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开展中稻在不同密度情况下的栽插试验,分析了不同栽插密度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潜江市中稻栽插密度以22.5万穴/hm2为宜,以21.0万~24.0万穴/hm2为最佳,既减轻劳动强度,又可保证水稻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中稻栽1粒谷苗时宜适当密植,在栽插2粒谷苗时,宜适当稀植。栽1粒谷苗时,以每公顷栽27.0~30.0万蔸(折合每公顷用种量11.25b)为宜;栽2粒谷苗时,以每公顷栽18.75~22.5万蔸(折合每公顷用种量15b)为宜。  相似文献   

3.
中稻栽插密度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稻栽插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稻产量与栽插密度的关系紧密,通过增加用种量和提高栽插密度来提高产量主要以增加基本苗数和有效穗数实现,但这样容易导致田间荫蔽,加重纹枯病的发生。因此,在修水县山区中稻生产上,穴插1粒、2粒谷苗的密度分别以27万~30万、18.75万~22.50万穴/hm2为宜,折合用种量分别为11.25、15.00 kg/hm2。同时必须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提早晒田控苗,提高成穗率,做好纹枯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淮稻9号”是我所近年引进的中粳稻新品种.2008年全县推广种植面积约1O万亩。为进一步探讨该品种在我县的适应能力和相关高产栽培技术,确定其最适合的栽插密度,为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依据,特进行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两系杂交粳稻70优双9的栽插密度和施肥的试验研究,总结出该组合的适宜栽插密度和施肥组合措施为:45穴/m2,每穴栽1~2本基本苗;氯化钾75kg/ha作基肥;尿素412.5kg/ha,其中,基肥150kg/ha,返青肥112.5ka/ha,促花肥和保花肥各75kg/ha。这样产量可达8250kg/ha以上。  相似文献   

6.
豫西南超级稻适宜播期与栽插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播期和密度试验,提出豫西南稻区种植Y两优一号等中迟熟超级稻,适宜播期为4月15—23日,适宜栽插密度:高肥力田12.0万15.0万穴/hm2,中等肥力田18.0万穴/hm2,低肥力及晚栽田21.0万穴/hm2左右。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不同栽插密度对两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C两优113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于2020年在江苏省宿迁市塘湖良种场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淮北试验站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插密度对C两优113的生育进程、株高影响不显著,高峰苗随栽插密度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而成穗率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不同栽插密度对C两优113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差异显著,栽插密度为30cm×15cm(22.2万穴/hm2)时,C两优113产量三要素协调,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对杂交早稻栽插密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试验地的现状,通过几个品种的对比试验,为金优402在生产上找到合理的栽插密度、促进早稻增产增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杂交早稻栽插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杂交早稻栽插密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试验地的现状,通过几个品种的对比试验,为金优402在生产上找到合理的栽插密度、促进早稻增产增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五优157和五优21进行不同栽插密度处理,研究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早稻适宜栽插密度。结果表明:随栽插密度增加,早稻有效穗数和产量增加较为明显。栽插密度13.3 cm×20.0 cm处理与13.3 cm×30.0 cm处理相比,有效穗数提高21.7%,产量增加10.6%。较高栽插密度处理,有利于抽穗期后的剑叶光合速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而增强抽穗后的叶片光合生产能力,提高全生育期干物质生产量,特别是抽穗-成熟期穗部干物质的积累量。该区适宜栽插密度为32.1万37.5万蔸/hm2。  相似文献   

11.
为大面积推广水稻机械化摆栽技术,以龙稻5号、龙粳30和垦鉴稻6号3个优质水稻品种为试材,设置6种栽插密度,采用裂区试验方法,以筛选出2ZB-633型摆栽机最适宜的水稻栽插密度。结果表明:运用2ZB-633型摆栽机进行插秧,其摆栽密度为23cm×10cm时,水稻群体各重要性状最优,产量构成因素相互协调发展,可获得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6  
通过9种栽培密度处理穴11.2~28.1穴·m-2雪,研究了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灌浆速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随栽培密度的增加而升高,但超过适宜密度后下降,适宜栽培密度为15.0~18.7穴·m-2。灌浆速率为上部优势粒>中部优势粒>上部弱势粒>下部优势粒>中部弱势粒>下部弱势粒。在适宜密度条件下蛋白质含量较高,垩白率和直链淀粉含量较低。产量提高可以使蛋白质含量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率、整精米率下降,外观品质、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13.
密肥条件对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优质迟熟中粳稻"通育粳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N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和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施N量(0~450)kg/hm2范围内,产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幅递减,当1hm2施N量≤337.5kg时,基本苗为13.5×106的处理产量最高,施氮量增至450kg时,降低基本苗则利于增产。生产收益在施N量(225~337.5)kg/hm2最高,当施N量225kg/hm2时,以基本苗9×106/hm2收益最大,施N量337.5kg/hm2时,以基本苗4.5×106/hm2收益最大。投N效益随施N量增加而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14.
以中稻品种深两优876、准两优199为材料,于2014~2016年连续3 a开展不同时期(头季中稻收割前6 d、收割当天、收割后5 d)施用促芽肥(150 kg/hm~2尿素)的田间试验,通过比较中稻再生季的生育期、穗粒结构及产量的差异来确定再生季水稻促芽肥的最佳施用时期。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在头季中稻收割前6 d施促芽肥的再生季产量最高,且植株生长期适中,有效穗多,穗粒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15.
种植密度对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水稻广两优47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水稻群体质量以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株行距为13.3 cm×30.0 cm(D2)的种植密度,经济产量达到9.9 t/hm~2,产量分别较株行距16.7cm×30.0 cm(D4)和10.0 cm×30.0 cm(D1)处理的提高14.5%和7.3%;与D3无显著差异;D2具有较优的群体质量,主要表现为群体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LAI)适中,冠层功能叶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比叶重较大,群体透光性好,下部黄叶少。值得关注的是D3处理种植密度与D2相似,D3处理只是采取了宽窄行的种植规格(宽行40.0 cm、窄行20.0 cm),其群体质量也表现出与D2相似的规律。研究结果还表明,构建适当规模的群体,发挥杂交水稻个体分蘖能力强的优势,提高冠层的光合功能,是发掘杂交水稻生产潜力、取得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不同密度水稻抽穗后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稀植栽培的水稻,抽穗后田间表现为中下部光强明显增加,光合作用时间延长,硝酸还原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蛋白质含量增加50%以上,叶片衰老延缓,籽粒干物质积累加速,千粒重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栽插密度对杂交稻新优188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水稻品种新优188筛选最适宜的栽插密度,通过不同密度处理,研究大田条件下栽插密度对新优188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新优188产量随密度(18.0万~30.0万穴/hm2)逐渐增加,在30.0万穴/hm2密度下产量最高,但在33.0万穴/hm2产量又下降,各密度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产量构成中有效穗数受影响最大。新优188较为适宜的栽插密度在30.0万穴/hm2左右,各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可发挥最大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8.
咸宁市水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几年在湖北省咸宁市进行水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栽培示范,主要从田块要求、培育壮秧、机械插秧、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机械收割等几个方面集成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并制定了咸宁市水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插植密度对寒地水稻生长的影响,以寒地水稻品种空育131和龙粳26为材料,分析不同插植密度条件下植株叶绿素含量、叶片大小及叶面积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分蘖力强的穗数型品种空育131适宜插植密度为30.0cm×16.7~20.0cm,分蘖力中等的穗重型品种龙粳26适宜插植密度为30.0cm×10.0~16.7cm,在此密度条件下水稻的叶片呈最佳生长态势,生物产量表现最高。  相似文献   

20.
种植密度对超级杂交中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超级稻两优0293、GDS/RB207为材料,研究了4种密度对水稻高产栽培产量、产量结构及其叶面积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密度下群体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迅速提高;由适宜密度达到最高点后,进一步增大密度,产量便开始下降.叶面积LAI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而有效、高效叶面积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其中两优0293、GDS/RB207适宜密度分别为8 000株/667m2(27 cm×25 cm)、10 000株/667m2(25 cm×26.5 cm)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