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多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桃蚜和萝卜蚜试验种群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周琼  梁广文  曾玲  沈叔平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1):1356-1360
 测定了 6 3种植物茎叶或果实的乙醇提取物 (浓度 0 .0 1gDW·ml-1)对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和萝卜蚜Lipaphiserysimi(Kaltenbach)的忌避作用。结果表明 ,大多数试验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桃蚜和萝卜蚜均有明显的忌避效果。其中 ,苍耳XanthiumsibiricumPetr.etWidd .提取物对桃蚜和萝卜蚜的忌避率分别为 0 .4 81和0 .5 5 7,产后代数比对照降低 39%和 6 3.5 % ,桃蚜、萝卜蚜的种群趋势指数仅为对照的 2 9.1%和 11.3% ;白蝴蝶Syngonium podophyllumSchott .植株提取物对桃蚜和萝卜蚜的忌避率分别为 0 .4 5 2和 0 .6 15 ,产后代数比对照降低2 4 .5 %和 6 4 .1% ,桃蚜和萝卜蚜的种群趋势指数仅为对照的 33.3%和 14 .9%。对蚜虫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选用老鸦皮(Litsea populifolia Gamble)以及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根部组织的甲醇提取物对挑粉大尾蚜[Hyalopterus amygdali (Blanchard)]成虫进行了忌避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24 h后,两种植物根甲醇提取物对蚜虫忌避作用显著,1.0 g/L老鸦皮、0.5 g/L苦参甲醇提取物处理的效果最好,忌避指数分别为0.260 0、0.373 3。同时,两种植物根提取物对桃粉大尾蚜在不同时段表现为杀虫活性,苦参提取物24~72 h之间有很好的杀蚜活性,72 h后1.0 g/L、0.5 g/L处理的平均存活指数均为0.153 8。老鸦皮提取物48 h~72 h对蚜虫有致死作用,72 h后,1.0 g/L处理的平均存活指数为0.307 7。  相似文献   

3.
飞机草和苦槛蓝中的黄酮类提取物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um(L.)R.M.King and H.Robinson(ex Eupatorium odoratum L.)]和苦槛蓝(Myoporum bontioides A.Gray)的乙醇浸提物氯仿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种化学成分。结构鉴定结果显示,这6种分离物均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分离物I为查耳酮类化合物,分离物Ⅱ、Ⅲ、Ⅳ为黄烷酮类化合物,分离物Ⅴ、Ⅵ为黄酮醇类化合物。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对小菜蛾具有一定的产卵忌避、拒食作用。其中,分离物Ⅰ、Ⅴ对小菜蛾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在100mg/L浓度下的HPC(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0.3943、0.2349。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具有较高杀虫活性的植物,采用乙醇浸提法制备荆条提取物,研究其对萝卜蚜的触杀和驱避作用。结果表明:荆条提取物对萝卜蚜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浸渍法处理 48 h 后,60,600 mg·m L-1提取物对萝卜蚜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71.43%,95.19%;喷雾法处理 48 h 后,60,600 mg·m L-1提取物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63.19%,80.00%;60,600 mg·m L-1提取物对萝卜蚜 4h 后的驱避率达 61.19%,72.97%。因此,荆条对萝卜蚜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其作用方式为触杀和驱避,可用于开发高效的植物源杀虫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小麦蚜害诱导挥发物与蚜虫报警信息素反-β-法尼烯(EβF)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行为反应的影响,为麦长管蚜的绿色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四臂嗅觉仪,测试不同质量浓度小麦蚜害诱导挥发物6-甲基-5-庚烯-2-酮(MHO)、6-甲基-5-庚烯-2-醇(MHOH)、水杨酸甲酯(MeSA)和蚜虫报警信息素(EβF)对有翅型麦长管蚜行为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上述化合物按各自对麦长管蚜具备最佳驱避效果的质量浓度等体积混合,分析或比较不同混合物对麦长管蚜行为反应的影响;最后,比较MHOH、EβF及二者混合物对有翅型麦长管蚜F1代翅型分化的影响。【结果】MHO、MHOH、MeSA与EβF分别在100,1,1,10ng/μL时对有翅型麦长管蚜具备最佳驱避效果;小麦蚜害诱导挥发物两两混合或三者混合后,对该蚜虫在处理臂与对照臂的停留时间无显著影响,丧失了对麦长管蚜的驱避作用;MHOH或MeSA与EβF混合后对麦长管蚜的驱避作用丧失,MHO与EβF的混合物对麦长管蚜仍然有强烈的驱避作用。翅型分化试验结果表明,EβF处理的麦长管蚜F1代有翅蚜率明显增加;MHOH与EβF混合后,不能引起有翅型麦长管蚜F1代有翅蚜率增加。【结论】小麦蚜害诱导挥发物的不同组分对麦长管蚜的行为反应影响存在差异,小麦蚜害诱导挥发物与蚜虫报警信息素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植物异源次生物质在害虫生态控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测定了19种异源植物提取物对稻蚜的忌避、引诱作用和致死作用,结果表明:处理24h后,番荔枝Annona squamosa L.、椰子Cocos nucifer L.、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等植物的提取物对稻蚜定居取食的干扰效果较好,忌避作用指数在0.5以下;人心果Manilkara zapota(L.)van Royen、番石榴Psidium littorale Raddi、微苷菊Mikania Micrantha H.B、芒果Mangif era indica L.、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鱼眼菊Didhrocephala bicolor(Roth)Schlcht.in L.等的忌避作用指数大于1,说明它们对稻蚜不再表现为忌避作用,而是引诱作用。绝大部分植物提取物对稻蚜的致死作用不强,处理后24h,仅西番莲Passif lora caerulea L.和假Piper betleL.的存活指数低于0.5;48h后,仅有假提取物对稻蚜的存活指数低于0.5(接近0.5)。随着时间延长,稻蚜的生存指数有所降低,异源植物提取物的致死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7.
啶虫脒的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啶虫脒对7种害虫的杀虫活性.啶虫脒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接触LD50值为2.17×10-3μg/头,其活性是吡虫啉的1/6;对萝卜蚜(Hyadaphis erysimi)的接触LC50值为46.86 mg/L,其活性是吡虫啉的1.6倍;在18℃、25℃、32℃这3种不同温度下,啶虫脒对萝卜蚜的接触LC50值分别为34.55 mg/L、46.8 6mg/L、15.43?mg/L;啶虫脒对大猿叶甲(Colcaphellus bowringi)、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黄守瓜(Aulacophora femoralis)3种蔬菜鞘翅目害虫成虫的接触LC50值分别为3.72 mg/L、32.14 mg/L、40.78 mg/L;3%啶虫脒乳油2000倍处理菜青虫(Plutella xylostella)3龄幼虫5?d的死亡率达100%,500倍处理斜纹夜蛾(Prodenia latura)2龄幼虫,5 d的死亡率为93.33%.啶虫脒对大猿叶甲、菜青虫的杀虫活性高,是防治这两种蔬菜害虫的优良杀虫剂.  相似文献   

8.
芳香羧酸衍生物驱避剂活性测定及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家蝇作为实验昆虫,测定了40个芳香羧酸衍生物的驱避活性,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B#-6、B#-8、M#-2、E#-6具有较高的驱避活性;沸点参数B是影响化合物驱避活性的主要因素。而化合物取代基的体积不应大于苯;取代基的亲脂性(logP)应在3.50左右。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确定细辛醚的杀虫作用。【方法】在不同作用方式下测定了细辛醚对粘虫、桃蚜、菜青虫、棉铃虫、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等6种农业害虫的室内毒力。【结果】细辛醚对粘虫、桃蚜和菜青虫24 h的触杀LD50值分别为35.06,1.11,66.28μg/头,在供试剂量下对棉铃虫、玉米象和赤拟谷盗成虫的触杀作用较差;对粘虫和玉米象的熏蒸LC50值分别为16.92(12 h)和7.53(72 h)μL/L;对玉米象有一定的忌避作用,忌避作用随时间延长而减弱;细辛醚质量浓度为1,5和10 mg/g的处理,33 d对玉米象的致死率分别为26.97%,86.51%和100%,1,5 mg/g处理33 d和76 d对玉米象种群抑制率分别为74.18%和96.54%,63.64%和81.28%;经细辛醚处理的粘虫幼虫表现出明显的兴奋、痉挛、麻痹和死亡等症状。【结论】细辛醚对粘虫有较好的熏蒸、触杀作用,对桃蚜、菜青虫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对玉米象有一定的熏蒸、忌避和种群抑制作用,而对棉铃虫和赤拟谷盗的活性较差,具有明显的杀虫选择性。细辛醚对昆虫的致毒症状与神经毒剂类似。  相似文献   

10.
植物乙醇提取物对百合上桃蚜种群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测试了4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百合上桃蚜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鱼腥草 番石榴、鱼腥草对有翅蚜有较好的驱避效果,其次是鱼腥草 罗勒、鱼腥草 辣椒;鱼腥草、番石榴的乙醇提取物在喷施后1d、2d、3d的种群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分别为0.386、0.441、0.562和0.347、0.474、0.786;鱼腥草、番石榴以浓度5gDW/L或10gDW/L喷施2次,无翅蚜蚜量变动系数分别为0.223、0.236和0.136、0.211。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3.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14.
板栗属壳斗科栗属(Castanea mollisima Blume),其种子属于顽拗型种子,不耐贮藏。基于近年来板栗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成果,从合理采收、贮前处理、贮藏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6.
切花菊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50℃高温胁迫后,采用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测定电导率、电阻,并对大田栽培植株进行田间高温胁迫试验,比较品种间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得的50℃直接相对电导率、修正相对电导率和电阻抗图谱法测得的胞外电阻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但与田间高温胁迫法测定的热害指数不完全一致。电导法和电阻抗图谱法都可以作为测定切花菊耐热性的方法,但需要结合田间耐热性观察。  相似文献   

17.
应用萄聚糖凝胶柱层析对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包溶性抗原进行了纯化。结果表明:纯化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抗原的最适条件为:选用萄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系统;洗脱液为03MPBS(pH72),床体积为10cm×165cm,上样体积为500HL;流速为12mL/h。纯化抗原可使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提高30%。  相似文献   

18.
郑艳霞  王永刚  李志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075-17076
[目的]寻找开发啤特果产业的新途径,提高其附加值。[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啤特果中的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多糖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影响啤特果多糖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确定了提取啤特果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95℃,料液比1∶2,乙醇浓度67%。在该工艺条件下,啤特果多糖的得率为1.05%。[结论]该研究为开发利用啤特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体外抗氧化体系比较黑豆不同部分馏油抗氧化性活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索氏提取黑豆馏油的最佳工艺,提取黑豆不同部分馏油;研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在样品浓度为1.0 mg/mL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83.9%、豆黄(黑豆去皮部分)馏油64.8%、豆皮馏油17.3%,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41.3%、豆黄馏油33.2%、豆皮馏油77.9%。[结论]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全豆馏油、豆黄馏油、豆皮馏油,对DPP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豆皮馏油、全豆馏油、豆黄馏油。  相似文献   

20.
利用已构建的过表达拟南芥(Arabidopsis)GEF7基因植株,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并与野生型植株进行对比分析,对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的幼苗表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幼苗的根长比野生型对照明显增加;其子叶形态、数目和幼苗形态等方面均有异常表型,表明GEF7基因的功能与根的发育有关,并参与调控植物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