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种子活力测定若干方法的评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4年11月至12月和1985年11月至12月,中国植物学会在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主办了六期“种子活力测定讲习班”,来自全国各地数百人参加了学习。这个学习班对种子活力测定进行了讲授和实验操作。主要讲授和带实验的均由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种子研究组种子生理小组的徐本美和顾增辉两位同志承担。这个学习班每期13天。共有了个内容:①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桐子的保管问题.桐子能否保管好和其它油料种子一样取决下面几种因素:即(1)油料种子所含水分高低的影响,(2)保管期中大气温度及湿度的影响,(3)油料种子本身吸湿性能的影响,(4)种子带壳与不带壳的影响.这四种因素既是互相影响又是互相关  相似文献   

3.
不同棉花品种种子活力对低温和人工老化胁迫的反应差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讨棉花种子活力的品种差异及不同种子活力测定方法对棉子活力结果的影响,以17个棉花主栽品种(系)为材料,用简化的标准发芽、低温发芽和人工老化发芽3种方法测定棉花种子活力,并分析种子物理性状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活力测定方法下不同品种间种子活力均存在较大差异,各活力指标表现趋势也不一致,低温条件主要抑制种子幼苗的生长势,老化条件则主要抑制种子的发芽率。简化的标准发芽的活力指数与2种逆境发芽下的活力指数间的相关性较低。对3种测定方法的种子活力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中棉所102、新陆中42、湘杂7号、XG39K5、屯杂6号及皖杂9号等高活力品种。低温和人工老化发芽条件显著降低了种子活力与种子各物理性状间的相关性。种子密度和健子率在不同发芽条件下均与种子活力关系最密切,可作为判断棉花种子活力大小的物理指标。  相似文献   

4.
对种子活力测定方法—TTC定量法的改进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胡晋 《种子》1986,(Z1)
TTc法是测定种子生活力和活力的重要方法,在生产和科学实践中。可以根据试验要求的精确程度,选用TTc图形法和TTc定量法。TTc定量法可弥补图形法的不足,从定量上来判别种子活力的高低。能用于评价目测难以判别的染色差异。这种方法在国外(特别是如印度等一些国家)应用较多,国内这方面的工作也在逐步开展。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徐本美等在《种子》1982第二期上专门介绍了TTc定量法,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邹德曼教授1984年  相似文献   

5.
丹参种子活力快速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其与萌发率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21,(9)
本研究采用溴麝香草酚蓝(BTB)法快速测定丹参种子活力,通过类原位萌发与常规萌发试验,研究BTB快速测定种子活力与萌发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丹参种子类原位萌发率(y_1)与BTB法测得的种子活力(x)的回归方程为y_1=0.983 5 x_1+1.859 5,R■=0.996,常规萌发率(y_2)与BTB法测得的种子活力(x)的回归方程为y_2=0.347 1 x_2+51.95,R■=0.972,表明BTB法可用于快速测定丹参种子活力并预估其萌发率。  相似文献   

6.
影响种子电导率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电导率测定种子活力,早在1928年Hihbard 就开始,其后Perrg(1967)提出电导率的测定能为种子活力提供一个满意的指标,T.M.Ching(1973)提出种子快速定糖法,就是利用种子内可溶性糖通过不完整细胞膜外浸,从而提高了浸泡液离子浓度的着色反应来鉴定种子活力。近几年来,国际上利用种子电  相似文献   

7.
很多文献都报道了种子呼吸强度和种子活力之间存在着正相关。邹德曼教授1984年来华讲学时,也把测定种子呼吸强度作为种子活力测定的一种方法进行子介绍~[1]。在呼吸强度测定的不同方法中,溶氧极谱法是较先进的一种方法。Miller和Koeppe(1971)  相似文献   

8.
小豆种子活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早熟、丰产、抗逆性强的小豆新品种的选育以及大田生产中选用优质小豆种子均需要了解种子的活力水平。本研究选用3个小豆品种的新、陈种子,应用电导率法和发芽法进行种子活力测定,结果表明:小豆种子试样间在电导率、发芽势、发芽率、幼苗生长量和活力指数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不同品种间种子活力水平表现为红小豆LSH1>绿小豆>红小豆8937;同一品种的活力水平表现为新种子>陈种子;电导率值与种子活力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8667)。本研究认为,电导率法是测定小豆种子活力的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热水加速老化处理对棉花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宋平 《种子》1990,(6):28-30
本试验采用65℃热水浸泡脱绒种子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时间老化处理对3个陆地棉品种(Gossypium hirsutum)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65℃热水能加速棉花种子的老化。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棉花种子活力逐渐下降,在处理30~40分钟之间有一活力变化临界点。认为65℃热水浸泡脱绒种子30~35分钟,可以作为一种检测棉花种子活力和抗老化能力的快速有效方法。人工老化处理,是检测种子活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棉花种子活力检测中,常常采用把种子放在老化箱内,施以高温高湿(41℃、100%相对湿度)的方法来加速种子老化。但是,100%的相对湿度往往引起水箱滴水,不同部位滴水影响不同,因而影响试验的准确性。同时,高温、高湿下处理时间过长(41℃、6~7天),会使种子表面长霉,从而影响以后的发芽试验。Bout land和Welch(1985)提出用热水处理来加速棉花种子的变质,认为种子浸入50℃以上的热水中处理,比常规的高温高湿老化处理变质更快、更均匀。种子活力的丧失,实质上是由于种子所含的蛋白质及其它生理活性物质的变性所致。据研究,65℃接近于蛋白质变性的最高温度。因此,本试验采用65℃热水浸泡棉花种子的方法,观察热水老化处理后,棉花种子活力的变化。目的是为了寻求一种较为简单易行的、加速棉花种子老化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外源NO和CaCl2对丹参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的NO供体硝普钠(SNP)和CaCl2浸泡丹参种子,测定其对丹参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O和CaCl2能促进丹参种子萌发,提高丹参种子活力;高浓度的NO和CaCl2则降低了丹参种子活力,其中500μmol/L的SNP和100 mmol/L的CaCl2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杜红  路红卫 《种子科技》2005,23(5):279-280
以8份棉花种子样品为材料,分别测定其健籽率和活力,并用相关分析法探讨健籽率与活力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健籽率与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用健籽率可简单、快速估测棉花种子活力或田间出苗情况,同时也表明了在棉花种子生产和使用中健籽率测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不同脱绒方式对棉花种子活力及萌发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带绒棉花种子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脱绒方式对棉花种子活力及萌发期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种子脱绒后,种子吸水速率、种子相对电导率、棉花种子萌发期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发芽率、棉芽中可溶性蛋白质与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降低;脱绒处理对棉花种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使其抗低温能力显著降低;相对于硫酸脱绒处理,机械脱绒对保护棉花种子活力及抗低温能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甜玉米种子活力与田间出苗率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仲  许文娟  曹萍 《种子》2005,24(3):52-53
本文采用标准发芽试验、加速老化试验、抗冷测定、电导率测定等几种最常见的种子活力测定方法,对12种甜玉米种子进行活力测定,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几种活力测定方法与田间实际出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加速老化试验法、简易活力指数法、抗冷测定法、标准发芽率法及电导率测定法.其中加速老化试验法与田间出苗关联最密切(0.902),因此其可作为甜玉米种子活力测定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热水老化对棉花种子活力及遗传完整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永梅  谢宗铭  王志军  于航  田又升 《种子》2018,(3):19-22,27
[目的]探讨热水老化对棉花种子活力及遗传完整性的影响,检测供试棉花品种对老化抗性差异。[方法]选取3个陆地棉品种(系)种子采用65℃热水进行处理。[结果]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种子活力在30min和40min处理之间有一个明显拐点,随后逐步下降甚至完全失活;电导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种子基因组DNA完整性也随之变化,大分子量条带缺失,小分子量条带减弱。[结论]65℃热水处理能够加速种子老化,可用于检测棉花种子抗老化能力;新陆早36号对热水老化抗性最强,799次之,223抗老化性最差。在生产实际中,可以利用此温度处理30min来提高棉花种子活力,从而确保田间出苗率。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的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综合逆境活力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卢新雄 《种子》1990,(3):6-8
近年,国外发展了一种新的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综合逆境活力法(Complex Stressing VigourTest)。目前这种方法,仅应用于玉米和小麦种子的活力测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毛梾种子萌发特性及其解除休眠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永祥  贠玉洁  赵宝鑫  陈绵  康晋 《种子》2011,30(9):22-28,33
主要对毛株(Cornus wateri)种子的萌发特性和解除休眠技术进行了探讨.采用称重、测量、解剖等方法,研究种子形态结构、吸水特性,TTC法研究种子活力,内含物测定及通过白菜种子萌发实验,研究萌发抑制物的存在.低温层积,变温层积,水浸处理相比较方法,研究种子休眠打破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毛株为综合休眠型种子,以机械处...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种子活力测定和田间育苗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直立板发芽器对大兴安岭地区8个种批落叶松(Larix gmelini Rupr)种子活力进行了研究:(1)测定了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干重;(2)按幼苗高度和幼根、子叶初现状况、再用苗全长的标准差将落叶松幼苗分为5级,最后统计出幼苗健壮率和实验室出苗率(国际发芽率标准),从而改进了幼苗活力分级标准;(3)筛选出提高落叶松种子活力最佳预处理方法——种子预湿冷层积14天。通过8个种批落叶松田间育苗对比试验,得出种子预湿冷层积14天,育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各种批的种子活力测定结果、幼苗活力分级结果和田间育苗效能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5-氨基乙酰丙酸(ALA)与赤霉素(GA3)对夏枯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方法:21℃黑暗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GA3、ALA以及GA3与ALA混合剂对夏枯草种子进行处理,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结果:100 mg/L ALA,100 mg/L与500 mg/L GA3,10 mg/LALA与100、500 mg/L GA3混合剂可显著提高夏枯草种子发芽率和种子活力,且发芽时间出现不同程度提前.结论:适量浓度ALA,GA3及两者混合剂可提高夏枯草种子活力,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新兴技术的种子活力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征  方芳  彭祚登  闫磊 《种子》2012,31(8):52-55
种子活力即种子在田间条件下,迅速整齐萌发及幼苗健壮生长的潜力。国际种子检验规程绪言中已对种子检验的重要性做出精辟的阐述:"农业上最大的威胁之一是播下的种子没有生产潜力,不能使所栽培的品种获得丰收"。因此,在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活力检测便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对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种子活力检测方法有很多,如:ATP含量测定、电导率法、TTC法等。为了使活力检测实现高效、快捷,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检测重现性,近年来新兴技术(如:近红外技术、Q 2技术、激光散斑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等)不断的被应用到种子活力检测中。本文介绍了新兴技术在种子活力检测中的应用,并对种子活力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高温胁迫下菜豆种子的发芽能力,并探讨水杨酸对菜豆种子发芽期热胁迫的缓解作用。以菜豆品种‘A18’种子为试材,分别设置常温对照(CK1)与高温对照(CK2),并在高温下设置4个SA浓度处理组:T1 (0.005 mmol/L)、T2 (0.01 mmol/L)、T3 (0.05 mmol/L)、T4 (0.1 mmol/L),浸种6 h后进行发芽试验与生理试验。对各处理种子在萌发时期的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及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常温对照组(CK1)的发芽率和种子活力指数高达(97.61±2.09)%和861.13±81.30。高温对照组(CK2)发芽率和种子活力指数为(56.67±3.33)%和306.50±62.33,较CK1分别下降了41.94%和62.13%。高温下,随SA处理浓度的升高,菜豆种子的发芽率和种子活力指数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处理组中T2组表现最好。与CK2相比,T2组菜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指数分别提高了41.18%、25.33%及67.04%;SOD酶活性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O2-.及MDA含量减少。0.01 mmol/L的SA处理可缓解高温带给菜豆种子的不利影响,提高菜豆种子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