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8 毫秒
1.
本实验在35℃、40℃、45℃三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用磷化氢和二氧化碳对玉米象和进行混合熏蒸。研究结果表明,当二氧化碳浓度为5%,磷化氢浓度在0.07mg/L、0.14mg/L、0.21mg/L时,温度的升高可以明显缩短害虫死亡时间。在45℃时,磷化氢在0.14mg/L以上,磷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熏蒸在12h~24h之内能有效杀死受试玉米象和米象成虫。  相似文献   

2.
虫螨磷防治储粮害虫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玻璃药膜法、点滴法对虫螨磷与防虫磷毒力比较结果表明,虫螨磷对谷蠹、玉米象、杂拟谷盗和嗜卷飞虱4种主要储粮害虫的毒力比防虫磷大1.7~3.5倍。室内模拟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ppm的虫螨磷与20ppm的防虫磷的效果基本相同,而使用剂量降低3/4。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用8ppm剂量的虫螨磷,无论以粉剂载全拌粮、全区喷洒拌粮,还是表层30cm粉剂拌粮和喷哂拌粮,均取得10个月无虫害发生的良好防虫效果。本试验以每隔一定时间向防护剂处理的粮信内投放试虫的方法评价防护剂的残效期。试验结果表明,以8ppm剂量的虫螨磷处理的小麦对玉米象和谷蠹成虫的防治有效期基本相同,至少为11个月;在5ppm剂量下,对玉米象和谷蠹两种害虫防治效果不同,防治玉米象效果较好,对谷蠹较差。试验结果还表晨,虫螨磷使用剂量小,残留少,对粮食污染小,在储粮害  相似文献   

3.
散装小麦局部环流熏蒸杀虫实仓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小麦仓中下层局部生虫,采用粮堆局部处理机环流熏蒸,分两次投药,共计熏蒸处理时间为两周。实验证明:在处理部位PH3浓度100~300ppm可以保持12天左右,粮堆中的害虫全部杀死;经检查埋入粮堆的赤拟谷盗、谷蠹和玉米象,成虫死亡率100%,对虫粮培养42天后,检查F1代为零。  相似文献   

4.
YC97B型储粮害虫数量光电传感探头技术性能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赤拟谷盗、杂拟谷盗、玉米象、谷蠹、长头谷盗、锯谷盗、长角扁谷盗和锈赤扁谷盗8种储粮害虫为试虫,采用储粮害虫延时释放装置测试了YC97B型储粮害虫数量光电传感探头的性能。设计为8种储粮害虫单一虫种不同密度、3虫种复合种群组合及4虫种复合种群组合的各项处理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除低密度处理中长角扁谷盗与谷蠹和赤拟谷盗检测误差率差异达到5%的显著性外,其余各项处理检测误差率差异间均达不到5%水平显著性,说明YC97型害虫数量光电传感探头对不同虫种检测效果基本稳定,基本符合B型光电传感探头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在35℃、40℃和45℃3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用磷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熏蒸防治玉米象和米象,研究结果表明,当二氧化碳浓度为5%,磷化氢浓度为0.07mg/l,0.14mg/L和0.21mg/L时,温度的升高可以明显缩短害虫死亡时间,在45℃时,磷化氢在0.14mg/L以上,磷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熏蒸在12-24小时之内能有效杀死受试玉米象和米象成虫。  相似文献   

6.
植物防护剂安粮仙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研究证明,植物防护剂安粮仙1号对储藏小鼠,稻谷中的玉米象,谷蠹和3种扁谷盗等主要储粮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处理小麦7个月后,累计检出虫量比对照减少97.3%,防治效果高达96.9%;用安粮仙1号处理稻谷后,害虫得到有效控制的时间长灰9个月,处理10个月后的粮食虫蚀率仅为0.5%,防治效果高达96.9%。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CJ89-I-I型多层多点检测器,对散储小麦昆虫咎群年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玉米象、书虱,螨类为散储小麦的主要害虫。2.在散储小麦一年四季中,午夜到凌晨时段均为害虫多发期。秋季(1992年9月)是害虫高发期。3.散储小麦春冬季仓门对面害虫密度较大;夏、秋季仓门及仓门对面处害虫密度较大。  相似文献   

8.
应用仓虫敌防治储粮害虫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浅圆仓和高大平房仓每平方米表面粮层施用0.1kg仓虫敌,能有效地控制谷蠹、玉米象、长角谷盗和书虱等主要害虫的发生,实现以防为主的储粮害虫综合治理目标。施药后3个月,仓虫敌在施药粮层的残留就低于国家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本文还探讨了仓虫敌控制害虫与低温储粮结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以防虫磷原油(95%马拉硫磷)为有效成分,配合燃质、助燃剂等辅助材料研制成粮食保护烟剂。产品为黑色粉末状,点燃后产生大量白色烟云,使99%以上有效物质得以均匀分散,遣留的残渣烧结成块。测试结果表明该烟剂储存稳定,燃点162℃,对人畜低毒。用此烟剂进行实验室与粮仓内试验,玉米象SitophiluszeamaisMotsch成虫在烟云中停留20min,过6h后致死中量LD50为0.3425g/m3,而在放烟24h后承接沉降物的玻皿中爬行10min,6h后LD50为0.2429g/m3。黑皮囊Allagenuspiceus(Oliv)幼虫在烟云中停留20min后LD50为几0.9365/m3。仓库内对无虫或表面有少量害虫的储存小麦按0.05g/m2烟剂量处理粮面即可防除害虫.安全储存半年以上。对一般性虫粮采用粮面放烟与低剂量磷化铝熏蒸相配合,即可达到防治标准,且省工、省时、明显降低防治费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小麦露天储存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摸清了小麦露天储存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研究了小麦露天安全储存综合防治技术,筛选出安全合理的露天安全储备措施,保持品质,延缓陈化.经储藏一年的实验证明:在环境清洁卫生防治基础上,磷化铝与氯化苦混合熏蒸,用PVC苫盖可保持303天无虫,用油布苫盖可保持257天无虫;应用凯马灵或防虫磷全堆拌和均保持212天无虫;凯马灵拌和与磷化铝常规熏蒸或磷化铝低剂量熏蒸均可保持196天无虫;磷化铝与CO2混合熏蒸可保持197天无虫。由于应用了上过综合防治技术和货台防鼠、防潮、防霉.从而保证了小麦的储存安全,延缓了小麦品质陈化.用防护剂全堆或表层拌和与磷化铝熏蒸也可用于小麦种子的储存。  相似文献   

11.
INSECTO防治储粮害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不同剂量的INSECTO拌入小麦和大米后,以玉米象、赤拟谷盗和谷蠹作为受试害虫,研究了INSECTO对上述害虫的防治效果.在此基础上,又分别进行了围囤散装试验和包装粮垛麻袋表面喷洒防虫试验,结果表明,INSEC-TO对3种受试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以0.1%剂量拌和粮食其效果与10ppm杀螟松基本相同,但化学性质比杀螟松稳定且无化学药剂的毒性残留,对人畜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2.
仓底混合和仓顶缓释熏蒸筒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磷化氢、二氧化碳仓外筒仓底部施药,并结合仓顶缓释投药熏蒸储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未用环流、通风设备等设施的情况下,采用此方法熏蒸高度20m以下的筒仓,可有效地防治储存小麦中的谷蠹RizoperthadominicaFabricius、玉米象SitophiluszeamaisMotschulusky等储粮害虫,具有投资少,操作简便,防治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赵杨 《粮食储藏》2023,(1):24-26
对二氧化碳气调防治储粮害虫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粮堆通入二氧化碳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可以完全杀灭害虫的虫卵、虫蛹、幼虫、成虫,防治效果良好,有利于保护粮食安全,延长粮食的储存时间。基于此,进一步探讨了二氧化碳气调防治储粮害虫的应用价值以及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14.
气密性与磷化氢气体浓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压力衰减法测定两个相似的薄膜密封包装玉米垛的气密性、采用PH3和CO2混合熏蒸后PH3和CO2气体浓度在粮垛内的保持情况以及对玉米象、米象和赤拟谷盗3种害虫处理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PH3和CO2气体浓度在粮垛内保持时间与粮垛气密性呈明显相关性,本试验条件下,可以完全杀死供试害虫。  相似文献   

15.
浅圆仓储粮害虫发生和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GJ89型粮虫陷阱检测器对11个浅圆仓储粮害虫发生特点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在储藏期3~5个月的散装小麦中共捕获8种粮虫,普遍发生的害虫种类是书虱(约占捕获害虫总量的95%~100%),谷蠹、玉米象、赤似谷盗、锈赤扁谷盗等害虫亦有少量发生。钢屋盖浅圆仓较混凝土浅圆仓虫害发生严重,且仓壁四周书虱较中部多。粮面下2m深度内虫害数量随粮层深度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软红各小麦和“pioneor3320”玉米分别用0.5,0.75,1ppm溴氰菊酯,0.5ppm溴氰菊酯+6.0ppm甲基毒死蜱,1.0ppm溴氰菊酯+6.0ppm甲基毒死蜱,或6.0ppm甲基毒死蜱处理后储藏10个月。在储藏期间每隔二个月进行一次生物测定。谷蠹和米象在混合处理的小麦中整个储藏期间没有存活,在用三种澳氰菊酯处理的谷物中,谷合不稳定,但没有F;代成虫检出;用0.sppm澳氰菊酯处理的小麦中米象存活范围是0到84.5%;最大存活率在075和三.OPPm澳氰菊酯处理中,其存活率分别为262%和3.5%。玉米象或赤拟谷盗在药剂混合处理的玉米中没有存活。在用…  相似文献   

17.
于1982年11月至1984年12月分别在官亭和襄县的国家粮库进行凯安保防治储粮害虫的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供试粮种为小麦,共163440斤,分别储藏于茓囤28个(3960-4500斤/茓)和堆垛6个(3960斤/垛),另设对照囤4个(3960/囤).试验虫种有玉米象,赤拟谷盗和锯谷盗,它们均系试验粮原来已感染的害虫以及从面粉厂筛选的虫种,进行混合后掺入小麦中.供试试剂为加有增效剂的2.5%凯安保乳油,选择0.20,0.25,0.30,0.50,  相似文献   

18.
减少储粮隐蔽性害虫损失对更全方位地节粮减损具有重要意义。讨论了谷物储藏主要隐蔽性害虫及其危害,强调粮食入仓无虫粮应注意隐蔽性害虫的检测,及时杀虫处理。储粮一旦发现隐蔽性害虫,即使害虫密度远低于一般虫粮或基本无虫粮等级,也应尽快杀虫。低温、低水分和质量完好是减少隐蔽性害虫感染危害的重要途径。隐蔽性害虫检测可更早掌握害虫发生以利于早防治及避免进一步取食危害。现有隐蔽性害虫检测方法通常存在成本高、仪器复杂、操作费时、有些虫期检测难等问题,本文利用国家专利制成便携式二氧化碳检测仪循环取样检测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装置,大量测试证明其操作更加便捷,检测速度更快,灵敏度更高。据ISO 6639-4中整粒粮漂浮法进行改进,可通过小样样品(15粒)在5 min内判断样品隐蔽性害虫感染。  相似文献   

19.
硫酰氟对储粮害虫活性及残留量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硫酰氟熏蒸处理储粮害虫,对储粮害虫活性及硫酰氟的残留量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温度15~10℃下密闭熏蒸16 h,供试虫种的致死中量为:锯齿谷盗LD50=1.4125 g/m3,谷蠹LD50=1.972 g/m3,玉米象LD50=2.512 g/m3,甜食虫LD50=3.715 g/m3,赤拟谷盗LD50=7.446 g/m3。混入二氧化碳能使硫酰氟分散增匀,促进药剂渗透,有增效作用。建议在开拓硫酰氟应用于储粮时,5~10 g/m3剂量硫酰氟混入二氧化碳14~16 d,处理后的含氟量均低于国家规定的允许量。  相似文献   

20.
安徽宿州国储库用1.5g/m^3的磷化铝与二氧化碳对浅圆仓中的散装小麦进行熏蒸,熏蒸26天后,粮堆中害虫全部被杀死,取得了很好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