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针刺激动物穴位的抗腹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动物试验和临床治疗观察了电针刺激动物穴位的抗腹泻作用。结果显示,电针刺激后海穴和百会穴能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地降低番泻叶,蓖麻油和高渗硫酸镁溶液所致小鼠试验性腹泻的发生率和腹泻次数,电针刺激对仔猪白痢的疗效显著,有效率达90.5%,治愈率为80.1%。  相似文献   

2.
几种中草药的抗腹泻作用治疗仔猪白痢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本实验观察了苦参,多头风轮莱和水蓼的抗腹泻作用并对机理进行深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苦参和多头风轮莱极显著地(P〈0.01),水蓼显著地(P〈0.05),降低了番泻叶所致小鼠大肠性腹泻的频率;水蓼极显著地(P〈0.01),降低了蓖麻油所致小鼠小肠性腹泻的发生率和频率,多头风轮莱也明显降低其发生率(P〈0.05)苦参,多头风轮莱和水蓼极显著或显著地抑制了乙酸所致家兔肠粘膜或小鼠腹膜的急性炎渗出(P〈0  相似文献   

3.
给肺炎模型小鼠腹腔分别注射高剂量(200mg/kg·d)和低剂量(100mg/kg·d)的穿心莲内酯,7d后,测定小鼠肺脏指数、肺组织病理变化和血液中相关免疫细胞数量的变化,探讨穿心莲内酯对呼吸道感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穿心莲内酯高、低剂量组小鼠肺脏病变评分显著降低(P〈0.01);穿心莲内酯高剂量组小鼠肺指数显著降低(P〈0.05);穿心莲内酯高、低剂量组小鼠血液中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5),穿心莲内酯低剂量组小鼠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5)。说明穿心莲内酯能显著降低肺炎小鼠淋巴细胞数量和小鼠肺指数,减缓或消退肺部炎症,对小鼠呼吸道感染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实践中,后海穴注射药物治疗猪腹泻51头,治愈47头,治愈率达92%.此法具有用药少、见效快、疗效高等优点.方法是选用黄连素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或抗生素类注射液.水泻如注者加用阿托品注射液.取后海穴(位于尾根与肛门之间正中凹陷处),用酒精棉球消毒后,根据猪的大小选用针头,进计1~2cm,注射药物1~5ml,一般一次可愈,不愈者达续2~3次可愈后海穴水针治疗猪腹泻@彭建华$古丈县畜牧局!416300  相似文献   

5.
通过观察腹泻清冲剂对小白鼠胃肠运动的影响.测定大鼠胃液分泌量、胃液中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制备蓖麻油、番泻叶所致的小鼠腹泻模型。探讨腹泻清冲剂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腹泻清;中剂可显著促进胃排空运动.抑制小肠推进运动.并拮抗新斯的明引起的胃肠运动亢进和吗啡引起的胃肠运动抑制:腹泻清;中荆能提高正常大鼠胃蛋白酶活性和胃液分泌量.但对胃总酸度无明显影响;能显著减少蓖麻抽和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次数和发生率。腹泻清冲剂对消化功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有较强的抗腹泻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3种中药口服液的抗小鼠试验性腹泻试验,比较3种口服液对小鼠腹泻的作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白头翁口服液和大青止泻口服液能极显著地降低番泻叶所致小鼠试验性腹泻的频率(P<0.01),大青止泻口服液和双连固肠口服液能极显著地降低蓖麻油所致小鼠试验性腹泻的频率(P<0.01);大青止泻口服液能够极显著地抑制小鼠小肠的运动(P<0.01).表明3种中药复方口服液中,大青止泻口服液抗小鼠腹泻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7.
奶牛口蹄疫疫苗后海穴注射免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通过奶牛口蹄疫疫苗经后海穴注射与其他免疫方式比较研究其免疫效果、应激反应,结果显示:后海穴注射组的抗体合格率均显著高于肌肉注射组(P〈0.05),说明穴位注射免疫方式比常规肌肉注射方式更容易激发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更强的免疫保护力。后海穴注射的安全性高于肌肉注射,不但没有发生严重应激反应病例,而且前者未出现中度应激反应病例,而后者存在。免疫前后每头奶牛平均损失产奶量仅1.7kg,显著低于肌肉注射每头奶牛平均损失奶量5kg的水平。由此可见,奶牛口蹄疫疫苗后海穴注射的免疫效果好,应激反应低,明显优于肌肉注射方式。2次加强免疫的抗体合格率显著高于1次注射(P〈0.05),且2次加强免疫的抗体持续期在3个月以上,而1次注射仅能维持1~2个月的高抗体水平。建议奶牛口蹄疫免疫采用后海穴注射疫苗2mL,15d后加强免疫一次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穿心莲、黄连素注射治仔猪黄痢新生仔猪于后海穴注射穿心莲针剂2毫升作封闭,同时肌肉注射黄连素2毫升,可预防黄痢病。对已发病仔猪,用如上方法治疗,一日2次,经2一3天即可痊愈。(83600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10师181团3营15连杨祥礼,徐国强)穿心莲...  相似文献   

9.
针刺后海穴对小鼠脾NK细胞活性影响黄庆洲,张为民,胡庭俊(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兰州730050)孟宪松(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部)后海穴注射疫苗,能促进疫苗的免疫力,已为我们过去的实验证实。在后海穴的免疫促进机理方面,研究发现后海穴能增强小鼠腹腔...  相似文献   

10.
采用小鼠肠推进试验观察电针对肠蠕动亢进的影响;观察急性炎症试验时电针对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试验的结果揭示了电针抗腹泻的机理;(1)电针能抑制肠蠕动亢进,减缓肠内容物的推进速度;(2)电针能抑制肠粘膜的急性炎性渗出,这为电针对动物腹泻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酪酸梭菌或唾液乳酸菌对预防急性腹泻、保护肠道黏膜屏障的作用效果。选取清洁级21日龄断奶Wistar大鼠[平均体重(57.45±6.23)g]48只,随机分在4个组:正常对照组(C1组)、模型对照组(C2组)、酪酸梭菌组(T1组)、唾液乳酸菌组(T2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大鼠。试验期共9 d,C1、C2组经口灌服生理盐水,T1、T2组分别灌服酪酸梭菌和唾液乳酸菌。第8天开始除C1组外,其余各组灌服番泻叶制剂致泻,记录各组大鼠腹泻情况。试验结束后处死所有大鼠并采集血液及肠道样品。结果显示:1)灌服番泻叶后各组大鼠均出现腹泻。C2组稀便率、腹泻指数、血清内毒素及D-乳酸含量极显著高于C1组(P0.01);而与C2组相比,T1、T2组腹泻指数、血清内毒素及D-乳酸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2)与C2组相比,T1、T2组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极显著升高(P0.01),且T1组回肠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ludin)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升高。3)C2组回肠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C1组;而与C2组相比,T1组回肠IL-10 mRNA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以上结果说明,在本试验中,酪酸梭菌与唾液乳酸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由番泻叶引起的大鼠急性腹泻,降低肠道通透性,同时具有增强和保护肠道黏膜屏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选用二元杂交仔猪10窝,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8日龄时开始补饲,对照组自由采食,试验组在自由采食基础上,增加强制补饲至21日龄.结果表明,强制补饲可明显增加28日龄断奶仔猪断奶前的饲粮采食量:试验组(600.6±29.97)g,对照组(202.6±16.59)g(P<0.01);断奶前后日增重显著提高(P<0.01);断奶后仔猪腹泻频率显著降低:试验组(14.78±2.13)%,对照组(45.75±6.26)%(P<0.01);28日龄胃内pH值低于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道内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5日龄时,试验组胃质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绒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桑叶粉和发酵桑叶粉对胡须鸡饲养后期屠宰性能、肉品质及盲肠菌群的影响。选用95日龄岭南黄Ⅲ号胡须鸡392只,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5%、10%、20%桑叶粉组,5%、10%、20%发酵桑叶粉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鸡(7公7母)。预试期4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除10%桑叶粉组外,其余各试验组鸡半净膛率显著降低(P<0.05);10%发酵桑叶粉组鸡全净膛率显著降低(P<0.05),20%发酵桑叶粉及10%桑叶粉组鸡全净膛率极显著降低(P<0.01);饲喂5%发酵桑叶粉或20%桑叶粉使胡须鸡腿肌率分别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胸肌剪切力和桑叶粉各组腿肌剪切力值均有所下降,但只有10%桑叶粉组胸肌剪切力值显著下降(P<0.05);20%桑叶粉组腿肌pH45 min显著增加(P<0.05);各试验组腿肌b*值均有所降低,其中20%桑叶粉组显著降低(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5%、10%桑叶粉组鸡盲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盲肠乳酸菌与大肠杆菌比值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以上试验结果,桑叶粉可在胡须鸡生长后期日粮中添加至10%,发酵桑叶粉可添加至20%。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中链甘油三酯(MCT)对川藏黑猪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微生物菌群比例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为5.4 kg左右、25日龄断奶的川藏黑猪仔猪30头,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含1.5%豆油的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50 mg/kg金霉素,试验组分别以0.5%、1.0%和1.5%的MCT等量替代对照组日粮中的豆油,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0%MCT组和1.5%MCT组的仔猪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耗料增重比和腹泻指数显著降低(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1.5%MCT组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日粮中MCT添加量的增加,各肠段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占总细菌的比例提高,大肠杆菌比例降低(P0.05);日粮添加MCT显著降低回肠链球菌比例(P0.05),1.0%MCT组显著降低结肠的链球菌比例(P0.05),1.0%MCT组和1.5%MCT组显著降低空肠的链球菌比例(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日粮添加MCT显著提高各肠段双歧杆菌比例(P0.05),1.5%MCT组显著提高空肠、回肠和盲肠乳酸杆菌比例(P0.05),1.0%MCT组显著降低结肠链球菌比例(P0.05),1.5%MCT组显著降低盲肠和结肠链球菌比例(P0.05)。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1.5%MCT可提高川藏黑猪断奶仔猪肠道中有益菌的比例并降低有害菌的比例,改善肠道菌群结构,进而降低腹泻指数,提高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酪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组织形态及肠道通透性的影响。试验选用21日龄断奶、体重(5.35±1.33)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18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500 mg/kg酪酸梭菌(酪酸梭菌组)、基础饲粮+3 000 mg/kg氧化锌(氧化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1)各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与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酪酸梭菌组和氧化锌组仔猪腹泻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酪酸梭菌组和氧化锌组断奶仔猪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绒腺比极显著升高(P0.01)。3)酪酸梭菌组和氧化锌组断奶仔猪第14天血清内毒素与D-乳酸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酪酸梭菌组与氧化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酪酸梭菌组和氧化锌组断奶仔猪回肠和结肠咬合蛋白(Occludin)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氧化锌组相比,酪酸梭菌组断奶仔猪回肠和结肠闭合小环蛋白-1(ZO-1)、Occludin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以上结果,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酪酸梭菌可以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改善肠黏膜形态,降低肠黏膜通透性,上调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可达到与添加氧化锌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72头体重(8.13±0.67)kg的健康28日龄的三元断奶仔猪,遵照单因素原则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2.0%中草药添加剂,预试期为7 d,正式期2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日增重、日采食量均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耗料增重比分别显著降低26.01%、40.81%、30.49%(P<0.05);试验组仔猪大肠埃希氏菌数、腹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组最低;试验组仔猪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均显著增加(P<0.05);试验A、C组的各测定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各项指标可知,中草药添加剂使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显著提高,腹泻率降低,抑制肠道内大肠埃希氏菌繁殖,促进有益菌的增殖,且添加量为1%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寒冷地区不同培育方式对和牛犊牛健康及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20头健康、初生的和牛犊牛,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母牛带犊自然哺乳方式培育犊牛,试验组采用人工哺乳方式培育犊牛。试验期为180 d,定期测定犊牛体重和体尺指标,观察犊牛健康状况。结果显示,犊牛在3月龄断奶时,试验组犊牛断奶体重及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6月龄时体重及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犊牛粪便指数、腹泻率、腹泻频率及死亡率均高于试验组的犊牛,其中腹泻率与腹泻频率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犊牛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发病频率及死亡率也均高于试验组犊牛,且均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人工饲养培育和牛犊牛提高了和牛犊牛成活率,降低了犊牛腹泻和犊牛呼吸道疾病等的发病率,可充分发挥提高犊牛断奶体重的潜力,不仅降低了养殖和牛的经济成本,也提高优质肉牛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发酵苹果渣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5.87±0.10)kg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负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含抗生素),正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的混合型抗生素,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6%、8%益生菌发酵苹果渣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与负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抗生素和6%益生菌发酵苹果渣均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和腹泻率(P0.05);添加抗生素和6%益生菌发酵苹果渣可以显著降低血清中尿素氮和总胆固醇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生长激素、胰岛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甲状腺素含量(P0.05)。随着益生菌发酵苹果渣添加量的增加,生长性能、腹泻率、粪便大肠杆菌数量以及血清中尿素氮、总胆固醇和激素指标呈现二次变化趋势(P0.05),当添加量为6%时效果最好。与正对照组相比,添加益生菌发酵苹果渣能极显著增加粪便中菌群总数(P0.01),而对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添加6%益生菌发酵苹果渣能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降低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和腹泻率,提高血清中内分泌激素含量,降低尿素氮和胆固醇含量。  相似文献   

19.
陈丽  孙云子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4):1027-1031
试验旨在研究藤茶提取物对小鼠生长性能、腹泻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将9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空白组小鼠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2、0.04、0.06 mg/g体重的藤茶提取物,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2 mg/g体重的硫酸抗敌素。在试验第26天给小鼠灌服番泻叶,观察各日粮处理组小鼠腹泻情况。结果显示,各试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试验末体重均高于空白组,且对照组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添加藤茶提取物有提高小鼠生长性能和肝脏重的趋势,但与空白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Ⅲ组和对照组小鼠腹泻率显著低于空白组和试验Ⅰ组(P<0.05);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也有提高趋势,但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对照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各试验组之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藤茶提取物能够能提高小鼠的生长性能及抗氧化性能,降低小鼠的腹泻率,可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进一步研发。  相似文献   

20.
益生菌剂对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益生菌剂对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60头7.5 kg左右的"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原种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将仔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0.1%益生菌剂,检测各组仔猪生产性能及肠道菌群等。试验结果表明,益生菌制剂能显著降低仔猪腹泻率(P<0.05),促进仔猪的生长;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是仔猪肠道非常住菌群(过路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为常住菌群;益生菌剂能极显著减少仔猪肠道的好氧菌(P<0.01),极显著增加仔猪肠道的厌氧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P<0.01),显著降低仔猪肠道的产气荚膜梭菌(P<0.05)。因此,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剂能有效改善仔猪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