文献
10.
11.
湖北省林下药材种类及种植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湖北省地理气候特点、林药生产现状的分析,参考全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及道地药材生产区划,将林下药材种植划分为5个区域,并对其林下药材种植种类和模式进行总结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鄂西南、鄂西北是湖北省发展林药种植的重点区域,鄂西三峡区及鄂东大别山区林药种植模式较为丰富,发展优势明显,鄂东南林药种植模式较为单一,有待进一步开发.各地在发展林药种植时,应综合考虑当地自然条件,药材生物学特性、市场需求及经济效益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种植种类和种植模式,以减少林下中药材生产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2.
13.
白龙江林区人工造林适宜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分析白龙江林区沙滩林场天保工程中所造人工林生长状况,对白龙江林区人工造林适宜树种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龙江林区海拔1 800~2 800m营造针叶树种时应选择细叶云杉和粗枝云杉,海拔1 800m以下宜选择油松;阔叶树种中应选择山杨与其他树种混交造林,以增强林内生物多样性;选用灌木造林时,应以柽柳、中国沙棘为主,同时配置其他树种。 相似文献
14.
15.
在对雾灵山自然保护区9个代表林分物种多样性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对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群落在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乔木层物种多样性、P ielou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变化趋势呈一致性。灌木层和草本层均出现不一致性,主要是因为各林分起源不同,天然林群落是由处于不同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组成结构、大小不同的众多斑块镶嵌而成的,是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人工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很低,使人工林群落无论在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能力等诸方面,均表现出系统的不健康特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哈尔滨城郊防护林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等指数的测量和计算,研究了哈尔滨城郊防护林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哈尔滨城郊防护林带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不同样带之间差异不大;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布范围为1.625~2.402,平均值为2.041。物种均匀度也较低,样带之间差异不大,介于0.596~0.807之间,平均值为0.70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