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粒黑粉病,又叫墨黑粉病,俗称乌米谷、黑谷等,是水稻常见的谷粒病害。病原菌Neovossia horrida(Tak)padw.et A.Kahn 为担子纲、黑粉菌目,齿黑粉属。八十年代以来,我国长江中下游的籼型杂交水稻,特别是杂交稻制种田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现综合报道如下。一、发生与危害稻粒黑粉病以往在中稻或晚稻上偶有少数病粒出现,杂交水稻推广种植以来,长江中下游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杂交制种田的不育系(母本)受害更为严重。如江苏省赣榆县1980年2600亩杂交稻制种田母本,平均损失40.0%左右,严重田块达80.0%以上,出  相似文献   

2.
自70年代杂交稻推广以来,稻位黑粉病(Neovossiahorrida(Tak.)Padw.etA.Khan)的发生逐年加重,尤其是杂交稻制种田和繁殖田的不育系母本更为严重。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表明,该病害的发生,除与品种、菌源和气候条件有关外,还与施肥水平有关。Kurnar(987)发现17个品种中,在N肥施用较多的条件下,有13个品种明显增多;TemPeton(196)和胡森(1987)报道,随着氮肥量的增加,田间病情相应加重。但不同NP、K施肥水平对病害的影响程度如何,则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在邓家埠水稻原种场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回归试验设计法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稻粒黑粉病是杂交稻制种生产后期的重要病害,不仅造成大幅度减产,还会严重影响种子的质量及其商品品质。泰州市红旗良种场地处江苏里下河圩区,从事杂交稻制种生产已近20a,每年的制种面积800hm2以上,是稻粒黑粉病的重发病区。多年的田间调查资料显示,黑粉病的发病率都在...  相似文献   

4.
杂交稻制种田杂草出苗有两个主高峰:第一峰是从父本移栽至母本移载(直播)期间的10多天,占总出草量的63.2%;第二峰是从母本移栽(直播)至7月中旬,占总出草量的32.3%。本场万亩制种10年无草害的关键技术是:(1)精选种子,防止杂草种子下田;(2)培育壮秧促早发,控制杂草萌发,减少草害;(3)适时使用化学除草剂,父本栽后用药,杂草防效达93.7%,直播田立针期用药,直至药后45天防效仍达90%左  相似文献   

5.
胡淼 《植物保护》1992,18(2):36-37
稻粒黑粉病菌Neovossia horrida(Tak.)在大田生产中除极少数品种外,一般发病轻微。但杂交稻三系制种母本(雄性不育系)和化学杀雄制种母本,一般病粒率20-30%,重者50%左右,甚至80%以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条: 1.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传粉过程在水稻开花时颖壳张开前后的瞬间即已完成,花粉在湿润的柱头上经2分钟即可萌发,15-30  相似文献   

6.
调查分析稻粒黑粉病、穗颈稻瘟等两系杂交稻制种穗期主要病害的发生原因,提出了清除菌源、轮换制种、健身栽培、对口药剂防治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灭黑灵防治稻粒黑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灭黑灵防治稻粒黑粉病药效试验陕西省安康地区植保站(725000)王显安稻粒黑粉病(Tiletiahorrida),群众俗称黑粉谷或墨黑穗病。过去,在安康地区仅零星发生,危害较轻。但随着杂交稻的大面积推广,杂交稻制种田面积扩大,制种田母本发病率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8.
岑溪县推广种植杂交水稻自1975年开始,至1989年的15年间,双造杂交稻种植面积在12—16万亩的年份有1977—1981年,3—10万亩以下的有1982—1985年,20—31万亩的有1987—1989年(表1).而我县的稻瘟病、稻纹枯病和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其相关密切.本文将依次评述此三种病害在杂交稻上的发生为害情况及其控制策略,供商榷.一、稻瘟病  相似文献   

9.
制种田杂交稻粒黑粉病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许长敏(福建省德化县植保检站362500)徐大东(福建省德化县种子公司362500)稻粒黑粉病(NesrossiahorridaTak)是我县杂交水稻制种田的主要病害。据调查:夏季制种田母本病穗率高达60~80%...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中稻粒黑粉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稻粒黑粉病是一种最典型的母本特殊病害,它对大田普通水稻生产极少造成为害,但在杂交水稻制种田中,发病普通而严重,一般损失l0%~20%,高的达50%以上。因此,对稻粒黑粉病的研究与防治成为杂交水稻制种上病虫防治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K型杂交小麦组合“901”在春播条件下,父母本差期播种,父本施尿素,母本施磷酸二铵等措施对亲本花期相遇和制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901”组合春播条件下父本较母本晚播16d左右,在拔节期父本施尿素5kg/亩,母本施磷酸二铵5kg/亩均能显著提高母本平均结实率,从而提高制种产量,3种措施综合运用的效果更显著。此外还运用生长温度日数法结合本研究的父母本生育进育进程资料提出:春播条件下父本较母本  相似文献   

12.
稻粒黑粉病 Tilletia (Neovossia) horrida Tak.是杂交稻制种田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县该病流行年分制种田病谷率高达50%以上,一般春、夏制种田发病较重。开花期是粒黑粉病的主要侵染期,孕穗期也可侵染。 笔者的试验,选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江苏建湖农药厂)、3%井岗霉素水剂(福建浦城生化厂),按每亩用①粉锈宁75g;②井岗霉素200ml:⑧粉锈宁75g 井岗霉素200ml,3次重复,分别进行比较;各药剂均兑水50kg均匀喷雾;水稻品种为♀早珍汕A×♂含测64;在母本破口始穗期,加入“920”喷施;在蜡熟后期进行防效调查。  相似文献   

13.
杂交制种稻田的产量取决于父、母本花期相遇程度。多年来,由于惧怕化学除草剂会影响父母本花期相遇,所以化学除草技术没有在杂交制种稻田推广应用。为了能有效地控制杂交制种稻田的草害,降低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杂交制种稻田的经济效益,1989年我们对杂交制种稻田杂草的发生消长,以及目前所推广的化学除草剂对父母本生育进程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一、材料与方法 (一)杂交制种稻田杂草发生消长调查在麦后制种稻田父本移栽后,分设母本小苗移栽、母本水直播和全栽父本(常规稻对照  相似文献   

14.
武陵山区是稻瘟病常年发生流行地区。病害发生程度,主要受品种抗性及气候条件的制约.1989年,武陵山区大部分主栽品种如汕优63、D 优63、V 优63、V 优64等丧失抗瘟性,稻瘟病猖獗流行,发病面积254.6万亩,占该地区稻田面积的47.1%,稻谷损失7731.46万公斤,其中黔江地区发病面积81万亩,占稻田面积的69.2%,稻谷损失1 440.8万公斤.为了尽快选出抗病高产的杂优水稻组合及制种亲本材料,为今后品种的布局和稻瘟病的综合治理提  相似文献   

15.
1987、1988两年作者对我县杂交稻制种田稻粒黑粉病发生及防治作了试验和调查,花期气候对发病至关重要,防治工作花期施药为主,辅之以种子处理和改进栽培措施。1988年县良种场8户连片12.02亩S_6制种组合,防治区比对照亩增收种子27.80—35公斤经济效益显著。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30%苯醚甲·丙环乳油(爱苗)是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效、广谱性杀菌剂,2006年8月份,在省植保站安排和指导下,我们对其进行了防治杂交稻制种田病害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稻粒黑粉病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稻粒黑粉病是杂交稻制种田的主要病害。病穗率一般达60%以上,病粒率10%左右。以往对该病的发病程度常用病穗率或病粒率表示,而对该病的分级,则采用稻曲病的分级标准。病情指数是衡量病害发生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病情指数是依据分级标准及调查株数计算,故有必要对此病制定统一的分级标准,以便相互比较。  相似文献   

18.
稻粒黑粉病(Tilletia barclayana)是近年来杂交稻制种田危害十分严重的一种病害。目前对此病的防治研究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众所周知,稻粒黑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流传播而侵染花器的病害,空中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浮游数量的多少对后期病害的发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为进一步认识稻粒黑粉病菌在空中的飞散动态,我们于1991~1992年对此病的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进行了空中监测研究,并探讨了在防治上利用的  相似文献   

19.
匡石滋 《植物保护》1991,17(6):40-41
稻粒黑粉病(Tilletia horrida)是我县杂交稻制种田的主要病害,其为害率是检验发病程度、防治质量及估计损失率的主要依据。在调查时,往往对病穗率较易调查,但损失率主要按每穗不同病粒数进行测定,工作  相似文献   

20.
水直播三系制种在6月中旬栽插父本,6月下旬播种母本,母本亩用种量3~3.5公斤。两行父本之间幅宽2.3米,父本栽插后至母本落谷前的这段时间中,杂草种子的大量萌发对父本分蘖影响大。据试验,不用药剂防除的杂草严重的田块,父本平均单株茎蘖数3.67个,而用药防除的田块平均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