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腐殖酸对土壤汞向植株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莴笋盆栽试验,研究了腐殖酸对土壤汞向植株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的施用可抑制土壤汞向植株迁移,对土壤汞的最大固定率超过90%;但不同种类的腐殖酸对土壤汞迁移的抑制作用不同,胡敏酸的抑制作用强于富里酸。 相似文献
3.
采用土柱模拟试验,利用欧共体参比司提出的BCR连续提取法,探讨了重金属Zn,Cu,Pb,Cd在农田土壤中的化学形态及迁移风险。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有机肥对重金属向下迁移影响不大,淹水9个月后,Zn,Cu,Pb,Cd从表层土壤(0-20 cm)向下迁移了约2 cm,集中于20-22 cm土层,不易对深层土壤造成污染。添加有机肥后,0-10 cm土层中Zn,Cu,Pb,Cd的酸溶态比例随着淹水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可还原态比例却随之升高,表明有机肥对重金属的有效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此期间,可氧化态和残渣态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两者百分比之和在各元素中均小于15%。 相似文献
4.
采用土壤模拟方法研究了淹水土壤中随溶液迁移的Se形态.结果表明,经36 d持续的还原淋溶作用,柱底渗滤液中总Se量保持在7.73 μg/L左右,其中有机键合Se占62.2%,Se6+占22.1%,Se4+占15.6%;加入的Se蛋白经土壤还原分解,形成水溶性有机Se随水迁移,流失较多;含Se6+(Na2SeO4)和Se4+(Na2SeO3)溶液,经土柱淋渗,随溶液迁移至柱底的Se,前者为有机态,后者有机态占23.8%,无机态Se4+占56.2%,后者Se的迁移量较前者大,但时间滞后.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新研制的4个不同汞含量梯度(0.361、0.054、1.633、0.178 mg/kg)的土壤标准物质进行热处理时间条件试验,确定了48 h以上的热处理时间可以保证汞含量趋于稳定;并且对经过热处理的标准物质进行360 d的长期稳定性考察,考察时间点为0、30、90、180和360 d.长期稳定性趋势图表明汞含量没有单方向变化趋势.F-检验实测值均小于临界值3.48,表明5个时间点的汞含量数据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该研究热处理时间条件合理有效,能确保标准物质保存有效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7.
对模拟土柱淋溶下的 1 5~ 2 0 ,35~ 45 ,75~ 85 cm土层土壤作各种形态硒含量测定 ,结果表明 ,淹水土壤硒的迁移主要受硒铁化合物还原淋溶机制控制 ,其次受富里酸键合硒淋溶及机械 (粘粒 )淋溶等机制的影响 ;外加的叶蛋白硒在土壤中分解成水溶性有机硒随水淋溶 ,少量以富里酸硒积累在中下层土壤 .Se6 (Na2 Se O4)及 Se4 (Na2 Se O3)溶液经土柱淋溶 ,主要形成富里酸硒积累于土壤 ,且表土层积累率高于中下部土层 ,Se6 积累又高于Se4 .淋溶过程中 Se4 的迁移强度比 Se6 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Hg对不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中对Hg敏感的酶类,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评价及修复等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以催化C、N、P、S等循环的土壤酶为对象,较为系统地探讨了3种土壤类型(红壤、褐土、风沙土)6个土样在不同含量Hg下的土壤酶效应。【结果】不同土壤酶类受Hg影响的规律有明显差异,1、2、4号土样转化酶活性在Hg含量较低时(0.5 mg/kg)有所升高;随着Hg含量的增加,土壤转化酶、脲酶、脱氢酶、芳基硫酸酯酶和磷酸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上述5种酶活性及总体酶活性与Hg含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表征土壤的Hg污染程度。供试土壤Hg轻度污染的生态剂量(ED10)为0.03 mg/kg。Hg对绝大多数酶活性表现出完全抑制作用(包括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结论】脱氢酶受Hg的抑制程度较大,表明其对Hg较为敏感,因此其可作为Hg污染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分条件下汞在土壤中形态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求汞污染土壤的有效治理途径,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外源汞进入到土壤中的形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连续提取的方法进行汞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态汞含量在培养初期迅速下降,后来逐渐变慢并趋于平稳,在20%、70%的含水量处理下随培养时间的增加,水溶态汞含量的变化幅度分别为0.96-0.12mg·kg-1和1.09-0.05mg·kg-1;淹水处理下水溶态汞下降较快,变化幅度为0.77-0.02mg·kg-1.酸溶态汞含量在20%、70%含水量下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变化幅度分别为0.94~1.18mg·kg-1和0.98-1.36mg·kg-1,而在淹水下含量逐渐降低,由原来的1.34mg kg-1减少到0.96mg·kg-1.碱溶态汞在30d内较快增加,而后趋于平衡,3种含水量处理下的变化幅度为1.28-2.23mg·kg-1、1.69-2.43mg·kg-1和1.76-2.25mg·kg-1.惰性汞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3种含水量处理下的变化幅度为3.47-5.70mg·kg-1、4.34-6.14mg·kg-1和4.53-6.47mg·kg-1.可见,外源汞进入土壤后的不同形态汞含量为惰性汞>碱溶态汞>酸溶态汞>水溶性汞,并且随时间的延长.后3种形态的汞逐渐向惰性汞转化. 相似文献
10.
《山西农业科学》2017,(6):966-970
以汞污染土壤和小白菜为供试材料,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汞污染处理下膨润土的不同添加量对汞污染土壤及小白菜中养分和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汞污染程度和膨润土的添加量对汞污染土壤及小白菜养分和汞含量产生不同影响,其中,污染土壤中,低汞污染PG处理时,碱解氮含量可高达到38.63 mg/kg,较对照差异明显;低汞污染下PG处理中有效磷含量值达到13.03 mg/kg;各汞污染下,PG处理土壤中有效钾含量较对照差异显著,差幅介于25.31~39.38 mg/kg;汞污染程度与小白菜氮含量呈负相关,而膨润土的添加量与小白菜钾含量呈正相关;当膨润土的添加量达到40 g/kg时,土壤中汞含量达到最大,小白菜中汞含量达到最小值。 相似文献
11.
小麦幼苗实验表明 ,小麦幼苗根主要吸收土壤中小分子有机质结合的汞(FA结合态汞) ,并在根部累积 ,其他形态汞可以转化为FA结合态 ,表现为间接作用 ,残渣态汞是植物根吸收的库源。在实验条件下 ,小麦幼苗叶片可以很快吸收土壤中挥发出来的汞 ,并在茎叶中积累。土壤汞植物利用率较低 ,可被带出土壤的汞量有限。 相似文献
12.
As、Hg元素对土壤环境质量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土壤环境中As、Hg元素对土壤环境质量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选取贵州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农业种植区,对不同地质背景和不同农产品中As、Hg元素在母岩一深层土-浅层土-农产品中的含量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中As、Hg元素含量与其土壤元素背景含量虽然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其受土壤理化性质及农作物自身种属的影响更大.此外,作为As、Hg元素高背景含量的碳酸盐岩区,在其特殊的地质环境特征下,其农作物中并没有富集过量的As、Hg元素.As、Hg元素的高背景含量反映在农作物上仍然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日粮添加大豆油对绵羊羊毛脂含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将20只体重相近(40~45kg)的1.5岁左右敖汉细毛母羊按单因素随机设计原理分成4组,每组5只,全部单栏饲养,分别饲喂添加了0%、2%、4%、6%大豆油的日粮,试验期8个月.结果添加4%大豆油显著提高了羊毛脂的含量(P〈0.05),2%和6%的添加水平不影响羊... 相似文献
14.
有机肥对土壤-小麦系统汞污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冬小麦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不同外源汞施用量对土壤和小麦的汞污染、迁移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汞施入量的增加,土壤全汞和有效汞含量逐渐增加,使小麦吸收汞增加.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土壤有效汞与小麦根、茎叶、籽粒吸收的汞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性.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有效态汞含量逐渐减少,继而降低小麦对汞的吸收.相关分析表明,有机肥施用量与土壤有效汞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肥对土壤有效汞的抑制效果以低汞高有机肥处理效果最为显著,苗期达到58.94%,收获期达到62.29%.有机肥施用量与苗期低汞处理下小麦茎叶和根部汞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收获期的所有汞处理下小麦茎叶、根部和籽粒汞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在低汞处理,施用有机肥完全抑制了土壤中汞向籽粒中转移.所有处理小麦各器官汞含量的分布规律为根>茎叶>籽粒. 相似文献
15.
Ca~(2+)对汞毒害下的小麦种子萌发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培养及分析测试方法 ,研究了Ca2 对汞毒害下的小麦种子萌发代谢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向含汞污水中加入CaCl2 能使汞毒害下小麦种子胚乳和幼苗的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升高 ,呼吸速率加快 ,幼苗的生长速度加快 ,从而使汞毒害作用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降水条件下生物炭对红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模拟降水的方法,将以花生壳为原料在400℃热解制备的生物炭施入红壤,在气温25-30℃、单次降水量20 mm条件下进行连续试验约20 d,分析生物炭对施肥和未施肥红壤的速效钾(SAK)、速效磷(SAP)、铵态氮(SAN)、硝态氮(SAN)、有机碳(SOC)、活性铝(SAA)以及pH值在降水前后的变化。共设8个试验处理:未施肥+未施C(CK)、未施肥+1%生物炭(C1)、未施肥+2%生物炭(C2)、未施肥+3%生物炭(C3);施肥+未施C(F)、施肥+1%生物炭(FC1)、施肥+2%生物炭(FC2)、施肥+3%生物炭(FC3)。施肥土壤施用KH2PO4 0.14 g·kg-1、KNO3 0.51 g·kg-1、NH4NO3 0.80 g·kg-1和Ca(NO3)2 0.95 g·kg-1。【结果】施用生物炭的红壤,其速效钾、速效磷、硝态氮、铵态氮、活性铝、有机质和pH等指标在降水后均有较大变化,且不同生物炭用量对红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施用3%生物炭时,土壤理化性质在降水前后变化最为显著,C3处理的pH值比CK处理提高了0.60个单位,速效钾的下降幅度比CK少9.5%,速效磷、硝态氮的下降幅度分别比CK高出33.2%和40.5%,有机碳和铵态氮则没有明显变化,活性铝下降了91.1%。而降水后FC3处理的pH值比F处理提高了1.09个单位,速效钾的下降幅度比对照少10.3%,速效磷和硝态氮的下降幅度分别比F处理高23.4%和21.9%,有机碳和铵态氮的增幅分别比F处理高23.6%和5.4%,活性铝下降了94.8%。【结论】在降水条件下,生物炭有利于酸性红壤保持适宜的速效钾含量,提高土壤pH值和有机碳含量,以及能大幅降低土壤活性铝浓度,且对施肥后酸性红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万山汞矿区周围土壤中不同形态汞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连续提取法对贵州省万山汞矿区周边土壤的形态与分布特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汞含量在1.34~291.71mg·kg-1之间,明显高于我国土壤汞背景值。表层土壤中汞含量在东部区域普遍较高,西部区域相对较低,并呈现随距污染源距离的增加逐渐降低的趋势。剖面土壤中的汞则表现出明显的表层富集规律。研究区土壤中汞的形态主要以残渣态、难氧化降解有机质及某些硫化物结合态和易氧化降解有机质结合态汞为主,且不同形态的汞含量与总汞含量具有较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无机汞和甲基汞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32(6)
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无机汞和甲基汞在4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规律及其pH对汞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汞和甲基汞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均符合Freundlich方程;无机汞在水稻土、红壤、黄褐土、砂姜黑土中吸附的Kf值分别为122.25、86.60、70.95、76.60,甲基汞为55.99、45.00、41.94、40.43。土壤对两种汞均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且土壤对无机汞的吸附能力强于甲基汞。有机质含量越高的土壤,对汞的吸附能力越强;改变土壤初始pH对无机汞的吸附具有一定的影响,过酸或过碱环境不利于土壤对无机汞的吸附,但土壤初始pH变化对甲基汞的吸附影响不大。无机汞和甲基汞在土壤中的解吸过程都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且吸附能力越强的土壤,解吸能力越弱,滞后性越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水产品中甲基汞、乙基汞和无机汞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gold 150×4.6 mm色谱柱进行HPLC分离条件优化,用含Li、Co、In、U各1μg/L的调谐液进行ICP-MS参数优化,对样品进行微波萃取。[结果]采用盐酸微波萃取样品,C18柱(150×4.6 mm)分离,流动相为5%甲醇-0.06 mol/L乙酸铵-1 g/L半胱氨酸。甲基汞、乙基汞的线性范围均为0.5~100.0μg/L,检出限分别为0.2、0.3μg/L;无机汞线性范围均为0.5~20.0μg/L,检出限为0.2μg/L。不同浓度下甲基汞、乙基汞、无机汞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9%~98%、82%~89%、86%~96%。鱼肉标准物质(GBW10029)中汞形态的测定均值在标准值范围内。[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便、精密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水产品中汞化合物的形态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