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 馆陶县南徐村乡颜沃头村,自1992~1996年搞起了小麦亩产500公斤以上的大面积示范田,连续五年来的平均亩产都接近或超过500公斤。1996年,该村1120亩小麦示范田平均亩产513.7公斤,其中6.5亩高产田的平均亩产达551.82公斤,从而成为全县千亩小麦亩产超千斤的典型示范村。其主要经验是: 一、选用良种 种子包衣 优良品种是增产的内因,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经对比试验,确定以高产、早熟、抗病、抗倒的冀  相似文献   

2.
我县于1994年引进"豫粳5号"水稻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其表现抗倒性好,抗稻瘟病能力强、品质好、千粒重高,增产潜力大,是当前鲁东南地区稻麦两作的理想品种.1997年我县6万亩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达552kg,最高达654.1kg.1998年我公司承担的麦茬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课题,亩产达702.9kg.现将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为了进一步扩大水稻面积,提高水稻栽培技术水平,确保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根据我县多年的水稻生产实践,并结合外地高产栽培技术经验,于1988年在安石镇进行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在5000亩水稻示范田上,亩产达556.5公斤,比对照生产田每亩增产66公斤。在5亩高产样板田亩产达706.5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即降低了成本,又增加了收入,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摸索出水稻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4.
水稻盐粳2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盐粳2号是江苏省盐城地区农科所培育的粳稻新品种。该品种的特点是:秆低、耐肥、抗倒、高抗白叶枯病、高产优质。我县于1985年引进试种,在1985—1987年的三年试验中,亩产均超过500公斤,较豫粳1号增产10%—20%。1988年五里桥乡种植的66.5亩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633.5公斤;1989年种植的1651亩高产开发方,平均亩产558.7公  相似文献   

5.
早熟晚粳"中优"是我场引进的优质水稻新品系.2000年试种20亩,平均亩产575kg.表现熟期早,耐肥抗倒,穗大粒多,千粒重高,综合丰产性状好,米质优良,是较理想的优质良种.  相似文献   

6.
水稻、小麦是苏北沿海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该地区近年来迟熟粳稻面积进一步扩大,水稻迟收、小麦晚播的两熟矛盾越演越烈,秋收秋种季节越来越紧,不利于稻茬小麦适期早播和播种质量的提高,影响稻麦周年的高产稳产。为此,笔者通过分析苏北沿海地区稻麦周年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在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开展了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的相关试验,建立示范方,初步集成了适合苏北沿海地区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该地区稻麦种植户及技术推广人员搞好稻麦周年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稻麦机械化稳定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农业系统工程原理,对影响稻麦机械化高产栽培的几个关键农艺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小麦亩产400公斤以上、水稻亩产550公斤以上,稻麦亩产950公斤以上的优化农艺组合,同时研究了稻麦稳定高产栽培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8.
苏中地区稻麦周年高产攻关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几年来如东县马塘镇作为江苏省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示范镇,开展的稻麦两熟周年高产攻关研究,及马塘镇连续稻麦周年粮食单产超过1 100 kg/亩的相关经验、数据,整理形成苏中地区稻麦周年高产栽培技术。技术包括:小麦:选用良种,适期半精量播种,精准施用拔节、孕穗肥,防倒防早衰,适时收获;水稻:适期播种,旱育机插,精确定量施肥,浅湿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大面积旱作两熟达吨粮的高产栽培途径,连云港市作栽站于1983年开始,连续三年在赣榆县海头镇、东海县洪庄乡、云台区中云乡等地进行了1318亩小麦玉米一年两熟高产栽培试验示范,实现了亩产一吨粮的高产指标。其中赣榆县海头镇102亩小麦玉米吨粮田,1984年亩产976.6公斤,1985年亩产1008.12公斤,1986年亩产  相似文献   

10.
育苗移栽夏玉米高产原因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丰县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地区,长期实行两年三熟制。1980年以后,随着杂交玉米的推广利用,在粮食生产上实现了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但是,玉米单产却一直在300公斤左右徘徊,尤其1985年以后,种植了高产的杂交玉米,因其生育期较长,株型偏高易倒,产量难以提高。为此,我们从1985年起开展了玉米育苗移栽夺取高产的栽培技术研究,並于1987年开始连续在百亩连片丰产方进行示范种植,都获得了亩产500公斤以上的好收成。特别是1988年种植的百亩连片丰产方102.44亩,平均亩产610.5公斤,其产量及经济效益明显高于麦收后的直播玉米。  相似文献   

11.
灌南县农作制度以水稻-小麦一年两熟为主,粮食生产水平较高,但都是单一作物的高产超高产,稻麦两熟周年亩产停留在1 000 kg左右。通过对灌南县稻麦周年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示范,集成适合本地生产的稻麦周年生产高产高效技术。  相似文献   

12.
1974年,我所开始探索沿江稻麦两熟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74年1.25亩扬麦1号丰产田,亩产683.2斤.1975年7.27亩小麦,平均亩产968.47斤,其中0.78亩扬麦1号,亩产达1008.1斤.1976年7.086亩小麦,平均亩产1007.6斤,其中1.23亩扬麦1号,亩产达1069斤.1978年6.89亩小麦,平均亩产954.5斤,其中1.9亩扬麦3号,亩产1007.3斤,0.9亩扬麦2号,亩产达1093斤(见表1).通过四年来的实践,我们对小麦高产栽培有如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正> 新郑县是黄淮海平原的重点粮食生产基地县之一。长期以来是以小麦为主,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为了打破粮食生产长期徘徊的局面,从1987年起,我们在县农技中心试验站和城关乡贾庄村分别开展了10亩小麦—玉米年亩产吨粮攻关试验研究和百亩吨粮综合栽培技术研究,通过系列化、模式化栽培和科学化管理,夺得了两季高产。1987年攻关试验亩产1044.8公斤(小麦413.4公斤,玉米631.4公斤);百亩连片(107亩)亩产930公斤(小麦450公斤,玉米480公斤)。1988年攻关试验亩产1039公斤(小麦400公斤,玉米636公斤);百亩方亩产1003公斤(小麦494.5公斤。玉米508.5公斤),1989年攻关试验年亩产1040.7公斤(小麦420.5公斤,玉米620.2公  相似文献   

14.
稻麦两熟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6年秋播至1997年夏熟,在宝应县城郊乡112亩农田中进行稻麦两熟超高产栽培,实现年亩产1250kg。主要技术是:选用稻麦优良品种,小麦品种为扬麦9号,水稻品种为扬稻6号。小麦栽培坚持“早、稀、匀”播,促早发壮苗,提高中后期的施肥量。水稻栽培上,着重培育旱壮秧,全面推广抛秧技术,大田采用“前稳后攻”施肥法,穗粒肥占总施肥量的30%。水稻、小麦超高产栽培,足穗是高产的前提,单位面积结实粒数则是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正> 魏县地处河北省最南端,属黄淮海冬麦区,常年种麦65万亩左右。以往由于栽培技术不配套,小麦产量一直在150公斤左右徘徊。自1988年全县推广小麦模式化栽培技术以来,取得大幅度持续稳定增产。全县小麦亩产在前三年(1986—1988年)平均165公斤的基础上,1989、1990、1991年分别达到202公斤、206公斤、和212公斤。三年累计增产小麦7497.8万公斤。在全省推广小麦模式化栽培技术活动中,魏县被省政府评为三年累计亩产超百斤的先进县之一。现将主要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平均亩产320.50公斤!"近日,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苑庄镇毕村1.05万亩大豆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由国家大豆良种科研联合攻关专家委员会、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山东圣丰种业科技组织有关专家,对前茬为小麦,采用免耕覆秸栽培技术种植的3 300亩大豆新品种"圣豆5号"高产示范田进行了现场测产。  相似文献   

17.
增刊启事     
谷优527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谷丰A与蜀527配组育成的晚籼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尤溪县农业局2004年引进在管前镇村尾村作早中稻示范,平均亩产812公斤,表现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适宜在单季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小麦新品种豫麦22号一般亩产400kg左右。具有晚播高产优质和高抗土传花叶病的特点,是豫南稻麦两熟区较理想的接班小麦品种。栽培上主以穗多粒重夺高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江苏垦区稻麦两熟季节紧张、农机农艺不完全配套等突出问题,通过优化不同生态区稻麦优质高产品种组合,研究应用水稻稀播长秧龄育秧、水稻钵形毯状秧机插、旱整水栽等建立水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应用小麦精量播种和精确定量栽培、浸种催芽、轻型化农机作业等建立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模式,完善稻麦周年高产配套技术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垦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了江苏农垦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Ⅱ优辐819”是南平市农科所选育的杂优新组合,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2002年在浦城县永兴镇的永平、炉铺、永兴等村示范135亩,表现高产、稳产、熟期适中、米质优、抗稻瘟病。永平村曹友兴6亩单晚实割平均亩产527.5公斤,其中在2亩田中进行品种对比,“Ⅱ优福819”亩产533公斤,汕优63亩产408公斤,汕优桂32亩产388公斤,“Ⅱ优福819”比汕优63亩增125公斤,比汕优桂32增145公斤。炉铺村杨汉兴8亩豆后作实割平均亩产585公斤,全镇示范片平均亩产509公斤。该组合丰产性、抗病性均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