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科技通讯》2006,(2):59-59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提出,粮食增产是“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事关全局的重大目标。既要着眼于粮食产量的稳定增加,更要着眼于粮食品种改善、品质提高、结构优化。力争“十一五”期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万亿斤水平。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2,(7)
人民日报2012年6月28日消息:水利部、财政部、农业部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签订责任书,正式启动实施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项目。计划用4年时间,投资380亿元,在东北四省区集中连片建设38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00亿公斤,  相似文献   

3.
《半月谈内部版》第4期刊登记者专稿说,两会才结束,温家宝总理就来到山西运城农村调研。就在刚刚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放在了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的第一位:“耕地不断减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粮食安全存在隐患。”  相似文献   

4.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日前提出,为确保我国粮食稳定、有效、安全供给,今后将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从五个方面着力构建起粮食产业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来自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日前的调查结果,“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粮食增产任务艰巨、难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要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面临种植结构的制约、提高单产的难度加大、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短缺的约束日益突出、种粮边际效益有可能递减、气象条件不稳定性等诸多挑战。为此专家建议要提早谋划,找准对策,巩固和提高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成果。  相似文献   

6.
2月4日立春,气温逐渐回升,各类作物开始生长,农民朋友们新一年的备种、备膜、备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对于一个人口大国而言,粮食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新世纪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11年增产,充分证明中国人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吃饭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粮食问题可以高枕无忧。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三农工作提出的五新要求中,第一新就是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这表明了党中央重农抓粮的坚定决心。那么,农民朋友们该如何响应呢?  相似文献   

7.
《四川农业科技》2005,(5):42-42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2004年紧紧围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加强中低产田改造.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90.55亿元,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1亿公斤,对于扭转近年来全国粮食产量连年减少的趋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北京农业》2009,(4):7-8
<正>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5500亿千克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500亿千克。这新增500亿千克粮食将如何实现?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9.
"八连增"为"十二五"粮食生产开了个好头,对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和粮食市场平稳运行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无疑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江苏农业科学》2006,(2):20-20
坚持粮食基本自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左右。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建设,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间利益协调机制。抓好其他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现代农业“十化”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世界性重大问题,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及专家学者的关注与研究。早在1974年11月联合国根据不结盟首脑会议的倡议在罗马召开了联合国世界粮食会议,形成  相似文献   

12.
<正>连续6年实现粮食增产增收后,中国仍然对粮食生产保持高度警惕,为防止可能出现的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2010年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依旧把"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放于首要位置,并出台了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促进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3.
《北京农业》2007,(12):56-57
“十一五”期间。中国计划投入资金3.2亿元,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有效保障。由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组成的国家丰产工程联合管理办公室和河北、辽宁、吉林等12个项目重点实施省近日在京签署了课题执行协议。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将以恢复和持续提高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国家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效科技支撑为目标.对粮食持续丰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后减损增效技术攻关、技术集成转化与大面积应用示范、粮食丰产监测与安全战略研究进行系统设计和部署。  相似文献   

14.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是由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联合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12个粮食主产省人民政府共同推动,于2006年启动实施的。项目以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粮食单产年增长率达到2%,保证201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  相似文献   

15.
叶慧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339-1341
从系统学视角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解为4个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发现,水资源禀赋等自然生产力因子是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因素;机械化率等科技生产力因子和耕作制度等人文生产力因子是主要因素;制度生产力因子影响不太显著,却是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分析辽宁省粮食生产能力限制因素,并对生产潜力做出预测,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979~2010年的数据,分析了影响粮食总产和单产的限制因子,对各因子进行线性相关分析,排序得出影响粮食产量的主、次和潜在因素,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详尽分析了限制辽宁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主要症结,并分别对历史数据采用线性回归、主因子逐步回归、相关分析等方法,通过DPS软件,构建逐步回归预测模型、逻辑斯蒂预测模型、幂函数预测模型、Gauss模型预测模型、Cubics Ratio预测模型等模型对未来粮食单产和总产作出理论预测。  相似文献   

17.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从全局和大局着眼,积极推进粮食生产规模经营,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提高。建设集中连片、设施配套、各具特色的园艺特产基地,促进主要园艺特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深入实施“粮转牧”工程,积极推进畜牧业标准化、优质化、安全化生产,加快构筑肉牛、奶牛、肉鸡、肉鹅、生猪和鹿业6大牧业经济体系为主的现代畜牧产业格局,提高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创新型农业,把农业的发展逐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提高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8.
19.
影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付文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56-5058,5061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是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目前影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很多:粮食生产资源减少,环境条件恶化;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贡献率偏低;市场风险加大,政策扶持不力。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护和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扶持制度;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增强粮食生产科技含量等,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