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家蚕新品种"伏·9×湘·7"是由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育成的强健优质细纤度三眠四元杂交蚕品种。该品种具有体质强健,抗高温多湿、蚕种繁育系数高、好饲养、叶丝转化率高的特点,其茧丝质性状优良,可缫制6A级高品位生丝,非常适合优质蚕茧生产。西昌市蚕种场在2018年正秋引进三眠蚕"湘·7"、"伏·9"原种各一张28蛾圈,使用自有桑园进行饲养繁育试验。  相似文献   

2.
以选育适合省力化饲养及原料茧品质优的家蚕新品种为目标,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秋用强健性家蚕新品种E苏、9902B,并与选拔的优质多丝量品种Z83、Z84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E苏·Z83×9902B·Z84,命名为鄂蚕6号。新品种在实验室品种比较鉴定和育种协作区共同鉴定以及农村生产试养试验中,均表现出强健好养、产茧量高、茧丝品质优的特点,秋季饲养综合成绩显著超过对照品种黄鹤×朝霞。实验室鉴定鄂蚕6号的虫蛹统一生命率94.93%,与对照品种相仿;茧层率23.46%,万蚕收茧量17.41 kg,茧丝长1 090 m,鲜毛茧出丝率19.15%,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了3.26%、6.66%、8.28%、8.81%。新品种已于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长江中下游蚕区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轻简化养蚕生产模式和生产优质茧丝,以体质强健、多丝量作为家蚕新品种选育的目标。利用保存的家蚕品种资源,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及设置特殊饲养环境和兼顾目标性状综合选择的技术方案,历经5年15代,选育并组配出符合育种目标且小蚕对人工饲料有较好适应性的强健性多丝量家蚕杂交组合金松·M5×红10·红12,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后定名为云蚕9号。新品种在云南省进行农村多点饲养示范试验,虫蛹率、结茧率、盒种收茧量等性状成绩分别比现行春用品种菁松×皓月高1.1百分点、0.89百分点、0.98 kg,且上茧率高、茧形匀整、茧色洁白、茧丝品质优良,可缫制5A级生丝,充分表现出综合经济性状优的特性。新品种适合在云南蚕区春季、夏秋季以及西南各省年均气温较低蚕区的春季饲养。  相似文献   

4.
以引进的眠性稳定的三眠蚕品种853白、543B为父本,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现行生产用四眠蚕品种932、7532、芙蓉、湘晖作母本,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育的方法,分别育成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眠性稳定的三眠蚕品种三、龙、汇、源,并组配成强健性三眠蚕四元杂交组合"三.龙×汇.源"(粤蚕细纤1号)。省级实验室和农村生产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眠性稳定(三眠率98%以上)、全龄经过短;实验室鉴定的茧丝纤度1.853 dtex,茧丝长1 146 m,解舒率73.04%,洁净95.38分,强力4.63 mN/dtex,伸长率23.3%,抱合116次。该品种2010年1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广东蚕区全年推广饲养,可作为缫制高品位细纤度生丝的原料茧。  相似文献   

5.
粤蚕细纤1号是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培育的具有高附加值特殊用途的细纤度三眠蚕新品种.2016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在连南县进行了原种繁育和杂交种试养试验,结果表明:粤蚕细纤1号原种的体质强健,易饲养,交配性能良好,产附好,繁育系数高,中日系的50 kg茧制种量分别为213张和190张.其一代杂交种的蚕体发育较快,体质强健,大蚕结实,熟蚕齐一,上蔟营茧快,全龄经过19 d左右,公斤茧颗数772粒,全茧量1.30 g,张种收茧量29.02 kg,茧丝纤度细(1.800 D左右),上车率、茧丝长、解舒丝长、解舒率、干毛茧出丝率等多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种,深受试养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鄂蚕3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适合长江中下游蚕区饲养的强健性斑纹双限性秋用家蚕品种。介绍了家蚕品种鄂蚕3号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实验室鉴定成绩和农村鉴定成绩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壮蚕食桑旺盛,体色青白,蚕体粗壮,熟蚕上蔟齐一,茧形大,茧形椭圆形,茧色白,缩皱中等,茧层厚,抗高温多湿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7.
家蚕品种“桂蚕2号”主要性状和饲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新品种"桂蚕2号"是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选配育成的强健性春秋用四元杂交蚕品种,该品种具有强健、优质、高产、易繁等优点,适合在广西春秋季节生产优质原料茧。2009年5月18日,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该品种主要性状及饲养技术要点,供蚕种生产、推广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本地蚕业生产的发展,寻求适合本地区农村春期饲养的新品种,2008年春蚕期我们引进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强健性多丝量家蚕新品种野三元进行第一次试养,现将试养情况总结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品种野三元正反交各2张,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提供,20  相似文献   

9.
家蚕抗血液型脓病新品种桂蚕N2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蚕N2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选配育成的第一对抗家蚕血液性脓病的强健性夏秋用家蚕新品种,省级实验室联合鉴定和农村试验鉴定表明:该品种适合广西等亚热带地区饲养。在常规条件饲养下,蚕体强健性、蚕茧产量和质量等主要经济性状与对照种两广二号相仿或略有提高;该品种在2龄起蚕经口添食NPV多角体病原的LC50(半数致死浓度)为1×10^9个/mL,比两广二号对照高1000倍,表现出较强的抗NPV特性。桑蚕品种桂蚕N2综合经济性状稳定,已通过品种鉴定,可以在广西各蚕区全年各蚕期饲养,特别在家蚕血液型脓病多发的蚕区和夏秋期饲养,更能表现出其强健丰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续)15夏协一号(花·丰×8B·5A)夏协一号(花·丰×8B·5A)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四元杂交种,1998年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花(苏花)、丰(丰1)、5A(54A)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8B由日B×(782×明珠)F2×732)F3育成。该品种优质、高产、强健、易繁,适宜华南蚕区及热带、亚热带国家春秋期饲育。全龄经过20-21日,五  相似文献   

11.
繁育桑蚕新品种"桂蚕一号"的主要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两广二号”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与广东蚕业研究所于1992年育成的夏秋用四元杂交种,1992年至今一直是“两广”的当家品种。“桂蚕一号”是我站2000年育成并开始推广的一对强健性高产型新蚕品种,该品种比“两广二号”茧形大、产量高、茧丝长、丝质优、抗逆性强,最适宜“两广”地区春、秋季饲养。我们通过这几年农村较大面积的饲养及丝厂丝质调查,结果表明“桂蚕一号”主要经济性状已全面超过“两广二号”。因此“桂蚕一号”蚕种深受蚕农欢迎。然而2002年下半年开始出现“桂蚕一号”蚕种供不应求的现象,严重制约新品种“桂蚕一号”的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家蚕天然黄色茧新品种桂蚕10号和桂蚕11号在柳州市农村饲养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等,为新品种在柳州市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18年和2019年秋季在柳州市农村对桂蚕10号、桂蚕11号与当地主推品种两广二号进行农村饲养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桂蚕10号、桂蚕11号蚕期发育经过与两广二号基本相同,孵化齐一、体质较强...  相似文献   

13.
家蚕新品种粤枫三号(全称“五·选×28·32”)是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蚕丝科学系合作承担国家茧丝绸发展风险基金第四批项目育成的四元杂交蚕品种,适应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南部等华南蚕区全年饲养。该品种在2004~2006年参加广东省桑蚕新品种审定鉴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广东现行生产品种两广二号,具有体质强健、抗高温多湿、抗氟化物和大气污染、好饲养、产量高、茧丝质优良、蚕种繁殖系数高等特点,已于2006年12月14日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4.
2010年9月4日,广东省种子管理总站组织专家到翁源县农村试养基地对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的新蚕品种粤蚕细纤1号(三·龙×汇·源)进行现场鉴定。专家组经过现场考察,听取品种选育报告,审阅鉴定材料,经质询和讨论,一致同意通过品种现场鉴定。  相似文献   

15.
南丹白裤瑶蚕可产平板丝,是广西南丹白裤瑶族群众自繁、自育、自用的家蚕地方品种,自南宋以来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饲养至今.研究南丹白裤瑶蚕的异地饲养性状,对该品种作为特殊家蚕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以及丰富蚕丝文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将采集的当地瑶蚕土种在春、夏、秋季分别设置高温多湿环境进行室内饲养,调查该品种的龄期经过、病死蚕率及4龄起蚕健蛹率等.结果显示:南丹白裤瑶蚕具有一定的耐高温能力,但对多湿环境的耐受能力不及现行实用强健性家蚕品种两广二号,适合在相对湿度低于90%的环境中饲养.  相似文献   

16.
蚕品种更新是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首要途径.近几年来,我县在大力推广家蚕新品种的基础上,今年春季又引进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853白×543B三眠蚕品种.该品种是春秋季均可饲养,眠性稳定,纤度细、丝质优、强健好养、龄期经过短,符合缫制高品位细纤度原料茧的要求,是优良的细纤度三眠蚕品种,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桂蚕8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选育的家蚕优良新品种,为了解其对广西高寒山区环境与饲养条件的适应性,在高温多湿的早秋季选择地处高寒山区的凌云县养蚕农户进行新品种“桂蚕8号”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桂蚕8号”具有以下优点:产量高、茧质优,张种产茧量较对照品种“两广二号”增产5.80%,平均茧层率提高1.10%,且茧形大、茧色洁白,上车茧率97%;体质强健,死笼率较对照品种减少3%;容易饲养,蚕体壮,食桑旺,眠起、老熟齐一,对高温多湿环境及不良叶质的适应性较强。根据试养结果初步认为,“桂蚕8号”能适应高寒山区昼夜温差大的自然环境和较粗放的地面片叶育饲养模式,可作为高寒山区更新换代的家蚕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家蚕中丝量四元杂交新品种"农科5号"在湖州农村经过2017年秋期与2018年春期试验饲养,与现行品种"秋丰×白玉"相比,具有发育整齐、食桑旺盛、蚕体强健、特别是对血液型脓病的抗性较强、蚕体与茧形大、产茧量高、丝质成绩特别是净度好,适宜在湖州地区饲养。但要注意适时上蔟及相对降低上蔟密度。  相似文献   

19.
采用杂交选育和定向选择的育种方法,育成了优质、高效、好养的春秋兼用家蚕新品种川蚕23号。经四川省家蚕品种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试养表明,新品种具有体质强健、耐高温多湿、龄期经过短、饲料效率高、茧丝品质优良、产量稳定的特点,已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品种春季在农村试养鉴定的100 kg桑收茧量9.11 kg,比对照品种871×872提高8.58%;在实验室鉴定的成绩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当,虫蛹率96.20%,解舒率79.86%,鲜茧出丝率17.72%,洁净97.91分。新品种秋季在农村试养鉴定的100 kg桑收茧量7.54 kg,比对照品种洞.庭×碧.波提高3.98%;在实验室鉴定的虫蛹率93.05%,万蚕产茧量18.77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洞.庭×碧.波提高1.74个百分点、2.46%,一粒茧丝长1 150 m,解舒丝长932 m,解舒率81.04%,洁净94.82分,鲜茧出丝率16.90%,分别比对照品种洞.庭×碧.波提高41 m、83 m、4.50个百分点、3.06分、0.38个百分点。新品种在饲养条件和气候环境较差的蚕区饲养,能显示出良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0.
由于雄蚕具有饲养效率高、强健好养、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且雄蚕产丝量多,茧层率和鲜茧出丝率均高于雌蚕。雄蚕丝纤度细、偏差小,利于缫制高档生丝,符合丝绸制品向高档化发展的要求。因此专养雄蚕是传统蚕桑业的重要技术提升,近年来雄蚕新品种也不断涌现。华菁×平72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一对高丝量雄蚕品种,为了比较与了解该新品种的特性及其在海盐的适应性,海盐蚕业管理站于2011年春蚕始引进试养,现将试养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