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省辣椒疮痂病病原鉴定、发生规律和防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山西省南北两个辣椒产区分离到的8支菌株,经鉴定为甘蓝黑腐黄单胞菌疮痂致病变种,均属辣椒--番茄小种3。辣椒在5月份定植到田间后,当连续两旬或连续三旬中有两旬,旬平均气温≥18.5℃、旬降雨量≥11.1mm时,田间就可出现病斑;自此到7月底,各旬的旬降雨量决定病害的流行趋势,降雨量大而均衡,病害流行加重,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反之,病害流行较轻或受到抑制。在苗期喷2次150mg/kg的新植霉素药液,并在田间初发病后,连喷2次200mg/kg的新植霉素药液,能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流行,γ生防31菌株在田间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是有应用价值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2.
<正>辣椒疮痂病又叫落叶瘟或细菌性斑点病,是辣椒的一种主要病害。从幼苗期至结果盛期均可感染,一般田块发病率10%~20%,严重的达30%以上,可为害幼苗、叶、茎和果实,引起落叶、落花、落果,以叶片受害严重。高  相似文献   

3.
海南辣椒品种对疮痂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结果表明,18个海南反季节栽培辣椒品种中,只有海南黄帝椒对疮痂病表现免疫,12个品种表现中抗,其余均表现感病或高感。  相似文献   

4.
对24个桃品种在安徽田间对桃疮痂病抗病类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桃各品种抗病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油桃比毛桃发病重。偏早熟桃在病害的普遍率和严重程度方面都比晚熟品种表现感病;信生可湿性粉剂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冰  平原  杜春梅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18):131-137
致病性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 scabies)引发的马铃薯疮痂病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土传细菌性病害,难以防治.为了制定更有效的防治策略和开发新型药剂,使其得到更有效的控制,本文归纳了S.scabie产生的致病毒素thaxtomins和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和乙烯)对S.scabies致病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1危害部位及症状 主要危害剑叶叶鞘,但幼苗、叶片和谷粒均可受害。典型的症状发生在水稻幼穗未能全出鞘的剑叶叶鞘上,初生暗褐色斑点,后扩大形成虎斑状的大斑纹,边缘暗褐色,中心部淡褐色,最外围褪成黄绿色,严重时病斑蔓延到整个叶鞘,使幼穗局部或全部腐败,形成枯孕穗或半包穗,但最为常见的症状则是紫鞘或称“紫鞘黄叶”。初在剑叶叶鞘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紫褐色斑点,以后小斑点密集,  相似文献   

7.
调查结果显示,在浙江柑桔区,橙类不发生柑桔疮痂病,玉环柚、Man桔和绝大多数杂柑发病轻微,桠柑中等发病,而温州蜜柑的大多数品系、本地早和早桔则很敏感,由于幼果期感病时间长,温湿度等气候条件适宜,故常年以幼果发病最重,春梢抽发期通常湿度条件容易满足发病要求,影响发病的关键因素是温度,主要感病期保持15℃以下的低温会有效地控制疮痂病的发生,如温度偏高则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夏秋梢每年都有一些叶片发病,但通常不会出现严重流行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9.
柑橘疮痂病的发生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北端,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典型山区农业县。自1984年以来,该县立足山地资源优势,大搞丘岗山地开发,柑橘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截至目前,全县柑橘面积已达1.67万公顷,柑橘年总产量达36万吨,产值达4.6亿元,  相似文献   

10.
11.
辣椒是呼图壁县蔬菜市场的拳头产品,不仅满足本县需要,而且大量运销外地。自1985年以来,辣椒因疫霉病开始大面积死亡,栽培面积由333.3多hm^2降到不足20hm^2(1993年)。采用综合措施防治辣椒病害,即种植抗病品种-新椒2号、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壮苗、用“浙农抗毒增产剂”增强辣椒抗病性,取得显著成效,辣椒种植面积已由1994年的13.3hm^2增加到1999年406.7hm^2,大大提高了菜  相似文献   

12.
威旁乡位于贵州省册亨县西北部,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最高海拔1330米,最低海拔950米,年均气温14~16℃,气候温暖,土质肥沃,特别适宜多种林木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该乡农民素有种植桃树的习惯,有的初具规模,成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正> 青枯病一、症状表现发病初期,植株的个别叶片白天出现萎蔫,傍晚复原,以后很快扩展至整株萎蔫,植株地上部分叶色较淡,茎外部症状不明显,维管束变为褐色,高温时折断辣椒茎后可挤出白色黏液菌脓,由于病情扩展迅速,往往会使田间出现一片凋萎现象。二、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建立无病留种基地。发病严重的地块,提倡与非茄科作物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贵州省马铃薯疮痂病抗性品种,从黄平和长顺地区采集马铃薯疮痂病病薯,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分离得到2株疮痂病原菌HP 2-1菌株和GS 8-4菌株,采用小薯片法进行致病性测定,病原菌用于侵染龙薯4号、大西洋、青薯9号和黔芋8号等23个马铃薯品种(系),并分析其发病率。结果表明,对HP 2-1菌株最敏感的品种是延薯4号、09306-82、春薯6号、丽薯6号、费乌瑞它、大西洋和Q 8,发病率均为100%,侵染后小薯片严重变黑坏死,抗HP 2-1菌株的品种是12-1、青薯9号和黔芋8号,发病率分别为57.14%、61.90%和66.67%。对GS 8-4菌株最敏感的品种是东农310、春薯6号和丽薯6号,发病率均为100%,抗GS 8-4菌株的品种为09306-82、费乌瑞它和闽薯1号,发病率分别为38.10%、42.86%和47.62%。  相似文献   

15.
16.
17.
大栅辣椒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本人几年来植保工作的经验,就大棚辣椒病害发生普通。对产量颇具影响的几种常见病害的症状识别、发病条件及防治技术归纳如下。供广大农民朋友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疮痂病分布比较广泛,尤其是在碱性土壤中发病几率更高.微型薯生产通常采用蛭石栽培,无法进行轮作,再加上长期浇施营养液,使得基质碱性越来越大,导致微型薯疮痂病也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9.
20.
茶白星病的病原特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白星病(Phyl losticta theaefotia Hara),在全国各产茶区均有发生,特别在高山茶场的春茶期发生较重。此病主要危害嫩叶和新梢,茶树感染后,新梢生长不良,芽重减轻,叶片容易脱落,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者可造成50%以上的减产,甚至片叶无收,而且发病芽叶制成的干茶,冲泡后叶底布满星点小斑,茶汤味极其苦涩,汤色浑暗,破碎率较高,并有矿物质臭气,饮用后肠胃还有不适之感,对成品茶品质影响极大,严重阻碍高山茶区名优茶的生产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