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氧化应激对动物肠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以及抗氧化剂对上皮细胞的氧化干预。将培养的鸡上皮细胞分为4组,每组设6个重复。对照组A加入等量的三蒸水,试验组B、C、D分别加入黄嘌呤氧化酶(50U/L)和黄嘌呤(12μmol/L),并在C、D组分别加入谷胱甘肽(1,1.5μmol/mL)。结果表明:添加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X/X0)导致小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了小肠上皮细胞(IEC)增殖和抗氧化酶的活性,显著提高细胞的脂质氧化和凋亡率(P0.05)。添加不同剂量的谷胱甘肽(GSH)均对IEC的氧化损伤产生保护作用,与B组比较,显著提高了IEC增殖,降低了细胞的脂质氧化和凋亡率;随着GSH添加剂量的增加提高了IEC增殖,但C、D组间比较,抗氧化酶活性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2.
采用人工土壤法研究了染毒14d后不同浓度(0、10、20、40、80 mg· kg-1)异恶草酮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体腔细胞DN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逐渐下降的趋势,低浓度(10、20 mg ·kg-1)能显著诱导SOD酶活性(P<0.01,P<0.05),诱导率分别为19.56%、13.03%.CAT活性在较低浓度时没有显著性变化,当浓度达到40、80 mg· kg-1时出现显著性诱导(P<0.01),诱导率分别为43.42%、68.08%.T-AOC在整个胁迫阶段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最终趋于正常水平,20 mg· kg-1暴露组T-AOC含量最低(5.74 U·mg-l pro),比对照组减少了44.54%.GSH-Px酶活性在整个暴露阶段处于抑制状态.不同浓度的异恶草酮均能引起蚯蚓体腔细胞DNA损伤,暴露浓度与尾部DNA含量、Olive尾距和尾长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上述结果表明抗氧化酶活性及DNA损伤可作为异恶草酮影响的生物标志物,异恶草酮对土壤动物蚯蚓具有毒性作用,对土壤环境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3.
鸡喹乙醇中毒对血中自由基水平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鸡喹乙醇中毒时,血中自由基(MDA)及抗氧化系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艾维因鸡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日粮;喹乙醇处理组(Ⅱ组),饲喂基础日粮,且以15 mg喹乙醇/kg体重处理Ⅱ组,连续处理42 d,每天1次,Ⅰ,Ⅱ组每7 d采血1次,共采血6次,测定MDA及抗氧化系统各指标水平;结果:第2~6次Ⅱ组MDA水平明显高于Ⅰ组(P<0.05,P<0.01),而Ⅱ组T-AOC,GSH,T-SOD,CAT,GST,GSH-PX水平明显低于Ⅰ组(P<0.05,P<0.01)。第1次各指标在Ⅰ,Ⅱ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鸡喹乙醇中毒时可引起血中自由基水平(MDA)明显升高,而抗氧化系统各指标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核桃油对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不同剂量核桃油连续给小鼠灌胃,3周后检测小鼠肝、脑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7mL/(kg·d)核桃油可显著(P<0.05)提高小鼠肝、脑组织中T-AOC,SOD,CAT,GSH-PX的活力,表明该剂量核桃油可以提高酶的抗氧化作用,且剂量达33mL/(kg·d)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大鼠递增大强度耐力跑台训练试验模型,测定大鼠力竭时间和抗氧化酶活性及GSH含量影响.结果表明,女贞子提取物可增加力竭运动状态下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可见补充女贞子提取物可显著提高大鼠各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减轻力竭运动对大鼠各组织造成脂质过氧化损伤,具有明显抵抗脂质过氧化功能,对大鼠运动能力提高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化肥厂、造纸厂的工业废水以及此两厂的混合废水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其叶片中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废水均提高了黄瓜叶中的H2O2、O2·、MDA含量和电解质泄漏率;造纸厂以及两厂的混合废水降低了黄瓜幼苗叶组织中的抗氧化酶的活性;3种废水以及分别以其作溶剂的3种废液最终均抑制黄瓜幼苗的生长。可以推测,这些废水及其废液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与其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7.
除草剂药害严重影响油菜产量,研究筛选预防药害发生的生物标记物,结合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药害缓解机制,可有效解决油菜田敌草胺的药害问题。以盆栽油菜为材料,研究敌草胺处理后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探究赤·吲乙·芸苔的药害缓解机制。结果显示过氧化物酶(POD)反应最灵敏,1.2 g/L 敌草胺处理12 h酶活达到最高值;2.4 g/L敌草胺能够显著诱导油菜GST基因较对照6.4倍的高表达。4.8 g/L和6.0 g/L敌草胺处理48 h,叶片内SOD、POD、CAT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氧化损伤严重。喷施0.1 mg/L赤·吲乙·芸苔,能激活低浓度(1.2 g/L、2.4 g/L)敌草胺胁迫的油菜抗氧化系统,解除药害影响。综上,敌草胺对油菜抗氧化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整体呈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4 g/L敌草胺接近油菜受害的临界浓度,POD可用于药害发生的早期预警。喷施0.1 mg/L 赤·吲乙·芸苔可较好的缓解敌草胺产生的轻度药害。  相似文献   

8.
探讨阿特拉津对大鼠抗氧化功能及肝脏组织学变化的影响,为阐明阿特拉津等环境激素损害动物机体的机理提供依据.选取雄性大鼠[(200±10)g]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正常饲喂,阿特拉津高、中、低3个剂量组,分别按照阿特拉津LD50值(1,780mg·kg-1)的1/8,1/16和1/32倍腹腔注射给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半定量RT-PCR技术等,检测大鼠血清抗氧化酶水平及肝脏金属硫蛋白-Ⅰ(metallothionein-Ⅰ,MT-Ⅰ)mRNA表达量的变化,并观察肝脏的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阿特拉津作用下,肝脏出现脂肪性病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3个剂量组均显著增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上升19.83%、1l.47%和8.81%;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两次给药后,各组均较一次给药后显著增加(p<0.05),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升高185.04%、26.4%和1.95%.在阿特拉津作用下,肝脏中MT-Ⅰ mRNA表达量,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一次给药后,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比对照组增加113.26%、163.98%和219.74%;二次给药后,分别增加146.03%、260.99%和247.81%,各剂量组二次给药后均显著高于一次给药后,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增加31.27%、55.61%和23.78%.  相似文献   

9.
水分胁迫对板栗幼苗抗氧化酶及丙二醛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在水分胁迫进程中,对板栗幼苗叶片水分状况。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以及MDA(丙二醛)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在胁迫各阶段诸项指标的动态变化以及与RWC(组织相对含水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轻度水分胁迫期间SODGSH-Px活性呈下降趋势;中度水分胁迫期间两种酶活性明显增加并达到最大值。MDA含量在胁迫进程中呈持续上升趋势,接近重度胁迫时积累最多。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浓度的水杨酸溶液对水仙叶片进行喷雾处理,发现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均能起到矮化植株和提高叶、根及花瓣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降低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质膜透性(PMP)降低,花期有不同程度的延长,其中以3 mmol/L处理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右旋糖苷硫酸钠(DSS)诱导仔猪肠炎模型,探讨口服铁对患肠炎的仔猪肠道功能和氧化应激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50头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按体重、性别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饮用自来水,另外4组分别饲喂添加0、0.03%、0.20%和1.00%FeSO4的日粮,饮用含4%DSS的水。结果表明:随着口服铁剂量的增加,肠道微绒毛的损伤逐渐加重。与DSS单独处理组相比,高剂量的铁显著提高了尿中乳果糖/甘露醇的排泄比率,显著降低了血浆中D-木糖的浓度(P<0.05),而低剂量的铁对其没有显著影响。铁的添加显著降低了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x)的活性(P<0.05),而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脂多糖(LPS)作为刺激源,建立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BEEC)氧化损伤模型.[方法]体外培养BEEC并进行细胞鉴定,用不同浓度的LPS刺激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以确定BEEC氧化损伤模型条件.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比色法检测细胞中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当LPS浓度为80μg/mL,作用时间为12 h时,造成细胞损伤,其细胞凋亡率、ROS产生量和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S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建立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条件为LPS作用浓度80 μg/mL,作用时间12 h.  相似文献   

13.
早期断奶对仔猪肠上皮细胞氧化与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早期断奶对仔猪肠上皮细胞氧化与损伤的影响,将80头21日龄健康哺乳仔猪随机分成2组,吮乳组与断奶组,分别于断奶0、1、3、5、7、10和14 d采样检测各组仔猪肠上皮细胞中氧化、损伤、修复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与吮乳组相比,断奶组肠上皮细胞中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二胺氧化酶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肠上皮细胞损伤明显,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mRNA表达量迅速降低,并显著低于吮乳组,氧化还原因子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综合本试验指标所得数据结果表明,断奶后1~3 d急剧变化,5~7 d达到峰顶或峰谷,而后开始恢复,10~14 d恢复到正常水平。这说明早期断奶对仔猪肠上皮的影响持续时间较长,可引起仔猪肠上皮细胞严重的过氧化,损伤严重,自然修复较缓慢。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仔猪肠粘膜上皮细胞,探讨小檗碱对体外培养的仔猪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安全剂量。本试验取刚出生未吃初乳的仔猪小肠的回肠段,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Ⅳ进行消化处理,获得原代仔猪肠粘膜上皮细胞,用免疫组化法对培养的仔猪肠粘膜细胞进行鉴定,用MTT检测法测定硫酸小檗碱对仔猪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安全浓度。结果表明:免疫组化法分离培养的细胞膜呈棕黄色,为粘膜上皮细胞。硫酸小檗碱对体外培养的仔猪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安全浓度为20μmol/L。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细胞生长周期变化规律的影响。方法 选取扩增生长状态良好的乳腺上皮细胞,添加0、50、100、200 μmol/L雌激素孵育乳腺上皮细胞后,分别在0、12、24、48、72 h后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结果 培养12 h时,50 μmoL/L雌激素组的OD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及100 μmoL/L雌激素组(P<0.05),且极显著高于200 μmoL/L雌激素添加组(P<0.01);培养至12 h时,对照组及添加50 μmoL/L雌激素组其G1期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对照组S期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添加100 μmoL/L雌激素组其G2期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 添加雌激素可以促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且50 μmoL/L、12 h时雌激素促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效果最好。添加雌激素不影响乳腺上皮细胞在各时期时细胞生长的基本规律,各雌激素添加组在12 h时的细胞周期由G1、S期向G2期转化较快。  相似文献   

16.
硒是水产动物生命活动中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硒可以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硒蛋白,影响动物机体的抗氧化和免疫功能,发挥其生物学作用.同时,硒可以与维生素E(VE)协同保护细胞膜,起到抗氧化作用.综述了硒对水产动物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硒和VE的交互效应以及不同硒源对水产动物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仔猪小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灌肠消化、组织块消化、机械刮取+胰蛋白酶消化和机械刮取+胶原酶消化等4种方法对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 IEC)的体外分离培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使用机械刮取+胶原酶消化法分离IEC,可简便快速地获得数量大、活性高的小肠上皮细胞,其中原代培养细胞24 h出现贴壁,7~8 d明显增殖,10~12 d贴壁细胞汇合成片,18~21 d细胞呈"铺路石"状;传代培养细胞3 h出现贴壁,3~4 d快速增殖.采用碱性磷酸酶显色反应检测,90%以上的贴壁细胞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大豆低聚糖对肉鸡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98只1日龄罗斯308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基础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大豆低聚糖(0.08%、0.15%、0.20%、0.25%和0.30%),研究大豆低聚糖对肉鸡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大豆低聚糖可以显著提高血清中SOD的活性(P<0.01);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清中IgG的含量(P<0.01);显著提高胸腺、脾脏和法氏囊重量(P<0.05);显著提高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多胺提高作物抗旱性的机理,在渗透胁迫下,研究小麦品种豫麦18(抗旱性较强)和扬麦9号(抗旱性较弱)幼苗叶中亚精胺(Spd)含量与三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渗透胁迫2 d,扬麦9号幼苗叶片的丙二醛(MDA)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豫麦18,豫麦18幼苗叶片Spd含量以及SOD、CAT和APX活性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扬麦9号;外源Spd处理,明显提高了扬麦9号幼苗叶片的Spd含量以及SOD、CAT和APX活性,也明显抑制其MDA含量的上升。Spd的生物合成专一性抑制剂——甲基乙二醛-双(鸟嘌呤腙)(MGBG)预处理豫麦18,再进行渗透胁迫,则明显抑制其渗透胁迫下叶片中SOD、CAT和APX活性以及Spd含量的上升,也明显促进了MDA含量的上升。从而表明,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的Spd可能通过促进抗氧化酶活性,从而减轻活性氧对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亚精胺对涝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抗氧化代谢酶活性及膜质过氧化产物的影响,为多胺的农业实践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个抗涝性不同的玉米品种(郑单958,抗涝性较弱;浚单22,抗涝性较强)为材料,设置正常供水、涝胁迫和涝胁迫+1 mmol/L亚精胺3个处理,处理6d后取幼苗根测定其抗氧化代谢酶活性及膜质过氧化产物含量.[结果]涝胁迫下,两个品种玉米幼苗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幼苗相对干物质增长速率(RDWIR)和根系活力均下降,相对电解质渗漏率(RELR)、超氧阴离子(C2(ˉ))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上升,且对抗涝性较弱的郑单958影响较为明显.施加亚精胺后,明显提高了涝胁迫下抗涝性较弱的郑单958幼苗根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氧化酶(APX)活性、RDWIR和根系活力,降低了RELR、O2(ˉ)产生速率和MDA含量;与涝胁迫相比,其SOD、POD、CAT和APX活性、RDWIR和根系活力分别上升了46.4%、50.0%、96.0%、31.0%、33.5%和73.8%,而RELR、O2(ˉ)产生速率和MDA含量分别下降了28.4%、33.6%和19.4%.[结论]适当浓度的亚精胺能通过提高玉米幼苗根系中抗氧化代谢酶活性来降低O2(ˉ)的产生速率和MDA积累量,缓解涝胁迫对玉米根系质膜的伤害,从而提高玉米幼苗根系活力,促进玉米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