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耶新氏菌病(Yersiniosis)是人畜共患病,由耶新氏菌属(Yersinia)的致病性细菌所引起。其中主要病原菌有三:一是鼠疫耶新氏菌(Y.pestis)在鼠类中流行,曾给人类造成极大灾难,全球有遇三次大流行,死亡一亿多人,至今仍谈虎色变,令人心有余悸;二是伪结核耶新氏菌(Y.pseudotuberculosis),主要使兔及豚鼠发生类似结核病灶的化脓性疫病,可传染给人;三是小肠结肠炎耶氏新菌(Y.enterocolitica)简称肠耶新氏菌(Y.e.),它引起人与多种动物感染,在人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腹泻与多种病症,人  相似文献   

2.
从来自不同兔场的2只病兔中分离到2株假结核耶氏菌,经鉴定、血清学分群,均为2b型。自1910年Albrechit从病孩中首次分离到假结核耶氏菌以来,陆续报道从人、多种动物、环境中分离到此菌。本文经系统分离鉴定证实,从2只病兔中分离出的2株菌为假结核耶氏菌,血清学分群确定为2b型,这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兔伪结核病是由伪结核耶尔新氏菌引起的一种与结核病相类似的兔慢性消耗性传染病,以发生干酪样坏死结节为主要特征。1病原及其传播方式伪结核耶尔新氏菌过去曾被称为伪结核巴氏杆菌,呈圆球状、卵圆形或杆状等多形状,属革兰氏阴性菌。在病料涂片中多呈两极着染,呈短链状或丝状,无荚膜,不形成芽孢,非抗酸性着染。该病原菌在自然界广发存在,啮齿类动物是本病菌的贮存载体。根据菌体抗原不同可分为6个血清型。病原菌进入  相似文献   

4.
禽伪结核耶新氏菌病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急性败血症和慢性局灶性感染为特征。本菌最早由Riech(1889)和Kinyoun(1906)分离自欧洲和美国的鸟类。随着养鸡业的发展,鸡病防治与肉品卫生问题已受到广泛重视。鉴于国内尚无本病报道,现将一起艾维茵鸡群发生伪结核耶新氏菌病所作的诊断与防治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禽伪结核耶新氏杆菌病最早由Riech氏(1889)和Kinyoun氏(1906)在欧洲和美国的鸟类中分离到病菌。以后虽然在国外有过报告,都因为是散发性,经济损失小,偶尔暴发于火鸡,而少有详细的研究报告,尤其鸭伪结核耶新氏杆菌病,国内未见有报  相似文献   

6.
兔伪结核病是由伪结核耶新氏杆菌引起的兔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为肠道、内脏器官和淋巴结出现干酪样坏死。伪结核耶新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多形态的球状短杆菌。本菌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剂均能杀死。伪结核耶新氏杆菌的自然界中分布比较广,感染动物和啮齿动物是自然贮存宿主和传染源,该病一般通过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皮肤、呼吸道和交配传染,该病主要侵害啮齿动物,其它哺乳动物、禽类和人也能感染,本病多散发,有时也引起地方性流行,动物营养不良,卫生条件不好及寄生虫病等可促使本病发生。该病长期以来在养殖过程中未受到足够重视,从而造成经济损失,现将一起兔伪结核病的诊断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从来自不同兔场的2只病兔中分离到2株假结核耶氏菌,经鉴定、血清学分群,均为2b型。  相似文献   

8.
兔伪结核病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结核病是由伪结核耶新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以肠道、内脏器官和淋巴结等发生干酪样坏死结节为特征,与结核病类似,因而得名伪结核.  相似文献   

9.
兔伪结核病是由伪结核耶尔新氏菌引起的一种与结核病相类似的兔慢性消耗性传染病,以发生干酪样坏死结节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家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和波氏支气管败血菌病是危害家兔的主要呼吸道传染病。给发展养兔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损失,曾有学者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培养健康兔群,但是由于耐药性菌  相似文献   

11.
兔伪结核病是由伪结核耶尔森氏菌引起的兔的慢性消化性疾病。本文对兔伪结核病的流行病学、活体检疫、病理学检疫和诊断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旨在为今后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兔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兔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从病兔中采集的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细菌特征性基因(Khe基因)的PCR检测、生化鉴定、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毒力基因的扩增及序列分析对细菌分离株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麦康凯平板上生长有奶油状菌落且镜检为革兰氏阴性菌;Khe基因扩增为阳性;生化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为肺炎克雷伯氏菌;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9种药物高敏,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头孢呋辛等5种药物中敏,对先锋V、庆大霉素等7种药物不敏感甚至耐药;致病性结果显示,分离株能使小白鼠在24h内死亡;分离株携带有wabG、uge和fimH三种毒力基因。本研究结果表明该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很强的致病性,是导致兔死亡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3.
家兔伪结核病是由伪结核耶新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病兔通常表现为腹泻,食欲减退甚至拒食,行动迟钝,衰弱,肠系淋巴结肿大,进行性消瘦等症状。由于病原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加之有些养兔场(户)卫生条件差,管理混乱,故极易引起本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家兔石膏样毛癣菌病是一种真菌性皮肤传染病,病兔皮肤上生成一种黄白色的鳞片,并形成痂皮,病部有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脱毛.该病可导致家兔皮毛受损、生长发育停滞、增重缓慢. 石膏样毛癣菌分布广泛,其是常见的皮肤癣菌,它在沙堡氏培养基上,25℃培养时发育迅速,培养菌落表面呈粉末状,中央有少量白色菌丝团,其背面呈黄色.培养物镜检,见大分生孢子和较多的小分生孢子及螺旋菌丝.  相似文献   

15.
小肠结肠炎耶新氏菌是仅次于沙门氏菌的人的腹泻病原菌,在动物中发病的情况也已引起普遍关注,国内近期报道有猪、牛等的小肠结肠炎耶新氏菌病,1990年6月,我们在江苏某鸡场观察到一起鸡的小肠结肠炎耶新氏茵病,给该鸡场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现将发病和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参考大量国内外新近资料,对病原性伪结核耶氏菌的分离鉴定、病原性、流行病学、病例诊断以及检验技术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论述,以帮助认识伪结核菌及检验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保加利亚的Pavlov,A.报道:1989年检查1、4、7、25℃的牛乳时,检出了生长的结肠炎耶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血清型0:3与0:9。另外还有中间耶氏菌(Y.intermedia)、弗氏耶氏菌(Y.frederiksenii)与克氏耶氏菌(Y.kristensenii)。低温不能抑制上述耶氏菌的增殖,而中间耶氏菌与弗氏耶菌比结肠炎耶氏菌与克氏耶氏菌生长的更好。  相似文献   

18.
采取病死兔的脾、肝、肾、肺、蚓突、圆小囊和肠系膜淋巴结病料,进行细菌的常规分离培养与鉴定。结果:分离出伪结核耶尔新氏杆菌,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兔伪结核病。  相似文献   

19.
作者在1975年至1983年期间先后从家免屠宰加工厂和家兔饲养场的检验中分离得到伪结核耶新氏杆菌。这些菌株是应用营养琼脂和麦康盖培养基从有病变的脾脏、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有病变的蚓突和圆小囊浆膜分离到的。用5个有致病力菌株的培养物皮下或肌肉接种豚鼠,于5~14天内死亡。剖检发现注射部位化脓,鼠蹊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化脓,脾脏有坏死病灶、肺出血。将所有分离的菌株应用血清学凝集试验。选择3个有致病力不同血清型的菌株制备福尔马林灭活菌苗。家兔和豚鼠注射疫苗55天后血清对3个菌株的凝集价在1:40~1:160之间,免疫后111天能抵抗3个有致病力菌株的攻击。从3个菌株研制的灭活苗免疫试验初步结果,对预防家兔伪结核耶新氏杆菌病有一定的价值。但由于各地所流行的家免伪结核耶新氏抗原型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必须应用不同抗原型的菌株制备多价苗进行预防,才能达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将耶氏菌接种于改良PBS,普通蛋白胨水和生理盐水中,置4℃冰箱内定期观察。结果耶氏菌在这三种培养基中既能增菌又能长期保菌;无论纯菌还是现场猪粪标本中的耶氏菌均能在改良PBS中存活5年以上,且菌株不发生变异。证明PBS是一种增菌与保菌的理想培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